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19: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保安
研究生(外文):Pao-An Chai
論文名稱:由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探討蘇聯解體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指導教授:朱言明朱言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政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國際共運布爾什維克黨冷戰第三世界
外文關鍵詞:Internation Communist MovementBolshevik partycold warThird Worl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國際共產主義(簡稱國際共運)運動始於1848年,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解體於1991年,對全人類而言,二十世紀是一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由興起到沒落的年代。共產國際成立以來,在協助各國建立共產黨指導共黨革命,協調各地資產階級革命行動著力良多,使共產主義蓬勃發展。然而由於國際共運長期受俄共的影響,促成了嚴重「俄國傾向」,壓抑各國共產黨的獨立自主與成長,更助長了蘇共(布爾什維克黨)大黨及大國沙文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的惡性膨脹,造成了共黨世界分崩離析與離心離德,影響遍及整個共產世界的威信,造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無法估計的損失。為何一個曾經成就輝煌的大國,以社會主義制度為基礎,對抗資本主義強權國家,並由各民族自願結合的聯盟大國,會頓時土崩瓦解,歷史發展帶來哪些教訓與省思?因此,本研究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演進和相關影響因素為主軸,探討蘇聯解體原因。
本論文主要採用文獻探討分析及比較分析法,進行相關查考、比對,並綜合其結構層次和因果關係,推演比對蘇聯解體原因。研究結果發現,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西方世界採行之和平演變策略,以及蘇聯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援助等為促使蘇聯解體之外部因素;共產主義理想與人類天性之現實間出現的差異、根深蒂固的大國大黨沙文主義、以及共產主義所強調的高度集中化政策,導致社會革命無法有效實踐、社會主義多民族國家惡性膨脹、以及經濟結構失調,生產嚴重落後,為促成蘇聯解體之內部效應。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在冷戰後期的今日,現僅存的共產執政國家多已採行變通式之經濟政策,國際共運不易再起;超級強國如美國,亦瞭解核武嚴重之毀滅特性,不容輕啟戰端,況且面臨全球化的今日,民主多元政治已成普世價值,因此,若將冷戰升級為熱戰,則將導致紛爭,擾亂世局,自取滅亡。故研究蘇聯解體原因所具有的時代意義,足供世界強權國家及政府領導者之參考。俗云:「檢討過去,策勵未來」。誠然,鑑往可以知來。歷史事件,經常重蹈覆轍,尤其政治、經濟或軍事的變革及啟動,往往造成世界動盪,人類浩劫。這一段國際共運的興起與沒落的過程,在近代世界史上的確是大事。人類必須在不斷檢討改進中,才能尋找出長治久安,和平安祥的大道。本論文或許有一愚之得供參,吾願足矣。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bbreviated as ICM) was founded in 1848, while the Soviet Union collapsed in 1991. For all mankind, 20th century is an era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Since the ris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it has let communism grow rapidly by making a lot of efforts in helping other nations establish the Communist party, lead Communist revolutions, and mediate capitalist class revolutionary actions in various places. However, due to long-term influence of Soviet communists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it became heavily “Soviet-oriented”, suppressing the independence and grow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other nations.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Soviet Communist (Bolshevik) party’s chauvinism of big party and n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ethnic self-interest. It le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Communist world, challeng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entir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resulting in immeasurable loss. Why did a big anti-capitalist socialist nation, united voluntarily by various ethnic groups and having brilliant accomplishments, suddenly collapse? What lessons and introspections do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ring to u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reasons fo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related factors.

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undergo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It also integrates structural stratifications and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 to hypothesize reasons fo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military competitions in the cold-war period, peac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 Soviet Union’s economic support for Third World nations are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internal factors ar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ommunist ideals and human nature realities, deeply rooted chauvinism of big nation and party, and communism’s high concentration policy prohibiting effective social revolutions, the expansion of socialist multi-ethnic nations, and the disorder in economic structure and poor production.

Moreover,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nowadays in late cold-war period, most of the Communist
nations adopt flexible economic policies, so it is not easy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to rise again; super power nations like the U.S. also knows nuclear weapons have severe destroying
properties, and it is not wise to start a war. Besides, democratic multi-party politics has already
become a popular value i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us if cold war is upgraded to hot war, there
will be global turbulence and disorder. This study explores reasons for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modern era. The results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super power nations





and government leaderships. There is a saying: “Review the past, seize the present, and expect a better
future.” It is true that reviewing the past can prepare you for the future. Historical events often repeat
themselves. Political, economic, or military changes and actions can cause global unrest and human
disasters. The process of rise and fal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is truly a major event in
modern world history. The mankind should seek permanent peace through continuous reviews and
improvements. This study perhaps can provide my opinions for your reference. T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目次 i
表目次 iii
圖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內容與限制 8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0
第五節 相關文獻回顧分析 12
第二章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與第三國際 17
第一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之發展經過 17
第二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之興起 30
第三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與第三國際之劇變 34
第四節 第三國際對中國共產黨之援助 42
第三章 冷戰時期國際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對抗 45
第一節 東西雙方兩大集團對抗 46
第二節 蘇聯冷戰時期因應作為 53
第三節 冷戰的效應 59
第四章 蘇聯對全球共黨國家、馬列主義政黨、共黨游擊隊之援助 62
第一節 地緣政治 63
第二節 蘇聯對外援助 78
第三節 西方國家反制對蘇進行和平演變 86
第五章 蘇聯、蘇共之「大國、大黨沙文主義」 92
第一節 南斯拉夫狄托之反蘇暨波匈事件 93
第二節 布拉格之春 103
第三節 中共俄共之分裂 108
第四節 戈巴契夫推動經濟政治改革導致蘇聯解體 118
第六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研究心得 126
第二節 建議與新思維 136
參考文獻 140
附錄 152
一、中文部份
(一)書籍
David MacKenzie & Michael W. Curran等著;蔡百銓 譯。1995年。《俄羅斯•蘇聯•與其後的歷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頁22-49。
ROMO國際出版社。蕭志強 譯。2003年。《閱讀世界紛爭地圖》。台北:世潮出版。
丁望。1997年。《蘇東波》。台北:遠景出版社。
大衛.伊斯頓。王浦劬 譯。1992年。《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台北:桂冠出版社。
大衛.達林(David Dallin)著;潘崖 譯。1950年。《蘇聯與遠東》。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版,頁56-71。
尹慶耀。民國83年。《東歐集團研究》。台北:幼獅文化。
尹慶耀。民國83年。《蘇維埃帝戰的消亡》。台北:五南圖書。
尹慶耀。民國84年,《獨立國協研究-以俄羅斯為中心》。台北:幼師。
尹慶耀等。1983年。《蘇聯》。臺北市: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45-61。
戈巴契夫。王麗 譯。1987年。《社會主義思想與革命性改革》。北京:新華出版社。
戈巴契夫。陸宗璿 譯。1994年。《大翻修-蘇俄的未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王北固。2002年。《後蘇聯十年1992-2001》。臺北市:文苑出版,頁33-34。
史明。1980年。《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蓬島文化。
尼•布哈林、葉•普列奧布拉任斯基。1925年。《共產主義ABC-第三共產國際》。北京編譯局。
左鳳榮、潘正祥。民國88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北京:報刊發行局。
未未。2006年。《破解現代戰爭密碼》。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列寧。1953年。《第三國際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寧。人民出版 譯。1958年。《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安德蘭尼克.米格拉尼揚。徐葵 譯。2003年。《俄羅斯現在化與公民社會》。北京:新華出版社。
朱浤源主編。1999年。《撰寫博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
米哈伊洛.塞諾布恩雅。許綬南 譯。民國89年。《南斯拉夫分裂大戲》。台北:麥田出版。
克朗。1985年。《系統分析與政策科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文星、張勝彥合著。2000年。《認識台灣歷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吳玉山。1995年。《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北京:東大出版。
呂律。民國63年。《蘇俄經濟研究》。台北:東興文化出版。
李捷。民國87年。《黨的文獻》。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央檔案館編輯。
沈晶著;羅時實 譯。1953年。《蘇聯的經濟地區化》。台北巿:中央文物,頁36-38。
亞蘭伍德。2001年。《俄國革命的源起》。台北:麥田出版。
彼得.瑪斯。劉雅瑜 譯。民國87年。《愛你的鄰居:波士尼亞戰爭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
侯艾君葛新生。2004年。《俄羅斯共產主義的悲劇》。北京:新華出版社。
南昌八一紀念館編。1987年。《南昌起義》。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胡祖慶。民國89年。《後冷戰時期的東歐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徐振澤、孫景源、舒梓。2005年。《車臣之鑒:俄羅斯恐怖事件根源及教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時殷弘。1988年。《美蘇從合作到冷戰》。北京:華夏出版社。
時殷弘。2000年。《新趨勢、新格局、新規範-20世紀回顧國際關係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張小明。1998年。《冷戰及其遺產》。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廷清、楊成竹著。1993年。《蘇聯簡史》。台北市:五南出版,頁16-31。
許新、陳聯璧、潘德禮、薑毅。2001年。《超級大國的崩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陸樓。民國81年。《戈爾巴喬夫》。台南市:正言出版社。
喬治.聖喬治(George S.J.);赫貫傑 譯。1980年。《蘇聯的沙漠和山地》。香港:時代出版,頁66-72。
斯塔夫理阿諾斯。吳象嬰、梁赤民 譯。民國76年。《全球通史》。上海:上海社會學院出版。
費南德.克勞丁。1982年。《共產主義運動-從共產國際到共產黨情報局》。福建:人民出版社。
黃正柏。1997年。《美蘇冷戰爭霸史》。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奧力克。民國95。《車臣戰爭1994-2000:城鎮戰爭之經驗教訓》。台北市:國防部部辦室。
奧華史狄�堹S、赫萊(Overstreet, Harry)。李普恩譯。1960年。《對於共產主義必有的認識》。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楊生茂。1991年。《美國外交政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合著。1999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
趙竹成。2002年。《俄羅斯聯邦體制的憲政基礎及其衝突》。台北:韋伯文化。
撒母耳.亨廷頓。1998年。《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社。
歐陽承。1991年。《蘇聯經濟 Q&A》。台北巿:商周出版,頁1-10。
潘涯。1950年。《蘇聯與遠東》。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蔔道明。1952年。《我們的敵國(上冊)》。香港:中央日報。
韓叢耀、高金虎。民國90年。《百年戰事檔案》。台北:世潮出版社。
蘇聯工商會編著;書泉編輯部編譯。1990年。《蘇聯經濟與對外經濟聯繫手冊》。台北巿:書泉出版,頁15-55。
鐘清清。2000年。《各國共產黨總覽》。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顧衍時。1991年。《蘇聯這個國家》。臺北市:躍昇出版,頁21-55。
(二)報紙報導與專文
方曉利。民國92年。〈前蘇聯東歐經濟滑坡原因探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科會科學版》,3期,頁56-81。
毛銳、于翠萍等。民國89年。〈關於冷戰起源的新研究探綜述〉。《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期,頁120-134。
王向慶、邵秀英等。民國93年。〈對冷戰後局部戰爭的地緣政治思考〉。《北京人文地理科學》,2期,頁99-123。
王紅雨。民國91年。〈20世紀大國興衷的啟示-蘇聯對外政策的失誤及教訓〉。《湖北社會科學》,12期,頁38-56。
左鳳榮。民國93年。〈蘇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政治體制弊端〉。《探索與爭鳴》,11期,頁77-93。
田秉仁。民國91年。〈美國攻心策略在蘇聯解體中的關鍵作用〉。《北京科學社會主義》,2期,頁16-38。
白曉紅。民國90年。〈戈爾巴喬夫時期研究概述〉。《北京俄羅斯研究》,3期,頁19-41。
伊朋。民國37年。〈今日世界共產主義〉。《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42卷5期,頁1013-1014。
向祖文。民國93年。〈大國霸權主義對蘇聯解體的影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5期,頁111-134。
余欲弟等。民國80年。〈蘇聯〉。《台英雜誌-知性之旅》,14期,頁11-24。
吳正俊。民國90年。〈共產國際解散原因探析〉。《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2卷8期,頁141。
宋黎明。民國95年。〈論赫魯曉夫時期蘇共執政方式的改革嘗試〉。《蘇洲學刊》,9期,頁123-145。
李春賢。民國92年。〈再論蘇聯解體之緣由〉。《山西廣播大學學報》,3期,頁13-66。
李春賢。民國92年。〈再論蘇聯解體之緣由〉。《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期,頁51-81。
汪亭友。民國83年。〈論西方和平演變戰策在蘇聯演變中的作用〉。《北京學術探索》,5期,頁67-115。
周雪梅。民國91年。〈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美關係評析〉。《北京國際觀察》,1期,頁23-47。
姜長斌。民國90年。〈蘇共跨台與蘇聯解體的十大關鍵問題-關於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思考〉。《北京西伯利亞研究》,6期,頁110-132。
柳德軍。民國95年。〈論赫魯曉夫時期對準政策的形成與演變〉。《宜賓學院學報》,8期,頁102-138。
段進軍。民國89年。〈試論冷戰後美國地緣戰略新特點〉。《北京地理研究》,3期,頁72-91。
洪茂雄。民國92年。〈南斯拉夫能變,中國也能變嗎〉。《自由時報》。民國92年2月13日,第6版。
候昂妤、文學鋒。民國93年。〈蘇聯在"冷戰"時期維持軍備優勢的內因探究與啟示〉。《北京俄羅斯研究》,1期,頁88-123。
唐文。民國90年。〈勃列日列夫〉。《湖北社會科學》,7期,頁74-100。
徐友漁。民國94年。〈關於蘇聯東歐據變的研究與爭論〉。《北京社會科學理論A》,11期,頁18-43。
時殷弘。民國94年。〈美國冷戰史-機理、特徵和意義〉。《南開社會科學版》,3期,頁32-56。
秦維憲。民國90年。〈蘇聯社會價值觀演變的歷史教訓〉。《逝江社會科學研究》,4期,頁66-89。
袁勝育。民國93年。〈蘇聯外交的反思與俄羅斯對外政策〉。《國際觀察》,1期,頁17-36。
高長武。民國93年。〈勃列日涅夫時期外交政策的政治文化因素〉。《北京俄羅斯研究》,4期,頁18-41。
常宗耀。民國91年。〈歷史鐵則的根本結果-蘇聯解體的兩大根本性原因〉。《阜陽師范學院學報》,5期,頁37-58。
張林。2004年。〈悲慘的車臣民族〉。《議報》,164期,頁65-102。
張嵩、相林均等。民國94年。〈戈爾巴喬夫的外交新思維〉。《北京經濟與社會發展》,2期,頁1-25。
張衛軍、馬英姿。民國94年。〈淺析赫魯曉夫對和平共處外交思想的發展〉。《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期,頁97-129。
郭建平、岳占菊等。民國94年。〈試論冷戰起源幾個因素〉。《東方論談》,1期,頁72-112。
鈕維敢,張荊紅等。民國95年。〈論冷戰三級概念與冷戰結束〉。《內江師范學院學報》,3期,頁43-61。
葉書宗。民國91年。〈關於勃列日涅夫當政時期的歷史定位〉。《上海行政學院學報》,3期,頁51-67。
葉書宗。民國94年。〈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侷限性〉。《探索與爭鳴》,94卷12期,頁39-42。
詹玉琴。民國95年。〈赫魯曉夫的對外戰略思想評析〉。《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期,頁72-100。
趙冰梅。民國90年。〈論蘇聯解體的深層原因〉。《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期,頁44-63。
劉志青。民國94年。〈抗戰期間在華蘇聯軍事顧問〉。《黨史博覽》,8期,頁96-124。
劉秉泰。民國92年。〈淺析冷戰後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頁36-59。
劉春蕊。民國90年。〈東歐據變中的蘇聯因素〉。《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期,頁22-37。
蔣世琳。民國90年。〈蘇聯解體原因探析〉。《北京科學社會主義研究》,4期,頁56-84。
鄭水朝。民國94年。〈戈爾巴喬夫新思維外交中的東歐政策評析〉。《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頁82-106。
黎汝清。民國89年。(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安娜一家-蘇聯解體的前前後後》,頁52-82。
竇凌。民國91年。〈關於蘇聯模式的再思考〉。《理論月刊》,8期,頁58-78。
饒咬成。民國92年。〈赫魯曉夫的和平共處外交思想淺析〉。《咸寧學院學報》,1期,頁15-33。
二、英文部分
(一)書藉:
Isak, Alan, C. I.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1985.
Aslund, Anders (e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Russia. London: Pinter, 1994.
Aslund, Anders. Building Capit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Bloc.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Aslund,Anders. Gorbachev''s Struggle for Economic Refo-rm: The Soviet Reform Process,1985-88.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Aslund,Anders. How Russia Became a Market Econom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5.
Azizian, Rouben, Zhang, Yongjin. Security Issues in 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Central Asian States, Ethnic Challenges Beyond Borders: Chinese and Russian Perspectives of the Central Asian Conundru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8.
Beloff, Max. The Foreign Policy of Soviet Russia: 1929-1941, Vol. Ⅱ.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Bremmer, Ian, and Ray Taras. New States, New Politics: Building the Post-Soviet N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Cheng, Tien-fong. A History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Washington D. C.: Public Affairs Press, 1957.
Craig, Nation R.. Black Earth, Red Star: A History of Soviet Policy, 1917-1991.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Dallin, David. Soviet Russia and the Far East.London: Hollis&Carter, 1949.
O’Sullivan Elizabethan. Research Methods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New York:Longman Press,1989.
Fischer, Louis. Russia’s Road From Peace To War: Soviet Foreign Relations: 1917-1941.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9.
Kolarz, Walter. Russia and Her Colonies. New York: F. A. Praeger, 1952.
Kolstoe, Paul. Russians in the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Star Richard. The communist regimes in eastern Europe. The Hoover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 Standford University. California: Standford,1967.
Smith, Graham. The Nationalities Question in the Post-Soviet States, 2n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96.
Wei, Henry. China and Soviet Russia. Princeton, NJ: D. Van Nostrand Company, 1956.
三、網路資料來源
Sina新聞中心。http://news.sina.com.tw/society/pts/tw/
大唐資料庫。http://info.datang.net/D/D1050.HTM
中國大百科全書。http://wordpedia.pidc.org.tw
中國北京郵電大學-社會科學學報。http://www.bupt.edu.cn/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中俄分裂〉。http://www.cass.net.cn/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波茲南事件〉。http://www.cass.net.cn/
中華網。〈蘇軍出兵阿富汗內幕〉。http://www.people.com.cn
牛軍。〈冷戰時期蘇聯對第三世界的政策〉。http://niujun.coldwarchina.com
牛軍。〈美蘇冷戰史:機理與概觀〉。http://niujun.coldwarchina.com/index.htm
司徒華。〈共產主義運動是二十世紀最大的騙局〉。http://www.rfa.org/mandarin/。
左派研究部落格,http://blog.ptt2.cc/
田輝、朱佩禧。〈戰後60年世界棋局五大走勢〉。http://big5.china.com.cn
冷戰中國網。〈對外軍事援助和情報工作〉。http://www.coldwarchina.com/
冷戰中國網。〈蘇聯對外國政府或組織的援助〉。http://www.coldwarchina.com/
李東朗。〈史達林與共產國際的解散〉。http://www.xinhuanet.com/
沈志華。<試論中蘇同盟破裂的內在原因>。http://www.shenzhihua.net
青少年資源中心。http://www.socialwork.com.hk/
政修科大網。〈蘇聯經濟改革之路〉。http://www.csu.edu.tw/
軍事新聞網。<對中共「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國軍應有的認知與作為>。http://news.gpwb.gov.tw
庫爾圖諾夫。姚曉晨 譯。〈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新的政治思是當代的絕對命令〉。http://world.people.com.cn
梁燕蕙。〈俄羅斯經改震撼療法讓葉爾欽心痛〉。http://oa.digitimes.com.tw/
陳聖龍。<基布茲公社面臨私有化浪潮>。http://news.sina.com/
新浪全球新聞網。http://news.sina.com
新華網。〈俄羅斯聯邦車臣共和國簡介〉。http://www.people.com.cn/
楊立傑。〈俄羅斯聯邦車臣問題〉。http://news.xinhuanet.com/
楊奎松。〈共產國際為中共提供財政援助情況之考察〉。http://www.yangkuisong.net/。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鄭超麟。〈從第一國際到第四國際〉。www.marxists.org。
戴超武。〈冷戰、印度的外交政策與大國關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