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份
Martha Honey著 李麗君、顏家芝、洪得娟、葉美智譯,2001,生態觀光永續發展,地景,台北。
中國時報民調中心,2002,生態旅遊-心林測驗三部曲民調,95年11月25日中國時報B8,永續森林專題。
王 鑫 ,1997,瞬間即永�琡w─感性+知性的地景欣賞,大自然,第五十七期。
王 鑫,1998,生態旅遊的經驗與本土作法,新世紀自然保育行動綱領(p211-224),厚生基金會,台北。
王小璘,1991,休閒農業的規劃,造園季刊革新第六期:102-109,台北。
王偉哲,1997,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台東縣政府,1995,台東市景觀風格塑造-環市自行車道規劃設計,台東。
台東縣政府,2005,台東縣自行車道整體規劃設計,高立伈土木技師事務所,台東。
田家駒,2000,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識覺與行為研究-以福山植物園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9,腳踏車專用道之規劃研究,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台北。
交通部觀光局,1999,台灣潛在生態觀光及冒險旅遊產品研究與調查,台北。
交通部觀光局,2002,生態旅遊白皮書,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台北。
朱芝緯、1999,永續性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中華民國92年國家建設計畫,台北。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台灣地區自行車道系統規劃與設置,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台北。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自行車道設施設計準則彙編,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台北。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6,台灣北部地區-自行車道細部規劃暨結合大眾運輸系統研究,台北。
吳明修,2004,探討人類與環境之關係,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電子報第七期.htm。
吳明修,2004,探討人類與環境之關係,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電子版第7號。
吳明雲,2002,遊客對都市綠園道設施的使用滿意度之研究-以台東市經國綠園道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論文。
宋秉明,1983,遊樂容納量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宋瑞、薛遺君,2004,生態旅遊的理論與實務:永續發展的旅遊,新文京,台北。
周佳蓉,2001,台灣濕地90年3月號第22期 。
周逸衡,建構台灣地區永續性生活品質評量指標(I)
林師模、陳苑欣,2004,多變量分析,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台北。
林晉毅,2001,遊憩衝擊與遊客體驗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 理系碩士論文,台中。林晏州,2003,步道規劃設計方法論:遊憩承載與使用面,台北。
林淑晴,1988,從環境知覺探討垃圾對遊憩體驗的影響-以日月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所碩士論文,台中。邱皓政,2000,量化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南出版,台北。
邱裕瑄,1997,陽明山國家公園視覺景觀影響因素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台北。侯錦雄,1984,利用攝影煤體表達景觀空間之研究,中國員藝,三十卷,第二期,第135-147頁。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關系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洪致文,1998,台灣鐵道印象(上)(下),南天出版,台北。
洪振超,2002,遊客生態旅遊行為之研究-以柴山自然公園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荊元武、2005、台灣東部觀光景點服務品質與遊憩吸引力對遊客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國外遊客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彰化。高雅力,2004,都會區生態廊道規劃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碩士論文,台南。張玉明,2004,遊客生態旅遊認知與生態旅遊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保護區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張馨文,2004,各國發展自行車遊憩經驗研究,都市交通季刊,台北。郭岱宜,1999,生態旅遊:21世紀旅遊新主張,楊智文化出版,台北。
郭城孟,2003,臺灣生態旅遊之特性及其展望,林業研究專訊,第十卷二期,P28~34,台北。
郭瓊瑩,台灣海岸生態旅遊發展之衝突與契機。
陳水源,1988,擁擠與戶外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社會層面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陳炳輝,2002,遊客環境態度對生態旅遊影響之研究-以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曾慧青,2002,生態觀光之遊憩衝突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黃志堅,2000,不同遊憩機會步道可接受限度指標因子建立之研究-以藤枝森林遊樂區為例,中興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黃淑君、薛毓屏、林育慧、1999,遊憩單車使用者對單車活動的實質環境屬性偏好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冬季號,第43~60頁。黃瑞淵,2003,居民對環境衝擊認知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以玉山國家公園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台北。賴柏欣,2001,生態旅遊觀-進入生態旅遊的世界 pp.34-37,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台北。
薛怡珍,2003,離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遊還有一段漫長路要走的「興義市」,林業研究專訊,第十卷二期,P17~23,台北。關華山,1987,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的研究,台灣漢威出版社,台北。
蘇昭旭,2001,老火車再現風華:台灣鐵路文化保存紀實暨鐵道博物館之展望,人人月曆出版,臺北。
鐘政偉,2003,景觀偏好與地景結構指數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廖明豐,2004,東豐自行車綠廊之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憩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國外文獻
Boo, E.Ecotourism planning for protected areas. In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Vermont: The Ecotourism Society, 15-31,(1993)。
Chruchill, G...A., Jr. & M. P. Peter, Research Design Effects on the Reliability of Rating Scale: A Mata-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1, Nov, pp360,(1984)
City of Sunnyvale, California 2006 Bicycle Plan Update。
Driver, B. L. and C. Toucher, Toward a Behavioral Interpretation of Recreation of Planning, Element of outdoor recreation Planning,(1970).
Ecotorurism: a guide for planning and managers (pp.7-11),North Bennington: 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
Forman, R.T.T.,& Godron, M., Landscape Ecology, John Wiley & Sons,(1986)
Howard ,J .And J. N. Sheth,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ley and Son, (1969).
Ittelson, W. H.,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urban experienc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Vol. 10, No.2. PP.193-213 (1978).
Kevin J. Krizek and Rio W. Roland , Factors Affecting Discontinuities of On-Street Bicycle Lanes in Urban Settings, (2003)
Maslow, A.H ,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ed).New York:hARPER& Row. Vol13,NO.3, 1970
Westren, D. Defining ecotourism, In Lindberg, k.,& D, E. Hawkins(Eds.),
Greenway.-A Guide to Plann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Charl A .Flink、Robert M.Searns.,(1993)。
Zube, E.H., Shell, J.L. and Taylor, J.G. 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Landscape Planning. 9. 1-33.,(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