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王琇娟(2005),「台灣金融產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佛光山人文社會學院經濟學研究所論文。2.王麗芬(2005),「銀行逾放提存對經營績效之影響-新信用風險規範之觀點」,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白珊憶(2002),「台灣地區商業銀行評價之研究」,東吳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4.江建良(2003),「市場調查」,普林斯頓國際有限公司。
5.沈中華、吳孟紋(2002),「銀行治理、銀行失敗與銀行績效:以台灣為例」,亞太經濟管理評論,第6卷,第1期,頁27-46。6.沈中華(2001),「金控公司的銀行與獨立銀行CAMEL比較:1997~1998」,政治大學金融學系碩士論文。
7.何喜將(2005),「公司治理機制與銀行風險承擔之實證研究」,銘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8.呂麒麟(2005),「金融機構所有權結構、公司特性與逾放比率之研究」,會計與公司治理,第2卷,第1期,頁61-79 。
9.林佳靜(2001),「台灣地區銀行業經營績效評估與比較」,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0.吳錦盛(2002),「國內銀行經營績效與智慧資本之探討」,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1.周夢柏(2002),「應用財務比率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獲利能力之實證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12.洪幸臨(1994),「銀行經營績效評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本國銀行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3.徐元發(2001),「我國上市上櫃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鑑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4.徐啟升(2005),「台灣新開放銀行成本效率與金融環境關係之探討」,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52期,頁93-116。
15.陳衍宏(2001),「臺灣上市上櫃銀行績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6.陳志賢(1998),「商業銀行購併績效之實證研究--多變量因素分析法下之結果」,朝陽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17.陳錦村、黃佩鈴(2001),「從股權結構與核心代理觀點,評析公營銀行民營化的實際成效」, 公營事業評論,第2卷,第3期,頁69-89。18.陳文斌(2002),「台灣區銀行經營績效之研究—以逾放比為變項」,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19.陳順宇(2005),多變量分析,第四版,台北:華泰出版社。
20.邱顯比、許培基、葉銀行及陳軒(2002),「散戶交易行為與投資績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21.許振明、劉完淳(2000),「台灣銀行業的成長績效評比」,第五屆梁國樹紀念暨當代貨幣金融問題研討會,民國89 年11 月28 日,台大經濟系。
22.許振明、劉完淳(2001),「1999 及2000 年上市、上櫃銀行財務績效評比」,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改制三十週年紀念特刊,頁136-40。
23.許振明、劉完淳(2002),「近兩年我國銀行的財務績效評估」,
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6卷,第1期,頁28-35。
24.黃美玲(2001),「由財務績效面探討本國銀行優質合併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5.黃思嘉(2000),「股權結構與組織策略對銀行信用風險之衝擊」,中央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6.曾志榮(2002),「本國銀行與外國銀行在台分行經營績效與智慧資本之比較分析」,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7.張筠君(1999),「台灣地區上市銀行財務績效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8.楊雅惠(2001),「當前金融問題之剖析與對策─兼評經發會金融議題」,經濟情勢暨評論,第7卷,第3期,頁165-180。29.歐進士,李佳玲,楊朝旭(2001),「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以評估我國銀行資產品質與經營績效之關聯」,2001生產力與效率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頁A1-1~A1-40。
30.蔡耀宇(2003),「台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之研究-因素分析法之應用」,世新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31.鄭宇鈞(2005),「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32.鄭秀玲、劉錦添、陳欽奇(1997),「台灣中小企銀體系的成本結構及生產力實證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25卷,第1期,頁45-72。33.鍾俊文、陳惠玲(2001),「金融機構逾放問題」,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31期,頁37-46。
34.鍾俊文、蔡毓芳(2004),「台灣地區商業銀行財報透明度與經營績效評等」,貨幣市場雙月刊,第8卷,第3期。35.顏雅珊(2002),「台灣地區商業銀行之經營績效評估」,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1.Arshadi, N. and Edward, C. L. (1987),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New Bank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1, pp. 33-48.
2.Anderson, R. C., and Fraser, D. R. (2000), “Corporate control, bank risk taking, and the health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4, pp. 1383-1398.
3.Berger, A. N. and R. De Young. (1997), “Problem Loans and Cost Efficiency in Commercial Bank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1(7), pp. 849-870.
4.Gardner, M. J. (1984), “Minority Owned Banks: A Managerial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Bank Research, Spring, pp. 26-34.
5.Hotelling, H. (1933), “Analysis of a complex of statistical variables into principal compon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4, pp. 498-520.
6.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Psychometrika, 39(1) , pp. 324-343.
7.La Porta, R., F. Lopezde Silanes and A. Shleifer. (1999),”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 54, pp. 471-517
8.Miller, S. M. and A. G. Noulas. (1996),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3), pp. 495-509.
9.Vafeas, N. (2000), “Board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19, pp. 139-160.
10.Simpson, W. G., and A. E. Gleason. (1999), “Board structure, ownership, and financial distress in banking firm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8, pp. 281-292.
11.Smirlock, M., (1985), “Evidence on the (N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Profitability in Banking,”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7(3), pp. 75-83.
12.West, Robert C. (1985), “A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 to Bank Condi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9, pp. 2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