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6 02: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玉娟
研究生(外文):Yu-Chuan Li
論文名稱:李穆堂與清初陸王學
論文名稱(外文):Li Mu-tang and The Lu Wang School of Early ch'ing Dynasty
指導教授:周昌龍周昌龍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李穆堂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余英時內在理路說以程朱陸王之間的關係討論儒學智識主義的發展有其內在依據。 本文擬從理學內在理路的另一個議題:王學知行關係來看,王學由陽明「知行合一」說漸趨「行先知後」與「知先行後」說的發展,正可以探究客觀認知精神建立的發展,「知識」在王學傳統中取得一席之地的歷程。穆堂揭示,與其在「知行合一」中盤旋,提倡「行先知後」說另闢溪徑,不但能夠確保道德實踐的行動義優先,更可以妥貼安排「知識」獨立的地位。雖然在王門中提出「行先知後」說的,穆堂並不是第一人,由王門後學來看,已經有學者提出「行先知後」,甚至「知先行後」說。然而探討被梁啟超以「李穆堂結江右王學之局」描述的穆堂的「行先知後」說格外有意義。 穆堂總結王學江右派的最後成果,可以藉此來觀察「行先知後」說在王學傳統及儒學智識主義中發展的意義。在穆堂看來,陸王非虛而實,原因在於陸王學有踐履「實行」的傳統。但他也承認,在「行」之外必須建立客觀之知,以補王學之不足,探討如何由「知行合一」到「行先知後」調合知與行兩方面的關係。
就認識論而言,「行先知後」與「知先行後」這兩說之於「知行合一」,除意味著「知識」在王門獨立以外,提倡「知先行後」者以為「知識」是「行為」的嚮導;提倡「行先知後」者說的是「知識」源於「實踐」,這是知識來源正好相反的兩種認識論。「行先知後」說代表重行主義,重行主義者強調實踐是知識的來源,他們重視在客觀事物實踐的經驗知識,反對未經驗證的純粹理論知識。陽明思想雖有經驗主義的成分,但因為「知行合一」說是就知行「本體」而說,「知先行後」說與「行先知後」說是就知行「工夫」而說,與「知先行後」說與「行先知後」說相較,「知行合一」說不容易分別次序,如此一來經驗知識來源的問題,顯得含混。作為王門後勁的穆堂的「行先知後」說,重視經驗知識,與其說淵源自陽明,更是陽明「知行合一」說的修正,代表王學經驗主義在清初的新發展。
實踐論與知識論是清末民初現代儒學的重要議題,穆堂之所以備受梁啟超與錢穆推崇,緣由在此。透過對穆堂「寓知於行」實踐論與知識論的探討,有助於發掘清中葉與民初儒學的關係。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1
第二節 研究概況與方法…………………………………………………... .10

第二章 李穆堂生平及思想背景………………………………………………….15

第一節 生平與著作………………………………………………………….15
第二節 學術背景…………………………………………………………….19
第三節 李穆堂的道德踐履與經世踐履…………………………………….36
第四節 清初「踐履」之學的特色與意義—由心性理氣到人倫日用…….50

第三章 李穆堂的「行先知後」說……………………………………………….61

第一節 知行先後的哲學…………………………………………………...63
第二節 李穆堂「行先知後」說之「知」、「行」概念………………… ..71
第三節 李穆堂與清學學風—實踐先於認識的意義……………………...84
第四節 李穆堂「行先知後」說的學術史意義…………………………...92

第四章 「良知」與「致知」……………………………………………………103

第一節 《大學》「誠意」與「致(良)知」之旨…………………………..107
第二節 踐履對象的客觀化………………………………………………..116
一、 宋明儒的「格物致知」之解……………………………………..116
二、 李穆堂的「格物致知」說………………………………………..124
第三節 「良知」與「知覺」……………………………………………..134

第五章 結論:李穆堂的學術地位──「王學東林化」………………………147

參考書目……………………………………………………………………………161
參考書目

一、原典(先按經史再按作者年代排列)
胡廣等奉敕撰:《大學或問》一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5冊》,(據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阮元校:《禮記注疏.大學》,收錄於阮元校:《十三經注疏 附校勘記》四百一十六卷 (台北:藝文出版社,1981)。
紀昀等奉敕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據清乾隆間武英殿刊,嘉慶間後印本影印),(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
柯紹忞:《新元史》(北京:中國書店,1988)。
黃宗羲撰、全祖望補訂:《增補宋元學案》六十六卷,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
黃宗羲著、沈盈芝點校:《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趙爾巽等撰;啟功等點校:《清史稿》共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八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87)。
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選》五卷,(台北:台灣銀行,1964)。
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共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張載撰、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朱 熹:《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朱熹撰、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朱 熹:《四書章句.大學章句》(台北:頂淵文化事業,2005)。
陸九淵:《陸九淵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守仁著、陳榮捷詳註集評:《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羅欽順撰、閻韜點校:《困知記 二卷 續二卷 三續一卷 附錄一卷 續補一卷 》,(北京:中華書局,1990)。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四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80》,(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明嘉靖刻本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羅洪先:《念菴文集》二十二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 畿:《王龍溪語錄》(台北:廣文書局,1986)。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慶堂合稿七卷補遺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14冊,頁203。
朱彝尊:《曝書亭全集》,(台北:中華書局,1996)。
傅 山:《霜紅龕集 四十卷, 附錄一卷, 年譜一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95》,(據清宣統三年(1911)丁氏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孫奇逢:《夏峰先生集十四卷, 補遺二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92》,(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梁書院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 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廖 燕:《二十七松堂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台北:中國文獻出版社,1968)。
朱之瑜:《舜水遺書》,(台北:進學書局,1969)。
《朱舜水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2004)。
潘平格:《求仁錄輯要》,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19》(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鄭性二老閣刻咸豐七年(1857)重印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張 烈:《王學質疑 一卷, 附錄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23》,(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陸世儀:《思辨錄輯要》三十五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4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
《顧亭林文集》,(台北:新興出版社,1956)。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出版社,1985)。
顏 元:《四存篇》(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65)。
:《顏元集》上、下二冊 (北京:中華書局,1987)。
陸隴其撰、侯銓編:《三魚堂文集十二卷, 外集六卷, 附錄一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松陽鈔存》二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熊賜履:《經義齋集》十八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30》,(據武漢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李 紱:《穆堂初稿》五十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21-1422》,
(上海圖書館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 紱:《穆堂別稿》五十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22》
(上海圖書館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 紱:《陸子學譜》二十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27》,
(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雍正無怒軒刻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李紱著、段景蓮點校:《朱子晚年全論》(北京:中華書局,2000)。
毛奇齡:《論語稽求篇》七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0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毛奇齡:《大學知本圖說》一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159》,(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閻若璩:《潛邱札記》,收錄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五冊 (北京:學苑出版,2005)。
全祖望撰、朱鑄禹滙校集注:《全祖望集滙校集注》共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0年)。
袁 枚:《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戴 望:《顏氏學記》(台北:世界書局,1980)。
《南山集》(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
王先謙:《東華錄》一百九十四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史編類369》,(據清光緒十年(1884)長沙王氏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翁方綱:《復初齋文集》三十五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55》,(據清李彥章校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章炳麟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二、近人著作(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王 茂:《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吳 康:《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1973)。
吳 康:《學庸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1)。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北京:三聯書店,2000)。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2004)。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李紀祥:《明末淸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孟 森:《明清史講義》,(台北:里仁書局,1982)。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胡 適:《胡適文存一集》,(上海:上海書店,1930)。
胡 適:《胡適文存三集》卷二,(上海:上海書店,1930)。
侯外廬:《中國早期啟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徐世昌:《清儒學案》(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
倪微孫(David S. Nivison)等著、孫隆基等譯:《儒家思想家的實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
高宣揚:《實用主義概論》,(台北:仰哲出版社,1987)。
梁啟超:《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台北:中華書局,1958)。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出版社,2000)。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1978)。
陳祖武:〈清初文化政策批判〉,《清初學術思辨錄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38。
陳祖武:《明清浙東學術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陳 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大學論文資料彙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1)。
賀 麟:《當代中國哲學》,(台北:勝利出版公司,1954)。
賀 麟:《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張永堂:《明末清初理學與科學關係再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
楊承彬:《中國知行學說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三)》,(濟南:齊魯書社,1994)。
楊培之:《顏習齋與李恕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楊朝亮:《李紱與陸子學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
黃季剛:《文字聲韻訓詁筆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2003)。
黃進興:〈李紱與清代前期的考據學轉向〉,《在歷史的纏繞中解讀知識與思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Huang Chin-shing: 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Li Fu and the Lu-Wang School under the Ch’ing,(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1995)。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熊十力:《陸王哲學辨微》,(上海:水牛出版社,1970)。
鄭吉雄:《王陽明—躬行實踐的儒者》,(台北:幼獅出版社,1990)。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鄧思平:《經驗主義的孔子道德思想及其歷史演變》,(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2000)。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6)。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出版,2004)。

三、近人期刊論文(按出版時間排列)
何佑森:〈顧炎武的經學〉,《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六期,(台北:1967年),頁 183-205。
何佑森:〈清代漢宋之爭平議〉《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八期,(台北:1969年),頁 417-441。
何佑森:〈清初三大儒的思想〉,《故宮文獻》,第四卷,第三期,(台北:1973年,6月),頁11-15。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三
期,(台北:1981年4月),頁79-116。
陳祖武:〈從清初的反理學思潮看乾嘉學派的形成〉,《清史論叢》,第六輯,(北京:1982年),頁238-251。
姜廣輝:〈試論理學與反理學的界限〉,《哲學研究》,(台北:1982年11期),頁60-65。
林麗月:〈明末東林學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一期,(台北:1983年,6月),頁21-42。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十三期,(台北:1984年,6月),頁27-38。
黃進興:〈學案體裁產生的思想背景—從李紱的《陸子學譜》談起〉,《漢學研究》第二卷,一期,(台北:1984年6月),頁201-222。
張 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何佑森:〈清初的學風〉,《中國史新論》(台北:1985年8月),頁575-590。
張灝著、黃克武譯:〈乾嘉時代的經世觀念〉,《中國思想史上的經世傳統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1986年)。
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第十二期,(台
北:1986年9月)。
林聰舜:〈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九期,(台北:1987年,7月),頁47-58。
黃克武:〈明清經世思想與歷史觀〉,《第二屆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87年),頁223-271。
林慶彰:〈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台北:1988年,6月),頁867-882。
黃克武:〈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一一期,(台北:1990年3月),頁140-154。
姜廣輝、詹海雲、張壽安、劉君燦、林慶彰等著:〈明清實學研究的現況與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卷第四期,1992年12月。
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3月),頁431-434。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6月),頁333-373。
丘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清華學報》,新二十四卷第四期,(新竹:清華大學,1994年12月),頁451-494。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三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9月),頁557-586。
曹美秀:《回歸原始儒學:晚明清初儒學風氣之探討》,(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鄧克銘:〈明儒羅欽順心性論之形成與意義〉,《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九卷第一期,(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6月),頁185-212。
汪榮祖:〈錢穆論清學史述評〉,《臺大歷史學報》,(台北:台大歷史系,2000年12月),頁99-119。
周昌龍:〈良知與經世—從王龍溪良知經世思想看晚明王學的真貌〉,收錄於賀照田主編:《在歷史的纏繞中解讀知識與思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頁12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2. 何佑森:〈清代漢宋之爭平議〉《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八期,(台北:1969年),頁 417-441。
3. 何佑森:〈清初三大儒的思想〉,《故宮文獻》,第四卷,第三期,(台北:1973年,6月),頁11-15。
4.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三
5. 林麗月:〈明末東林學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一期,(台北:1983年,6月),頁21-42。
6. 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十三期,(台北:1984年,6月),頁27-38。
7. 黃進興:〈學案體裁產生的思想背景—從李紱的《陸子學譜》談起〉,《漢學研究》第二卷,一期,(台北:1984年6月),頁201-222。
8. 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第十二期,(台
9. 黃克武:〈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一一期,(台北:1990年3月),頁140-154。
10. 姜廣輝、詹海雲、張壽安、劉君燦、林慶彰等著:〈明清實學研究的現況與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卷第四期,1992年12月。
11. 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3月),頁431-434。
12.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6月),頁333-373。
13. 丘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清華學報》,新二十四卷第四期,(新竹:清華大學,1994年12月),頁451-494。
14. 鄧克銘:〈明儒羅欽順心性論之形成與意義〉,《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九卷第一期,(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6月),頁185-212。
15. 汪榮祖:〈錢穆論清學史述評〉,《臺大歷史學報》,(台北:台大歷史系,2000年12月),頁9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