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原典(先按經史再按作者年代排列)
胡廣等奉敕撰:《大學或問》一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5冊》,(據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阮元校:《禮記注疏.大學》,收錄於阮元校:《十三經注疏 附校勘記》四百一十六卷 (台北:藝文出版社,1981)。
紀昀等奉敕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據清乾隆間武英殿刊,嘉慶間後印本影印),(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
柯紹忞:《新元史》(北京:中國書店,1988)。
黃宗羲撰、全祖望補訂:《增補宋元學案》六十六卷,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4)。
黃宗羲著、沈盈芝點校:《明儒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趙爾巽等撰;啟功等點校:《清史稿》共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八十卷,(北京:中華書局,1987)。
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選》五卷,(台北:台灣銀行,1964)。
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共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張載撰、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朱 熹:《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朱熹撰、陳俊民校訂:《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
朱 熹:《四書章句.大學章句》(台北:頂淵文化事業,2005)。
陸九淵:《陸九淵集》,(台北:里仁書局,1981)。
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守仁著、陳榮捷詳註集評:《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羅欽順撰、閻韜點校:《困知記 二卷 續二卷 三續一卷 附錄一卷 續補一卷 》,(北京:中華書局,1990)。
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四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80》,(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明嘉靖刻本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羅洪先:《念菴文集》二十二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王 畿:《王龍溪語錄》(台北:廣文書局,1986)。
王時槐:《塘南王先生慶堂合稿七卷補遺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114冊,頁203。
朱彝尊:《曝書亭全集》,(台北:中華書局,1996)。
傅 山:《霜紅龕集 四十卷, 附錄一卷, 年譜一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95》,(據清宣統三年(1911)丁氏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孫奇逢:《夏峰先生集十四卷, 補遺二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92》,(據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梁書院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 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廖 燕:《二十七松堂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台北:中國文獻出版社,1968)。
朱之瑜:《舜水遺書》,(台北:進學書局,1969)。
《朱舜水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2004)。
潘平格:《求仁錄輯要》,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19》(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鄭性二老閣刻咸豐七年(1857)重印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張 烈:《王學質疑 一卷, 附錄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23》,(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陸世儀:《思辨錄輯要》三十五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4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顧炎武:《原抄本日知錄》,(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
《顧亭林文集》,(台北:新興出版社,1956)。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里仁出版社,1985)。
顏 元:《四存篇》(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65)。
:《顏元集》上、下二冊 (北京:中華書局,1987)。
陸隴其撰、侯銓編:《三魚堂文集十二卷, 外集六卷, 附錄一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松陽鈔存》二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5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熊賜履:《經義齋集》十八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30》,(據武漢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
李 紱:《穆堂初稿》五十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21-1422》,
(上海圖書館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 紱:《穆堂別稿》五十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22》
(上海圖書館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李 紱:《陸子學譜》二十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儒家類27》,
(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雍正無怒軒刻本影印),(台南:莊嚴文化事業,1995)。
李紱著、段景蓮點校:《朱子晚年全論》(北京:中華書局,2000)。
毛奇齡:《論語稽求篇》七卷,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0冊》,(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毛奇齡:《大學知本圖說》一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159》,(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閻若璩:《潛邱札記》,收錄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第五冊 (北京:學苑出版,2005)。
全祖望撰、朱鑄禹滙校集注:《全祖望集滙校集注》共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0年)。
袁 枚:《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戴 望:《顏氏學記》(台北:世界書局,1980)。
《南山集》(台北:華文出版社,1970)。
王先謙:《東華錄》一百九十四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史編類369》,(據清光緒十年(1884)長沙王氏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翁方綱:《復初齋文集》三十五卷,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55》,(據清李彥章校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章炳麟著、徐復注:《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二、近人著作(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王 茂:《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吳 康:《宋明理學》,(台北:華國出版社,1973)。
吳 康:《學庸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1)。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北京:三聯書店,2000)。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2004)。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李紀祥:《明末淸初儒學之發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孟 森:《明清史講義》,(台北:里仁書局,1982)。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林存陽:《清初三禮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胡 適:《胡適文存一集》,(上海:上海書店,1930)。
胡 適:《胡適文存三集》卷二,(上海:上海書店,1930)。
侯外廬:《中國早期啟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徐世昌:《清儒學案》(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
倪微孫(David S. Nivison)等著、孫隆基等譯:《儒家思想家的實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
高宣揚:《實用主義概論》,(台北:仰哲出版社,1987)。
梁啟超:《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台北:中華書局,1958)。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出版社,2000)。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台北,廣文書局,1978)。
陳祖武:〈清初文化政策批判〉,《清初學術思辨錄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38。
陳祖武:《明清浙東學術文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陳 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大學論文資料彙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1)。
賀 麟:《當代中國哲學》,(台北:勝利出版公司,1954)。
賀 麟:《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張永堂:《明末清初理學與科學關係再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
楊承彬:《中國知行學說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三)》,(濟南:齊魯書社,1994)。
楊培之:《顏習齋與李恕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楊朝亮:《李紱與陸子學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
黃季剛:《文字聲韻訓詁筆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2003)。
黃進興:〈李紱與清代前期的考據學轉向〉,《在歷史的纏繞中解讀知識與思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Huang Chin-shing: 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Li Fu and the Lu-Wang School under the Ch’ing,(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1995)。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熊十力:《陸王哲學辨微》,(上海:水牛出版社,1970)。
鄭吉雄:《王陽明—躬行實踐的儒者》,(台北:幼獅出版社,1990)。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鄧思平:《經驗主義的孔子道德思想及其歷史演變》,(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2000)。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6)。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台北:蘭臺出版社,2000)。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出版,2004)。
三、近人期刊論文(按出版時間排列)
何佑森:〈顧炎武的經學〉,《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六期,(台北:1967年),頁 183-205。
何佑森:〈清代漢宋之爭平議〉《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十八期,(台北:1969年),頁 417-441。何佑森:〈清初三大儒的思想〉,《故宮文獻》,第四卷,第三期,(台北:1973年,6月),頁11-15。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三期,(台北:1981年4月),頁79-116。
陳祖武:〈從清初的反理學思潮看乾嘉學派的形成〉,《清史論叢》,第六輯,(北京:1982年),頁238-251。
姜廣輝:〈試論理學與反理學的界限〉,《哲學研究》,(台北:1982年11期),頁60-65。
林麗月:〈明末東林學派的幾個政治觀念〉,《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一期,(台北:1983年,6月),頁21-42。王爾敏:〈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第十三期,(台北:1984年,6月),頁27-38。黃進興:〈學案體裁產生的思想背景—從李紱的《陸子學譜》談起〉,《漢學研究》第二卷,一期,(台北:1984年6月),頁201-222。張 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何佑森:〈清初的學風〉,《中國史新論》(台北:1985年8月),頁575-590。
張灝著、黃克武譯:〈乾嘉時代的經世觀念〉,《中國思想史上的經世傳統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1986年)。
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第十二期,(台北:1986年9月)。
林聰舜:〈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九期,(台北:1987年,7月),頁47-58。
黃克武:〈明清經世思想與歷史觀〉,《第二屆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1987年),頁223-271。
林慶彰:〈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台北:1988年,6月),頁867-882。
黃克武:〈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一一期,(台北:1990年3月),頁140-154。姜廣輝、詹海雲、張壽安、劉君燦、林慶彰等著:〈明清實學研究的現況與展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卷第四期,1992年12月。李明輝:〈從康德的實踐哲學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3月),頁431-434。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6月),頁333-373。丘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清華學報》,新二十四卷第四期,(新竹:清華大學,1994年12月),頁451-494。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三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9月),頁557-586。
曹美秀:《回歸原始儒學:晚明清初儒學風氣之探討》,(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鄧克銘:〈明儒羅欽順心性論之形成與意義〉,《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九卷第一期,(台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6月),頁185-212。汪榮祖:〈錢穆論清學史述評〉,《臺大歷史學報》,(台北:台大歷史系,2000年12月),頁99-119。周昌龍:〈良知與經世—從王龍溪良知經世思想看晚明王學的真貌〉,收錄於賀照田主編:《在歷史的纏繞中解讀知識與思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頁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