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1fb:e713:2b67:6e7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5: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建文
論文名稱:國小學童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pil'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Recreation And Parent-child Dependence
指導教授:謝智謀謝智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Mou Hsi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家庭休閒參與親子依附國小學童家庭休閒平均時數
外文關鍵詞:family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parent-child attachmentaverage family recreation hourspupil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國小學童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學童家庭休閒參與的現況及與親子依附間的相關,並且比較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家庭休閒參與及親子依附關係間的差異情形。研究中以台北市之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共計689名為研究對象,並以自編之「家庭休閒參與量表」及孫淑琴所修訂的「親子依附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百分比、平均數、t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與統計考驗,獲致結果如下:
一、在國小學童家庭休閒參與現況方面, 最常從事的家庭休閒參與類型為社交類家庭休閒,最常參與的家庭休閒項目則以看電視為最多。而在每週家庭休閒平均時間上為0-6小時居多,其次為19小時以上。
二、男女生在家庭休閒參與的前三名分別為男生的看電視、聊天與球類活動與女生的看電視、聊天與逛街購物。
三、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社交類、知識藝文類家庭休閒參與上有差異,而在體育類、康樂類與戶外活動類家庭休閒、家庭週平均休閒時數上皆無差異存在。
四、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親子依附關係上無差異性存在。
五、「家庭休閒參與類型」、「每週家庭休閒平均時數」與「親子依附」有相關。
最後,本研究根據上述之結果,提供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pil'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Recreation And Parent-child Dependence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pil'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recreation and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rrelation by gender. 689 pupils have been sampled from the 4th, 5th, and 6th graders of som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e instruments administered to the subjects are "Family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 and "Parent-child attachment scale". The data have been analyzed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percentiles, averages, t-test, and Person's product-moment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The conclusion is made as follows:
1. One of the present favorite family recreations the pupils participate most is watching TV. It is a social type recreation. The time spent in family recreation per week ranges mainly from 0 to 6 hours. And spending more than 19 hours comes to the second.
2. The first 3 items of family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re: watching TV, chatting, and ball games for boys; and watching TV, chatting, and shopping for girls.
3.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 in social type, knowledge-based, or art-literature based family recre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sport type, entertainment type, or outdoor activity type family recreation.
4.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 i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5. Th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family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verage weekly family recreation hours, and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would like to discuss and advise for the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 family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pupils, average family recreation hour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家庭休閒參與的重要性、分類與測量-------------------- 8
第二節 依附行為----------------------------------------------------- 20

第三節 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之理論探討-------------------- 31
第四節 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之相關研究-------------------- 35
第五節 性別變項與家庭休閒參與及親子依附之探討------------ 43
第六節 研究假設-----------------------------------------------------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樣本-----------------------------------------------------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實施過程----------------------------------------------------- 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7
第六節 問卷預試結果----------------------------------------------- 5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國小學童背景屬性分析------------------------------ 70
第二節 國小學童家庭休閒參與類型與每週家庭休閒間參與平均時間分析------------------------------------------------
72
第三節 性別變項與家庭休閒參與之差異比較------------------ 81
第四節 性別變項與依附關係之差異比較分析------------------ 85
第五節 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相關分析------------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6

附錄
附錄一 台北市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行為預試問卷---------
受試者健康狀況調查表---------------------------------------------- 115
附錄二 台北市家庭休閒參與與親子依附行為正式問卷---------
受試者健康狀況調查表---------------------------------------------- 120







表 目 錄

表 2-1 家庭休閒參與活動排序表---------------------------------- 36
表 3-1 台北市九十五學年度國小各學區學生人數--------------- 50
表 3-2 台北市各行政區預定抽取班級數-------------------------- 50
表3- 3-3 預試問卷抽樣------------------------------------------------ 51
表 3-4 正式問卷抽樣------------------------------------------------ 52
表 3-5 家庭休閒參與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8
表 3-6 家庭休閒參與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60
表 3-7 父母依附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父親部分)------------ 63
表 3-8 父母依附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母親部分)------------ 64
表3-3 3-9 Kaiser-Meyer-Olkin與Bartlett球形檢定分析表---------
65
表 3-10 父母依附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66
表3-11 3-11 父母依附量表信度分析表(父親)----------------------- 68
表 3-12 父母依附量表信度分析表(母親)----------------------- 69
表 4-1 性別與正式抽樣人數之次數分配表----------------------- 71
表 4-2 抽樣學校年級與所屬行政區之人數分配表--------------- 71
表 4-3 兒童在社交活動類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項目的次數分配與百分比
分配與百分比------------------------------------------------- 72
表4-44
4-4 兒童在體育類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項目的次數分配與百分比
分配與百分比------------------------------------------------- 73


表4-5 4-5 兒童在知識藝文類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項目的次數分配與百分比---------------------------------------------------------
分配與百分比---------------------------------------
75
表4-64 4-6 兒童在康樂類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項目的次數分配與百分比--------------------------------------------------------------
分配與百分比---------------------------------------
76
表 4-7 兒童在戶外活動類家庭休閒活動參與項目的次數分配與百分比--------------------------------------------------------
分配與百分比---------------------------------------
77
表4-8 4-8 兒童最常做的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前十項統計表------
78
表 4-9 國小男女學童最常做的前三名家庭休閒參與活動排序表兒童最常做的家庭休閒活動參與的前十項統計表 79
表 4-10 兒童在各類型家庭休閒參與之平均值比較分析摘要----- 80
表 4-11 兒童每週家庭休閒參與量的次數分配與百分比--------- 81
表 4-12 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各類型休閒參與差異分析------ 82
表 4-13 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每週家庭休閒參與時間量的差異分析摘要表---------------------------------------------------
84
表3- 4-14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85
表 4-15 男女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之差異------------------ 86
表 4-16 家庭休閒參與與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整體依附--------------------------------
相關情形----------------------------------------------------- 88
表 4-17 家庭休閒參與類型與父親依附關係各層面之相關------ 89
表 4-18 每週家庭休閒時數與父親依附各層面之相關------------ 91
表 4-19 家庭休閒參與類型與母親依附關係各層面之相關------- 94
表3-3 4-20 每週家庭休閒時數與母親依附各層面之相關------------ 94




圖 目 錄

圖 3-1 研究架構----------------------------------------------------- 48
圖 3-2 研究流程圖--------------------------------------------------- 5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1988)。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06-126頁。
王冉卉(2002)。家長參與學齡前親子休閒活動之動機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碧朗(2001)。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情感的發展。教育研究資訊,3,68-85頁。
天下(2005)。年度專題—家庭教育。天下雜誌2005年特刊,71-75頁。
司法院統計處(2000)。台灣地區少年暨兒童非行事件調查報告,148-149頁。
江中皓(2000)。城鄉學童休閒活動與親子間互動關係之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2),61-75頁。
李力昌(2005)。家庭社會學。台北:偉華。
李安妮(1982)。大台北地區男性少年非行成因之分析—控制理論的一項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晶(2000)。休閒遊憩事業。台北:麥格羅希。
李梅芬(1995)。國中生的社會連結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自強(2004)。青少年偏差行為與家庭相關因素之分析。菁我,16(4),41-54頁。
余嬪(2000)。如何增進家庭休閒參與。測驗與輔導,160,152-158頁。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頁。
法務部(1997)。非行兒童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60-63頁。
孟維德(1998)。偏差行為的共通性。警學叢刊,28(6),97-111頁。
周震歐(1993)。犯罪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11,25-43頁。
侯夙芳(1999)。由客家少年行為研究少年犯罪因素。警專學報,2(6),191-220頁。
陳玉書(1988)。社會連結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涂淑芳 (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
徐蒲玲(1987)。台北市國小兒童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其休閒活動類型影響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陶明潔(譯)(1992)。F.Frobel著。人的教育。台北市:揚智。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45,259-304頁。
孫世維(1997)。青少年的藥物態度:父母與同儕依附的相對影響。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7(4),531-543頁。
孫碧津、陳鎰明 (2003)。休閒教育在家庭實施之探討。雲科大體育,6,125-129頁。
孫慶國(2003)。教孩子補習,不如陪孩子休閒!從小培養休閒學習的意義。師友,434,8-13頁。
孫毓英(1986)。親子互動模式與青少年社會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學系。
黃迺毓(2005)。從家庭教育法之實施看學校家庭教育之推動—
專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黃迺迪教授。教師天地,135,43-47頁。
傅元幟 (2005)。從父母與子女觀點探討家庭休閒參與活動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7(3),56-67頁。
傅元幟 (2004)。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郭靜晃(2001)。青少年休閒需求探討。社區發展季刊,49,358-363頁。
郭豫珍(2004)。Hirschi 控制觀點的原初觀點與發展。犯罪學期刊,7(1),49-80頁。
陳彥呈(2003)。家庭相關因素對青少年休閒態度影響之研究。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代真 (2002)。國中青少年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凝聚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直地區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婉容(2002)。青少年休閒行為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鏡清(1997)。傳統體育與休閒活動。大專體育,33,
117-121頁。
張嘉真、李美枝 (2000)。親子間情感行為的溯源與文化溯形。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2),1-35頁。
張孝銘 (1998)。休閒與社會互動。大專體育,37,87-93頁。
張高賓(2004)。家庭心理環境、親子關係與兒童經驗之關係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119-148頁。
董莊敬(2003)。中日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成因及相關法規範。學生事務,3,40-55頁。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麗燕 (2004)。美麗人生家庭總動員。成人教育簡訊,41,21-34頁。
葉怡矜(譯)(2005)。G.Godbey著。探索生命中的休閒。台北市:品度。
鄭順璁(2000)。大學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廖福村(1997)。警察防制少年日常事件對策之研究。警專學報,2(3),15-26頁。
蔡宏進 (2004)。休閒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蔡素琴(1998)。兒童休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蔣東霖(2002)。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蘇建文 (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劉文菁 (1993)。台北市民家庭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可屏(1999)。強化虞犯少年家庭功能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內政部:台北市。
劉俊良(2002)。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對國中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素秋(1997)。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犯罪相關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瑞隆(2000)。暴力犯罪少年家庭特徵與家庭生活經驗。犯罪學期刊,5,49-78頁。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筑虹 (2005)。家長參與幼兒親子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參與程度的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台灣經驗。
台北市:幼獅。
簡曉菁(1997)。家庭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文獻探討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9(6),145-164頁。
龔美娟 (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以及教養方式與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西文部分
Ainsworth, M. D. (1969). Object relation, dependency, and attach-ment: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Child Development, 40, 969-1025.
Ainsworth, M. D. (1989).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 709-716.
Ainsworth, M. D., & Bowlby, J. (1991). 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333-341.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s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in adoles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olescences, 16(5), 457-473.
Bartholomew, K. M.,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 in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 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228.
Bowlby, J. R.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2: Separation, anxity andanger.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R.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renda J. R., (1999). Leisure and family: Perspectives of male adolescents who engage in delinquent activity as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1 (4), 335-358.
Busser, J. A., Hyams, A. L., & Carruthers, C. P. (1996).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activity participation by gender, grade and ethnicity.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14(4), 1-20.
Cohen, L. E., & Marcus, F.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 588-600.
Erikson, E. H. (1959). Young man luther. New York: Norton.
Freud, S. A. (1940).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Doubleday.
Gewirtz, J. L. (1972). Attachment and dependency. Washington, D.C.: Winston.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ennsylvania: Venture Publishing.
Herbert G., & Irene G. (1990). Counseling today's familie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Pub. Co.
Hirschi, T. M.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irschi, T, M., & Michael R. G. (1983). Age and the explanation of cri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9, 552-584.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m.c.Brown.
Iso-Ahola, S. E., & Allen, J. R. (1982). The dynamics of leisure motivation: The effects of outcome on leisure need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3(2), 141-149.
Kaplan, M. (1979). Leisure: Lifestyle and lifespan, perspectives for gerontology. Philadelphia, PA: W. B. Saunders.
Kelly, J. R. (1987). Freedom to be: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Macmillan.
Kelly, J. R. (1990). Leisure. NewJersey: Prentice-Hall.
Kobak, J. M., & Duemmler, C. R. (1994). Attach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9, 135-146.
Lounsbury, J. W., & Hoopes, L. L. (1988). Five-year stability of leisur activity and motivation factor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2), 118-134.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ain, M. R., Kaplan, N. J., & Cassidy, J. (1985). Security in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 move to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 66-106.
Orthner, D. K., & Mancini, J.A. (1990). Leisure impacts on family interaction and cohes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 125-137.
Piaget, J. (1967). Six psychological studies. New York:Vintage Book.
Ragheb, M. G., & Griffith, G.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Sroufe, L. A. (1985).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infant-caregiver relationships and infant temperament. Child Development, 56(1), 1-14.
Schleien, S. J. (1998). Playing together growing together.
Therapeeutic Recreation Journal, 32(3), 207-230.
Shaw, S. W. (1999). Purposive leisure: Examining parental discourses on family activitie. Leisure Research, 7, 21-34.
Weiss, R. S. (1982). Attachment in adult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Zabriskie, R. B. (2001). Family Recreation: How can we mke a
dfferent? Parks & Recreation, 36(10), 30-4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