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8: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世州
研究生(外文):Huang Shih-Chou
論文名稱:背向式跳高
論文名稱(外文):Fosobur flop Repory Combines
指導教授:張思敏張思敏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學院
系所名稱:教練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競技運動學類
論文種類:代替論文:技術報告(應用科技類)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5
中文關鍵詞:背向式跳高
外文關鍵詞:Fosobur flop Repory Combin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背向式跳高技術報告書」為本人從事田徑運動訓練工作數年來,所累積的經驗與收集各國相關之訓練書籍論文著作等資料,所整理思考出來的基本訓練觀念與方法,希望能對背向式跳高動作的進步有所幫忙,能加速運動成績的提升,提供愛好田徑運動背向式跳高的選手及教練們於訓練實務上做為參考與理解,並期望促使我國跳高訓練的普及化,及背向式跳高運動成績全面的提升。創造更好的跳高成績。
結構如下:
一、緒論:主要在敘述跳高運動之起源及歷史發展等背景,包括場地、器材及成績演進與發展。
二、背向式跳高的科學選材:根據跳高選手具體需要的身體機能、心理素質等特性,加以說明運用科學選材的重要性。
三、背向式跳高運動體能結構與訓練:根據背向式跳高選手所需之專項體能素質及條件,加以分析並說明各項體能訓練之具體內容及個人體能訓練經驗談。
四、背向式跳高運動的技術分析與訓練:依據力學原理對背向式跳高動作技術加以分析與研討,並根據有關背向式跳高技術方面相關之訓練方法加以敘述之。
五、心理訓練與指導:主要在探討心理訓練對背向式跳高選手的重要性,及心理因素對背向式跳高選手的表現,並以具體實例說明心理訓練在訓練及比賽中致勝心理的應用。
六、背向式跳高訓練計畫的擬定:本章在探討訓練計畫之擬定及實施訓練計劃之意義與功能,根據運動的季節性安排訓練重點之應用分析,擬定訓練計畫,年度訓練計畫背向式跳高選手訓練計畫週課表範例,背向式跳高選手訓練之基本力學原理,並因應個人訓練計劃目標的訂定及預期完成,調整及安排,達到合理有效的境界。
七、背向式跳高的傷害與預防:主要在強調傷害與預防之必要性,針對背向式跳高選手在訓練上或比賽中常見運動傷害與預防上加強跳高運動員的觀念與預防,加以探討與說明,使選手在訓練及比賽的過程中,降低運動傷害及預防與治療能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以追求更好的成績表現。
八、結語:背向式跳高選手的培養是科學性的是觀念性的,因      
此必須結合相關領域之科學理論為基礎是必要的,將運動訓練的實務做適當切實的配合,結合選材、體能、技術、戰術運用、技術的提昇、生理的調適及心理訓練等工作,為背向式跳高注入新觀念,創造背向式跳高運動的成績表現,達到創造「記錄」的目標。
Abstract

This “ Fosbury flop Report “ combines technical ideas and structures in my leaning and training time with accumulative practical experience which I’ve devoted myself to track and field. In addition, I collect high jump literature widely to frame the basic content. It is hope that through this research findings that coaches and players may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technique and training method. As the result,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high jumping training method and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high jumping record.
The major findings from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Introduction: Discuss the original and history of high jumping , including spaces, equipment and record development.
2. Talent Identification: Discuss what physical functionality, personality and mental quality a high jumper need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high jumpers’ talent identification.
3. Physical Qualifications and Training : List professional physical qualifications and ability a high jumper needs. Illustrate the concrete training contents of all physical body.
4. Fosbury flop’s Technique and Training: Discuss the dynamic theory foundation of Fosbury flop including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its technical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Fosbury flop to draw up high jump related to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5. Mental training :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trainings and its influence for high jumpers and illustrate mental training’s application with concrete examples in training and contest .
6.High jump training programs : Planning and implement of high jump programs are the main purpose in this chapter. Set high jump programs with seasonal arrangement. According to the goals and expectations to list the adjustment and arrangement of annual and week training programs. Make sure the accomplishment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uring train and competition.
7. Common sports injuries for high jumpers: Analyze the common sports injuries and their prevention and therapies in training and completion in order to let high jumpers always do their best to get best grades.
8. Conclusion: It is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to develop Fosbury flop jumpers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related scientific theories to be the basic elements. In addition, trainings to be combined with talent identifi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ability and technology are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for Fosbury flop. It is hope that breaking the record by doing them.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跳高技巧的歷史演變 ……………………… 3
第二節 背向式跳高運動之發展與未來展望 ……… 9

第二章 背向式跳高的科學選材 ………………10

第一節 科學選材內容 …………………11
第二節 背向式跳高選材之步驟與方法 ……………12
第三節 背向式跳高專項素質與運動能力的選材…22
第四節 背向式跳高選手的個性特質與心理素質 …23

第三章 背向式跳高運動體能結構與訓練…… 25

第一節 體能的概論 ………………………………… 25
第二節 背向式跳高的體能…………………… 26
第三節 背向式跳高的體能訓練法 ………………… 30
第四節 個人體能訓練經驗談 ……………………… 53

第四章 背向式跳高的技術訓練…………………55

第一節 背向式跳高助跑技術 ……………………… 59
第二節 助跑與起跳結合技術 ……………………… 65
第三節 背向式跳高起跳技術………………………… 68
第四節 背向式跳高過竿落地技術…………………… 73

第五章 心理訓練與指導……………………………82

第一節 心理訓練對背向式跳高的影響……………… 83
第二節 背向式跳高選手如何面對緊張和壓力……… 85
第三節 心理訓練在比賽中致勝心理的應用………… 86
第四節 如何培養背向式跳高穩重和自信心………… 90
第五節 個人心理訓練經驗談………………………… 92

第六章 背向式跳高訓練計劃的擬定…………… 94

第一節 背向式跳高訓練計畫原則…………………… 94
第二節 背向式跳高多年訓練計劃之擬定原則……… 94
第三節 背向式跳高全年訓練計劃之擬定……………96
第四節 背向式跳高參賽訓練計劃之擬定………………106
第五節 背向式跳高訓練計劃範例……………………108

第七章 背向式跳高運動的傷害與預防…………113

第一節 選手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113
第二節 常見背向式跳高運動傷害……………………115
第三節 跳高運動傷害之預防與處理方法……………121
第四節 背向式跳高運動傷害之實例…………………129

第八章 結語……………………………………………130
中文部份
王義潤、田麥久(1989)。體育科學研究的程序與方法。北京:人嚴體育。
田麥久(1988)。論運動訓練過程。成者:四川教育出板。
田麥久(1999)。論運動訓練計劃。已京:北京體育大學出板社。伍林譯(1996)。運動創傷的防治。台北:台灣商務。
(Rosemary Alexander 編著)。
朱詠賢、徐昌豹(2003):跳高,401-430頁。田徑運動高級教程。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鴻江主編(2001):田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立著(1988)。田徑運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名谷出版。
李誠志(1992)。訓練員訓練指南。北京:人民體育。
李勝雄(1995)。 田徑運動傷害急救與防護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
林正常(1987)。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銀禾文化出版。
林聰哲、李政道(2005) 。背向式跳高起跳階段的肢體擺動作用。大專體育,81期,210-214頁。
林明、婁春風、韓敬(2003):背越式跳高有關技術理論及訓練
方法的思考。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卷3期75-81頁。
林啟仲(1997):背向式跳高技術與訓練方法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
季力康(1998)。運動員的心裡訓練。載於江界山(主編),運動訓練法,(頁131∼144)。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 會。
周文祥(1990)。目標難度、獲悉結果、工作難度對高爾夫球推杆表現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宜均(1990)。運動心理學診斷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
徐本力(1990)。運動訓練員。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馬明彩、熊西北(2004)。田徑運動技術訓練理論與方法。台北:諾亞森林。
孫守正、徐良彥(1997):跳高。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孫紅標(2003)。骨齡在運動選材既運動訓練中的應用。中華民國田徑學會92年B教練講習會研習手冊,(頁18∼22)。台北:中華民國田徑學會。
許樹淵(1987):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偉彬體育研究社。
許樹淵(1992):田徑論。臺北:偉彬體育研究社。
許樹淵(1973)。田徑運動學。台北:協進圖書。
許樹淵(1982)。田徑運動訓練法。台北:協進圖書。
許京(1991)。這是跳高的新模式嗎?福斯貝里背越式跳高法。中華田徑,49期,16∼17。
熊西北、姚國強、徐樹魁(1997):田徑基礎教程。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馬明彩、熊西北主編(2004):田徑運動技術教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陳貞秀(1993)。視動行動複演法對羽球初學者正手發短球學習效果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龍(1982):背向式跳高起跳時間對成績的影響研究。為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翁志成(1999)。學校體育。台北:師大書苑。
翁志成(2001)。運動訓練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翁志成(2006)。田徑教材學與訓練。台北:師大書苑。
眾文圖書公司主編(1992),健康管理。台北:眾文。
黃啟煌、王百川、林晉利、鄭鴻衛譯(1998)。運動急救。台北:科正。(Melinda J.Flegel)
葉憲清(1976)。田徑指導。台中:啟華出版社。
雷寅雄(1988)。台灣光復後田徑運動發展之研究。台北: 中華民國田徑學會出版。
張士英(1981)。田徑訓練圖說。台北:華聯出版社。
張思敏(2004)。網球運動。技術分析與教學訓練法。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澤(2003)。高等訓練運動法。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上課講義。
趙連甲(2000):跳高技術教學與訓練。台北:要領有限公司。
趙連甲(1987):跳高訓練法。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趙連甲、呂強、史鴻範(1996)。跳高訓練法。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廖貴地(1987)。田徑運動教學與訓練指引。台北。師大書苑。
劉一民(譯)。運動員心理學。北市:桂冠。(Terry Orlick著, 1980)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龍錦標、趙連甲、郭元奇、張英波(2000)。短跑教學與訓練、跳高技術教學與訓練、跳遠教學與訓練、擲鐵餅技術教學與訓練聯廣圖書公司(1992)。避免各種運動傷害熱身運動。台北:著作。
村木征人(2006)。陸上競技2006年6月份出版頁152-153

外文部份
Dapena, J. (1987)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biomechanics of high jumping, in B. Van Gheluwe and J. Atha (eds), Current Research in Sports Biomechanics(pp.19-33) Basle: Karger.
Dapena, J.(1993)Biomechanical studies in the high jump and implications for coaching, Modern Athlete and Coach, 31, 7-12.
Yu, B. & Andrews, J. G.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 limb motion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triple jump,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14, 223-227.
Dapena,J.,Mcdonal,C.,Cappaert,J. (1990).
A regression analysis of high jumping techniq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anics,6(3),246-26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