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遺址的保存必須敬謹敬慎〉,1991/8/5,《自立早報》,2版。
〈十三行保存爭議餘波盪漾〉,1991/8/21,《中國時報》,20版。
〈十三行遺址出專書〉,1991/10/25,《中國時報》,18版。
八里鄉訊第32期。http://www.bali.tpc.gov.tw/develop/develop_a_main.htm。(2005/9/1瀏覽)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頁121-186。
王嵩山,2005,〈展示批判的形式論與實質論〉,《博物館學季刊》第19期,頁5-6。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55。
王甫昌,2003,〈社會運動〉。頁421-452,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時思、李健鴻記錄,1991/8/25,〈愛民!?牧民!?愚民!?〉,《自立早報》19版。
中薗英助著,楊南郡譯,1995(1998),《鳥居龍藏》(鳥居龍藏傳)。台中:晨星出版社。
〈巴黎考古教授聯名寫信 呼籲我保留十三行遺址〉,1991/8/9,《聯合報》,6版。
〈台灣史前首座煉鐵作坊 在十三行遺址完整出土〉,1991/7/23,《中國時報》,14版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自由時代。
台社編委會,2004,〈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民主左派論述的初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3期,頁1-27。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3,《十三行博物館導覽手冊》。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2004,http://www.sew.gov.tw/index.asp。(2004/6/25瀏覽)
台北縣政府,2005,《二○○五台北縣文化曆》。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米澤容一著,王怡文譯,1987,〈台灣考古學史〉,《人類與文化》40期,頁56-6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0,《文化建設四大方案─國家建設四大方案之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自立晚報社評〉,1991/8/4,《自立晚報》,2版。
〈有學術價值的先民遺址不容任意破壞〉,1991/8/4,《中國時報》,2版。
江韶瑩,1992,〈序〉,《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台北:稻香。
江中明,1989/10/22,〈八里污水處理廠 決暫停施工 十三行遺址有救了〉,《聯合報》17版。
───,1989/8/30,〈八里污水處理廠將「掩埋」他! 十三行遺址寶島需要你 土著文化史 漢蕃聯繫謎解 台灣史前演變期〉,《聯合報》14版。
杜正勝,1997,〈關於考古解釋與歷史重建的一些反省〉。頁13-43,收錄於《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
宋文薰,1991,〈由考古學看台灣史前史〉,《漢聲雜誌》34期,頁101-112。
李奕興,1991/10/29,〈郭為藩為十三行遺址挨罵〉,《中國時報》,20版。
───,1991/4/29,〈歡迎加入「十三行史前遺址」搶救作業〉,《中國時報》22版。
───,1991/6/30,〈政府不救史蹟 民間救 國內首見聲援「十三行遺址」的抗議團體〉,《中國時報》,18版。
───,1991/8/16,〈考古學者臧振華指可談判和再評估 十三行遺址仍有轉寰生 機〉,《中國時報》,18版。
───,1991/11/6,〈千年「柱洞」遺址 完整出土〉,《中國時報》,16版。
李平,2005,《八里鄉誌》。台北:台北縣八里鄉公所。
李光周,1986,〈台灣:一個罕見的考古學實驗室〉,《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頁216-237。
李亦園,1991/7/31,〈十三行遺址必須保留〉,《中國時報》,3版。
李嘉鑫,1991/6/11,〈八里十三行 不小心遺失的台灣歷史謎底〉,《中國時報》19版。
李瓊月,1991/7/28,〈學者籲李總統挽救十三行遺址〉,《自立晚報》4版。
───,1991/9/21,〈多位立委與搶救十三行聯盟一致主張 將控告有關單位違反文化保存法〉,《自立晚報》,11版。
───,1991/8/25,〈藝文界籲全數保留十三行遺址〉,《自立晚報》,4版。
李健鴻,1991/11/17,〈歷史復原抑或是歷史扭曲─談「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自立晚報》,5版。
呂理政,1993,《考古遺址現地保存與展示之研究》。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
呂明憲,2003,《考古遺址博物館展示之研究─以芝山岩文化展示館設計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沈旭凱,2003/4/25,〈十三行博物館 在史前遺址開門〉,《聯合報》,B6。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著,譚繼山譯,1979(1990),《台灣考古誌》(台灣考古誌)。台北:武陵。
林崇熙,2003,〈地方性科學知識與博物館的辯證──一個公共論壇的行動綱領〉,《博物館學季刊》,17卷2期,頁7-24。林一宏,1998,〈由地景變遷與地域屬性論八里的發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6期,頁49-57。
───,2001,《八里坌全覽手冊》。台北:十三行博物館。
林佳靜,1999,《考古遺址公園的解說探討─以卑南文化公園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芬,1995,《戰後台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明美,2003,〈淡水河八里左岸的生態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簡介〉,《北縣文化》76期,頁6-30。林孟章,1994,《台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昭彰,2003/7/5,〈八里左岸肅攤 業者不滿〉,《聯合報》B4版。
吳明倫,1991/6/11,〈日籍專家籲建立古蹟保護制度〉,《中國時報》,14版。
───,1991/6/19,〈暑假一到 十三行遺址又將熱鬧〉,《中國時報》,14版。
───,1991/11/4,〈救十三行遺址 別忽略淡水河口史蹟文物〉,《中國時報》,15版。
───,1991/10/30,〈北縣座談考古遺址保護 指出十三處尚保存良好〉,《自立晚報》,11版。
吳美雲編,1991,〈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漢聲雜誌》第34期。
吳嵩浩,2004/3/15,〈八里左岸淘金熱〉,《中時行銷》。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_detail_page/deep_explore/deep_explore_content.asp?MMContentNoID=6785。
吳增煌,1991/10/30,〈北縣座談考古遺址保護 指出十三處尚保存良好〉,《自立早報》,11版。
夏鑄九,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夏鑄九,2003,〈古蹟保存在網路社會中的新想像〉,《城市與設計學報》第13/14期,頁51-83。
翁佳音,1991/8/5,〈十三行與外行〉,《中國時報》,27版。
孫蓉華,1998/9/12,〈十三行遺址 將建博物館〉,《聯合報》,14版。
陳宗仁,1998,〈沙湧港塞 清代八里坌的興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6期,頁27-47。
陳昭如,1991,〈台灣史前遺址的悲泣〉,《中國論壇》31卷12期,頁117-120。
陳中平,1991/8/8,〈搶救文化遺址行動聯盟工作對 函請總統促成「十三行」全數保留〉,《《聯合報》》,6版。
許淑君,200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之研究(1895-2001):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令之探討為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所,未出版。許紹軒,2002/5/13,〈下水道問題多 監院糾正營建署〉,《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y/13/today-p6.htm。(2004/6/22瀏覽)
郭為藩,1992,《為邁向廿一世紀的文化大國而規劃》。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專題報告。
葉乃齊,1988,《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湘玲,1991,〈劉益昌談台灣的搶救考古〉,《漢聲雜誌》34期,頁90-99。
黃城,1991/8/6,〈院長之怒〉,《民生報》,2版。
黃慶安,2004/12/12,〈優良公園綠地 八里左岸獲獎〉,《民生報》,B7版。
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1991,《重構台灣歷史圖像─十三行遺址調查報告。台北: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
陳增芝,1991/8/3,〈我們不要做殘缺不全的台灣人〉,《自立早報》,5版。
葉俊榮等,2003,《永續台灣向前指》。台北:詹氏出版社。
楊南郡,2005,《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
楊台立,1991/7/27,〈為什麼要搶救十三行遺址?〉,《自立早報》,19版。
楊照,1992,〈尚在迷霧中的考古史─十三行事件與台灣考古學〉,《中國論壇》32卷5期,頁88-92。楊忠仁,2004,《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保存、利用、體驗之規劃》。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趙如璽、婁序平,2003,《Ce’t moi 我的八里左岸旅遊書•筆記》。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漢寶德,2001,《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營運策略暨經營管理計劃報告書》。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監察院,2005,《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台北:監察院。
廖偉程,1991/8/16,〈搶救十三行遺址與台灣歷史圖像的重建〉,《自立晚報》,19版。
劉益昌,1989/9/23,〈救救台灣一千年前的古代文化〉,《自立早報》,14版。
───,1992,《台灣的考古遺址》。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3,〈台灣史前史料概說〉。頁87-107,收錄於張炎憲、陳美容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
───,2000,〈台灣考古研究的課題與省思〉。頁249-262,收錄於《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
劉明堂、李瓊月,1991/9/20,〈知識界致函李總統為「十三行」請命〉,《《自立晚報》》,4版。
慕思勉,1998,《台灣的異質地方-九○年代地方或社區博物館的觀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資料中心。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第10期,頁7-18。───,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觀藝術
張光直,1992,〈台灣考古何處去?〉,《田野考古》第3卷第1期,頁1-5。張軒杰,1991/7/26,〈憑弔十三行「根」的呼喚〉,《自立早報》,5版。
───,1991/7/23,〈遺失在現代洪流中的「根」〉,《自立早報》,4版。
張世倫,2004/5/8,〈當八里變成「八里左岸」〉。《媒體小舖電子報─影舞影文》。http://enews.url.com.tw/benla.shtml#sec4。(2004/5/15瀏覽)
廖靜吉,2006,〈宗教文物蒐藏:神聖與博物館化〉,《博物館學季刊》20期,頁67-80。
臧振華,1990,〈從十三行遺址的搶救看台灣考古遺址的保護〉,《台灣史田野通訊》16期,頁9-11。
───,1993,〈考古遺址文化資產價值的評價問題〉,《中國民族學通訊》29期,頁19-33。
───,1995a,《台灣考古》。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5b,〈轉變中的台灣考古學〉,《中國民族學通訊》26期,頁24-27。
───,2001,《十三行的史前居民》。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2005,〈文資法與遺址保存〉,《宜蘭•文化部落》。http://blog.ilccb.gov.tw/archives/000087.php。(2005/11/25瀏覽)。
賴淑姬,1991/7/28,〈十三行文物─將會典藏展示〉,《聯合報》,29版。
鍾文音,2004/2/15,〈八里•巴黎〉,《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鍾雲蘭,1991/8/2,〈文化與環保孰先孰後行政院會熱烈討論無結果 十三行怎麼救郝揆明實勘裁決〉,《聯合報》,3版。
蕭阿勤,1991,〈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 (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6,〈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藏: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頁97-130。
蕭新煌,1991/7/23,〈「搶救十三行遺s址」的教訓〉,《自立晚報》,3版。
───,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蘇昭英,2000,《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Anderson, Benedict(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吳叡人譯),台北:時報。
Bennett, Tony., 1995,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London: Routledge.
Castells, Manuel(2000)《網絡社會之掘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夏鑄九等譯),台北:唐山。
della Porta, Donatela and Diani, Mario(2002)《社會運動概論》(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苗延威譯),台北:巨流。
Frank, Andre Gunder., 1967, 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 New York.
Graham et al., 2000, A Geography of Heritage: Power, Culture and Economy. London: Arnold.
Harvey, David,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王志弘譯),《城市與設計學報》第15/16期,頁1-19。
Horkheimer, Max and Adorno, Theodor W., 2000,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Continuum.
Lowenthal, David., 1985,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McAdam et al. ed.,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Marstine, Janet. ed., 2006, New Museum Theory and Practice. Malden: Blackwell.
Massey, Doreen., 1984,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 New York: Routledge.
Shanks, Michael and Tilly, Christopher., 1987, Re-Constructing Archae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Silbermanh, N.A., 1995, “Promised Lands and Chosen Peoples: The Polotics and Poetics of Archaeological Narrative.” Pp.249-262 in 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 edited by Kohl, Philp L. and Fawcett, Clare.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Smith, Neil., 1984, Uneven Development. Oxford: Blackwell.
Trigger, B.G., 1995, “Romanticism, Nationalism, and Archaeology.” Pp.263-279 in 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 edited by Kohl, Philp L. and Fawcett, Clare.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Vergo et al., 1989, The New Museology. London: Reak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