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5: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秉霖
論文名稱:保存的政治與展示的經濟:十三行遺址的博物館化
論文名稱(外文):Conservation Politics and Exhibition Economy: The Museumification of Shihsanhang Archaeology Site
指導教授:王志弘王志弘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十三行遺址八里鄉十三行博物館博物館化文化資產社會運動
外文關鍵詞:Shihsanhang archaeology siteBali countyShihsanhang museum of archaeologymuseumificationcultural heritagesocial mo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39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十三行遺址的過去與現在,正好連繫了文化政治、文化經濟這兩個具有研究意義的範疇。因此,本論文將透過十二年前的遺址「保存」與十二年後的遺址「展示」,來掌握十三行遺址博物館化的過程中,文化政治與文化經濟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保存的政治」部份,將藉由發生在十四年前的十三行遺址搶救事件,來探討文化資產的爭議性格。行動者如何在一場紛擾半年的爭議事件裡,建構出遺址的重要性(文化、政治上),以對抗國家建構的「經濟發展V.S文化素養」框架。
本論文認為,重視台灣本地歷史脈絡與經驗的「本土化論述」,在保存十三行遺址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力量。「行動聯盟」透過「本土化論述」框架的運作,將遺址的存廢問題拉抬到族群歷史記憶的建構問題,並將矛頭指向掌控國家機器的國民黨政權,迫使政府對搶救運動做出回應,保留了部份遺址,運動的迴響也直接促成了國家興建十三行博物館的計劃。
「展示的經濟」從十三行博物館出發,探討以博物館帶動文化產業、振興地方,這種「經濟問題」其中的政治性質。檢視博物館的展示內容,如何再現十二年前的搶救運動;而博物館統籌策劃的「社區總體營造」,其主要內容為何?對地方又帶來怎樣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由於十三行博物館以考古研究為主題,無法達到縣府「帶動地方發展」的政策想像,故博物館轉而策劃「水岸•社區•博物館」計劃,以生態博物館/社區總體營造為名,對博物館周遭環境進行觀光遊憩空間的打造之實。這個遊憩空間的打造,反映了縣府對八里的規劃,乃根植於「異國浪漫」氛圍的營造,脫離了地方真實的產業文化脈絡。
最後,本論文期許十三行博物館能夠揭開被政治語言、發展願景所包裹的地方,直視被粗暴的現代性力量所破壞的人文生態環境。成為「正視」(face)地方的生態博物館。
目 錄
謝誌 1
第一章 序論 7
第一節 滄海桑田十二年 7
一、2003 7
二、1993 9
第二節 現象與提問 10
一、為什麼要保存考古遺址 10
二、十三行遺址的博物館化 12
第三節 理論與文獻回顧 13
一、社會運動 13
二、考古遺址的破壞、保存、展示與現代性的矛盾 15
三、「誰的」祖先?考古學與民族主義的歷史淵源 16
四、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現代國家 18
五、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全球化 20
六、博物館 21
第四節 研究方法 24
一、文獻分析 24
二、深入訪談 24
三、主要論點與寫作架構 25

第二章 搶救運動的歷史/社會條件 28
第一節 「台灣」考古學:知識的社會關連 28
一、考古學在台灣的發展I─日本殖民時期(1895~1945) 29
二、考古學在台灣的發展II─戰後迄今(1945~) 30
三、搶救考古:十三行之前的考古遺址與重大工程爭議 32
第二節 民主化與本土化的社會條件 34
一、黨國體制的挑戰與反對運動的衝撞 34
二、本土認同與本土文化的追尋 35
三、學運與搶救運動 36
第三節 搶救運動的引爆點:污水下水道計劃及其現代化想像 38

第三章 搶救事件(1989.9-1991.12) 43
第一節 孤軍奮戰的法櫃奇兵 43
一、除了官僚還是官僚 43
二、衝突就是新聞:爭議再起與媒體效應 46
第二節 組織力量的展現: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 48
第三節 官方戰略的開展:製造事件與議題操控 49
第四節 最後努力:不放棄的行動聯盟 51

第四章 保存的政治與經濟 60
第一節 學術價值 61
一、動機 61
二、問題定位 62
三、學術/政治中立 63
第二節 文化經濟的前身:文化V.S經濟 64
第三節 一個遺址,各自表述:歷史詮釋權的爭奪 69
一、重構歷史圖像:行動聯盟的框架 69
二、兩岸交流證據與國族想像構聯 73
三、「台灣人」四百年史:本土論述的鬥爭 76
第四節 誰的遺址?什麼樣的政策?─論史前遺址的價值追尋 79

第五章 展示的經濟與政治 82
第一節 十三行博物館誕生的歷史/地理條件 82
一、生態/社區博物館的西方理論與本土脈絡 83
二、八里的發展與不發展 85
第二節 誕生三部曲:文物陳列館─遺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 89
一、博物館的誕生過程 90
二、「水岸•社區•博物館」的論述與實踐 92
第三節 展示的政治:博物館的空間/權力分析 95
一、再現爭議:常設展單元二─「搶救十三行」 95
二、「傾斜的八角塔 無法還原的真相」:建築語言與觀眾識讀 100
三、看不見/忽略的地方:常設展單元三「探索十三行」 101
第四節 展示的經濟 102
一、地方意象的生產與消費 102
二、文化、商機與地租 105

第六章 結論:邁向直視地方的生態/社區博物館 110
第一節 遺址保存運動的族群/認同政治與缺憾 111
第二節 國家的贖(脫)罪展演 111
第三節 扭曲失真的「生態」博物館 112
第四節 未完成的博物館化 112

參考書目 114

圖 目 錄
圖1-1 展示單元二I 10
圖1-2 展示單元二II 10
圖2-1 八里污水處理廠遠景 38
圖3-1 十三行遺址、污水處理廠、博物館相關位置圖 43
圖3-2 救救台灣一千年前的古代文化 45
圖3-3 十三行遺址畫定出現爭議示意圖 50
圖3-4 十三行遺址與污水處理廠區重疊圖 50
圖4-1 「中原來的」 74
圖4-2 第四章分析架構 81
圖5-1 八里坌都市計畫位置圖 87
圖5-2 八里坌都市計畫範圍及土地分區使用圖 87
圖5-3 台北港位置圖 88
圖5-4 「重返十三行」常設展平面圖 96
圖5-5 「搶救十三行」I 97
圖5-6 「搶救十三行」II 98
圖5-7 傾斜不正的八角塔 101
圖5-8 假日馬車 103
圖5-9 騎警隊 103
圖5-10 第五章分析架構. 111


表 目 錄
表2-1 台灣歷年考古遺址的破壞(搶救十三行以前) 32
表2-2 「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成立聲明聯署團體(學生團體部份) 36
表3-1 1990年四月十九日參與內政部古蹟評鑑會議者名單 56
表3-2 十三行遺址發掘明細表 58
〈十三行遺址的保存必須敬謹敬慎〉,1991/8/5,《自立早報》,2版。
〈十三行保存爭議餘波盪漾〉,1991/8/21,《中國時報》,20版。
〈十三行遺址出專書〉,1991/10/25,《中國時報》,18版。
八里鄉訊第32期。http://www.bali.tpc.gov.tw/develop/develop_a_main.htm。(2005/9/1瀏覽)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頁121-186。
王嵩山,2005,〈展示批判的形式論與實質論〉,《博物館學季刊》第19期,頁5-6。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55。
王甫昌,2003,〈社會運動〉。頁421-452,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時思、李健鴻記錄,1991/8/25,〈愛民!?牧民!?愚民!?〉,《自立早報》19版。
中薗英助著,楊南郡譯,1995(1998),《鳥居龍藏》(鳥居龍藏傳)。台中:晨星出版社。
〈巴黎考古教授聯名寫信 呼籲我保留十三行遺址〉,1991/8/9,《聯合報》,6版。
〈台灣史前首座煉鐵作坊 在十三行遺址完整出土〉,1991/7/23,《中國時報》,14版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自由時代。
台社編委會,2004,〈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民主左派論述的初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3期,頁1-27。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3,《十三行博物館導覽手冊》。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2004,http://www.sew.gov.tw/index.asp。(2004/6/25瀏覽)
台北縣政府,2005,《二○○五台北縣文化曆》。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米澤容一著,王怡文譯,1987,〈台灣考古學史〉,《人類與文化》40期,頁56-6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0,《文化建設四大方案─國家建設四大方案之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自立晚報社評〉,1991/8/4,《自立晚報》,2版。
〈有學術價值的先民遺址不容任意破壞〉,1991/8/4,《中國時報》,2版。
江韶瑩,1992,〈序〉,《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台北:稻香。
江中明,1989/10/22,〈八里污水處理廠 決暫停施工 十三行遺址有救了〉,《聯合報》17版。
───,1989/8/30,〈八里污水處理廠將「掩埋」他! 十三行遺址寶島需要你 土著文化史 漢蕃聯繫謎解 台灣史前演變期〉,《聯合報》14版。
杜正勝,1997,〈關於考古解釋與歷史重建的一些反省〉。頁13-43,收錄於《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
宋文薰,1991,〈由考古學看台灣史前史〉,《漢聲雜誌》34期,頁101-112。
李奕興,1991/10/29,〈郭為藩為十三行遺址挨罵〉,《中國時報》,20版。
───,1991/4/29,〈歡迎加入「十三行史前遺址」搶救作業〉,《中國時報》22版。
───,1991/6/30,〈政府不救史蹟 民間救 國內首見聲援「十三行遺址」的抗議團體〉,《中國時報》,18版。
───,1991/8/16,〈考古學者臧振華指可談判和再評估 十三行遺址仍有轉寰生 機〉,《中國時報》,18版。
───,1991/11/6,〈千年「柱洞」遺址 完整出土〉,《中國時報》,16版。
李平,2005,《八里鄉誌》。台北:台北縣八里鄉公所。
李光周,1986,〈台灣:一個罕見的考古學實驗室〉,《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頁216-237。
李亦園,1991/7/31,〈十三行遺址必須保留〉,《中國時報》,3版。
李嘉鑫,1991/6/11,〈八里十三行 不小心遺失的台灣歷史謎底〉,《中國時報》19版。
李瓊月,1991/7/28,〈學者籲李總統挽救十三行遺址〉,《自立晚報》4版。
───,1991/9/21,〈多位立委與搶救十三行聯盟一致主張 將控告有關單位違反文化保存法〉,《自立晚報》,11版。
───,1991/8/25,〈藝文界籲全數保留十三行遺址〉,《自立晚報》,4版。
李健鴻,1991/11/17,〈歷史復原抑或是歷史扭曲─談「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自立晚報》,5版。
呂理政,1993,《考古遺址現地保存與展示之研究》。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
呂明憲,2003,《考古遺址博物館展示之研究─以芝山岩文化展示館設計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旭凱,2003/4/25,〈十三行博物館 在史前遺址開門〉,《聯合報》,B6。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著,譚繼山譯,1979(1990),《台灣考古誌》(台灣考古誌)。台北:武陵。
林崇熙,2003,〈地方性科學知識與博物館的辯證──一個公共論壇的行動綱領〉,《博物館學季刊》,17卷2期,頁7-24。
林一宏,1998,〈由地景變遷與地域屬性論八里的發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6期,頁49-57。
───,2001,《八里坌全覽手冊》。台北:十三行博物館。
林佳靜,1999,《考古遺址公園的解說探討─以卑南文化公園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芬,1995,《戰後台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美,2003,〈淡水河八里左岸的生態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簡介〉,《北縣文化》76期,頁6-30。
林孟章,1994,《台灣古蹟保存政策執行與保存論述關係初探》。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昭彰,2003/7/5,〈八里左岸肅攤 業者不滿〉,《聯合報》B4版。
吳明倫,1991/6/11,〈日籍專家籲建立古蹟保護制度〉,《中國時報》,14版。
───,1991/6/19,〈暑假一到 十三行遺址又將熱鬧〉,《中國時報》,14版。
───,1991/11/4,〈救十三行遺址 別忽略淡水河口史蹟文物〉,《中國時報》,15版。
───,1991/10/30,〈北縣座談考古遺址保護 指出十三處尚保存良好〉,《自立晚報》,11版。
吳美雲編,1991,〈八里十三行史前文化〉,《漢聲雜誌》第34期。
吳嵩浩,2004/3/15,〈八里左岸淘金熱〉,《中時行銷》。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_detail_page/deep_explore/deep_explore_content.asp?MMContentNoID=6785。
吳增煌,1991/10/30,〈北縣座談考古遺址保護 指出十三處尚保存良好〉,《自立早報》,11版。
夏鑄九,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夏鑄九,2003,〈古蹟保存在網路社會中的新想像〉,《城市與設計學報》第13/14期,頁51-83。
翁佳音,1991/8/5,〈十三行與外行〉,《中國時報》,27版。
孫蓉華,1998/9/12,〈十三行遺址 將建博物館〉,《聯合報》,14版。
陳宗仁,1998,〈沙湧港塞 清代八里坌的興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6期,頁27-47。
陳昭如,1991,〈台灣史前遺址的悲泣〉,《中國論壇》31卷12期,頁117-120。
陳中平,1991/8/8,〈搶救文化遺址行動聯盟工作對 函請總統促成「十三行」全數保留〉,《《聯合報》》,6版。
許淑君,200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之研究(1895-2001):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令之探討為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所,未出版。
許紹軒,2002/5/13,〈下水道問題多 監院糾正營建署〉,《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y/13/today-p6.htm。(2004/6/22瀏覽)
郭為藩,1992,《為邁向廿一世紀的文化大國而規劃》。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專題報告。
葉乃齊,1988,《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光復後台灣古蹟保存運動》。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湘玲,1991,〈劉益昌談台灣的搶救考古〉,《漢聲雜誌》34期,頁90-99。
黃城,1991/8/6,〈院長之怒〉,《民生報》,2版。
黃慶安,2004/12/12,〈優良公園綠地 八里左岸獲獎〉,《民生報》,B7版。
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1991,《重構台灣歷史圖像─十三行遺址調查報告。台北:搶救十三行文化遺址行動聯盟。
陳增芝,1991/8/3,〈我們不要做殘缺不全的台灣人〉,《自立早報》,5版。
葉俊榮等,2003,《永續台灣向前指》。台北:詹氏出版社。
楊南郡,2005,《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
楊台立,1991/7/27,〈為什麼要搶救十三行遺址?〉,《自立早報》,19版。
楊照,1992,〈尚在迷霧中的考古史─十三行事件與台灣考古學〉,《中國論壇》32卷5期,頁88-92。
楊忠仁,2004,《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保存、利用、體驗之規劃》。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如璽、婁序平,2003,《Ce’t moi 我的八里左岸旅遊書•筆記》。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漢寶德,2001,《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營運策略暨經營管理計劃報告書》。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監察院,2005,《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台北:監察院。
廖偉程,1991/8/16,〈搶救十三行遺址與台灣歷史圖像的重建〉,《自立晚報》,19版。
劉益昌,1989/9/23,〈救救台灣一千年前的古代文化〉,《自立早報》,14版。
───,1992,《台灣的考古遺址》。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3,〈台灣史前史料概說〉。頁87-107,收錄於張炎憲、陳美容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
───,2000,〈台灣考古研究的課題與省思〉。頁249-262,收錄於《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
劉明堂、李瓊月,1991/9/20,〈知識界致函李總統為「十三行」請命〉,《《自立晚報》》,4版。
慕思勉,1998,《台灣的異質地方-九○年代地方或社區博物館的觀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資料中心。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第10期,頁7-18。
───,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觀藝術
張光直,1992,〈台灣考古何處去?〉,《田野考古》第3卷第1期,頁1-5。
張軒杰,1991/7/26,〈憑弔十三行「根」的呼喚〉,《自立早報》,5版。
───,1991/7/23,〈遺失在現代洪流中的「根」〉,《自立早報》,4版。
張世倫,2004/5/8,〈當八里變成「八里左岸」〉。《媒體小舖電子報─影舞影文》。http://enews.url.com.tw/benla.shtml#sec4。(2004/5/15瀏覽)
廖靜吉,2006,〈宗教文物蒐藏:神聖與博物館化〉,《博物館學季刊》20期,頁67-80。
臧振華,1990,〈從十三行遺址的搶救看台灣考古遺址的保護〉,《台灣史田野通訊》16期,頁9-11。
───,1993,〈考古遺址文化資產價值的評價問題〉,《中國民族學通訊》29期,頁19-33。
───,1995a,《台灣考古》。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5b,〈轉變中的台灣考古學〉,《中國民族學通訊》26期,頁24-27。
───,2001,《十三行的史前居民》。台北: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
───,2005,〈文資法與遺址保存〉,《宜蘭•文化部落》。http://blog.ilccb.gov.tw/archives/000087.php。(2005/11/25瀏覽)。
賴淑姬,1991/7/28,〈十三行文物─將會典藏展示〉,《聯合報》,29版。
鍾文音,2004/2/15,〈八里•巴黎〉,《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鍾雲蘭,1991/8/2,〈文化與環保孰先孰後行政院會熱烈討論無結果 十三行怎麼救郝揆明實勘裁決〉,《聯合報》,3版。
蕭阿勤,1991,〈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 (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6,〈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藏: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頁97-130。
蕭新煌,1991/7/23,〈「搶救十三行遺s址」的教訓〉,《自立晚報》,3版。
───,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
蘇昭英,2000,《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Anderson, Benedict(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吳叡人譯),台北:時報。
Bennett, Tony., 1995,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London: Routledge.
Castells, Manuel(2000)《網絡社會之掘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夏鑄九等譯),台北:唐山。
della Porta, Donatela and Diani, Mario(2002)《社會運動概論》(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苗延威譯),台北:巨流。
Frank, Andre Gunder., 1967, 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 New York.
Graham et al., 2000, A Geography of Heritage: Power, Culture and Economy. London: Arnold.
Harvey, David,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王志弘譯),《城市與設計學報》第15/16期,頁1-19。
Horkheimer, Max and Adorno, Theodor W., 2000,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ew York: Continuum.
Lowenthal, David., 1985,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McAdam et al. ed.,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Marstine, Janet. ed., 2006, New Museum Theory and Practice. Malden: Blackwell.
Massey, Doreen., 1984,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r. New York: Routledge.
Shanks, Michael and Tilly, Christopher., 1987, Re-Constructing Archae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Silbermanh, N.A., 1995, “Promised Lands and Chosen Peoples: The Polotics and Poetics of Archaeological Narrative.” Pp.249-262 in 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 edited by Kohl, Philp L. and Fawcett, Clare.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Smith, Neil., 1984, Uneven Development. Oxford: Blackwell.
Trigger, B.G., 1995, “Romanticism, Nationalism, and Archaeology.” Pp.263-279 in 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 edited by Kohl, Philp L. and Fawcett, Clare.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Vergo et al., 1989, The New Museology. London: Reak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