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26.226)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09: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雅芳
研究生(外文):Liu Ya-Fang
論文名稱:王明輝與黑名單工作室:台灣新音樂生產的第三世界╱亞洲轉向
論文名稱(外文):Wang Ming-Hui and Blacklist Production:The Third World╱Asia Turn of Taiwan New Music Production
指導教授:柯裕棻柯裕棻引用關係陳光興陳光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o Yu-FenChen Kuan-Hs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黑名單工作室台灣新音樂 第三世界╱亞洲轉向新台語歌單語本土法西斯音樂文化研究
外文關鍵詞:Blacklist ProductionTaiwan New MusicThird World╱Asia TurnMusic Cultural StudiesFascismLanguages and Monolingual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50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論文的問題意識集中於思索去殖民遭本土主義懸置的困境,透過音樂的文化研究路徑,結合語言、音樂文化的內╱外殖民歷史界面,反覆的穿梭音樂、語言、情感與歷史敘事以回應本文預設的前提:通過音樂重新理解與思索去殖民發生的可能。

經由對照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的音樂政略與其間接引領的「新台語歌」浪潮,以提出解嚴後在地去戒嚴、去殖民動力軌跡遭本土想像截取與懸置的問題。透過初步回顧新音樂在台灣發生的脈絡與「新台語歌」的文化論述,為了探觸黑名單工作室的台灣新音樂生產與「新台語歌」的「情感連結」。我提出藉由語言、音樂的文化研究、音樂文化與殖民三個界面來展開思索與探論黑名單工作室從【抓狂歌】(1989)到【搖籃曲】(1996)展露的去戒嚴、去殖民音樂思索╱實踐軌跡以及與此同時「新台語歌」浪潮通過本土化運動的歷史形構。

從本土文化論述形構的轉變、語言與情感記憶、流行音樂文化場域條件等三個層面,以及與新╱舊殖民歷史結構、現代性、本土文化想像進行扣連。本論文進一步探討支配「新台語歌」創作的「本土•咱」想像以及「現代台灣」的想像。以闡釋「新台語歌」音樂舞台得以在解嚴後與九O年代前期乘勢而形的音樂文化歷史條件。經由探析「新台語歌」創作意識當中語言情感與本土認同的接合,本論文提出在本土化與本土意識的過程中,隱置著解嚴後新國家、新共同體對國╱家族認同操作而衍生的「單語的本土」意識型態。

透過探論新音樂路線的在地軌跡,即Wax Club—《搖滾客》—台北新音樂節的形成軌跡,以及新音樂路線和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1989)的「台灣新音樂」政略所涵置的「第三世界╱亞洲」音樂文化想像之差異,進而探論黑名單工作室的音樂政略所展開的音樂蒙太奇vs. 去戒嚴與去殖民音樂思索。本論文試圖探論「台灣新音樂」往「新台語歌」變奏所揭露的解嚴後「去戒嚴」與「去殖民」的動力遭遇單語的本土想像懸置與擱淺的矛盾與牽絆。

然而,從探論黑名單工作室經由【搖籃曲】(1996)試圖再度啟動「台灣新音樂」而展開的反思單語的本土,並帶入王明輝的去法西斯反身思索軌跡,本論文企圖勾勒單語本土的法西斯與極權心態。承此,本論文亦探論王明輝與黑名單工作室在【搖籃曲】所開展的(去性╱別)—去漢—去西方中心的音樂意識,思索透過去法西斯意識來再度開啟去內╱外殖民動力,開啟語•族關係遭遇單語本土封鎖之狀態的可能,這亦是重新思索和探尋本土╱我們裡裡外外的可能。

本論文亦透過穿插訪談黑名單工作室首導王明輝當下的回顧與觀點,試圖帶入他個人動態的辯證與思索軌跡——從【抓狂歌】到【搖籃曲】及之後,以反覆對照和探問一九八O年代後期到一九九O年代單語的本土與現代台灣之間的流轉和悖論,亦即重新詮釋與理解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六年之間,本土意識高漲與單語化的情感歷程。

最後,透過試論黑名單工作室與台灣新音樂的位置,提出音樂作為思想與運動以連結去戒嚴、去殖民與去本土再發生的可能,以及試圖透過台灣新音樂作為對現代台灣的再認識,提出現代台灣╱本土轉向第三世界╱亞洲的可能。而此轉向的定位乃企圖提出透過「去法西斯」重新啟動去戒嚴、去殖民與去本土之動力再發生的可能。
目 錄
目錄 i
第一章 導論 1
一、前言:未來、當下與過去,歷史的映照 1
二、文獻回顧與問題意識的形成 3
(一)新音樂 4
(二)「新台語歌」 5
三、懸置未論的去殖民與音樂的文化研究 7
(一)語言 8
(二)音樂的文化研究 9
(三)音樂文化與殖民 10
四、本文架構 11
第二章 「新台語歌」:咱的發聲╱生與現代台灣 13
一、本土:「咱╱我們」——現代台灣的悖論 14
二、語言—記憶—情感:從失語╱說話到唱歌vs. 從「自己╱我們」到「家己╱咱」 19
三、歌語音樂:情感增能vs. 搖滾插電 28
第三章 台灣新音樂:通過音樂「去」思索本土的可能 32
一、新音樂路線的形成:Wax Club—《搖滾客》—台北新音樂節 34
二、王明輝與黑名單工作室的「台灣新音樂」——【抓狂歌】 38
(一)黑名單工作室 38
(二)「台灣新音樂」的前奏曲——去戒嚴 41
(三)「台灣新音樂」構連「第三世界╱亞洲」的練習曲——音樂蒙太奇vs. 去戒嚴與去殖民 43
三、movements╱moments:本土的牽絆與另翼的可能 48

第四章 小心自己╱本土就是法西斯:停下來,重新探尋我╱們的裡裡外外 53
一、一路而去:去自己—去法西斯—去本土 54
二、重新聆聽與思索我╱們的裡裡外外——【搖籃曲】 59
(一)confused towards thinking 59
(二)(去性╱別)—去漢—去西方中心的音樂意識 61
三、movements╱moments:去無之間 67
第五章 結論:黑名單工作室與台灣新音樂的位置 71
一、黑名單工作室在台灣流行音樂與文化的位置:再思考音樂作為思想與運動的可能 71
二、台灣新音樂作為對現代台灣的再認識:第三世界╱亞洲轉向的可能 72
【參考書目】 76
一、中文書目 76
二、西文書目 78
三、報紙 79
四、網際網路資料 80
五、音樂專輯 80
〈訪王明輝:談黑名單工作室〉 81
訪王明輝:談黑名單工作室(一) 81
訪王明輝:談黑名單工作室(二) 90
訪王明輝:談黑名單工作室(三) 110
〈學習黑暗時代的勇氣——向感情的後盾與月的陰暗面致謝〉 I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人文藝術工作室,1989,〈流行音樂的異議分子——黑名單工作室專訪:站起來的台灣枝仔冰〉,《台大人文報》2期,第四版。
王明輝,1995,〈搖滾樂還在嗎?——《貓王》譯後〉。收錄於Wayne White圖、Jill Pearlman文,王明輝譯,《認識貓王》(Elvis for Beginners)。台北:時報。
王明輝、王墨林,1996,〈法西斯在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頁245-256,收錄於楊澤編,《縱浪談》。台北:時報。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頁17-56。
王墨林撰,1989,〈台語搖滾——訪「黑名單工作室」〉,《人間》43期,頁148-149。
任將達,1987,〈搖滾客的話〉,將工作室、Wax Club編輯《搖滾客The Rocker》1期,頁1。
任將達,1989,〈起步中的台灣新音樂〉。頁42-48,收錄於Wax Group企劃製作,《搖滾之聲:新音樂百科全書》。台北:搖滾客。
亦咸,1991,〈台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聯合文學》第7卷第10期,頁95-98。
呂正惠,1992,〈從方言和普通話的辯證關係看台灣文學的語言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期,頁65-84。
吳清聖編,1994,《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75.9-1993.1)》。台北:唐山。
吳清聖,1994,〈前言之一:築起可以瞭望的塔台〉。頁6-13,收錄於吳清聖編,《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75.9-1993.1)》。台北:唐山。
何東洪,2000,〈「搖滾樂精神」的幽靈〉,《搖滾客音樂雜誌》復刊第一號,頁6-7。
何東洪、張釗維,2000,〈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頁149-224,收錄於張苙雲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
林壯穎,2000,〈從「復興台語歌文化」光環下出走的聲響實驗者:林強的向前走與向前走的林強〉,《破週報Pots》,4版。
林載爵,1998,〈本土之前的鄉土〉。頁77-89,收錄於曾健民主編,《清理與批判: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台北:人間出版社,。
徐昌國編,2001,〈無非閱讀的台灣流行音樂年表〉,《無非閱讀》第4期(男人們的音樂藍圖),頁62-69。
翁嘉銘,1992,《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時報。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
張育章,1996a,〈從抓狂歌到搖籃曲:管窺王明輝的音樂心靈〉,《破週報Pots》第22期,頁5-9。
張育章,1996b,〈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第290期,頁109-129。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
張裕昌,1996,〈一首讓人懷著沈重心情入睡的搖籃曲——談黑名單工作室〉,《派司音樂雜誌Pass》第15期,頁54-55。
許麗玉撰、採訪,2001,〈黑名單工作室 Joe, 王明輝〉,《無非閱讀》第4期(男人們的音樂藍圖),頁50-59。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
葉雲甫,1996,〈永遠邊緣的反對者——訪黑名單工作室負責人王明輝〉,《非古典音樂雜誌》,頁98-104。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期,頁149-222。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期,頁73-139。
陳光興,2001,〈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期,頁41-110。
陳歆怡,1994,〈前言之二:人文報推薦專輯本事〉。頁14-15,收錄於吳清聖編,《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75.9-1993.1)》。台北:唐山。
陳孫華,1992,〈「異質」唱片的黑名單——訪「抓狂歌」專輯原創及製作人〉。頁118-124,收錄於陳孫華著,《騎驢看唱本》。台北:希代。
陳傳興、鴻鴻,1996,〈台灣戲劇何處去:與陳傳興談歌仔戲及其他〉。頁265-283,收錄於鴻鴻著,《跳舞之後,天亮以前:台灣劇場筆記》。台北:萬象,。
陳儒修,1996,〈台語搖滾初探〉,《中外文學》第292期,頁135-142。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O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羅悅全等,2000,《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台北:商業週刊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Fanon, Frantz著,陳瑞樺譯,2005(1971),《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台北:心靈工坊。
Grossberg, Lawrence著,張育章譯,1994(1984),〈「我寧可痛苦也不願麻木不仁」——搖滾:快感與權力(上)〉(”I’d Rather Feel Bad than Not Feel Anything at All: Rock and Roll, Pleasure and Power”),《島嶼邊緣》第11期,頁86-97。
Grossberg, Lawrence著,張育章譯,1994(1984),〈「我寧可痛苦也不願麻木不仁」——搖滾:快感與權力(下)〉(”I’d Rather Feel Bad than Not Feel Anything at All: Rock and Roll, Pleasure and Power”),《島嶼邊緣》第12期,頁112-119。
Hall, Stuart著,黃麗玲譯、陳光興校,1994(1982),〈「意識形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頁73-122,收錄於Michael Gurevitch等編,唐維敏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
Rotten, Irene,1989,〈八O搖滾之聲——新音樂的歷史與定義〉。頁7-12,收錄於Wax Group企劃製作,《搖滾之聲:新音樂百科全書》。台北:搖滾客,。
Wax Club編,1989,《搖滾客The Rocker》第15期。
二、西文書目
Agamben, Giorgio (2000). Languages and peoples. Means without end: Notes on politics(pp. 63-70). Trans. Vincenzo Binetti & Cesare Casarino. Minnesota: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During, Simon (1995). Postmodernism or postcolonialism today. In Bill Ashcraft, Gareth Griffiths & Helen Tiffin (Eds.),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pp. 125-129). London: Routledge.
Frith, Simon (1996). Music and identity. In Stuart Hall & 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pp. 108-127). London: Sage.
Grossberg, Lawrence (1992). Another boring day in paradise: Rock and roll and the empowerment of everyday life. 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 Popular conservatism and postmodern culture(pp. 29-63). New York: Routledge.
Nancy, Jean-Luc (1993). Finite history. The birth to presence(pp. 143-166). Trans. Brian Holmes & other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gura, Toshimaru (2003). Military base culture and Okinawan rock ‘n’ roll.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ovements, 4(3), 466-470.
Williams, Raymond (1985).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o, Sun-young (2001). Embodiment of American modernity in colonial Korea. trans. By Francis Lee Dae Hoon. 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ovements, 2(3), 423-422.
三、報紙
楊偉珊(1989年12月01日)。〈校園音樂饗宴 從抓狂到打擊〉,《聯合報》,31版╱消閒。
陶福媛(1991年10月10日)。〈台語熱 學得一口好台語 問路聊天都方便〉,《民生報》,22版╱婦女•家庭。
王祖壽(1992年2月9日)。〈遊罷 林強 返國有新嘗試〉,《民生報》,11版╱影視熱線。
凌弗越(1995年2月17日)。〈唱自己的台語歌〉,《聯合晚報》,15版╱天地。
姜玉景(1995年3月31日)。〈台語歌 本土派 偶像派 香港派〉,《民生報》,10版╱影視新聞。
韓良憶(1995年7月27日)。〈關懷本土新’視’界’CTN有’台灣味道’〉,《聯合晚報》,10版╱藝聞。
黃瑟(1995年7月29日)。〈有聲的所在〉,《聯合晚報》,15版╱天地。
郎亞玲、韓良憶(1995年7月29日)。〈揭開台語歌新’視’界〉,《聯合晚報》,10版╱藝聞。
梁岱琦(1995年8月6日)。〈40首台語歌 今起票選十大〉,《聯合晚報》,10版╱藝聞。
梁岱琦(1995年8月14日)。〈28日藝人大會串 高唱台語歌〉,《聯合晚報》,9版╱星河。
梁岱琦(1995年9月13日)。〈‘十大最具代表性台語歌唱’票選結果揭曉〉,10版╱藝聞。
馬世芳(2005年5月23日)。〈青春舞曲——我的記憶,關於那些歌〉,《自由時報》,副刊。
四、網際網路資料
王明輝,1999,〈從抓狂歌到搖籃曲〉,美濃大專後生會錄音、整理,美濃1999菸樓音樂交工營。
http://www.leband.net/music/1999.htm#2
台員話網頁,1995,http://daiwanway.dynip.com/
印度和世界音樂文化入口網,2004,http://www.indianandworldmusic.net/WorldMusic/a007.php
現代ㄟ歌仔仙製作,台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2006,〈古月琴聲∼被遺忘的台灣唸歌〉。
http://web.mhups.tp.edu.tw/sing/teaching/teaching.htm
五、音樂專輯
黑名單工作室,1989,【抓狂歌】。台北: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索引有聲出
版有限公司。
林強,1990,【向前走】,真言社製作。台北: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
羅大佑,1991,【原鄉】,音樂工廠製作。台北: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
蕭福德,1994,〔選擇〕,【嘸通傷阮的心】,巨力音樂製作。台北: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
蔡振南,1995,〔母親的名叫台灣〕,【生命的太陽】。台北:飛碟。
新寶島康樂隊,1995,〔歡聚歌〕,【新寶島康樂隊第三輯】。台北:滾石。
黑名單工作室,1996,【搖籃曲】。台北:滾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公司魔岩唱片股
份有限公司。
光明之路,1997,〔我是誰〕,【七月一日生】,夏潮製作。台北:上華國際。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武典(1998)。從心理衛生的觀點談青少年輔導。臺灣教育,566,2-8。
2. 史英(1992)。班級經營。人本教育札記,30,4-11。
3. 吳武典(1979)。國小班級氣氛的因素分析與追蹤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2,133-156。
4. 吳金香(1979)。教室社會體系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高師教育學刊,1,117-127。
5. 吳福源(2000)。國民小學優良教師與一般教師之班級氣氛比較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0,171-196。
6. 吳耀明(2000)。國小教師班級經營與兒童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3),114-144。
7. 宋美貞(2004)。淺談現代導師如何經營班級。中正高工學報,4,49-60。
8. 孟岱融(2004)。班級經營之班級常規探討。育達學報,18,236-246。
9. 林水見(2003)從高職學生身心特質談生活學生輔導。學生輔導,84,22-59。
10. 林梅招(2006)。母雞帶小雞-論述班級經營中導師領導風格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北縣教育,56,79-84。
11. 金樹人(2000)。找回人的本質--建立人生願景。輔導通訊,63,24-26。
12. 胡秀媛、邱紹一、洪福源(2004)。國中學生孤獨偏好、學校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仁德學報,3,9-24。
13. 高琦玲(1996)。台北市高職補校學生輟學傾向危險群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5,233-251。
14. 張春興(1999)。關於誠實子模的一些簡易結果。和平學報,2,73-80。
15. 張英鵬(2001)。高高屏地區國小啓智班教師班級經營風格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21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