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67.1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14: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芳華
論文名稱:從性別與學習風格探討傳統教材與多媒體輔助教材對電腦硬體組裝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Comparison Study Under Different Sex and Learning Style on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Ability of In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Text-based and Multimedia-based Curriculum Using Computer Hardware Assembly as an example for the 8th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陳登吉陳登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網路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3
中文關鍵詞:電腦硬體組裝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學習風格性別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StylesComputer Hardware AssemblyLearning AchievementIndex of Learning StylesFelder and Silverm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5
  • 點閱點閱:12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研究旨在探討傳統教材與多媒體輔助教材對不同性別與不同學習風格之學生在電腦硬體組裝學習成效之研究。前測採用Felder和Silverman的學習風格量表及資訊能力檢測,實驗教學為期十週,以國二學生10個班級共342人為研究對象,以班為單位依資訊能力檢測之成績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實驗組採多媒體教學,控制組採傳統教學。後測為電腦組裝實作測驗。為考驗研究假設,本研究採t考驗、三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

依文獻探討、實驗教學、統計分析及對研究發現之討論,本實驗研究獲得下列初步數據:
一、在電腦硬體組裝實作測驗的學習成就上,採用多媒體教學優於傳統教學。
二、在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成就上,採用多媒體教學或傳統教學沒有顯著差異。
三、在不同性別的學習成就上,採用多媒體教學或傳統教學沒有顯著差異。
四、就性別而言,不同學習風格對學習成就分析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就口語型的學習風格而言,不同性別的學習成就分析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就視覺型的學習風格而言,視覺型男生的學習成就顯著高於視覺型女生。

關鍵字:電腦硬體組裝、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學習風格、性別
摘要 iii
Abstract iv
謝 誌 vi
目 錄 vi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待答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習風格 7
第二節 學習風格對學習的影響 12
第三節 電腦輔助教學的相關研究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0
第二節 實驗對象 2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3
第四節 實驗程序 3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4
第一節 結論 44
第二節 未來研究方向 45
參考文獻 47
附錄一:資訊檢測題目高手級 51
附錄二:資訊檢測題目玩家級 54
附錄三:旗立資訊授權證明書 57
附錄四:Felder和Silverman的學習風格量表 58
[1] 吳鐵雄(民83)。Hypertext 電腦輔助教學之學習型態與概念發展。國科會研究報告。
[2] 蔡侑旺(民94)。應用多媒體教材研析汽車修護技能-以空軍官校為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林錦雪(民84)。CAI 與傳統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學生學習自然科學成就和態度之影響。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4] 盧雪梅(民80)。教學理論一學習心理學的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133-410頁
[5] 葉榮木、張素慧(民89):從學習的觀點探索現代教學科技與教學改革。教學科技與媒體,49,2-8頁
[6] 郭重吉(1987a)。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22,2-8.
[7] Clariana, R. B. & Smith, L., (1988). Learning style shifts i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al settings.(ERIC NO. ED295796).
[8] Van Soest, D., & Kruzich, J.,(1994).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styles on student and field instructor perceptions of field placement succes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Social Work, 9, 49-69.
[9] 游政男(民90)學習風格與超媒體網頁架構方式對學習鐘擺週期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劉光隆(2002)。影響電子化學習績效因素之研究-以嘉義縣教育網路之非同步遠距教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1] 林鈺婷(2003)。網路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自然科學習領域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劉信雄(民81)。國小學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13] Bonham, L. A. (1988). Learning style use: In need of perspective. Lifelong learning: an omnibus of practice and research, 11(5), 14-19.
[14] Dunn, R. & Dunn, K. (1984). Learning style: state of the scene. Theory into Practice, 23, 20-25.
[15]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16] 林達森(2000)。合作建構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中學生生物能量概念學習之效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17] Mann L. Sabatino D.A. (1985).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Rockville, Md.: An Aspen Publication.
[18] Kuchinskas, G. (1979). Whose cognitive style makes the differenc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6(4), 269-271.
[19] Felder, R.M., & Silverman, L. K. (1988).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Journal of 1.Engineering Education, 78(7), 674-681.
[20] 丁凡(譯)(1998)。Thomas Armstrong 著。因才施教:開啟多元智慧,破除學習困難的迷思。台北:遠流。
[21] 吳百薰(1998)。學習風格理論探究。國教輔導,37(5),47-53。
[22] 林生傳(1985)。國中學生學習式態之相關因素及其與學校教育態度、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第六期,41-94。
[23] 林麗琳(民84)。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4]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
[25] 郭玉婷(民90)。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質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26] 郭重吉(1987b)。評介學習風格之有關研究。資優教育季刊,23,7-16。
[27] 張景媛(1988)。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型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8] 楊坤堂(1996)。學習風格教學。特教園丁,12(2),5-8。
[29] 蔡翠華(1996)。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型態與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30] Dunn, R., & Dunn, K. (1999).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learning styles in service system. Boston: Allyn & Bacon.
[31] Smith, L., & Renzulli, J. S. (1984).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classroom teachers. Theory into Practice, 23(1), 44-50.
[32] Curry, L. (1983, April). An organization of learning styles theory and construc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ontreal, Canad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5185).
[33] Curry, L. (1987). Integrating concepts of cognitive learning style: A review with attention to psychometric standards. Ontario, Canada: Canadian College of Health Service Executives.
[34] Claxton, CS. & Murrell, P. H. (1987). Learning styles: 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4, Washington, DC: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35] Dunn, R. & Dunn, K. (1978). Teaching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A Practical approach. Reston, Virginia: Prentice Hall College Div.
[36] Gregorc, A. F. (1982). Gregorc Style Delineator - Research Edition. Columbia, CT: Gregorc Associates, Inc.
[37] Kolb, D. A. (1984).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Boston, MA: McBer.
[38] Reichman, S. W. & Grasha, A. F. (1974). A rational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nd assessing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a study learning style scales invest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 87, 213-223.
[39] Myers, I. B. & McCaulleey, M. H. (1985).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40] Honey, P., & Mumford, A. (1986). The Manual of Learning Styles. 10 Linden Avenue, Maidenhead: Peter Honey.
[41] Martini, M. (1986).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d among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learning style, perceptual preferences, attitudes, and the science achievement of 7th grade students in a suburban N.Y. school district.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 John’s University, 1986).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7, 877-03A.
[42] Davidson, G.V. & Savenye, W.C. & Orr, K.B. (1992). How do learning styles relate to performance in a computer applications 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4(3), 348-358.
[43] Chou, H.W. and Wang, Y.F. (1999). Effects of learning style and training method on computer attitude and performance in world wide web page design trai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1(3), 323-342.
[44] 邱俊宏(2004)。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線對稱圖形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5] 智勝國際:http://www.caidiy.com.tw
[46] 程似錦(民86)。CAL 在國中生物科「遺傳」單元補救教材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陳福慶(民87)。WWW 上建構式超媒體輔助教學科成對不同認知型態學習者之影響。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王裕方(民87)。電腦態度與學習績效的影響因素探討-中學生網頁製作教學的實地實驗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9] 林燕靖(民87)。以CAL 探究高一學生學習顯微鏡操作基礎科學過程技能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0] 林秋先(民87)。國小網路寫作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1] 郭文金(民88)。國小五年級學生運用電腦軟體G.S.P.學習比例問題成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Word2000 之教學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3] 李忠勇(民90)。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策略對高職資訊科學生「基礎電子實習」學習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4] 陳盈潔(民90)。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之成效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館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5] 邵美雀(民90)。邵美雀透過解題活動進行建構教學之網路電腦輔助教學設計之研究─以國小數學除法為例摘要。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李國海(民91)。電腦輔助教學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學習和科學態度之影響。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林勇成(民91)。網路虛擬實驗室在國小自然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58] 利亞蒨(民91)。網路輔助教學在國小數學學習領域學習成效、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9] 張逸婷(民91)。電腦學習網站輔助國小學生數學學習之學習成就、數學態度及電腦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0] 黃瑞龍(民92)。電腦輔助學習在國中理化浮力單元教學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61] Bostrom, R. P., Olfman, L., & Sein, M.K., (1990).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style in end-user training. MIS Quarterly,14(1), 101-119.
[62] Sein, M. K., & Robey, D.,(1991). Learning style and efficacy of computer training method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2, 243-248.
[63] Rafe, G., & Manley, J. H.,(1997). Learning style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in a graduate level engineering program delivered by video teleconferencing technology. IEEE 1997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Conference, 1607-1612. an unwarranted leap of faith. MIS Quarterly, 115-118.
[64] Kolb, D. A. (1976).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technical manual. Boston: McBer and Company.
[65] Dunn, R. & Dunn, K. (1992). Teaching elementar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grades 3-6. Boston: Allyn & Bacon.
[66] 袁薏晴(2001)。e網、e世代、e學習。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十七期
[67] Paul Levinson(2000),數位麥克魯漢,宋偉航 譯。台北:貓頭鷹出版。2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