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小企業信保基金94年年報及網站http://www.smeg.org.tw/。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於民國76年所制訂之「授信企業評等表」http://www.ba.org.tw/。
毛盛杰(2005),「新巴賽爾協定對銀行經營效率的影響-以三大風險為例」,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王柏仁(2006),「銀行對小型企業之授信評估-以國內某銀行為例」,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濟川、郭志剛(2004),Logistic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五南書局。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http://law.moj.gov.tw/。
江惠櫻(2001),「商業銀行對企業授信決策考量因素與授信品質關係」,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2007),「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政府推動金融市場套案之簡介」。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www.banking.gov.tw/。
李瑞慶(2005),「銀行徵信管理之研究」,北商學報,民94.07。林左裕、劉長寬(2003),「應用Logit模型於銀行授信違約行為之研究」,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
林維義(1997),「從擠兌事件談金融風險管理」,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1卷第2期。林銘鈺(2003),「台灣地區公營銀行民營化經營效率之研究-DEA方法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鐘雄(1990),貨幣銀行學,三民書局。
金融研訓院(2004),銀行授信實務概要。
高嘯威(2006),「銀行授信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玉涓(2005),「風險性資本適足限制下之銀行效率分析」,東吳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陳怡任(2006),「道德風險影響銀行授信品質之探討」,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42卷第4期。
陳思翰(2003),「商業銀行如何利用Logit及KMV模型檢視授信政策」,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家彬、賴怡洵(2003)「銀行往來關係和授信行為之研究」,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經濟論文,第31卷第3期。陳萬清(1997),「往來關係、監督結構與授信行為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錦村(1998),「競爭、往來關係與銀行授信行為之研究」,中國財務學刊,第5卷第3期。陳錦村(1999),「客戶利潤貢獻制度與銀行授信行為之研究」,金融與投資月刊,第13期。
陳寶清(2004),「新巴爾賽資本協定對本國銀行授信業務之影響研究-以T銀行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曾令寧、陳威光(2000),「信用風險管理之評估原則及外匯清算風險」,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13卷第4期。游金華(2002),「銀行徵信機制對授信品質影響之研究-以台灣銀行個案分行為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楊啟洲(2005),「以倒傳遞類神經網路作為授信風險預測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經濟部「2006年中小企業白皮書」http://www.moeasmea.gov.tw/Data_Service/95white/white95.asp。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網站http://www.moeasmea.gov.tw/。
廖慧芳(2005),「金控子銀行效率分析—三階段DEA模型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駱金龍(2004),「銀行授信決策模式與績效評估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鍾經樊、黃嘉龍、謝有隆、黃博怡(2006),「台灣地區企業信用評分系統的建置、驗證、和比較」,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經濟論文,第34卷第4期。簡安泰(1997),「消費者信用評分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二、西文部分
Berger, A. N. and G. F. Udell, (1990),“Collateral, Loan Quality, and Bank Risk, ” Journalof Monetary Economics 25.
Blum,M.,(1974), “Failing Company Discriminant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Booth,J.R.,(1992),“Contract costs,bank loans,and the cross-monitoring hypothe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February).
Hester, D. D.,(1979), “Customer Relationship and Term of Loans: Evidence from a Pilot Survery, ”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1.
Jeffrey M. Wooldridge,(2003)“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Keeton W.R. and C. S. Morris,(1987),“Why Do Banks’Loan Losses Differ?, ”Economic Review,May, pp.3-21.
Longhofer, S. D. and J. A. C. Santose,(2000),“The Importance of Bank Seniority for Relationship Lend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9.
Tor Jacobson, Jesper Linde and Kasper Roszbach,(2004),“Credit Risk versus Capital Requirements under Basel Ⅱ:Are SME Loans and Retail Credit Really Different?,”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Volume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