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9: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添貴
研究生(外文):Tien-Kuei Tsai
論文名稱: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家庭社經地位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family Social-Economic Statu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戴文雄戴文雄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生涯發展家庭社經地位高職工業類科
外文關鍵詞:career developmentfamily social-economic status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2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家庭社經地位與生涯發展之關係,並瞭解不同性別、年級、類科、學校地點及家庭社經地位對生涯發展的影響;及探討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在生涯發展探索和生涯發展態度上之關係。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為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隨機叢集取樣共1868名學生。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進行處理與分析。
所得研究結果摘述如下:一、高職工業類科學生職涯相關的生涯發展探索不足。二、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的生涯發展態度要再加強。三、高職工科學生的生涯發展探索與生涯發展態度在部分不同個人變項上有顯著差異。四、高職工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與生涯發展態度呈正相關。五、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的生涯發展教育要符合時代性的需求。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family social-economic statu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purpose were to realize the impact of sex attributes, grade, study field, school location and family social-economic status on career development, it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exploration and career attitude of students in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wa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The subjects were 1868 students chosen by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from Taiwan. All those data had been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Summary of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need to promote their career exploration. 2. Career attitude of stud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3.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existed between career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and attitude, and some independent variables.
4.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ent’s career exploration and their career attitude. 5. The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uld be planned, and kept up to date.
目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Ⅴ
圖目錄 Ⅷ
表目錄 Ⅸ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7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七節 名辭解釋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生涯發展相關理論 17
第二節 影響學生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 28
第三節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應具備內涵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5
第四節 問卷調查實施 7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83
第一節 樣本背景資料分析 83
第二節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自我探索及生涯
發展態度整體與各向度分析 85
第三節 探討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高職工業類科學生
在生涯發展探索與生涯發展態度上之差異 87
第四節 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高職工業類科學生
在生涯發展探索上之差異 93
第五節 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高職工業類科學生
在生涯發展態度上之差異 102
第六節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與生涯發展
態度之各向度間相關分析 109
第七節 研究結果彙總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25
第二節 結論 132
第三節 建議 135
參考書目 145
一、中文部份 145
二、英文部份 152
附錄 157
附錄一 論文預試問卷專家修訂本 157
附錄二 問卷審查專家名單 166
附錄三 專家對問卷修正意見及處理情形 167
附錄四 論文預試問卷 169
附錄五 論文正式問卷 175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11
圖2-1 我國當前高職、專科、技術學院課程設計考量的
四個因素 31
圖2-2 多元入學的精神 41
圖3-1 研究架構圖 61
















表目錄
表2-1 各生涯發展理論的階段和年齡區分 27
表2-2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在各理論中所屬階段與特色 28
表2-3 Brolin 生涯發展教育應達成的主要能力 38
表2-4 外籍勞工在華人數概況 43
表2-5 臺灣地區受雇員工每人月平均薪資按行業分 45
表2-6 臺灣地區各行業廠商空缺概況 47
表2-7 近十年各級學校畢業生升學率 48
表2-8 近十年就業者按性別與教育程度區分 49
表2-9 新竹科學園區短缺員工人數及顧用條件 50
表3-1 家庭社經地位換算分類表 67
表3-2 學校分層隨機取樣表 70
表3-3 項目分析 73
表3-4 生涯發展探索量表因素分析 76
表3-5 生涯發展態度量表因素分析 77
表3-6 正式問卷各項度及新題號對照表 78
表3-7 生涯發展量表信度係數分析 79
表3-8 學校分層隨機取樣表 81
表4-1 研究樣本之基本資料分析 85
表4-2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分析 86
表4-3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分析 87

表4-4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
探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9
表4-5 不同社經地位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表 90
表4-6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
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7 不同社經地位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表 92
表4-8 不同性別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之
t考驗摘要表 94
表4-9 不同年級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4-10 不同年級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之
平均數與標準差表 97
表4-11 不同類科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4-12 不同類科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表 101
表4-13 不同學校地點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
索」之t考驗摘要表 102
表4-14 不同性別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
之t考驗摘要表 103
表4-15 不同年級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4
表4-16 不同年級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表 105
表4-17 不同類科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6
表4-18 不同類科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表 108
表4-19 不同學校地點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
度」之t 考驗摘要表 109
表4-20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各向度間之相
關值 111
表4-21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各向度間之相
關值 113
表4-22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之生涯發展探索與生涯發展
態度各向度之相關值 114
表4-23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平均數總表 115
表4-24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在生涯
發展差異考驗結果表 117
表4-25 不同背景變項之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在生涯發展
探索差異考驗結果表 119

表4-26 不同背景變項之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在生涯發展
態度差異考驗結果表 121
表4-27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各向度之相關
分析顯著表 122
表4-28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態度各向度之相關
分析顯著表 123
表4-29 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探索與生涯發展態
度各向度之相關分析顯著表 124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第七版)。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伍振鷟(1993)。教育哲學(四刷)。台北:師大書苑。
江文雄(2004)。生涯規劃。臺北:華興書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5)。2004年台灣地區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綜合分析。2005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53299193371.DOC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管法規(2002)。職業訓練法。2005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labor.gov.tw/management/sitemap_upload_file/G1_524_.doc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資料(2005)。外籍勞工在華人數概況。2005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stat/9411/9060.pdf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5):職業訓練局統計資料。2005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stat/9410/7240.pdf
技職校院課程資源網(2006)。技職體系課程綱要。2006年2月9日取自http://course.tvc.ntnu.edu.tw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事業公司。
吳秀碧(1984)。少年撫育院學生職業成熟與職業準備狀況之研究。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7,195-213。
吳靜吉(1985)。青年的四個大夢(八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呂俊甫(1983)。發展心理與教育(二版)。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李金泉(1993)。SPSS/PC+ 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台北:松岡。
李俊杰(2004)。組織生涯管理、員工個人生涯管理、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之關聯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錫津(1993)。台北市高職學生職業成熟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118-130。
李隆盛(2000)。技職教育體系一貫課程的規劃與推動。載於教育部技職司主編,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專案研究成果摘要,1-14。
林生傳(1976)。學生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研究。高雄:炘光出版社。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幸台(1990)。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三版)。臺北:五南。
林幸台、吳天方、林清文及劉淑慧(1997)。生涯發展量表簡介。測驗與輔導,2928-2950。
林清文(1985)。生計發展量表修訂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清文(1994)。大學生生涯確定狀態及其因徑模式經驗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淑玟(1989)。職訓機構內肢體障礙者自我觀念系統與生涯成熟的關聯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出版社。
柯清心(2003)。柯維大師系列與生活有約(六版)。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康自立(1992)。職業發展理論的探討。職業教育學院學報,1,1-31。
張仁家(199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工業類科學生家庭背景因素、職業自我概念與生涯決策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火燦(2004)。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二版)。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振成(1997)。生涯規劃與生涯發展。諮商與輔導,144,24-26。
張添洲(1993)。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職業類科學生學習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教育部(2005)。生涯發展教育網站。2005年11月5日取自http://cde.nsysu.edu.tw/careerlist.htm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編者。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98)。職業學校各類科課程標準總綱。臺北:編者。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05)。技職教育白皮書。2005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ve.edu.tw/data/技職教育白皮書0718/第一部分-新世紀技職教育的挑戰.htm,臺北:編者。
教育部統計處(2005)。教育部統計指標。2005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user1/index01.xls

教育部技職司(2005)。技專校院考招分離升學流程。2005年1月6日取自http://94edu.hit.edu.tw/94edu/ch1_1.jsp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第十四版)。臺北:精華。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陳兆君(2003)。高級職業學校特殊教育班綜合職能科學生職業自我概念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美鳳(1999)。高職生職業自我概念與參加職業訓練意願之研究-以嘉南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淑娟(2003)。台北市高職學生職業自我概念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麗娟(1982)。中學生職業成熟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麗娟(1993)。影響生涯發展取向和生涯決策的自我變項與家庭因素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6,33-116。
單文經(2000)。欣見全方位的課程改革,期待真正落實教學革新。九年一貫課程革新論文集,高強華 主編。台北:師大。

彭克仲、李建霖、吳秀鳳、張安妮 (1998)。高屏溪流居民之環境態度與環保行為分析。屏東科技大學學報,7(1),31-44。
黃政傑、李隆盛、方崇雄、鍾邦友(1994)。高級職業學校課程標準修訂方案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社。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雅文(1998)。台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職業成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孟哲、王文貞 (2005)。行政院主計處:九十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之規劃設計與統計結果研析。2005年1月11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4122719134771.pdf
蔡美華(2002)。高中資優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鄭金謀、邱紹一(2004)。生涯規劃-建構多角化的人生籃圖。台北:文京圖書有限公司。
鄭芬蘭(1988)。生計動機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職業與教育報復水準、生計定向、精熟動機、冒險行為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蕭維欽(1999)。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之工作價值關與職業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錢永鎮(2001)。生命教育之班級經營,教育資料集刊,26。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薛宗煌(1996)。高雄市中學生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蘇鈺婷(200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饒達欽(1990)。技術職業教育理念與實施。臺北:文景。
饒達欽、劉昌煥、鄭永福(1996)。我國當前高職專科技術學院課程與教材改革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饒達欽、廖錦文 ( 1999 )。落實學校為本位的高職新課程之實施。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3-41。

英文部份:
Bailey, K. D. (1997).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6th ed.).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Bakar, A. R., & Mc Cracken, J. D. (1994). Youth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ed agricultural experience participation as predictors of the career maturity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128 No. ED 369917).
Brolin, D. E. (1995). Career education: a functional life skills approach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Merrill.
Crites, J. O. (1981). 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Theory & research handbook (2nd ed.) Monterey, CA : California Test Bureau/McGraw Hill.
Elder, G., Capsi, A., & Nguyen, T. (1985). Link family hardship to children's Live,Child Development,56,361-375.
Erikson, E. H.(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W.Norton.
Flanagan, C. A. (1988). The effects of a changing economy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sacademic and vocational aspir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eans.
Ginzberg, E., Ginxburg, S. W., Axelrad, S., & Herma, J.(1951).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ro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ll, D. T. (1976). Careers in organizations. Pacific Palisades, Calif : Goodyear Pub.
Hall, D. T. (1986). An overview of current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 Hall. D. T,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 Jossey Bass,San francisco, CA.
Hartung, P, J. (1997). Achieving career matur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4542)
Havighurst, R. J. (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3rd). New York : David Mckay.
Henrico County Public Schools (1996). Teachers guide (Report No.CEO071087). Glenn Allen, VA: Virginia Vocational Curriculum Cent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ED 392 945).
Holland, M. (1981). Relationships betwee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elf-concept in 6th 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8, 228-236.
Jyung, C. Y. (1990). Predictors of students' career maturity in central Ohio high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2369).
King, S.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a causal model of career matur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8, 208-215.
Miller, M. (1982). Interest pattern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lients who seek career information.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32,28-35.
Mondy, R. W., Noe, R. M. & Premeaux, S. R. (1999).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7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Munley, P. H. (1975). Erikson’s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voc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ology, 22, 314-319.
Nunnally, J. C., & Bernstein, I. H. (1994). Psychometric Theory (3rd ed.).New York : McGraw-Hill.
Post-kammer, P. (1987). Instrinsic and extrinsic work values and career maturity of 9th and 11th-grade boys and girl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ing,65, 421-423.
Press.
Schulenderg, J. E., Vondracek, F. W., & Crouter, A. C. (1984).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o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6,129-142.
Sears, S. (1982). A definition of career guidance terms: A 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 perspectiv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31(2), 137-143.
Shartle, C. L. (1952).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2nd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Smith, E. D., & Herr, E. L. (1972). Sex differences in the maturation of vocational attitudes among adolescents.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20(3),177-181.
Sudman, S. (1976). Applied Sampling. New York:Academic
Super, D. E. (1984).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In D. Brown, L. Brooks.,& Associates(Eds.),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Jossey-Bass.
Thurow, L. C. (1996).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Walter Nolan, (1985). Catholic Chaplain, Rider College. Retrieved August 8, 2005, from http : //www.rider.edu /~cathmin / thoughts/sonbuild.htm
Waston, M. B., & Van Aarde J. A. (1986). Attitudinal career maturity maturity of south African colored high school pupol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9,7-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