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0: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曉瑛
論文名稱:社會網絡與產業發展之關係-以台中縣后里鄉花卉產業為例
指導教授:劉漢奎劉漢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社會資本社會網絡花卉產業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18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5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后里鄉是台中縣花卉生產重地之一,此地的唐菖蒲生產高居全台第一,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但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加及消費喜好的改變,利潤逐年下降。在此情形下,部分生產者仍繼續種植唐菖蒲,但部分生產者轉而種植其他花卉,甚或轉業;另外也有一部分人放棄原本工作,投入花卉生產。
為了解一個自然環境相去不遠的地區,在面臨困境時,生產者為何做出不同選擇而呈現出不同結果,故本研究擬以「社會網絡」為觀點,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釐清后里地區在面對外在環境的挑戰時,生產者如何因應及利用參與社會組織所建立的社會關連來獲得資源。
研究結果發現:后里地區的花卉產業發展與花卉種類密切相關。由於不同種類的花卉所需投入的條件各不相同,若生產者無法自行滿足所有必備投入的條件時,仍可藉由生產者直接或間接的社會連帶關係來解決自身的困境,因此花卉生產者間的社會網絡建置與花卉類別有密切關係。其中,百合與唐菖蒲的社會網絡連結多以后里地區為主,其次,國蘭的產品性質與銷售對象有別,且在生產過程中不需投入過多勞力,因此對外連結或兼業栽培的情形較為常見;最後,火鶴與文心蘭的生產、栽培,在后里地區發展時間較短,生產技術方面或有部分尚未能克服,因此對外連結的需求程度也較高。
此外,百合與唐菖蒲、國蘭、文心蘭與火鶴等三種社會網絡關係可透過不同脈絡加以連結,在有需要時,可利用彼此的直接或間接的「連帶關係」加以連結,並以這樣的社會關係創造更多社會資本以解決遭遇的問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台灣花卉產業發展 6
一、發展之有利因素、遭遇問題及其因應之道 6
二、花卉產業發展的轉型方向 8
三、后里地區花卉產業發展的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 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13
一、區位理論 13
二、與「產業轉型」有關之研究 15
三、社會資本 17
四、社會網絡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區概況 23
一、自然環境 23
二、人文環境 2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7
一、深入訪談 27
二、問卷調查 27
三、質性訪談 30
第三節 問卷設計 32
一、個體差異 32
二、經濟特性 34
三、社會環境 35
第四章 后里地區花卉產業發展概況 36
第一節 問卷結果 36
一、個體差異分析 36
二、經濟特性分析 43
三、社會環境分析 48
第二節 后里地區花卉產業變遷歷程與遭遇問題 56
一、變遷歷程 56
二、遭遇問題 60
第三節 后里地區花卉生產者經營情形 61
一、受訪者的調查 61
二、生產者選擇維持或轉種其他花卉的原因分析 63
第四節 后里花卉產業社會網絡關係 64
一、空間網絡連結情形 64
二、花卉種類與社會網絡關係 65
第五章 結論 71
一、研究結果 71
二、後續研究方向 71
參考文獻 72
附錄 77
附表一 1978~2005年台灣花卉種植面積 77
附表二 各縣市花卉產業種植面積一覽表 78
附表三 台中縣各鄉鎮農戶數按主要行業分類 79
附表四 1995~2005年唐菖蒲年平均價格及交易量 80
附表五 受訪者務農年數與從事花卉種植年數比較表 80
附表六 問卷調查表 81
※ 中文部份
丁志堅(2002)“屏東平原土地利用變遷分析與模式建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于宗先主編(1986)空間經濟學,台北,聯經出版,頁29-50。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朱芳慧、吳連賞(2005)“地理學的社會資本議題”,環境與世界,第11期,頁121-129。
朱耀源、朱玉瓊(2002)“台灣發展花卉產業的利基”,科學發展,第351期,頁40-49。
吳聰賢(1964)農業消息之傳播,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
吳麗生(2001)“影響台商投資大陸西部之發展策略及區位因素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時英出版,頁369-433、467-472。
李哖(1992)“台灣切花產業之發展策略規劃”,花卉栽培技術與產業規劃研討會專集,台灣省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編印,頁207~235。
享綠文化(2001)后里鄉花卉產業文化館導覽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雨森、鄭義雄(1990)“台灣花卉產業現況及展望”,台灣農業第26卷第5期,頁68-83。
林俊義(1994)“加入GATT後台中區農業調適作法”,台中區農業專訊第6期,頁4-11。
林祐聖、葉欣怡合譯,Nan Lin著(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文化。
林國華(2003)“城鄉發展的策略規劃-彰化縣田尾鄉的個案探討”,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林連璋(1998)“建築與地方產業涵構之對話--田尾花王蘭園”,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逸軒(2002)“南投縣茶葉生產區位選擇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德福、劉昭吟(2004)“越界產銷網絡中農業區域的新挑戰—以台灣花卉產業發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1期,頁35-53。
唐錦超譯,Everett M. Rogers著(2006)創新的擴散,台北,遠流出版。
張翠宜(2004)“月眉糖廠經營型態變遷對地方發展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曹沛霖(2003)“社會資本:一種解釋社會的理論工具”,探索與爭論,第8期,頁6-7。
曹登輝(2004)“田尾鄉花卉園藝產業變遷與地方特色形塑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炳琨、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以山美社區為例”,地理學報第39期,頁31-51。
許德懷(1992)“花卉農民產銷組織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軒(2002)“從田尾到陳村:兩岸盆花、苗木產業的跨界產銷網絡”,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臻(1998)“觀全球花卉市場中的臺灣花卉產業”,生技/醫藥產業透析第C106期,頁1-9。
陳明信、白錏畊(1989)“后里地區唐菖蒲產業之經營”,花卉研究與產銷研討會專集,台灣省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8號,頁141-146。
陳玫錦(2001)“高雄與楠梓加工出口區產業轉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仁(1998)“台灣花卉產銷經營與輔導因應入關之道”,台灣銀行季刊第49卷第2期,頁220-256。
陳榮德(2004)“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福源(2004)“傳統產業轉型觀光產業對地方經濟衝擊之探討—以台中月眉糖廠轉型為例”,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耀茂編審,加藤千惠子、盧志和、石村貞夫著(2006)意見調查&資料處理SPSS使用手冊,台北,鼎茂圖書出版社。
黃亦錫(2003)“埔里酒廠產業與地方觀光發展之關聯”,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黃美傳(2001)“社會網絡與地方產業文化發展─白河蓮花節與官田菱角節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利芳(2003)“由竹文化探討竹山工業區的發展策略”,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芬(2006)“台中縣后里鄉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興台(2002)“傳統產業轉型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台灣鹽業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和昌(2003)“農地重劃配合休閒農業發展之研究—以田尾園藝特定區農業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蕭崑杉、蔡必焜(2003)“社會資本與社會學習:永續農業知識管理之研究”,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報第20期,頁102-130。
賴同一、周淑月、蔣憲國(2000)“影響唐菖蒲花卉農家對成立產地推展主體意願之因素研究”,農業經營管理年刊第6期,頁1-51。
賴銘洲(1997)“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區位選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銘貴(2000)“臺灣地區花卉產業生產區位選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雅惠、張育瑞(2003)“轉型中的田尾花卉園藝業”,社會科教育研究第8期,頁49-68。
謝弘俊(2002)“台灣農村社區產業轉型的困境與因應之聯想”,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3期,頁32-36。
謝雨生(1990)“農家採用不同農業技術的影響因素”, 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報第8期,頁105-144。
謝俊雄(2001)高雄農田水利會灌區轉作花卉特區之可行性研究—以橋頭及岡山為研究標的,高雄,曹公農業水利研究發展基金會。
※ 網站及統計資料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
台中縣政府主計室(http://accgov.com.tw/)
台中縣統計表(http://accgov.com.tw/普查報告/89農林普查總報告/file/3_3_2_06.htm)
后里鄉農會 (http://www.houlifa.org.tw/)
行政院農委會,台灣農業年報(歷年版),台灣省政府農林廳(http://www.coa.gov.tw/)。
財團法人台灣區花卉發展協會(http://www.tfda.org.tw/)
農產品交易行情站(http://163.29.73.197/)
※ 西文資料
Adler, P. S. , Kwon, S. 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7(1): 17-40.
Bebbington, A. , Perreault, T. (1999) "Social Capital, Development, and Access to Resources in Highland Ecuador," Economic Geography, 75(4): 395-418.
Brady, B. , Robert, H. (2002) "Urban Contexts, Spatially Dispersed Networks, and the Diffusion of Political Information," Political Geography, 21(2): 195-220.
Gertler, M. (2000) Social capital,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Johnston, R. J. , eds. , Oxford: Blackwell.
Hunt, S. D. (1989) "Naturalistic, Humanistic, and Interpretive Inquiry: Challenges and Ultimate Potential," Interpretive Consumer Research, in E. C. Hirschman(ed.), Provo,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pp. 185-198.
Kilduff, M. , Tsai, W. (2003) 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Mohan, G. , J. (2002) "Placing Social Capital,"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2): 191-210.
Pierre, B. , Loic W. (1992)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9。
Pretty, J. (2003) "Social Capital and Connect Ednes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CP countries. CTA working document No.8032.
Spiggle, S. (1994)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Qualitative Data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1): 491-503.
Thrift, N. (2003) "Space: The Fundamental Stuff of Human Geography,"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Holloway, S. L. , eds. , London: Sage.
Wallendorf, M. , Belk, R. W. (1989) "Assessing Trustworthiness in Naturalistic Consumer Research," Interpretive Consumer Research, in Elizabeth C. Hirschman (ed.), Provo,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69-8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德輝、吳芝儀(1999)。為中輟學生籌設選替性另類學校之必要性。翰林文教雜誌,5期,10-12。
2. 梁炳琨、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以山美社區為例”,地理學報第39期,頁31-51。
3. 朱芳慧、吳連賞(2005)“地理學的社會資本議題”,環境與世界,第11期,頁121-129。
4. 劉世閔、吳育偉(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教育公平與績效的雙刃劍。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期,19-40。
5. 楊巧玲(2000)。課程與教學的社會學分析—三所小學教育實際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6期,193-209。
6.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期,33-92。
7. 陳素燕、陳舜芬(2002)。台灣沙卡學校另類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卷6期,133-152。
8. 陳江松(2003)。一種另類教育的解析:「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現況探討、問題分析與解決策略。北縣教育,45期,35-39。
9. 吳清山(2003)。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挑戰與策略。北縣教育,45期,18-26頁。
10. 沈姍姍(2003)。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發展與爭議。北縣教育,45期,41-44。
11. 李雅卿(2003)。天堂不只一種:談我對教育多元化的看法。北縣教育,45期,49-54。
12. 何瑞珠(1999)。台灣教育改革中的另類學校—種子學院與北政自主學習實驗班。基礎教育學報,9卷1期,107-112。
13. 王秋萍(2002)。德國自由另類學校簡介。教育研究月刊,102期,138-142。
14. 謝雨生(1990)“農家採用不同農業技術的影響因素”, 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報第8期,頁105-144。
15. 謝弘俊(2002)“台灣農村社區產業轉型的困境與因應之聯想”,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3期,頁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