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6: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采純
論文名稱: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表達性語法能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Syntactic Expressive Ability for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吳訓生吳訓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特殊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7
中文關鍵詞: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語法語言樣本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7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現況及不同年級、不同障礙程度間的差異情形。本研究以嘉義縣普通國中特教班16名智能障礙學生為對象,採用影片、圖片及故事講述方式引導受試學生進行故事重述以蒐集語言樣本。所得資料經描述統計及t考驗等統計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結果:
一、 在語法整體層面,不同年級、不同障礙程度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總句數、平均句長、正確句數比例等項目表現皆無顯著差異。
二、 在句型結構項目方面,不同年級、不同障礙程度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皆無顯著差異,在句型結構細目方面,不同年級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間無顯著差異,而智障輕度組較之智障中度組出現較多Tc句型及Two句型。
三、 在錯誤型態方面,不同年級、不同障礙程度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贅加、省略、替代、倒置等項目表現皆無顯著差異。
目 次
目次……………………………………………………………………Ⅰ
表次…………………………………………………………………Ⅳ
圖次…………………………………………………………………Ⅵ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口語表達能力……………………………………………11
第二節 普通兒童與智能障礙兒童口語表達能力發展……………20
第三節 口語表達評量……………………………………………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54
第四節 研究程序…………………………………………………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6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67
第一節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的語法整體層面分析……67
第二節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的句型結構分析…………72
第三節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的錯誤型態分析…………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結論…………………………………………………105
第二節 限制…………………………………………………108
第三節 建議…………………………………………………109
參考文獻………………………………………………………………113
一、 中文部分………………………………………………………113
二、 英文部分………………………………………………………119
附錄……………………………………………………………………123
附錄一 嘉義縣國中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基本資料調查表……123
附錄二 家長同意書………………………………………………124
附錄三 受試學生基本資料表……………………………………125
附錄四 故事熟悉度調查表………………………………………126
附錄五 故事內容…………………………………………………127
附錄六 故事澄清問答題…………………………………………129
附錄七 語言樣本蒐集標準化程序表……………………………130
附錄八 迷走語、句子及詞彙之計算原則………………………131
附錄九 Hung(1996)句型結構分類說明…………………………134
附錄十 語言樣本分析表…………………………………………143

表次
表3-1 受試學生性別分配表………………………………………49
表3-2 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51
表3-3 受試學生取樣情形…………………………………………53
表3-4 語言分析英文代號表………………………………………59
表3-5 Hung(1996)句型結構分類………………………………60
表4-1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語法整體層面的表現情形…………68
表4-2 不同年級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語法整體層面之t考驗摘
要表…………………………………………………………69
表4-3 不同障礙程度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在語法整體層面之t考
驗摘要表……………………………………………………70
表4-4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句型結構項目的表現情形……………73
表4-5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句型結構細目的表現情形……………75
表4-6 不同年級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句型結構項目之t考驗摘要
表……………………………………………………………76
表4-7 不同年級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句型結構細目之t考驗摘要
表……………………………………………………………77
表4-8 不同障礙程度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句型結構項目之t考驗摘
要表…………………………………………………………78
表4-9 不同障礙程度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句型結構細目之t考驗摘
要表…………………………………………………………79
表4-10 Hung(1996)的句型次數統計表…………………………81
表4-11 Chung與Lin(1994)的句型難度表……………………82
表4-12 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錯誤型態的現況表現………………85
表4-13 不同年級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錯誤型態之t考驗摘要
表…………………………………………………………101
表4-14 不同障礙程度的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錯誤型態之t考驗摘要
表…………………………………………………………102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46
圖4-1 句型結構細目分布長條圖…………………………………8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教研室(1999):語法初階。台北:書林。
王國華(2003):啟聰學校學生華語句型理解之調查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包美伶(1989):學前兒童語言表達能力與有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白麗娜(2000):國小低年級國語教材句型教學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美娟(2001):淺談學習障礙者口語表達問題及有效教學方法。特教園丁,17(2),52-57。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
李芳君(2005):口語理解與閱讀理解合一課程對國小輕度障礙學生語文理解之學習成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宛靜(2002):語言學習障礙兒童口語述說能力:故事結構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珮雯(2001):國小五年級普通學生級學習障礙學生口語表達與書寫表達表現上之比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淑娟(2001):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童之詞彙能力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淑娥(1995):發展障礙幼童語言溝通問題評估。聽語會刊,11,25-36。
吳啟誠(2002):語障兒童口語能力指標之信度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啟誠(譯)(2003):語言樣本分析:威斯康辛州指導手冊。台北:心理。(Leadholm, B. J. & Miller, J. F., 1992)
何華國(1988):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呂菁菁(1995):中文的字、詞、詞素與詞組。聽語會刊,11,19-24。
周台傑、吳訓生(1994):特殊教育評量工具需求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9,77-109。
林宜芳(2004):全語言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口語敘事能力之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義男、王文科(1985):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金秀麗(1989):教養機構智能不足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邱紫容(1998):身心障礙者口語表達之學習策略。國小特殊教育,25,34-40。
林慧芳、江美娟(2001):學習障礙口語表達困難之個案探討。特教園丁,17(2),46-51。
林寶貴(1985):智能不足兒童語言障礙與構音能力之研究。教育學院學報,10,15-53。
林寶貴(1994):語言障礙與矯治。台北:五南圖書。
林寶貴、林竹芳(1993):語言障礙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聽語會刊,9,31-67。
林寶貴、林美秀(1994):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之編定及其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259-281。
林寶貴、張小芬(1998):國中智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87-108。
林寶貴、黃玉枝、張正芬(1992):台灣區智能不足學童語言障礙之調查研究。聽語會刊,8,13-46。
林寶貴、黃瑞珍(1999):國小兒童書寫語言評量指標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163-188。
林寶貴、錡寶香(2000a):兒童口語理解測驗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105-125。
林寶貴、錡寶香(2000b):語言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林寶貴、錡寶香(2002):聽覺障礙學童口語述說能力之探討:語意、語法與迷走語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27-154。
胡裕樹(主編)(1992):現代漢語。台北:新文豐。
孫碧霞(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國語習作語法錯誤類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柴蘭英(2003):音樂治療教學方案對國小啟智班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1982):兒童常用詞彙研究。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許世瑛(1992):中國文法講話。台北:台灣開明。
莊妙芬(1997):智能障礙兒童與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1-35。
陳玫秀(1990):學前兒童國語句型結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正芬、鍾玉梅(1986):學校兒童語言發展量表之修訂及其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刊,2,37-52。
張杏如(1986):學前兒童學習能力測驗DIAL-R之修訂及其相關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張佳惠(2004):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聽覺理解能力與語用技能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邱維城(1974):學前與國小口語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載於楊國樞、張春興主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台北:環宇。
張英鵬(1995):學習障礙兒童傾聽與口語表達的教學與活動舉隅。國小特殊教育,19,48-54。
曹逢甫(1993):應用語言學的探索。台北:文鶴。
張顯達(1998):平均語句長度在中文的應用。聽語會刊,14,36-47。
陸惠萍(2003):台灣閱讀障礙兒童在敘事中呈現的語言缺失。私立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湯廷池(1990):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
黃志雄(2002):自然環境教學對重度智能障礙兒童溝通能力的影響及其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曾怡惇(1993):台北市國小啟智班中度智能不足兒童與普通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151-176。
曾怡惇(2004):國小初任特教教師採用「情境教學策略」教導智能障礙學生溝通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黃秀雲(2001):輕度智障兒童的語言敘述--以圖畫書為媒材。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宣範(譯)(2003):語言學新引。台北:文鶴。(Fromkin, V., Rodman, R., & Hyams, N., 2003)
程祥徽、田小琳(2001):現代漢語。台北:書林。
黃瑞珍(2002):語言樣本分析法在評量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應用。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2002語言與聽力障礙評量研討會議」,高雄。
黃瑞珍、鍾玉梅(1994):兒童說話清晰度的評估。聽語會刊,10,80-85。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葉麗莉(2003):3:7至4:1歲特定型語言障礙孩童之母子互動的語用形態初探。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文標(民89):學習障礙者口語表達問題之探討。中等教育,51(5),130-140。
蔡米凌(1997):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句構之分析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阿鶴(1987):中度智能不足兒童的語言障礙與輔導。嘉義師專學報,17,255-294。
陳聖芸(譯)(1985):劉麗容著。從構成主義的觀點探討語言。聽語會刊,2,1-15。
趙鏡中(1999):教學小點-真實情境中的說話教學情境。台北:教育部台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
鄭靜宜(2002):語言障礙者的語音清晰度評估。載於曾進興、王克經、劉麗容、林泰(主編),聽語新潮(頁5-38)。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錡寶香(1998a):國小學童語意與語法能力之研究。國教學報,10,165-196。
錡寶香(1998b):發展遲緩及障礙嬰幼兒語言能力之評量及介入。特教園丁,14(2),22-30。
錡寶香(2000):口語述說:理論、評量與學習障礙。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年刊:迎千禧談特教,249-291。
錡寶香(2003):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閱讀能力學童的敘事能力:篇章凝聚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4,63-84。
錡寶香(2004):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的敘事能力:故事結構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47-269。
鍾榮富(2004):華語的常用句型。載於柯華葳主編華語文能力測驗編製:研究與實務(p.103-124)。台北:遠流。
魏瑛娟(2004):有聲故事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口語表達能力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羅肇錦(1992):國語學。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Bloom, L., & Lahey, M. (1978).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language disorder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Boudreau, D. M., & Chapman, R. S.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ent representation and linguistic skills in narrat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own syndrome.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43, 1146-1159.
Chung, Raung-Fu & Lin, Hsiu-Chun (1994). Analytic study of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foreign students’ oral and written production. 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mmittee Studies.
Cromer, R. F. (1987). Wor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retarded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cquisition of a complex linguistic structure.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Disorders, 52, 324-334.
Fromkin, V., Rodman, R., & Hyams, N. (2003/2003).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黃宣範(譯)。語言學新引。台北:文鶴。
Gavin, W. J., & Giles, L. (1996). Sample size effects on temporal reliability of language sample measures of pre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39, 1258-1262.
Hadley, P. A. (1998). Language sampling protocols for electing text-level discourse.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29, 132-147.
Hammill, D. D., & Bartel, N. (1995). Teaching student with learning and behavior problem: Managing mild-to-moderate difficulties in resources and inclusive settings. Austin, TX: PRO-ED.
Hess, C. W., Ritchie, K. P. & Landry, R. G. (1984). The type-token ratio and vocabulary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ports, 55(1), 51-57.
Hsu, J. H. (1987). A study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by children in Chinese milieu. NSC report.
Hung , Min-hsiung (1996). Chinese sentence patterns: A case study of the textbook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 Master’s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English.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Hux, K., Morris-Friehe, M., & Sanger, D. D. (1993). Language sampling practices: A survey of nine state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24(2), 84-91.
Kamhi, A. G. & Johnston, J. R. (1982).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retarded children’s linguistic deficiencie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25, 435-445.
Kim, Sook-Yi. (1999). The effects of storytelling and pretend play on cognitive processes, short-term and long-term narrative recall. Child Study Journal, 29(3), 175-192.
Lackner, J. R. (1986). A developmental study of language behavior in retarded children. Neuropsychologica, 6, 301-302.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1).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iles, B. Z., Duffy, R. J., Merritt, D. D., & Purcell, S. L. (1995). Measurement of narrative discourse 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language disorder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38(2), 415-425.
Loban, W. (1976). Language development: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 Research report No.18.Urbana, IL: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McCabe, A. (1996). Evaluating narrative discourse skills. In Cole, K. N., Dale, P. S., & Thal, D. J. (Eds. ),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Intervention series, V6. Assess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pp. 97-120).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McLeavey, B. C.,Toomey, J, F. & Dempsey, P. J. R.(1982).Nonretarded and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s control over syntactic structures.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86(5), 485-494.
Miller, J. F., & Chapman, R. S. (1984). Disorders of communication: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k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88(5), 536-545.
Miller, J., & Chapman, J. (1991). A computer program for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language transcripts. Computer software.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Owens, D. R. (1985). Mental retardation: Difference or delay? In Bernstein, D. K., & Tiegerman, E. (Eds.), Language and Communc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Columbus, OH: Charles E. Merrill Press.
Peterson, C., & McCabe, A. (1994). A social interactionist account of developing decontexualized narrative skil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6), 937-948.
Ripich, D. N., & Griffith, P. L. (1988). Narrative abilities of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nondisabled children: Story structure, cohesion, and proposition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1,165-173.
Roth, F. P., Speece, D. L., & Cooper, D. H. (1996). Unresloved mysteries: How do metalinguistic and narrative skills connect with early reading?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0, 257-277.
Tsao, Feng-fu. (1979).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 Taipei: Student Book.
Wagner, C. R., Sahlen, B., & Nettelbladt, U. (1999). What’s the story? Narration and comprehension in Swedish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 Child Language Teaching & Therapy, 15(2), 113-137.
Watkins, R., Kelly, D., Harbers, H., & Hollis, W. (1995). Measuring children lexical diversity: Differenting typical and impaired language learner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38(6), 1349-1355.
Weiss, A. L., & Johnson, C. (1993).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rrative and syntactic competencies in school-aged,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4, 35-59.
Weston, A. D., & Shriberg, L. D. (1992). Contetual and linguistic correlates of intelligibility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phonological disorders. Journal of Speech and Hearing Research, 35, 316-33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英鵬(1995):學習障礙兒童傾聽與口語表達的教學與活動舉隅。國小特殊教育,19,48-54。
2. 莊妙芬(1997):智能障礙兒童與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1-35。
3. 曾怡惇(1993):台北市國小啟智班中度智能不足兒童與普通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151-176。
4. 張顯達(1998):平均語句長度在中文的應用。聽語會刊,14,36-47。
5. 林寶貴、錡寶香(2002):聽覺障礙學童口語述說能力之探討:語意、語法與迷走語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27-154。
6. 林寶貴、錡寶香(2000a):兒童口語理解測驗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105-125。
7. 林寶貴、黃瑞珍(1999):國小兒童書寫語言評量指標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163-188。
8. 林寶貴、黃玉枝、張正芬(1992):台灣區智能不足學童語言障礙之調查研究。聽語會刊,8,13-46。
9. 林寶貴、張小芬(1998):國中智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87-108。
10. 林寶貴、林美秀(1994):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之編定及其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259-281。
11. 林寶貴、林竹芳(1993):語言障礙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聽語會刊,9,31-67。
12. 林寶貴(1985):智能不足兒童語言障礙與構音能力之研究。教育學院學報,10,15-53。
13. 林慧芳、江美娟(2001):學習障礙口語表達困難之個案探討。特教園丁,17(2),46-51。
14. 邱紫容(1998):身心障礙者口語表達之學習策略。國小特殊教育,25,34-40。
15. 呂菁菁(1995):中文的字、詞、詞素與詞組。聽語會刊,1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