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市:三民書局。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俊斌(1998)。教師專業角色分析與專業組織之發展。教育資料文摘,42(1),79-96。王 行(2002)。家族治療與心理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建智(2003)。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王為國(1995)。國小教師專業自主:一所國小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王秋绒(1991)。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意。台北市:師大書苑。
卯靜如(1991)。學校科層化及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江佳茹(200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和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江雪珍(2006)。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組織溝通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江秋玫(1997)。國小教師專業承諾、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踐行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江展愷(199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式育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30)。台北市:師大學苑。
何雪貞(2002)。國立大學人事人員角色隻覺、角色壓力與壓力反應之研究。國市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季容(2002)。國中一般智能優異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吳立譽(2005)。國中教師對道德角色知覺與踐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吳秀真(2004)。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教學自我效能及情緒管理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明隆(2005)。SSPS統計應用實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出版社,
吳清山(1990)。學校效能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清山(1991)。教師效能研究之探討。台北市:台灣書店。
吳慧真(2005)。台中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角色知覺與踐行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市。李玉玲(2004)。國小特殊班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李式薇(2006)。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國瑋(1996)。教育基本法的理念分析。教改通訊,17、18,8-11。
李新鄉(1993)。工作職位、自尊、學校文化與國小教師之教育專業承諾。載於八十二學年度師範學院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49-83。李新鄉(1993)。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新鄉(1995)。國小教師的專業工作知覺、自我概念、學校認同與教學工作投入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9,15-50。李新鄉(1995)。國小教師的專業工作知覺、自我概念、學校認同與教學工作投入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9,15-50。李咏吟(1995)。教學原理。台北市:遠流。
沈珊珊(1997)。教師專業與教師自主權之社會學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系統編號CNS85-2413-H-134-010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汪成琳(2002)。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周崇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與學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三星(200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生傳(1982)。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書局。
林志成(2004)教師會組織運作運作與學校文化。現代教育論壇,10,529-551。
林炯炘(2005)。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林美玲(2000)。國小英語教師專業知能內涵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培麗(2004)。國小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實踐研究。私立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縣。林彩岫(1987)。國民中學教師專業自主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清山(1992)。教學的心理基礎。載於中國教育協會(1987):有效教學研究(57-87)。台北市:台灣書店。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邱伯翔(2001)。國民小學教師效能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姜建年(2006)。國民小學資優班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孫志麟(1995)。教師效能的研究途徑與評量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5,67-75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徐善德(1997)。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馮 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之類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德銳(1994)。變中求勝:論教育組織革新。國立編譯館館刊,23(2),235-267。張德銳(2004)。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與教學導師制度芻議。師友,447,6-11。張鈿富 (1992)。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349-365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美玉(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在職進修教育的經驗與反省。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梁坤明(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態度發展、活動型態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梁茂森(1992)。高級職業學校教師成敗歸因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莊玉林(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角色知覺與期望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縣。許芳懿(1997)。國小教師溝通型態、自我角色知覺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許朝信(2002)。批判理論對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之啟示。教育研究資訊,10(2),21-44。許怡婷(2004)。資優班教師教學效能與工作士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丁熒(1994)。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知覺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郭美滿(1998)。啟智教育教師專業知能知分析研究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陳怡君(2003)。國中啟智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奎憙(1980)。社會教育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奎憙(1993)。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師大師苑。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1997)。社會教育學。台北市;空大。
陳昭銘(200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全面品質管理與資源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迪暉(2001)。俗民方法論、結構功能論、符號互動論與現象社會學論述立場之分野。90年8月6日下載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
陳韋穎(2003)。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清溪(2000)。啟智班教師教學支援需求與教學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陳淑坤(2005)。高雄市公立幼稚園園長專業角色知覺與角色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鴻銘(1995)。國民小學教師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明芳(1995)。社會心理學與溝通模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慕賢(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正達(2005)。澎湖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武雄(1995)。教師建設性思考與其教學自我效能、衝突解決方式之關係。國立政治大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陶曉瑩(2004)。高雄縣、市國小音樂團隊指導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與研究。台北市:師大師苑。
單文經(1995)。班級經營時間的經營策略。台灣教育,136,12-18。
游恆山編譯(2004)。心理學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湯瑞雪(2001)。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文三(2003)。學校本位管理建構下:我國中等學校教師角色知覺、工作價值觀與疏離感關係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黃坤錦(1992)。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究會論文集(下)。台北市:師大師苑。
黃政傑(1993)。課程與教學變革。台北市:師大學苑。
黃春敏(2004)。綜合高中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黃秋柑(2004)。彰化縣高職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集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黃珮瑜(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生涯滿意度與生涯承諾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黃健麟(2004)。國小一般智能優異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黃瑞棋(1990)。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黃瑞榮(1997)。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榮貴(2002)。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市。葉 瀾(1998)。新世紀教師專業素養初探。教育學,1998(5),133-138。
葉一明(1999)。國民小學學校組織結構、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專業角色踐行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虞志長(1996)。國民小學管理模式、教師專業自主知覺與學校衝突感受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賈馥茗(1979)。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劉威德(1994)。國中教師教學成敗歸因、社會支持與教學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劉麗蓉(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蔡文輝(1997)。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蔡政明(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蔡家廷(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東市。蔡梅英(2002)。國小教師參與教學碩士班進修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碧蓮(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麗華(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英耀(1992)。國小教師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賴奇俊(2003)。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文景。
謝百亮(2006)。後現代脈絡下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謝明俸(2004)。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謝建成(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鍾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鍾任琴(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鍾任琴(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權能之研究。台北市:五南。
鍾任琴(2000)。教師專業權能之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鍾欣男(2001)。知識管理在學校本位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運用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鍾榮進(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鐘仲憶(2003)。國民中學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饒見維(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的省思。教師天地,113,7-13。龔寶善(1986)。教師專業精神的培育與宏揚。輯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179-197。台北市:華欣。貳、英文部分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Borich, G.. D. (1988).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Columbus, OH: Charlcs, E. Mcrrill.
Bruner, J. S. (1973). 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knowing. New York: Norton.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255-296. New York: London Macmillan.
Denham, C. H., & Michael, J. J. (1981). Teacher sense of effect: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6(1), 39-63.
Gibson, S.,&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ection : A constru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4).,569-582
Griffith, J. (2002). Is Quality/Effectiveness An Empirically Demonstrable School Attribute? Statistical Aids for Determining Appropricate levels of Analysis.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3(1), 91-122.
Horowitz, T. R. (1985). Professionalism and Semi-Professionalism among lmmigrant Teachers from the U. S. S. R. and North America Comparative Education, 21(3), 297-307。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 Plano, TX :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c.
Kosslyn, S. M., & Rosenberg, R. S. (2004). Psychology: The Brain, the Person, the world. Boston: person Education, Inc.
Kyriacou, C. (1989). 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Larson, M. S. (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 LISM :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n, Q. (2001). An Evaluation of Charter School. Effectiveness Education, 122(1). 166-176
Marsh, H. W., & Bailey, M. (199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ofile Analysis. Australia, New South Wales: Geographic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0310).
Mchaney, J. H., &Impey, W. D. (1992).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and a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using a clinical supervision mod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uation(21st Knoxville, TN, Novemer 11-13, 1992). . U. S., Georiga:Geographic srce. /country of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4 268).
McHaney, O. H., & Impey, W. D. (1992)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and avaluation teaching effetiveness using a alinical supervision mode. Paper present at the Annual Meeting for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1 st, Knoxville, TN, November 11-13, 1992) U. S., Geographic srce /country of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4 268).
Medley, D. (1979). Teacher comepetence and teacher effctiveness. Washinto, D. 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43 629)
Money,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 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056).
Ronsenshine, B. V. (1986).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explicit teaching Education Leadership, 83, 60-66.
Tang, L. P. (1994). Teaching evalution in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 factors related to the over 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4 716).
Tripp, D. (1993). Critical incidents in teaching: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judgement. Now York : Routledge.
Yost, R. (2002). “ I Think I Can”: Mentoring as a Means of Enhancing Teacher Efficacy. Clearing House, 75(4)., 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