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3: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淑美
論文名稱:人造光線應用在裝置藝術可能性之研究-以台灣當代裝置藝術創作為範疇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Possibility to Apply the Artificial Lighting onto Installation Art of Decoration
指導教授:蔡瑞霖蔡瑞霖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6
中文關鍵詞:人造光線光構成光圖像造景裝置藝術空間觀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8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光線是人類感官中最細緻、最壯觀的經驗,裝置藝術的發展,伴隨著科技媒
材的使用作為藝術表現的形式,用以凸顯創作者的意念,使藝術創作的表現面向
更豐富、更多元。本研究針對「人造光線」媒材應用在裝置藝術的作品中,藝術創作者控制並運用光線媒材,使光線媒材成為藝術表現的工具與形式,創造出更多的藝術表現的可能性。從光源、光照、光影、光圖像運用在裝置藝術的藝術表現的線索到可能性的暗示中去尋找運用光線媒材的可能性;從作品展場的布置、表現形式、表現意涵等作為作品分析的要素,以印證光線媒材表現的可能性。
本論文第一章對於光線與藝術表現對應的關係,從兩個面向來探討:其一是
把光線當作是「介質」,作為藝術創作的「媒介物」。其二是將光線媒材當作是藝術作品「呈現的主體」,光線媒材本身的材料特性就是藝術構成的主要素材。光線媒材運用於藝術作品的場域中,是藝術媒材也是藝術表現主體;是藝術元素、也是藝術符號。第二、三章從光構成的概念與造景的觀念應用在裝置藝術中所產生的虛實概念的空間觀,以及在應用與表現等方式與內容的不同所建構出不同的作品意義。第四章則針對人造光線運用的具體線索、光圖像表現的聯想,探向人造光線表現的可能。第五章返視材料的運用與藝術作品表現的關係,嘗試從人造光線媒材的運用中發現藝術表現的新意與可能性。是神聖氛圍的營造、或者是內心心象的呈現;是戲劇張力的表現、或者是靈光再現的幻象,不論是從光源的運用到光源表現的聯想、從採光的運用到光照的視覺構成、從光影的空間表現到光圖像的審美感知,顯然提供了裝置藝術表現的各種可能。
Light is both the most subtle and spectacular experiences that human beings can sen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with the use of technological materials as forms of art to highlight creators’ ideas, enriches and diversifies aspects of art creation. My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artificial lighting” materials are applied to works of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Artists try to create more possibilities for displaying art by manipulating illumination materials as tools and forms to present their art. I try to find the possibilities of using illumination materials from the clues of the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from the source of illumination, the lighting, the shade and graphics
that are applied to.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relation of lighting vs.
art, in two aspects. The first part: the use of lighting as medium for art creation.

The second: the use of lighting as a presentation of art itself—the properties of lighting materials are actually the materials that constitute art. Lighting materials
and media that are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art works are materials as well as main body of art; they are elements of art and also symbols of art.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al/unreal feel of space that comes from the concept of lighting constitution and ideas of space arrangement applied to the art of installation
and deco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 would lik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presenting artificial lighting from the concrete clu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lighting and the association of the display of lighting graphics. The fifth chapter reflect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use of material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art work,
trying to find the new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of art display from the use of artificial lighting. Is it creation of holy atmosphe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ne’s heart? The show of the strength of a play? Or is it the disillusion of a flash of lightning? The use of the source of the lighting, the
association of the display of the lighting, the way of use the lighting, the constitution of vision of lighting, the space layout of light and shade, and the sense
of beauty about lighting graphics, all these obviously provid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the art of installing and decoration.
人造光線應用在裝置藝術可能性之研究
-以台灣當代裝置藝術創作為範疇
目錄 IV
圖版目錄 IV
圖目錄 XVII
表目錄 XVI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人造光線問題之提出 1
第二節「人造光線媒材」的可能性 7
第三節 現代藝術中人造光線媒材的觀念及用法 22
第四節 裝置藝術發展的歷史與源流 33

第二章 人造光線運用在裝置藝術的問題研究 39
第一節 人造光線的藝術構成 39
第二節 光構成的概念 43
第三節 造景的觀念和裝置作品的關係 54
第四節「光線媒材」應用在裝置藝術創作中的探討 57
第三章 人造光線和裝置空間現場的問題 74

第一節 關於空間 74
第二節 裝置藝術中的空間問題 81
第三節 人造光線運用在裝置藝術中的空間表現 87

第四章、探向裝置藝術運用人造光線的可能 110
第一節 人造光線運用的具體線索 110
第二節 光圖像表現的聯想 119
第三節 人造光線表現的可能性 130

第五章、返視裝置藝術運用人造光線媒材的省思 154
第一節 限制與結論 154
第二節 省思與後續研究 162

參考書目
附錄 台灣當代人造光線運用在裝置藝術之藝術家作品集
【書籍】
王文宏,《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總體藝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市,
2003年。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年。
王淳隆,《實存、空間、建築》,台北:永美美術,1984年。
吳垠慧,《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
吳霈思,《藝術與宣傳》,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呂清夫,《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1988年。
呂清夫譯,《西洋美術史》,台北:大陸書店,1972年。
李江山、孫慶文、陳一平、陳建中、黃淑麗、黃榮村、葉素玲、龔允文、櫻井正二郎,《視
覺與認知─視覺知覺與視覺運動系統》,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雄獅出版社,台北,1985
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雄獅圖書,1982年。
杜潔祥,《中國園林建築研究》,台北:丹青圖書,1986年。
居延安編譯,《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
林品章譯,《光構成》,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年。
林家祥,《攝影表現技巧》,台北:眾文圖書,1986年。
林崇宏,《造形與構成》,台北:視傳文化,2002年。
姚孟吟譯,黃海鳴審訂,《藝術介入空間》,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姚瑞中,《台灣裝置藝術》,台北:木馬文化,2004年。
夏鑄九,《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台北市,1992
參考資料
~ 167 ~
孫立銓,《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裝置藝術與空間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2003年。
徐婉禎,《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虛擬、實擬》,台北:藝術圖書,2003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店,1998年。
班雅明,《靈光消逝的年代》,台灣攝影,台北市,1999
袁汝儀校譯,《美感經驗》,台北:雄獅美術,2004年。
袁金塔,《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台北:藝風堂,1987年。
馬千英,《中國造園藝術泛論》,台北:詹氏書局,1985年。
康丁斯基著,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1998
張心龍,《西洋美術史之旅》,台北:雄獅圖書,2002年。
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1992年。
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年。
連德誠譯,《觀念藝術》,遠流出版社,臺北市, 1995
郭禎祥譯,《藝術視覺的教育》,文景書局,臺北市,1991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年。
曾雅雲譯,《藝術鑑賞入門》,台北:雄獅圖書,1990年四版三刷。
黃光男,《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書局,2002年。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1996年。
葉謹睿,《數位藝術概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年。
趙惠玲,《美術鑑賞》,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1年。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二版。
人造光線應用在裝置藝術可能性之研究
~ 168 ~
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賴瑛瑛,《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複合媒體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
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薛絢譯,《空間地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謝東山,《台灣當代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藍劍虹,《現代戲劇的追尋:新演員或新觀眾?》,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

二、專題資料
【論文】
石博進,〈從宗教情感中超越_宗教圖像視覺符號之解構創作〉,台北市立師院視覺藝術研
究所碩士學位創作作品提要,2000年。
江玫倫,〈尋找織體〉,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何佳昌,〈從電腦蒙太奇解讀九0年代藝術轉向的意義〉,台北市立師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0年。
吳清川,〈繪畫中,「留白」的空靈境域─吳清川水墨創作理念與風格〉,私立東海大學美
術研究所碩士學位畢業製作論述,1987年。
林義忠,《裝置建築(區域形式與意識轉化之演進)》,台南藝術學院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0
邱慧玲,〈「光」的空間研究─以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的西洋繪畫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
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洪伶慧,《燈光與藝術類博物館展示之研究》,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張志強〈『物體、行為』體系下的試驗---空間氛圍的轉譯〉,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2003年。
陳文瑤,〈無人城市的騙局之外─談袁廣鳴個展「人間失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
史與藝術批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靜慧,〈色影都會〉,台灣師大美術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年。
參考資料
~ 169 ~
彭馨慧,〈公共藝術之「場所性」研究----關於幾個公共藝術作品的現象學分析〉,南華大
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彭馨慧,〈老子法自然的美學〉,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宇立,〈中國繪畫「有無」與「虛實」之審美創造〉,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年。
黃柏翰,〈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年。
鄭凱丰,〈網際空間的空間現象〉,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謝仁益,〈從光源、介質、影子三者關係中探討光影現象應用於設計創作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簡志哲,〈存在與真實〉,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簡惠英,〈台灣「另類空間」的前衛藝術發展-----以「伊通公園」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
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藍恭旭,〈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民國八十六年至九十年補助之裝置藝術個展研究〉,中央大
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期刊】
三田村俊右,〈視覺藝術映射架構的更迭〉,《迎向21世紀兒童的美術教育研討會》,
1992,5,頁37~43。
王秀雄,〈藝術相對論〉,《視覺藝術》,臺北市立師院,1990,第三期,頁1~32。
王俊傑,〈是藝術園遊會,還是元老同樂會?〉,《雄獅美術》,1997,10,頁56~61。
台南藝術學院,<台灣裝置藝術專輯>,《藝術觀點》, 2001,10。
呂惠正,〈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卷
第四期,1988,12,頁188~193。
李長俊,〈藝術‧文化‧知識〉,《美育》,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9,第107期,頁1
~5。
沈以正,〈從異度空間展看美術館展覽的途向〉,《現代美術》,1984,4期,頁11。
周書豪,〈證人‧天使‧死亡〉,《藝術家》,1997,10,頁216~217。
彼德‧法蘭克(Peter Frank)著,張靚菡譯撰,〈錄影裝置藝術─電子環境〉,《臺北市立
美術館館刊》,1987,14期,頁19~22。
人造光線應用在裝置藝術可能性之研究
~ 170 ~
姚瑞中,〈擴展的版圖或逃逸的陣線─九○年代台灣當代裝置藝術〉,《現代美術》,
1997,72期,頁32~47
徐文瑞,〈從廢人廢物到文化生產〉,《黃步青裝置藝術集》,2002,頁13~16。
徐芬蘭,〈包浩斯搖籃之手〉,《藝術家》,1997,10,頁230~234。
梅丁衍,《炎黃藝術》,1993,50期,頁15。
連德誠,〈憂鬱森林、裝置藝術〉,《藝術家》,1996,1,頁219。
郭少宗,〈八○年代台灣美術現象的橫剖與縱切〉,《現代美術》,1990,28期,頁45~
49。
郭少宗,〈八○年代現代美術史新頁─裝置藝術的多元面貌〉,《現代美術》,1985,8
期,頁74~76。
郭少宗,〈八○年代裝置藝術的前浪與後波〉,《現代美術》,1993,49期,頁18~23。
郭少宗,〈重看「七○超級大展」的拓荒精神〉,《藝術家》,1985,125期,頁157~
158。
郭少宗,〈從三項新一代畫家大展談起──「臺北畫派」、「新繪畫」、「裝置」的探討與
期許〉,《藝術家》,1985,123期,頁64~68。
郭少宗,〈透視「精神」的背面〉,《雄獅美術》,1988,205期,頁148~153。
郭少宗,〈陳介人個展〉,《藝術家》,1984,113期,頁257~258。
郭少宗,〈還原、解構、敘述「媒體‧環境‧裝置展」的省思〉,《雄獅美術》,1988,
214期,頁150~156。
郭挹芬,〈錄影藝術的世界─視覺環境的擴大〉,《雄獅美術》,1984。
陳瑞文,〈當代藝術的一種鑑賞與評論方向-論戈德曼的什麼時候才是藝術〉,《美育》,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8,第93期,頁1~12。
陳聖頌,〈水與藝術─錄影裝置藝術家柏萊西訪問記〉,《藝術家》,1985,124期,頁100
~103。
陳錦忠,〈影像的傳達功能〉,《美育》,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8,第102期,頁43~
48。
陸蓉之,〈誰的裝置藝術為誰?〉,《藝術家》,1998,273期,頁358~365
陸蓉之,〈藝術與環境結合─三至四度空間的藝術〉,《藝術家》,1988,162期,頁106~
115。
黃海鳴,〈藝術:社會定義下的產物〉,《現代美術》,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第52
期,頁45。
參考資料
黃翰荻譯,〈鍾納生‧鮑洛夫斯基訪問錄〉,《雄獅美術》,1982,131期,頁31~35。
黃麗絹,〈實驗‧行為‧空間〉,《現代美術》,1987,14期,頁4~6。
楊熾宏,〈約瑟夫‧波依斯─油脂、毛氈與鍊金術〉,《藝術家》1984,112期,頁74~
81。
鄭明憲,〈兒童對視覺意象意義的建構〉,《藝術教育研究》,2003,5,頁1~22。
魯燕芳,〈從色彩心理的共感美來探索物體藝術的原理〉,《美育》,國立台灣藝術教育
館,第94期,頁17~22。
盧明德,〈藝術家對談〉,《輕且重的震撼》,臺北當代藝術館,頁114。
蕭勤,〈法國錄影藝術在台展出之特別報導〉,《雄獅美術》,1984,162期,頁30~33。
蕭勤,〈看第四十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藝術家》,1982,112期,頁60~73。
蕭勤,〈評介第四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藝術家》,1984,87期,頁34~55。
賴純純,〈「前衛‧裝置‧空間特展」〉,《藝術家》,1985,125期,頁150~155。
賴瑛瑛,〈飛躍的成長─戰後日本美術發展的軌跡〉,《現代美術》,1986,11期,頁18
~25。
謝東山,〈陣痛開始:中國美術現代化最新報告─前衛‧裝置‧空間特展〉,《現代美
術》,1985,8期,頁69~73。
謝東山,〈藝術:社會定義下的產物〉,《現代美術》,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第52
期,頁45。
羅伯‧史密斯(Robert Smith)撰文,澔天譯,〈概念藝術〉,《雄獅美術》,1985,171
期,頁88~99。
蘇瑞屏,〈「前衛‧裝置‧空間」的新意義〉,《現代美術》,1985,8期,頁6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郭少宗,〈八○年代台灣美術現象的橫剖與縱切〉,《現代美術》,1990,28期,頁45~
2. 連德誠,〈憂鬱森林、裝置藝術〉,《藝術家》,1996,1,頁219。
3. 李長俊,〈藝術‧文化‧知識〉,《美育》,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9,第107期,頁1
4. 康丁斯基著,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1998
5. 郭少宗,〈八○年代裝置藝術的前浪與後波〉,《現代美術》,1993,49期,頁18~23。
6. 郭挹芬,〈錄影藝術的世界─視覺環境的擴大〉,《雄獅美術》,1984。
7. 陳瑞文,〈當代藝術的一種鑑賞與評論方向-論戈德曼的什麼時候才是藝術〉,《美育》,
8. 陳錦忠,〈影像的傳達功能〉,《美育》,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8,第102期,頁43~
9. 陸蓉之,〈誰的裝置藝術為誰?〉,《藝術家》,1998,273期,頁358~365
10. 楊熾宏,〈約瑟夫‧波依斯─油脂、毛氈與鍊金術〉,《藝術家》1984,112期,頁74~
11. 鄭明憲,〈兒童對視覺意象意義的建構〉,《藝術教育研究》,2003,5,頁1~22。
12. 魯燕芳,〈從色彩心理的共感美來探索物體藝術的原理〉,《美育》,國立台灣藝術教育
13. 蕭勤,〈看第四十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藝術家》,1982,112期,頁60~73。
14. 蕭勤,〈評介第四十一屆威尼斯國際雙年展〉,《藝術家》,1984,87期,頁34~55。
15. 賴純純,〈「前衛‧裝置‧空間特展」〉,《藝術家》,1985,125期,頁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