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22: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姜鴻逸
論文名稱:環境運動的美學籌碼:關於概念形塑的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esthetic Tokens in Environmental Movement:An Inquiry Concerning the Craft of Conceptualization
指導教授:李長俊李長俊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4
中文關鍵詞:美學籌碼藝術性抗議生態溝通環境行動主義
外文關鍵詞:aesthetic tokenartistic protestecological communicationenvironmental activ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8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論文摘要

本論文探討環境運動的美學價值,配合社會運動三屬性——抗爭性、組織性、理念性——可初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抗爭的姿態:環境運動屬於「社會運動家族」的一員,行動者必須在各類訴求彼此交疊的場域中,學習價值移轉的策略。從前衛藝術理論來看「社會行動劇」,將能發現身體的姿態在表達政治意見上,扮演象徵的代碼角色。此外,在在考驗前衛美學寬度的研究問題是,藝術性抗議如何有效詮釋自身與社會的關係,而避免淪為冷漠嘲諷的犬儒主義?關於這個部分,本論文將藉著「垃圾美學」的逆向操作模式來加以釐清。
2. 組織的交流:綠色份子提出道德的、樸素的人格要求,如何滿足新聞報導的宣傳口味?街頭抗爭所引發的非理性效度是什麼?在回應政治掙扎的考量中,環境運動在地化的路線,直接見證公共意識正從審美本能這個缺口處耗散掉它的能量。本論文乃針對「公民美學」的文化交流策略,追查這段攸關環境效應的審美過程。
3. 理念的延展:環境意識的塑造是否將依據客觀的參照標準?如何維持不斷地重構環境的意義?我們所依存的是什麼樣的自然?是誰的自然?不同的空間、情境與環境的感受造就相異的生存理念,而「發聲與無聲」、「抵抗與接受」以及「保護與利用」的落差心理,更衍生出分歧多樣的觀點。本論文試圖以「概念性公共藝術」的思維,觀察多樣的環境意識如何經由形象創造的功夫,描繪自由、政治與自然三者共構的國度。
環境運動的基本概念與行動策略必須融合為成熟的統一圖式,方能明確完整地展現生態溝通的平台。本論文認為,審美過程在環境效應的層面上,所隱含的自我檢測功能,可說是生態溝通的固有價值所在;對公民社會的美學基因作功能分析不僅為概念形塑提供認知方位,亦將促使意識主體在渾沌震動的各殊情境中,進行環境復原的和平手術,亦即「正念」的維持。
Abstract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nd proposes three attributions of social movement, naming the resistance, organization and ideal. And further discusses as below:
1. The gesture of resistanc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s one member of “social movement family”, yet the activists have to learn the strategies of value transmitting in the camp where diverse requests overlapping with each other. Seeing “social active theat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avant-garde theory, one could find that the gesture of physical body indeed played a symbolic role as “token” in expressing political opinions. How would artistic protest hermeneutic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elf and society, without falling into sneering cynicism, is that the searching problem time and again challenging the breadth of the aesthetics of the avant-garde. For it, this thesis formulats the details through the reverse operational mode by “the aesthetics of garbage”.
2. The communication of organization: The greener submitted the required personality of morality and frugality, but how did they content the propaganda need of news story? What is the irrational efficacy of street duel? Within the deliberation on responding the political struggles, the local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directly attested that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just exhausts its energy from the aesthetical instinct at a disadvantage. Toward cultur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the civil aesthetics”, this thesis traces the aesthetical process that involving environmental effect.
3. The extension of ideal: If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will depend on some objective referential standards? How to keep constantly rebuilding 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 What is the nature we living on? And whose nature?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space, situation or environment lead distinct ideals of living, and then the unbalanced senses with “voice or silence”, “resist or conform” and “protect or utilize” more generate varied diverse views. By the edifice of “conceptual public art” this thesis tries to observe that how through the craft of image creation the divers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would describe the tripartite realm of freedom, politics and nature.
The keystone and the strategy of a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should merge as an united adult diagram, so it could open up the common place for ecological communication completely.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inherent value of ecological communication is a self-examination that functions as an aesthetical process that conceals over the aspect of environmental effect; doing functional analysis for aesthetic genes of civil society not might only provide the orientation for conceptualizing, but empower the will subject in peculiarly chaotic-jarring situation to operate a peace surgery of environment survival, that is the keeping of “the true heart”.
論文目錄

論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v
圖表目次 v
圖版來源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 7
第四節 文章架構 10

第二章 環境運動的思辯
第一節 生態論述 12
相對的生態觀點:從六○到九○年代 14
社會發展脈絡:新社會運動與民主化過程 20
運動手段及其批判:浪漫主義與藝術性抗議 23
第二節 管理:演化的難題 26
自然經濟與消費文明 26
生態和平與國家安全 29
非此非彼的中間地帶 32
第三節 浮動的低限 37
犬儒與巨靈的對話 38
環境運動的「人格結」 43

第三章 媒體、環境與政治
第一節 標語治國 49
標語有效性 50
真理? 52
政治寓言? 57
第二節 街頭洗禮 62
自然的「假事件」 63
街頭行動劇的前衛功能 66

第三節 溫柔的革命 78
社會抗議的效果 79
以身體作為賭注 82

第四章 抗議作為生活的藝術
第一節 垃圾美學 91
環境運動在地化 92
審美的命題 97
「終極垃圾」:請問核廢料有誰敢撿? 103
第二節 公民美學 108
環境的生命臍帶 109
垃圾系、視覺系、生態系 114
這段美學基因值多少? 117
第三節 概念型公共藝術 126
神遊的國度 128
概念地圖 134
「基石概念」 141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當環境成為寓言,成為看的行動 147
第二節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社會? 152

圖版 157
參考文獻 183
參考文獻

尹萍,《海洋台灣》,台北:天下,一九九三。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與加拿大原住民當代藝術聯展展覽目錄》,一九九九。
成令方,〈大地之母的力量與迷思:英國女性掀起了八○年代和平及環保運動的序幕〉,刊載於《當代》,第48期,1990年,4月,第88~ 93頁。
何明修,〈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二○○○。
——,〈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美濃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刊載於《台灣社會學刊》,第30期,2003年,6月,第1~49頁。
——,〈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刊載於《教育與社會研究》,第7期,2004年,7月,第69~97頁。
呂莉薇,〈烈日之下的黃土水:雕塑作品的內涵和時代意義〉,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二○○四。
李丁讚、林文源,〈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刊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2000年,6月,第133~206頁。
李易儒註釋,《道德經句解》,台北:藍燈,二○○五。
李長俊,〈杜象隱匿之處:東方神秘主義之線索的發現〉,刊載於《現代美術學報》,創刊號,1998年,6月,第5~22。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台北:雄獅,二○○一。
李銘盛,《我的身體我的藝術》,台北:唐山,一九九二。
周郁齡,〈藝術出走,外遇環境〉,刊載於《藝術觀點》,第12期,2001年,10月,第38~47。

林志明,〈什麼是好的公共藝術〉,刊載於《典藏今藝術》,第135期,2003年,12月,第111~113頁。
林俊義,《反核是為了反獨裁》,台北:自立晚報,一九八九。
林貞嫻,〈台灣環境運動與媒體再現〉,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二○○五。
林培余,《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二○○六。
邱子容,《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環境.生態》,台北:文建會,二○○三。
姚瑞中,《台灣裝置藝術》,台北新店:木馬文化,二○○四。
柏楊編,《台灣是誰的家:1985台灣現實批判》,台北:敦理,一九八六。
洪裕程,〈運動:安身立命於無以為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二○○○。
胡寶林,〈邁向非傳統美學和生態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一種彰顯地方共同記憶、挖掘社群認同議題、表現場所精神即刺激論述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刊載於《美育》,第120期,2001年,3月,第6~14頁。
倪再沁,《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皇冠,一九九三。
——,《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台北:藝術家,一九九七。
——,〈邁向無限寬廣的世界〉,載於《藝術家》,第229期,1994年,6月,第360~364頁。
——,〈評柯賜海個展—並論「現成人」的誕生〉,刊載於《典藏今藝術》,第125期,2003,2月,第47~49頁。
——,〈公共藝術的公民論述〉,刊載於《藝術家》,第358期,2005年,3月,第182~185頁。
——,〈遠看、近看.公共藝術〉,刊載於《大趨勢》,2003年,1月,第29~30頁。
夏鑄九、吳思慧,〈創作者如何讓使用者表達意見?—公共藝術生產的使用者參與操作模式及心法〉,刊載於《美育》,第120期,2001年,3月,第25~33頁。
宮本憲一著,高增杰譯,《環境經濟學》,台北:五南,一九九六。
島子,〈藝術家的身體:行為 / 表演、新主體形式與自由〉,刊載於《藝術觀點》,第29期,2006年,4月,第25~33頁。
高千惠,《百年世紀美術圖像》,台北:藝術家,二○○○。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台北:藝術家,二○○三。
徐宗懋,〈杜邦事件與環保意識〉,收錄於鄭文聰主編,《20世紀台灣1986》,台北:大地地理,二○○一,第14~17頁。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二○○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眾「神」遊戲的國度:亞太文化中的「偽裝」藝術》,宜蘭縣五結鄉:傳統中心,二○○五。
張炎憲、翁佳音編,王詩琅譯,《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稻鄉,一九八八。
張曉春、蕭新煌、除正光編,《社會轉型:1985台灣社會批判》,台北:敦理,一九八六。
連志展,〈誰的自然?由多元文化的觀點反思生態保育運動:以花蓮地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二○○○。
郭銀田,《田園詩人陶淵明》,台北:桂冠,一九八一。
陳玉峰,《認識台灣:關於城市人文生態的深度閱讀》,台北:知己,一九九六。
——,《生態台灣》,台中:晨星,一九九四。
陳來興,《陳來興:繪畫與文字的世界》,台北:望春風,二○○三。
陳其南,〈對公共藝術在台灣的幾點省思〉刊載於《典藏今藝術》,第98期,2000年,11月,第142~144頁。
陳香君,《藝術檔案.社會閱讀:藝術與社會的深層對話》,台北:典藏藝術家庭,二○○四。
陳碧琳,〈公共意識與環境美學意識〉,刊載於《文訊月刊》,第219期,2004年,1月,第40~44頁。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一九九三。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一九九六。
黃錦鋐注釋,《莊子讀本》,台北:三民,二○○五。
塗智敏編輯、黃經良翻譯,〈植物長生不老?〉,刊載於《牛頓》,第162期,1996年,11月,第54~59頁。
楊文燦、曾麗紋,〈土地利用與景觀眺望權之探討—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台灣土地研究》,第7卷,第1期,2005年,第20~47頁。
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四。
葉俊榮,《全球環境議題:台灣觀點》,台北:巨流,一九九九。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台北:風格者,二○○五。
賈福相,《生態之外》,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二○○三。
賈馥茗等編著,《中庸釋詮》,台北:五南,一九九九。
俞孔堅,《生物與基因上的圖式:風水與理想景觀的深層意義》,台北:田園城市,一九九八。
路況,《鼠儒主義》,台北:唐山,二○○四。
趙彥寧,〈流放的政權與流亡的身體:論五○年代公領域中的主體、物與性╱別〉,收錄於何春蕤編,《性╱別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二○○○,第79~97頁。
趙榮台,《生命聚寶盆》,台北:幼獅,二○○三。
遠流編輯組,《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台北:遠流,二○○五。
蔡淑芬,〈環保,一個自覺生命的完成:由一行禪師的「互即互入」談起〉,收錄於《第三屆淡江大學國際生態論述會議》,二○○五。
蕭惠中,〈一個抵抗空間的建構—馬告國家公園運動脈絡下的部落繪圖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二○○三。

賴麒泰,〈環境運動的社會力源起—人情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二○○五。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89):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一九九九。
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二○○三。
顧爾德,〈扔掉那沒血沒肉的行動劇吧〉,載於《新新聞》,第896期,2004年,5月,第16頁。
Ackerman, Peter、Duvall, Jack著,陳信宏譯,《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A Force More Powerful : A Century of Nonviolent Conflict),台北:究竟,二○○三。
Adorno, Theodor,〈藝術是輕鬆愉快的嗎?〉(〝Is Art Lighthearted ?〞),收錄於Thomas E. Wartenberg編著,張淑君等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The Natural of Arts: An Anthology),台北:五官藝術管理,二○○四,第16集。
——,〝Art, Autonomy and Mass Culture,〞in Art in Modern Culture: An Anthology of Critical Texts (eds. Francis Franscina & Jonathan Harris). New York : Icon Editions, HarperCollins, 1992, pp.74~79.
Andrew, Julia F. Painters and Politic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Angerer, Marie-Luise,林育如譯,〈空間裡的宿醉:新媒體藝術脈絡裡的身體經驗〉,刊載於《現代美術》,第108期,2003年,6月,第70~77頁。
Atkins, Robert著,黃麗娟譯,《藝術開講》(Art Speak),台北:藝術家,一九九七。
Barthe, Roland. 〝 Rhetoric of the Image,〞in Roland Barthe,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 trans. Richard Howard,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1.
——,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Mythologies),台北,桂冠,一九九七。

Baudrillard, Jean.〝The Masses: The Implosion of the Social in the Media,〞in Polity Press(ed.), Reader in Cultural Theor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1994, pp.111~118.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in Mirzoeff, Nicholas.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second ed.), London: Routledge, 2002, pp.145~146.
Benjamin, Walter,〈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收錄於Thomas E. Wartenberg編著,張淑君等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The Natural of Arts: An Anthology),台北:五官藝術管理,二○○四,第15集。
Bourdieu, Pierre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台北:麥田,二○○二。
Bürger, Peter(培德.布爾格),〈日常性、寓言與前衛:對波伊斯作品的一些思考〉,收錄於培德.布爾格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Theorie der Avavtgarde),台北:時報,一九九八,第143~58頁。
——, Theorie der Avavtgarde, trans. From German by Michael Shaw,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4.
Burnie, David著,李彥譯,《生態學》(Ecology),香港:三聯,二○○二。
Cairncross, Frances著,徐炳勳譯,《美麗共生:使用地球者付費》(Costing The Earth),台北縣三重市:黎銘,一九九二。
Capra, Fritjof and Spretnak著,楊祖君、蔡式淵譯,《綠色的抗議》,台北:前進, 一九八六。
Carson, Rachel著,李文昭譯,《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台中:晨星,一九九六。
Clark, Toby著,吳霈恩譯,《藝術與宣傳》(Art and Propagand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Image in the Age of Mass Culture),台北:遠流,二○○三。
Chomsky, Noam著,Adriana Belletti、Luigi Rizzi編,吳凱琳譯,《論自然與語言:杭士基語言學講演錄》(On Nature and Language),台北:商周,二○○四。
——, John Junkerman、竹井正和編,王菲菲譯,《權力與恐怖:後9/11演講與訪談錄》(Power and Terror: Post-9/11 Talks and Interviews),台北:商周,二○○四。
Crépon, Marc著,白石嘉治、李鳳新編註,李鳳新譯,《製造敵人的文化》( L’imposture du choc des civilisations),台北:果實,二○○五。
Dipert, Randall R. Artifacts, Art works and Agenc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1993.
Djerassi, Carl著,邱紫穎譯,《性、藝術與永生:避孕藥之父:避孕藥問世五十週年省思》(Sex, Art, and Immortality: This Man’s Pill: Reflections on the 50th Birthday of the Pill),台北:聯合,二○○四。
Doherty Kathleen M. & Cornog Mary W.(eds.)Merriam-Webster’s Reader’s Handbook. Springfield MA: Merriam-Webster, 1997 .
Finklestein, Sidney. 〝Art as Humanization,〞 in Maynard Solomon (ed.), Marxism and Art.Detroit, MI: Wayne State UP, 1979, pp.255~283.
Friedman, David D.著,徐源豐譯,《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Law’s Order),台北:先覺,二○○二。
Handelsman, Juduth著,鄧光潔譯,《綠活:接通我的神秘力量》(Growing Myself: A spiritual Journey through Gardening),台北:橡實,二○○六。
Hobsbawm, Eric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下冊)》(Age of Extremes: 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台北:麥田,一九九六。
Jacobs, Jane著,邱恩綺譯,《經濟就是這麼自然:聰明婆婆的經濟講義》(The Nature of Economies),台北:先覺,二○○一。
Jean Luc Chalumeau著, 王玉齡、黃海鳴譯,《藝術解讀》(Lectures de L’Art)台北:遠流,一九九六。
Küller, Rikard.〝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rom a Neur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n Gärling, Tommy. and Evans, Gary W.(eds.), Environment, Cognition, and Action. NY: Oxford U P, 1991.
Lacy, Suzanne編,吳瑪悧等譯,《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 (Mapping the Terrain : New Genre Public Art),台北:遠流,二○○四。
Lasn, Kalle. Culture Jam: How to Reverse America’s Suicidal Consumer Binge— And Why We Must. New York: HaperCollins, 1999.
Luhmann, Niklas著,湯志傑、魯貴顯譯,《生態溝通:現代社會能應付生態危害嗎?》(Ökologische Kommunikation : Kann die Moderne Gesellschaft sich auf Ökologische Gefährdungen Einstellen?),台北:桂冠,二○○一。
Lynch, Aaron著,張定綺譯,《思想傳染》(Thought Contagion: How Belief Spreads Through Society),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八。
Marcuse, Herbert著,林明澤中譯(1997),〈從共識形態到工具性控制〉,收錄於Jeffrey C. Alexander與Steven Seidman主編,吳潛誠編校,《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台北:立緒,一九九七,第329~339頁。
McNair, Brian,《政治傳播學》(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台北:風雲論壇,二○○一。
Meadows Donella H.等撰,朱岑樓、胡薇麗譯,《成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台北:巨流,一九七四。
Meecham, Pam、Sheldon, Julie著,王秀滿譯《現代藝術批判》(Modern Ar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縣永和市:韋柏文化,二○○三。
Moore, Alanna著,曾紫玉、陳瀅譯,《揭開石器時代的農耕奧秘:二十一世紀的生態農耕》,台北:琉璃光,二○○四。
Morley, David. 〝Television: Not so much a visual medium, more a visual object,〞 in Chris Jenk (e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1995, pp. 170-189.
Nye, Jr. Joseph S.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台北:遠流,二○○六。
Ophuls, William著,何沙崙譯,《生態學與匱乏政治學》(Ec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Scarcity),台北:華泰,一九八○。
Osho著,謙達那譯,《當鞋子合腳時:莊子的故事》(When the Shoes Fits),台北:奧修,一九九二。
Owen, D. F.著,蔡伸章譯,《生態學是什麼?》(What is Ecology?),台北:書泉,一九九五。
Pepper, David. Eco-Socialism: From Deep Ecology to Social Justice. London: Routledge, 1993.
Rader, Melvin著,傅佩榮譯,《宗教哲學初探》,台北:黎明,一九八四。
Real, Michael. 〝Perspective: The Significance of Mass-Mediated Culture,〞from Michael Real, Mass Mediated Cult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7.
Rentschler, Ruth編,羅秀芝譯,《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Shaping Culture: Arts & Entertainment Management),台北:五觀藝術管理,二○○三。
Robinson, Julian著,薛絢,《美學地圖》(The Quest for Human Beauty: An Illustrated History),台北:台灣商務,一九九九。
Rosenbaum, Walter A.著,許舒翔等譯,《環境政治學》(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台北:五南,二○○五。
Rosenberg, Harold. 〝Art of Bad Conscience,〞 in Rosenberg, Artworks & Packages, Chicago: U of Chicago P 1969, pp. 157~170.
Schmitt, Carl著,姚朝森譯,《政治性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台北:聯經,二○○五。


Schumacher, Ernst F.著,李華夏譯,《小即是美: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Really Mattered),台北新店:立緒,二○○○。
Schwartz, Jeffrey M. A Return to Innocence : Philosophical Guidance in An Age of Cynicism. NY : ReganBooks, 1998.
Shohat, Ella and Stam, Robert. 〝 Narrativizing visual culture: Towards a polycentric aesthetics, 〞 in Mirzoeff, Nicholas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37-59.
Sloterdijk, Peter, Critique of Cynical Reason. trans. Michael Eldred,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Stangos, Nikos (ed.). Concepts of Modern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81.
Stankiewicz, W. J.著,古偉瀛、吳貞儀譯,《政治短喻學》(Political Gnomics),台北:旺角,二○○二。
Strauss, Leo著,彭剛譯,《自然權利與歷史》(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台北:遠足,二○○五。
Teilhard de Chardin, Pierre著,李弘祺譯,《人的現象》(The Phenomenon of Man),台北:聯經,一九八九。
Thich Nhat Hanh(一行禪師)著,陳麗舟譯,《耕一畦和平的淨土》(Creating True Peace),台北:商周,二○○六。
Vergine, Lea (ed.). Trash: From Junk to Art. California: Gingko, 1997.
Virilio, Paul著,陸元昶譯,《解放的速度》(La Vitesse De Libèration)南京:江蘇人民,二○○四。
Willis, Paul.〝The Cultural Media and Symbolic Creativity,〞 in Paul Willis, Common Cultur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30-58.
Wilson, Edward Osborne. The Diversity of Life. MA, Cambridge: Belknap P of Harvard U P, 1992.
Wilson, Stephen. Information Arts: Intersections of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2002.

網路資料
反核行動劇,http://www.gcaa.org.tw/issue/nuclear/news-01/87021501.htm 2005/6/5。
吳瑪悧,〈當代藝術.女性藝術家vs.社會〉(2003/04/23)http://www.cyut.edu.tw/~ft/academic-dissertation2003-3.htm accessed 2006/9/28。
行動劇筆記,《Zonble’s Prompt Book》(2004/07/21)http://zonble.twbbs.org/archives/2005_09/806.php accessed 2005/05/06。
李永展、廖億美 ,〈在自決與自救之後,誰來為台灣環境療傷止痛?〉,收錄於歐陽喬暉、黃勉善編著,《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 厚生基金會,1998,125~147頁。http://www:cc.nctu.edu.tw/~humeco/accessed accessed 2006/10/28。
京都議定書生效、大學生反八輕、政院前裸體抗議,《東森新聞報》(2005/02/15)http://www.ettoday.com/2005/02/15/91-1753362.htm accessed 2006/01/03。
林濁水,〈和統治者展開文化總體戰:五二○實踐藝術聯展—一個充滿可能性的起點〉,《新潮流雜誌》(1989/05/19)http://www.movement.org.tw/retro_main_g_5.html accessed 2006/01/03。
邱花妹,〈全球化下的紅綠政治實踐〉,《Taiwan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http://tean.formosa.org/article/rgsv_visit_tw.htm accessed 2006/4/13。
黃海鳴,〈冷海風、枯草浪中的造型詩:談二○○一國際地景藝術〉,《藝術家這
麼說》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112/artist12-21.html accessed 2006/01/09。
鄭先祐,〈永續之道:社會樸素運動〉,原刊登於《環耕》(1997,6月),第9期,第42~46頁。 file://F:\frugality.htm accessed 2005/06/01。
——,〈新世紀的綠色思潮:文明擴張下的台灣〉,載於《現代學術研究》,第10期(2000),http://www:cc.nctu.edu.tw/~humeco/ accessed 2005/06/01。
——,〈蘭嶼達悟族生態體系的土地經營:外來拓荒的衝擊〉,http://www:cc.nctu.edu.tw/~humeco/ accessed 2006/10/28。
唐澄暐,〈行動劇餵飽媒體,訴求無人知〉,《台灣立報》。(2005/09/04)http://www.crossborder.org.tw/blog/archives/000107.html accessed 2006/01/09。
彭鑫,〈「五二○週年」:回顧農民運動〉, 《新潮流雜誌》(1989/05/19)
http://www.movement.org.tw/retro_main_g_2.html accessed 2006/01/03。
張子見,〈笨蛋,問題在環境:大學裸男抗議事件導演告白〉,《台灣環境電子報》(2005/02/23) http://groups.msn.com/995/page31.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352&LastModified=4675511233843277764 accessed 2006/01/09。
環聯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tepu。
蘭嶼問題,http://web.my8d.net/m5a07/volem003/antipark2.htm accessed 006/10/28。
蘭嶼問題,http://www.2003hr.net/point_21.htm accessed 2006/10/28。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政策路線大會考,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590000/newsid_4599500/4599557.stm accessed 2005/12/10。
〈青年學子發起送台灣土進聯合國〉,《人間福報》(2004/01/15)
http://www.wfdn.com.tw/9301/040115/news/011506-1.htm accessed 005/05/06。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n.d.) http://www.greatbuildings.com/architects/Maya_Lin.html accessed 2006/01/0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長俊,〈杜象隱匿之處:東方神秘主義之線索的發現〉,刊載於《現代美術學報》,創刊號,1998年,6月,第5~22。
2. 成令方,〈大地之母的力量與迷思:英國女性掀起了八○年代和平及環保運動的序幕〉,刊載於《當代》,第48期,1990年,4月,第88~ 93頁。
3. 周郁齡,〈藝術出走,外遇環境〉,刊載於《藝術觀點》,第12期,2001年,10月,第38~47。
4. 林志明,〈什麼是好的公共藝術〉,刊載於《典藏今藝術》,第135期,2003年,12月,第111~113頁。
5. 胡寶林,〈邁向非傳統美學和生態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一種彰顯地方共同記憶、挖掘社群認同議題、表現場所精神即刺激論述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刊載於《美育》,第120期,2001年,3月,第6~14頁。
6. 夏鑄九、吳思慧,〈創作者如何讓使用者表達意見?—公共藝術生產的使用者參與操作模式及心法〉,刊載於《美育》,第120期,2001年,3月,第25~33頁。
7. 島子,〈藝術家的身體:行為 / 表演、新主體形式與自由〉,刊載於《藝術觀點》,第29期,2006年,4月,第25~33頁。
8. 陳碧琳,〈公共意識與環境美學意識〉,刊載於《文訊月刊》,第219期,2004年,1月,第40~44頁。
9. 顧爾德,〈扔掉那沒血沒肉的行動劇吧〉,載於《新新聞》,第896期,2004年,5月,第16頁。
10. 黃海鳴,〈冷海風、枯草浪中的造型詩:談二○○一國際地景藝術〉,《藝術家這
11. 8. 周銳行、鄭百評,崛起中的消費She勢力,台北,數位時代,pp.212-214,2001。
12. 17. 黃慶源、宋碧娟、張雅菁,現代書局之體驗行銷策略─ 以大高雄誠品書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第4卷,第2期,159-172,2002。
13. 24. 陳怡萍,體驗行銷挑逗消費神經,台北,遠見雜誌5月號,pp.270-273,2005。
14. 33. 鄭明松、王世澤,體驗行銷創造消費價值,台北,貿易雜誌150期,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