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尹萍,《海洋台灣》,台北:天下,一九九三。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與加拿大原住民當代藝術聯展展覽目錄》,一九九九。
成令方,〈大地之母的力量與迷思:英國女性掀起了八○年代和平及環保運動的序幕〉,刊載於《當代》,第48期,1990年,4月,第88~ 93頁。何明修,〈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二○○○。——,〈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美濃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刊載於《台灣社會學刊》,第30期,2003年,6月,第1~49頁。
——,〈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刊載於《教育與社會研究》,第7期,2004年,7月,第69~97頁。
呂莉薇,〈烈日之下的黃土水:雕塑作品的內涵和時代意義〉,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二○○四。李丁讚、林文源,〈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刊載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2000年,6月,第133~206頁。
李易儒註釋,《道德經句解》,台北:藍燈,二○○五。
李長俊,〈杜象隱匿之處:東方神秘主義之線索的發現〉,刊載於《現代美術學報》,創刊號,1998年,6月,第5~22。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台北:雄獅,二○○一。
李銘盛,《我的身體我的藝術》,台北:唐山,一九九二。
周郁齡,〈藝術出走,外遇環境〉,刊載於《藝術觀點》,第12期,2001年,10月,第38~47。林志明,〈什麼是好的公共藝術〉,刊載於《典藏今藝術》,第135期,2003年,12月,第111~113頁。林俊義,《反核是為了反獨裁》,台北:自立晚報,一九八九。
林貞嫻,〈台灣環境運動與媒體再現〉,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二○○五。林培余,《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二○○六。
邱子容,《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環境.生態》,台北:文建會,二○○三。
姚瑞中,《台灣裝置藝術》,台北新店:木馬文化,二○○四。
柏楊編,《台灣是誰的家:1985台灣現實批判》,台北:敦理,一九八六。
洪裕程,〈運動:安身立命於無以為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胡寶林,〈邁向非傳統美學和生態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一種彰顯地方共同記憶、挖掘社群認同議題、表現場所精神即刺激論述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刊載於《美育》,第120期,2001年,3月,第6~14頁。倪再沁,《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皇冠,一九九三。
——,《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台北:藝術家,一九九七。
——,〈邁向無限寬廣的世界〉,載於《藝術家》,第229期,1994年,6月,第360~364頁。
——,〈評柯賜海個展—並論「現成人」的誕生〉,刊載於《典藏今藝術》,第125期,2003,2月,第47~49頁。
——,〈公共藝術的公民論述〉,刊載於《藝術家》,第358期,2005年,3月,第182~185頁。
——,〈遠看、近看.公共藝術〉,刊載於《大趨勢》,2003年,1月,第29~30頁。
夏鑄九、吳思慧,〈創作者如何讓使用者表達意見?—公共藝術生產的使用者參與操作模式及心法〉,刊載於《美育》,第120期,2001年,3月,第25~33頁。宮本憲一著,高增杰譯,《環境經濟學》,台北:五南,一九九六。
島子,〈藝術家的身體:行為 / 表演、新主體形式與自由〉,刊載於《藝術觀點》,第29期,2006年,4月,第25~33頁。高千惠,《百年世紀美術圖像》,台北:藝術家,二○○○。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台北:藝術家,二○○三。
徐宗懋,〈杜邦事件與環保意識〉,收錄於鄭文聰主編,《20世紀台灣1986》,台北:大地地理,二○○一,第14~17頁。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二○○四。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眾「神」遊戲的國度:亞太文化中的「偽裝」藝術》,宜蘭縣五結鄉:傳統中心,二○○五。
張炎憲、翁佳音編,王詩琅譯,《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稻鄉,一九八八。
張曉春、蕭新煌、除正光編,《社會轉型:1985台灣社會批判》,台北:敦理,一九八六。
連志展,〈誰的自然?由多元文化的觀點反思生態保育運動:以花蓮地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二○○○。郭銀田,《田園詩人陶淵明》,台北:桂冠,一九八一。
陳玉峰,《認識台灣:關於城市人文生態的深度閱讀》,台北:知己,一九九六。
——,《生態台灣》,台中:晨星,一九九四。
陳來興,《陳來興:繪畫與文字的世界》,台北:望春風,二○○三。
陳其南,〈對公共藝術在台灣的幾點省思〉刊載於《典藏今藝術》,第98期,2000年,11月,第142~144頁。
陳香君,《藝術檔案.社會閱讀:藝術與社會的深層對話》,台北:典藏藝術家庭,二○○四。
陳碧琳,〈公共意識與環境美學意識〉,刊載於《文訊月刊》,第219期,2004年,1月,第40~44頁。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一九九三。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一九九六。
黃錦鋐注釋,《莊子讀本》,台北:三民,二○○五。
塗智敏編輯、黃經良翻譯,〈植物長生不老?〉,刊載於《牛頓》,第162期,1996年,11月,第54~59頁。
楊文燦、曾麗紋,〈土地利用與景觀眺望權之探討—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台灣土地研究》,第7卷,第1期,2005年,第20~47頁。
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四。
葉俊榮,《全球環境議題:台灣觀點》,台北:巨流,一九九九。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台北:風格者,二○○五。
賈福相,《生態之外》,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二○○三。
賈馥茗等編著,《中庸釋詮》,台北:五南,一九九九。
俞孔堅,《生物與基因上的圖式:風水與理想景觀的深層意義》,台北:田園城市,一九九八。
路況,《鼠儒主義》,台北:唐山,二○○四。
趙彥寧,〈流放的政權與流亡的身體:論五○年代公領域中的主體、物與性╱別〉,收錄於何春蕤編,《性╱別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二○○○,第79~97頁。
趙榮台,《生命聚寶盆》,台北:幼獅,二○○三。
遠流編輯組,《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台北:遠流,二○○五。
蔡淑芬,〈環保,一個自覺生命的完成:由一行禪師的「互即互入」談起〉,收錄於《第三屆淡江大學國際生態論述會議》,二○○五。
蕭惠中,〈一個抵抗空間的建構—馬告國家公園運動脈絡下的部落繪圖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二○○三。賴麒泰,〈環境運動的社會力源起—人情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二○○五。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1980-89):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一九九九。
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二○○三。
顧爾德,〈扔掉那沒血沒肉的行動劇吧〉,載於《新新聞》,第896期,2004年,5月,第16頁。Ackerman, Peter、Duvall, Jack著,陳信宏譯,《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A Force More Powerful : A Century of Nonviolent Conflict),台北:究竟,二○○三。
Adorno, Theodor,〈藝術是輕鬆愉快的嗎?〉(〝Is Art Lighthearted ?〞),收錄於Thomas E. Wartenberg編著,張淑君等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The Natural of Arts: An Anthology),台北:五官藝術管理,二○○四,第16集。
——,〝Art, Autonomy and Mass Culture,〞in Art in Modern Culture: An Anthology of Critical Texts (eds. Francis Franscina & Jonathan Harris). New York : Icon Editions, HarperCollins, 1992, pp.74~79.
Andrew, Julia F. Painters and Politic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Angerer, Marie-Luise,林育如譯,〈空間裡的宿醉:新媒體藝術脈絡裡的身體經驗〉,刊載於《現代美術》,第108期,2003年,6月,第70~77頁。
Atkins, Robert著,黃麗娟譯,《藝術開講》(Art Speak),台北:藝術家,一九九七。
Barthe, Roland. 〝 Rhetoric of the Image,〞in Roland Barthe,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s , trans. Richard Howard,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1.
——,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Mythologies),台北,桂冠,一九九七。
Baudrillard, Jean.〝The Masses: The Implosion of the Social in the Media,〞in Polity Press(ed.), Reader in Cultural Theor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1994, pp.111~118.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in Mirzoeff, Nicholas.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second ed.), London: Routledge, 2002, pp.145~146.
Benjamin, Walter,〈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收錄於Thomas E. Wartenberg編著,張淑君等譯,《論藝術的本質:名家精選集》(The Natural of Arts: An Anthology),台北:五官藝術管理,二○○四,第15集。
Bourdieu, Pierre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台北:麥田,二○○二。
Bürger, Peter(培德.布爾格),〈日常性、寓言與前衛:對波伊斯作品的一些思考〉,收錄於培德.布爾格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Theorie der Avavtgarde),台北:時報,一九九八,第143~58頁。
——, Theorie der Avavtgarde, trans. From German by Michael Shaw,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4.
Burnie, David著,李彥譯,《生態學》(Ecology),香港:三聯,二○○二。
Cairncross, Frances著,徐炳勳譯,《美麗共生:使用地球者付費》(Costing The Earth),台北縣三重市:黎銘,一九九二。
Capra, Fritjof and Spretnak著,楊祖君、蔡式淵譯,《綠色的抗議》,台北:前進, 一九八六。
Carson, Rachel著,李文昭譯,《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台中:晨星,一九九六。
Clark, Toby著,吳霈恩譯,《藝術與宣傳》(Art and Propagand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Image in the Age of Mass Culture),台北:遠流,二○○三。
Chomsky, Noam著,Adriana Belletti、Luigi Rizzi編,吳凱琳譯,《論自然與語言:杭士基語言學講演錄》(On Nature and Language),台北:商周,二○○四。
——, John Junkerman、竹井正和編,王菲菲譯,《權力與恐怖:後9/11演講與訪談錄》(Power and Terror: Post-9/11 Talks and Interviews),台北:商周,二○○四。
Crépon, Marc著,白石嘉治、李鳳新編註,李鳳新譯,《製造敵人的文化》( L’imposture du choc des civilisations),台北:果實,二○○五。
Dipert, Randall R. Artifacts, Art works and Agenc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1993.
Djerassi, Carl著,邱紫穎譯,《性、藝術與永生:避孕藥之父:避孕藥問世五十週年省思》(Sex, Art, and Immortality: This Man’s Pill: Reflections on the 50th Birthday of the Pill),台北:聯合,二○○四。
Doherty Kathleen M. & Cornog Mary W.(eds.)Merriam-Webster’s Reader’s Handbook. Springfield MA: Merriam-Webster, 1997 .
Finklestein, Sidney. 〝Art as Humanization,〞 in Maynard Solomon (ed.), Marxism and Art.Detroit, MI: Wayne State UP, 1979, pp.255~283.
Friedman, David D.著,徐源豐譯,《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Law’s Order),台北:先覺,二○○二。
Handelsman, Juduth著,鄧光潔譯,《綠活:接通我的神秘力量》(Growing Myself: A spiritual Journey through Gardening),台北:橡實,二○○六。
Hobsbawm, Eric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下冊)》(Age of Extremes: 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台北:麥田,一九九六。
Jacobs, Jane著,邱恩綺譯,《經濟就是這麼自然:聰明婆婆的經濟講義》(The Nature of Economies),台北:先覺,二○○一。
Jean Luc Chalumeau著, 王玉齡、黃海鳴譯,《藝術解讀》(Lectures de L’Art)台北:遠流,一九九六。
Küller, Rikard.〝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rom a Neur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n Gärling, Tommy. and Evans, Gary W.(eds.), Environment, Cognition, and Action. NY: Oxford U P, 1991.
Lacy, Suzanne編,吳瑪悧等譯,《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 (Mapping the Terrain : New Genre Public Art),台北:遠流,二○○四。
Lasn, Kalle. Culture Jam: How to Reverse America’s Suicidal Consumer Binge— And Why We Must. New York: HaperCollins, 1999.
Luhmann, Niklas著,湯志傑、魯貴顯譯,《生態溝通:現代社會能應付生態危害嗎?》(Ökologische Kommunikation : Kann die Moderne Gesellschaft sich auf Ökologische Gefährdungen Einstellen?),台北:桂冠,二○○一。
Lynch, Aaron著,張定綺譯,《思想傳染》(Thought Contagion: How Belief Spreads Through Society),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八。
Marcuse, Herbert著,林明澤中譯(1997),〈從共識形態到工具性控制〉,收錄於Jeffrey C. Alexander與Steven Seidman主編,吳潛誠編校,《文化與社會:當代辯論》(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台北:立緒,一九九七,第329~339頁。
McNair, Brian,《政治傳播學》(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台北:風雲論壇,二○○一。
Meadows Donella H.等撰,朱岑樓、胡薇麗譯,《成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台北:巨流,一九七四。
Meecham, Pam、Sheldon, Julie著,王秀滿譯《現代藝術批判》(Modern Ar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縣永和市:韋柏文化,二○○三。
Moore, Alanna著,曾紫玉、陳瀅譯,《揭開石器時代的農耕奧秘:二十一世紀的生態農耕》,台北:琉璃光,二○○四。
Morley, David. 〝Television: Not so much a visual medium, more a visual object,〞 in Chris Jenk (ed),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1995, pp. 170-189.
Nye, Jr. Joseph S.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台北:遠流,二○○六。
Ophuls, William著,何沙崙譯,《生態學與匱乏政治學》(Ec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Scarcity),台北:華泰,一九八○。
Osho著,謙達那譯,《當鞋子合腳時:莊子的故事》(When the Shoes Fits),台北:奧修,一九九二。
Owen, D. F.著,蔡伸章譯,《生態學是什麼?》(What is Ecology?),台北:書泉,一九九五。
Pepper, David. Eco-Socialism: From Deep Ecology to Social Justice. London: Routledge, 1993.
Rader, Melvin著,傅佩榮譯,《宗教哲學初探》,台北:黎明,一九八四。
Real, Michael. 〝Perspective: The Significance of Mass-Mediated Culture,〞from Michael Real, Mass Mediated Cult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7.
Rentschler, Ruth編,羅秀芝譯,《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Shaping Culture: Arts & Entertainment Management),台北:五觀藝術管理,二○○三。
Robinson, Julian著,薛絢,《美學地圖》(The Quest for Human Beauty: An Illustrated History),台北:台灣商務,一九九九。
Rosenbaum, Walter A.著,許舒翔等譯,《環境政治學》(Environmental Politics and Policy),台北:五南,二○○五。
Rosenberg, Harold. 〝Art of Bad Conscience,〞 in Rosenberg, Artworks & Packages, Chicago: U of Chicago P 1969, pp. 157~170.
Schmitt, Carl著,姚朝森譯,《政治性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台北:聯經,二○○五。
Schumacher, Ernst F.著,李華夏譯,《小即是美:一本把人當回事的經濟學著作》(Small i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Really Mattered),台北新店:立緒,二○○○。
Schwartz, Jeffrey M. A Return to Innocence : Philosophical Guidance in An Age of Cynicism. NY : ReganBooks, 1998.
Shohat, Ella and Stam, Robert. 〝 Narrativizing visual culture: Towards a polycentric aesthetics, 〞 in Mirzoeff, Nicholas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37-59.
Sloterdijk, Peter, Critique of Cynical Reason. trans. Michael Eldred,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7.
Stangos, Nikos (ed.). Concepts of Modern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81.
Stankiewicz, W. J.著,古偉瀛、吳貞儀譯,《政治短喻學》(Political Gnomics),台北:旺角,二○○二。
Strauss, Leo著,彭剛譯,《自然權利與歷史》(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台北:遠足,二○○五。
Teilhard de Chardin, Pierre著,李弘祺譯,《人的現象》(The Phenomenon of Man),台北:聯經,一九八九。
Thich Nhat Hanh(一行禪師)著,陳麗舟譯,《耕一畦和平的淨土》(Creating True Peace),台北:商周,二○○六。
Vergine, Lea (ed.). Trash: From Junk to Art. California: Gingko, 1997.
Virilio, Paul著,陸元昶譯,《解放的速度》(La Vitesse De Libèration)南京:江蘇人民,二○○四。
Willis, Paul.〝The Cultural Media and Symbolic Creativity,〞 in Paul Willis, Common Cultur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30-58.
Wilson, Edward Osborne. The Diversity of Life. MA, Cambridge: Belknap P of Harvard U P, 1992.
Wilson, Stephen. Information Arts: Intersections of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2002.
網路資料
反核行動劇,http://www.gcaa.org.tw/issue/nuclear/news-01/87021501.htm 2005/6/5。
吳瑪悧,〈當代藝術.女性藝術家vs.社會〉(2003/04/23)http://www.cyut.edu.tw/~ft/academic-dissertation2003-3.htm accessed 2006/9/28。
行動劇筆記,《Zonble’s Prompt Book》(2004/07/21)http://zonble.twbbs.org/archives/2005_09/806.php accessed 2005/05/06。
李永展、廖億美 ,〈在自決與自救之後,誰來為台灣環境療傷止痛?〉,收錄於歐陽喬暉、黃勉善編著,《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 厚生基金會,1998,125~147頁。http://www:cc.nctu.edu.tw/~humeco/accessed accessed 2006/10/28。
京都議定書生效、大學生反八輕、政院前裸體抗議,《東森新聞報》(2005/02/15)http://www.ettoday.com/2005/02/15/91-1753362.htm accessed 2006/01/03。
林濁水,〈和統治者展開文化總體戰:五二○實踐藝術聯展—一個充滿可能性的起點〉,《新潮流雜誌》(1989/05/19)http://www.movement.org.tw/retro_main_g_5.html accessed 2006/01/03。
邱花妹,〈全球化下的紅綠政治實踐〉,《Taiwan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http://tean.formosa.org/article/rgsv_visit_tw.htm accessed 2006/4/13。
黃海鳴,〈冷海風、枯草浪中的造型詩:談二○○一國際地景藝術〉,《藝術家這麼說》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112/artist12-21.html accessed 2006/01/09。
鄭先祐,〈永續之道:社會樸素運動〉,原刊登於《環耕》(1997,6月),第9期,第42~46頁。 file://F:\frugality.htm accessed 2005/06/01。
——,〈新世紀的綠色思潮:文明擴張下的台灣〉,載於《現代學術研究》,第10期(2000),http://www:cc.nctu.edu.tw/~humeco/ accessed 2005/06/01。
——,〈蘭嶼達悟族生態體系的土地經營:外來拓荒的衝擊〉,http://www:cc.nctu.edu.tw/~humeco/ accessed 2006/10/28。
唐澄暐,〈行動劇餵飽媒體,訴求無人知〉,《台灣立報》。(2005/09/04)http://www.crossborder.org.tw/blog/archives/000107.html accessed 2006/01/09。
彭鑫,〈「五二○週年」:回顧農民運動〉, 《新潮流雜誌》(1989/05/19)
http://www.movement.org.tw/retro_main_g_2.html accessed 2006/01/03。
張子見,〈笨蛋,問題在環境:大學裸男抗議事件導演告白〉,《台灣環境電子報》(2005/02/23) http://groups.msn.com/995/page31.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352&LastModified=4675511233843277764 accessed 2006/01/09。
環聯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tepu。
蘭嶼問題,http://web.my8d.net/m5a07/volem003/antipark2.htm accessed 006/10/28。
蘭嶼問題,http://www.2003hr.net/point_21.htm accessed 2006/10/28。
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政策路線大會考,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590000/newsid_4599500/4599557.stm accessed 2005/12/10。
〈青年學子發起送台灣土進聯合國〉,《人間福報》(2004/01/15)
http://www.wfdn.com.tw/9301/040115/news/011506-1.htm accessed 005/05/06。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n.d.) http://www.greatbuildings.com/architects/Maya_Lin.html accessed 200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