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專書類】
Mike Crang著、王志宏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
Pyrs Gruffudd著、方淑惠譯(2006)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圖書。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宏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
中華日報叢書(1969)無敵金龍,台北:中華日報社。
天下編輯(1992)發現台灣(1620∼1945)下冊,台北市:天下雜誌出版社。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編著(2006)台灣棒球百年史(1906∼2006),台北: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1946)台灣一年來之教育。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5)教育建設,台灣光復三十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
台北市文獻會編(2002)台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台北:台北市文獻會。
宋君復編著(1950)壘球,台北:正中書局。
林華韋、林韋君編著(2005)典藏台灣棒球史-嘉農棒球(1928∼2005),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文化。高正源(1994)東昇的旭日,台北市:民生報出版。
徐宗懋編著(2004)三冠王之夢,台北:大地出版。
陳顯明等(1990)中國棒球運動史,中國:武漢。
張敬果(1983)中華民國少年、青少年、青年棒球發展史實,作者自印。
張勝彥等編著(1996)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郭源治(1998)熱球,台北:新中原出版社。
梁居正攝、黃金鐘主編(1981)台灣行腳,台北:大拇指出版社。
曾文誠、盂峻瑋(2004)台灣棒球王,台北:我識出版社。
遠流台灣館編著(2002)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
劉還月(1987)回首看台灣,台北:漢光文化事業。
瘦橘子(2004)棒極了,林華韋的棒球時光,台北:聯經出版社。
謝仕淵、謝佳芬(2003)台灣棒球一百年,台北:城邦文化事業。簡永昌(1977)中華青少棒發展史實,環球雜誌社印行。
簡永昌(1983)中華棒球發展史,中華棒球,作者自印。
簡永昌(1993)中華棒球史記,台北:作者自印。
蘇錦章(1996)嘉義棒球史話,台北:聯經出版社。
【期刊類】
王怡(1968)身經百戰的龍山國小,體育世界文摘,(24):47。
王佩芬(2006)給我哈利波特之眼-一個棒球歷史紀錄片的田野觀察與思考,台灣史料集刊,(2):114。
中華體育編輯委員會編印(1973)中華體育,(18):28∼29。
戶部良也、林伯修譯(2005)東台灣棒球的濫觴,職業棒球(274):106。
光華雜誌(1984)〈把比賽帶到您家裡-棒球衛星實況轉播〉:32。
李淑芳(1999)日本都市對抗賽歷史篇,棒球世界,(4):57∼58。
吳怡佳(1995a)校傲江湖之四:華興中學,兄弟,(41):72。
吳怡佳(1995b)校傲江湖之三:美和中學棒球隊兄弟,(37):75∼76。
吳建達(1997)推動高雄棒運的搖籃-立德棒球場,高雄畫刊:22。
吳世政(2006)運動地理學之景觀研究,台灣運動哲學研討會報告書:126∼127。孫鍵政(1974)中華民國青少棒發展史實:7。
翁嘉銘(1992)棒球的美麗與哀愁-民心變遷下的台灣棒球史,國家運動,12(23):27∼28。
晏山農(2006)永恆回歸的苦痛與樂趣-台灣棒球的本土質性,棒球文化資產保存研討座談會手冊:7。
張殿文(1992)吳念真對棒球的終極關懷,兄弟,(2):101。
陳嘉謀(2002)台灣國民學校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1968),台東學院學報,(13):139∼140、143。黃成志、蔡守浦(2002)台灣日據前期棒球史中運動文化的塑造-一個體育社會學的觀察視角,大專體育,(61):125∼126。葉鴻慶(1999)走過台北球場,職業棒球,(221):10。編者(1968)小鷹隊教練黃在傳,體育世界文摘,(27):17。
蕭美君(1983)台灣棒球場史,中華棒球,(12):43。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 254。謝仕淵(2004)地域棒球風-後山傳奇.南國榮光,大地雜誌,(197):26∼31。
謝仕淵(2006a)日治時期台灣棒球史研究的史料、史觀與課題,台灣史料集刊,(2):33∼34。
謝仕淵(2006b)主體詮釋、歷史建構與台灣棒球史,棒球文化資產保存研討座談會手冊:10∼11。
【學術論文類】
朱心儀(2005)台視1962∼1969節目內容之演變,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何致中(2002)地方與認同:宜蘭地區地方特質與認同政治間的關連,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吳旭峰(1991)台灣糖廠空間之形塑與轉化,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吳世政(2005)台灣棒球場域的文化空間論述:一個運動地理學的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韋誠(2003)是鎖鍊還是羽翼-原住民棒球選手的運動之路,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丁國(2006)社會變遷與台灣棒球運動的發展(189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研究計畫。
林琪雯(1995)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台灣棒球發展史,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范春源(1998)戰後台灣小學體育科教育演變之研究(民國34∼83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施雅軒(2001)竹苗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力可(2000)台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嘉謀(2002)台灣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1968),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體育教學碩士論文。
梁淑玲(1993)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1895∼1990),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武清(2004)網路媒介與集體記憶:台灣棒球史中的「龍魂不滅」談起,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枝興(2004)台灣戰後社會變遷與休閒運動之發展,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系碩士論文。蔡宗信(1992)日據時代台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1895(明治28)年至1926(大正15)年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謝佳芬(2005)台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報紙類】
大成體育報,2000年11月27日,第7版。
日日新報,1924(大正13)年9月28日。
中央日報,1967年5月24日,第5版。
民眾日報,1992年8月24日。
民生報,2000年11月26日,B4版。
民生報,2000年11月22日,第5版。
聯合報,1971年10月6日,第7版。
聯合報,1998年10月12日,39版。
【網站資源類】
台灣棒球新聞數位典藏計畫:
聯合報,1963年9月2日,第2版。(萬眾歡慶開港 花蓮盛況空前)http://ndap.dils.tku.edu.tw:8080/ndap/querynews2.jsp?id=486
聯合報,1968年6月25日,第6版。(國校棒賽制度 明年將要更改)http://ndap.dils.tku.edu.tw:8080/ndap/querynews2.jsp?id=1509
聯合報,1969年12月30日,第5版。(從以往的鏡頭中回憶一年來的大事)http://ndap.dils.tku.edu.tw:8080/ndap/querynews2.jsp?id=2600
聯合報,1970年9月22日,第6版。(需要大力支持)
http://ndap.dils.tku.edu.tw:8080/ndap/querynews2.jsp?id=3296
台灣棒球維基網:
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E9%A6%96%E9%A0%81
蕃薯藤運動網:作家專欄曾文誠
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15732(2003)台灣棒球史(七)
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12187(2003)消失的台灣棒球賽──民聲杯棒球賽
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10154(2003)陳潤波口述棒球史(下)
http://sports.yam.com/show.php?id=0000030969(2004)一本老書上的發現
高雄老照片資料檢索系統: http://163.32.121.67/picsearch.asp
民明網: http://min-mei.org/blog/2005/09/12/48/
【其他類:影像紀錄片】
公共電視台紀錄片:
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第一集(遙遠的球賽),2006年10月18日。
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第二集(台灣好手),2006年10月25日。
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第三集(出國比賽:與國際接軌),2006年11月1日。
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第四集(小小英雄揚威記),2006年11月8日。
二、外文部分
【英文類】
Anderson J.(1988)Nationalist ideology and territory, Nationalism, self-dtermination and
political geography. London:Croom Helm.
John Bale(1994)Landscape of Modern Sport. New York: Leicester Press.
John Bale(2003a)Sports Geography ,2nd, London: Routledge.
John Bale(2003b)Human Ge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Sport, in Coakley, Jay. Handbook
of Sport Studies.
Overton, M.(1994)Historical Geography,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third
edition, Johnston, R.J, eds. Oxford:Blackwell.
【日文類】
西協良朋編(1996)台灣中等學校野球史。
湯川充雄(1932)台灣野球史。
稻桓武(1972)野球,東京:成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