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02: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淑惠
研究生(外文):Tsai,shu-hui
論文名稱:三至六歲蒙特梭利教師之證照培訓
論文名稱(外文):Montessori Teachers' Certification Training for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Aged 3-6
指導教授:謝美慧謝美慧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Mei-Huey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0
中文關鍵詞:蒙特梭利教師師資培訓蒙特梭利證照
外文關鍵詞:Montessori teachersINSETAMI certificatio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8
  • 點閱點閱:20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本研究係探討蒙特梭利3∼6歲教師師資培訓相關問題。為了達到此目的,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由某蒙特梭利幼稚園挑選六位學過AMI 3~6歲蒙特梭利教學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方式進行。本研究獲致重要發現如下:
一、 蒙特梭利教師參加師資培訓的動機有:求學階段與就業後對蒙特梭利的認同、教育工作歷程對老師參加蒙特梭利師資培訓的動機、園所提供老師參加蒙特梭利師資培訓取得國際證照、老師參加蒙特梭利師資培訓的動機、老師參加國外蒙特梭利師資培訓的考慮主因等五項。
二、 由蒙特梭利師資培訓課程、幼兒教師對蒙特梭利證照的觀點等兩個方向探討幼兒教師對蒙特梭利師資培訓課程與證照的觀點。
三、 由修讀蒙特梭利國際證照課程前後對老師的影響、蒙特梭利教師未取得國際證照時,解決瓶頸的方法、教師取得蒙特梭利國際證照後在教室中的角色等三個方向探討蒙特梭利專業教師在取得國際證照前後對教學的影響。
四、 老師對蒙特梭利師資培訓的看法係由:老師參加國內蒙特梭利證照培訓的看法、老師對國內蒙特梭利師資培訓的建議和期許、老師國外蒙特梭利證照培訓的看法、老師對國外蒙特梭利師資培訓國際證照的建議和期許等四個方向探討。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Montessori teachers who teach 3-6 years young children.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ix nursery school teach-ers were conducted. These teachers had completed their AMI 3-6 year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s:
1. The incentives of the interviewees who attended Montessori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 included: they got to acquire the knowledge of Montessori teaching during un-dergraduate and practicum period that impeded their motivation of INSET. Further-more, the nursery school administrators sponsored them to attend the AMI training program also promote their intentions.
2. The nursery teachers perceived the Montessori Teaching Training Program would faci-litate the nursery teachers fruitful knowledge about children and teaching equipments.
3. The nursery school teachers changed their roles in class to an observer, a preparing person and a proctor of children after the AMI training program. They learn to appre-ciate children's learning temple, and were more confident in communicating Montesso-ri's teaching with parents.
4. After comparing the AMI training program with the Taiwanese INSET, the nursery teachers would suggest that the Taiwanese AMI training could invite more specialists attending and teaching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future, the popularization of AMI certificates would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and benefit to young children in class.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蒙特梭利教師 5
第二節 蒙特梭利教師證照 15
第三節 蒙特梭利培訓機構 20
第四節 AMI3∼6歲師資培訓課程之內容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8
第一節 研究流程 5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0
第三節 限制因素 60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 62
第五節 研究程序 66
第六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方法 69
第七節 研究的信賴度 72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74
第一節 蒙特梭利教師參加師資培訓的動機 74
第二節 幼兒教師對蒙特梭利師資培訓課程與證照的觀點 91
第三節 蒙特梭利教師在取得國際證照前後對教學的影響 100
第四節 教師對蒙特梭利師資培訓的建議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8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128
第二節 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7
中文部分 137
外文部分 139
附錄一 142
附錄二 145
附錄三 150
附錄四 152
中文部分
丁文生(1995)。職業證照與職業生涯之探討—技術士的未來不是夢。就業與訓練,13(1),3-7。
王淑清(1992)。蒙特梭利實驗教學法與單元設計教學法對幼兒身動作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2001)。蒙特梭利生平與貢獻,台北: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線上檢索日期:2001年8月1日。網址:http://www.montessori-teacher.com.tw/Q&A.htm
李永真(1995)。青少年宗教教育:蒙特梭利教育觀的探索與補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台北。
林家興(1993)。輔導員證照制度有待商榷。輔導與諮商,93,2-3。
林秀慧(1996)。蒙特梭利教學法實施之探討-以兩所台北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林意清(1997)。蒙特梭利感覺教育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林海清(2000)。從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看校長證照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7,21-24。
吳松齡(2000)。企管研究所在校生與畢業生參與專業人才證照驗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彰化。
施玉芬(2004)。蒙特梭利生活及感官教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秦夢群(1999)。校長職前教育之分析與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9,11-16
高潔純(2002)。蒙特梭利活動方案對改善機構失智長者問題行為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台北。
耕莘護理專科學校(2006)。如何成為蒙氏教師。台北:耕莘護理專科學校。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8月15日。網址:http://163.21.98.178/ctcn/digitizer1_4.html
財團法人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2006)。師資培訓。台北:財團法人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8月15日。網址:http://www.cfmontessori.org.tw/international_class.html
財團法人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成立宗旨。台北,財團法人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1月24日。網址:http://www.cfmontessori.com.tw/。
許惠欣(1984)。蒙特梭利與幼兒教育(增訂一版)。台南:光華女中。
許惠欣(1979)。蒙特梭利教育學說及其在現代幼兒心理與教育研究上之地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玉娟(1997)。不同背景幼兒教師的蒙特梭利幼兒教育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頁367)。台北:五南。
陳淑芳(1990)。幼稚園課程研究-蒙特梭利教學模式和一般單元教學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淑婉(1997)。一位幼兒教師教學方法轉型歷程之研究--由單元教學法轉型為蒙特梭利教學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9月4日。網址: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asp?id=3
張波峰(1993)。加強技能檢定與職業證照制度研究摘要。技術及職業教育,13,36-40
曾文政(2002)。國民小學校長證照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楊振昇(2000)。校長證照制度與校長專業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7,26-30
蒙特梭利3∼6歲教育探討成長班第三期招生簡章(2006)。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會刊,15,31-32。
鄭青青(1993)。蒙特梭利實驗教學法與單元設計教學法對幼兒創造力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鍾萬梅(1996)。你看到絆腳的石頭嗎?--實施證照制度應顧及的重要課題。師說,97,30-32。
鍾淑惠(2003)。幼兒圖畫故事書在蒙特梭利教學中之應用---以一所托兒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外文部分
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 USA (AMI/USA )( 2006, Sep. 14) N.Y.: Author. Retrieved Sep. 1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montessori-ami.org/
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 (AMS)(2006, Sep. 14). N.Y.: Author. Retrieved Sep. 1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mshq.org/index.html
Denzin, N. K. (1989).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Sociological Method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Montessori, M. (1989) 。幼兒的心智-吸收性心智( The Absorbent Mind )(許惠珠譯)。台北:中華民國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原著出版於1949)
Montessori, M. (1994) 。幼兒之秘( The Secret of Childhood)(初版二刷)(王愉文、李玄媛、李淑容、邱埱雅、許興仁與陳昂宜譯)。台南:光華女中。(原著出版於1936)
Montessori, M. (1996) 。發現兒童( The Discovery of The Child )(許惠珠與邱埱雅譯)。台南:光華女中。(原著出版於1948)。
Montessori, Mario M. (2000) 。人類傾向和蒙特梭利教育( The Human Tendencies end Montessori Education )(楊俊秀譯)。台北:桂冠圖書。
Montessori, M. (2000a) 。教育與和平( Education and Peace )(莊建宜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32)
Montessori, M. (2000b) 。家庭與孩子( The Child in the Family )(何佳芬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36)
Montessori, M. (2000c) 。新世紀的教育( Education of a New World )(李裕光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46)
Montessori, M. (2000d) 。瞭解孩子( 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 )(呂素美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48)
Montessori, M. (2001a) 。發現兒童( The Discovery of The Child )(吳玥玢與吳京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48)。
Montessori, M. (2001b) 。人的成長( The Formation of Man )(張君虹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50)
Montessori, M. (2003) 。童年之秘( The Secret of Childhood)(再版三刷)(李田樹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36)
Montessori, M. (2005) 。吸收性心智( The Absorbent Mind )(初版二刷)(魏寶貝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49)
Lillard, Paula Polk (1994) 。蒙特梭利新探( Montessori a Modern Approach )(初版六刷)(許興仁與邱埱雅譯)。台南:光華女中。(原著出版於1973)
Standing, E. M. (1993)。蒙特梭利生平與貢獻( Maria Montessori : Her Life and Work )(二版二刷)(徐炳勳譯)。台北:及幼文化。(原著出版於1957)
相良敦子 (1991)。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論概說(Montessori - -Method,第一卷 )(再版三刷)(新民幼教圖書公司編輯委員會譯)。台北:新民幼教圖書公司。(原著出版日期:未知)
岩田陽子、南昌子與石井昭子 (1991)。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日常生活練習(Montessori - -Method,第二卷 )(再版三刷)(新民幼教圖書公司編輯委員會譯)。台北:新民幼教圖書公司。(原著出版日期:未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 任立中、陳厚銘、羅家儀,行銷化特殊資產與信譽障礙對台灣跨國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模式選擇之影響,企銀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民國八十八年。
2. 28. 黃俊英(民75),高科技產品的行銷,現代管理月刊,一月號,p.18-20。
3. 34. 賴士葆,企業技術特性與新產品發展績效相關之研究,管理評論,民76年。
4. 顏志榮(1995),「美國緝毒經驗之研究」,警學叢刊第25卷第3期。
5. 江慶興、陳政叡(1998),「入出境管制業務研析」,警學叢刊第28卷第5期。
6. 鄭瑞隆(1997),少女從娼原因與防治策略之研究,犯罪學期刊,第三期,85-120頁。
7. 王寬弘、簡建章、柯雨瑞(1998),我國商港安全檢查之理論與實務研究,警學叢刊廿八卷五期。
8. 李名盛(1998),「犯罪模式分析之研究─以台灣海洛因及安非他命交易為例」,刑事科學第45期,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9. 丁樹範(1992),開放大陸探親以來中華民國大陸政策的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8期,11頁。
10. 宋國誠,中華民國大陸政策與中共對台政策的比較評估(上),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1期,13頁。
11. 姚高橋、楊鈞池(2001),兩岸三通對治安的衝擊與影響,國家政策論壇─社會政治篇,第1卷第9期。
12. 丁文生(1995)。職業證照與職業生涯之探討—技術士的未來不是夢。就業與訓練,13(1),3-7。
13. 林海清(2000)。從校長培育與專業發展看校長證照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7,21-24。
14. 秦夢群(1999)。校長職前教育之分析與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9,11-16
15. 楊振昇(2000)。校長證照制度與校長專業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37,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