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書籍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6)。W. Lawrence Neuman原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方謙譯(1994)。Jonathan Culler原著。羅蘭•巴特。台北:桂冠。
何穎怡譯、蕭秀琴編輯(2002)。Nelson George原著。嘻哈美國。台北:商周。
宋光宇譯(1987)。Abner Cohen原著。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金楓。
李幼蒸譯(1991)。Barthes Roland原著。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
李宏偉譯(1997)。Susan B. Kaiser原著。服裝社會心理學1。台北:商鼎。
李長青譯(1995)。Alison Lurie原著。解讀服裝。台北:鼎商。
林宗德譯(2004)。Philip Smith原著。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縣:韋伯。
林義男譯(1997)。Donald Light, Jr. & Suzanne Keller原著。社會學。台北:巨流。
施忠連譯(1994)。David McLellan原著。意識型態。台北:桂冠。
唐小兵譯(1990)。Fredric Jameson原著。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當代。
夏鑄久等人譯(2002)。Manuel Castells原著。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高熏芳、王向葵譯(2001)。Josepha Maxwell原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張方譯(1997)。Steven Cohan & Linda M. Shires著。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板橋市:駱駝。
張明貴譯(1990)。Alan Engel等人原著。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
張儒林譯(2005)。Dick Hebdige原著。次文化:風格的意義。臺北:國立編譯館。
張錦華等人譯(1995)。John Fiske原著。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Roland Barthes原著。神話學。台北:桂冠。
陳永寬譯(1988)。Terence Hawkcs原著。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台北:南方。
費勇等人譯(2001)。Georg Simmel原著。時尚的哲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譯 (1992)。R. L. Solso原著。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麗玲譯(1992)。Stuart Hall原著。意識型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載於陳世敏、潘家慶、鄭瑞城(主編)。文化,社會與媒體(87-135頁)。台北:遠流。
楊淑嬌譯(2004)。George Ritzer原著。當代社會學理論。台北市:巨流。
董學文、王葵譯(1992)。Roland Barthes原著。符號學美學。台北:商鼎。
劉精明譯(2000)。Mike Featherstone原著。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
劉賢俊、邱志淳譯(2004)。Stephen D.Tansey原著。淺說政治。台北縣:韋伯。
嚴平譯(1992)。Richard Palmer原著。詮釋學。台北:桂冠。
中文書籍、中文期刊論文
方孝謙(1999)。什麼是再現?跨學門觀點初探。新聞學研究,60,115-148。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臺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19,291-332。
呂潔如(2001)。只要你敢秀-青少年街頭流行運動文化初探。學校體育,11(2),108-114。李文心(2006)。街舞介紹。臺大體育,44,79-88。阮新邦(1993)。批判詮釋論與社會研究。台北:八方文化。
周慶華(2000)。中國符號學。台北市:揚智。
林益民(1997)。在街頭相遇─側寫青少年舞團。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5,209-225。
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台北:五南。
林義男、王文科(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五南。
林群英、陳翠玲(1990)。藝術概論。台北:全華科技。
邱永福(2001)。造形原理。台北:藝風堂。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7。
是元介(2003)。嘻哈萬歲。臺北:如何出版社。
唐維敏譯(1990)。William Miller原著。後現代與溝通理論。當代。51,26-41。
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主編(2003)。青少年文化素描-街舞與同人誌。台北:巨流。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光興(1997)。青少年文化研究:回應林益民。臺灣社會研究,25,227-231。陳李綢(2000)。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陳明珠譯(1990)。John Fiske原著。物質主義的影像研究。當代,51,70-83。
黃明甘(2006)。論街頭流行運動文化-街舞運動。明新學報,32,77-82。
黃瑞琴(2002)。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裕富(1990)。創意思境-視覺設計概論與方法。台北:田園城市。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亞太。
楊駿(2005)。社會學重點整理。台北:高點文化。
葉立誠(2000)。服飾美學。台北:鼎商。
葉立誠(2001)。台灣服飾流行地圖。台北:鼎商。
賈馥茗、楊深坑(1992)。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廖炳惠(1990)。形式與意識型態。台北:聯經。
劉慧雯 (2002)。Saussure符號學理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197-228。
歐崇敬(2000)。世界的圖像與構造:邁向存有學的最終理論。台北:新視野。
盧玉珍(2005)。街頭「飆舞」中的現代性意涵:與永恆告別。美育,151,20-27。龍協濤(1997)。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文化。
碩博士論文
呂潔如(2002)。城市.遊戲精靈-探訪街舞的文化世界。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台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巫貞慧(2003)。青少年生活風格與流行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玉如(2004)。比例關係應用於時尚性產品設計之探討-以個人配飾為個案之研究。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李婉菁(2006)。嘻哈品牌行銷之分析探討及創作。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靜怡(2005)。台灣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周甫亮(2001)。青少年在網咖中的次文化認同建構初探。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柏勳(2001)。街舞、街頭舞者、與中正紀念堂-人、活動、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關係。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景和(2005)。正統性的對戰:台灣嘻哈饒舌樂的音樂政治。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連育正(2000)。青少年消費型態與消費空間關係之研究-以西門町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陳伯拯(2005)。以符號學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陳招束(2000)。台灣廣告使用外國符碼之初探研究。政治大學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明凱(2004)。當代台灣嘻哈音樂錄影帶之視覺意涵研究―以西元2000-2004年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文貞(1997)。流行及其符號生產機制。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思劭(2005)。嘻哈、故事、與廣告效果。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劉慧雯 (1999)。電視廣告「效果」再探:語言遊戲的觀點。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閻書孝(2004)。論流行的社會基底。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鍾佳沁(2002)。全球化下街舞次文化再現之研究--台北的街舞空間。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外文資料
Barthes, R. (1967). Elements of Semiology (A. Lavers & C. Smith, Trans.). London: Jonathan Cape.
Baudrillard, J. (1976). L’e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Paris: Gallimard.
Baudrillard, J.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C-Levin, Trans.). St. Louis: Telos Press.
Davis, F. (1992). Fashion, culture, and the ident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eedman, R.(1986). Beauty bound.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Jenkins, R. (1996). Social identity. NY: Routledge.
Midol, N.(1997). Rap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Culture, subculture, 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G. Rail (Ed.), Sport and postmodern times﹙pp. 333-343﹚.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tchell, T.(1996). Popular music and local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aussure, F. de (1959). Course in general liguistics. ( W. Baskin. Tran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Simmel, G. (1904). Fashio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10,130-155. [Rpt.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2, 541-558.]
Simon-Miller, F. (1985). Commentary: Signs and cycles in the fashion system. In M. R. Solomon (Ed.), the Psychology of Fashion, (pp. 71-81).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D.C. Heath.
Wilson, E.(1985). Adorned in dream: Fash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Virago Press.
網站資料
HIP-HOP文化的形成(2003年8月21日)。2006年12月8日取自BBS水木清華站http://bbs.tsinghua.edu.cn/
Hip-Hop文化簡述(無日期)。2006年10月1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mosthandsomela/culture.htm
HipHop歷史(無日期)。2006年10月5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hiphop12191120/interest.htm
The Zulu Nation(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zulunation.com/
台灣的第一個街舞團體是誰?(2005年8月7日)。2006年12月8日取自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5080713826
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2006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306&CtUnit=941&BaseDSD=7
何謂街舞(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 http://ccbsd.tyhs.edu.tw/~s911431/hiphop.htm
迷彩(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竒摩知識http://jjckb.xinhuanet.com/www/Article/2004816104923-1.shtml
國立台北大學熱舞社網站(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 http://freehomepage.taconet.com.tw/This/is/taconet/top_hosts//popdance/
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1998),2007年3月5日取自http://140.111.34.46/dict/
街舞介紹(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http://w15.loxa.edu.tw/web9461102/index.html
舞魂DANCE SOUL(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 http://www.dancesoul.com.tw/
嬉皮(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4120301135
龐克(無日期)。2006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a90249kimo&article_id=2405994及http://campus.udn.com/ZOPE/UDNccnw/Ca_manage/newspage.html?NewsNo=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