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4.18)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10 14: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慈愛
研究生(外文):Zue Ai Wang
論文名稱:陳政宏藝術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art of Cheng-Hung Chen
指導教授:劉豐榮劉豐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eng-Jung L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1
中文關鍵詞:陳政宏台灣藝術嘉義地方藝術史
外文關鍵詞:Cheng-Hung ChenTaiwan ArtArt history of Chay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地區藝術家暨藝術教育家陳政宏之生涯發展歷程、性格特點、藝術傳承與藝術創作。在其藝術傳承方面,陳政宏師承自嘉義藝術教育家吳梅嶺與嘉義之國際級畫家張義雄,且後者兩位也是影響陳政宏藝術生涯最為深刻的老師,故本文將深入探討此兩位老師對陳政宏在藝術創作與藝術教學之影響。當陳政宏老師回到嘉義服務時,在其所服務的朴子國中、華南高商,以及其所成立的「陳老師畫室」與承接自戴壁吟的「嘉義回歸線畫室」等造就了不少台灣藝術人才,如鄭建昌、嚴明惠、侯俊明、王文志等,因此在嘉義地區的藝術傳承上,陳政宏扮演著某部分的承先啟後角色。在藝術創作方面,陳政宏師承自張義雄不屈不撓、堅毅執著的藝術精神,持續不斷地創作,早期作品以畫刀展現油畫層層堆疊出的厚實肌理,中晚期作品之色彩運用及筆觸線條均老練成熟,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從不以某一現況或定位為滿足,而能在藝術的世界中不斷探求自我的表現,因此後期作品之風格多變,有如西方大師畢卡索一般不斷地追求藝術,也不斷在追求自我的實現。本文將探究陳政宏承上啟下之藝術傳承精神,以及此精神對陳政宏藝術創作的影響,並且深入分析陳政宏藝術創作之風格與時代意義。
The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art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rt spirit passi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of Chayi artist and art educator, Cheng-Hung Chen. Cheng-Hung Chen learned art from Chayi art educator, Mei-Ling Wu, and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artist Yi-Xiong Zhang, both affect Chen’s art life a lot. The thesis will find out how the two teachers affect Chen on artistic creation and art education.
While Chen finished his study and went back to Chayi, he became an art teacher in PuZi junior high school and Wha-Nan commercial senior high. Chen’s art teaching workshop also cultivate many artists who are now famous in Taiwan. Therefore, Cheng-Hung Chen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art education in Taiwan.
As to artistic creation, Chen was influenced by his teacher, Yi-Xiong Zhang, especially on the insistence of making art. The works of his earlier period appear to be thick layered on texture. The works of middle and late period show the maturity on colors and line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he never satisfied with his achievement and continues to explore himself in art world. Therefore, the works of late period always changes and show diversity among them. His art life is like Picasso’s on pursuing art and fulfillment of himself.
The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art spirit of Cheng-Hung Chen and on how the spirit affect Chen’s artistic cre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artistic style and the unique meaning of Cheng-Hung Chen’s art work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10
第二章 陳政宏之生平、藝術歷程與性格特點 13
第一節 陳政宏之生平 13
第二節 陳政宏之藝術歷程 18
第三節 陳政宏性格特點 32
第三章 陳政宏之藝術傳承與影響 38
第一節 嘉義地區之藝術發展與傳承 38
第二節 陳政宏由吳梅嶺體系的傳承 50
第三節 陳政宏由張義雄體系的傳承 62
第四節 陳政宏對後輩藝術家的期望與影響 71
第四章 陳政宏作品分期及特色 79
第一節 任教與返鄉初期(1961~1981) 79
第二節 畫廊時期(1982~1998) 90
第三節 創作轉型時期(1999~2006) 105
第五章 結論 116
第一節 綜結 117
第二節 省思與啟示 121
參考書目. 123
附錄…………………………………………………………128
附錄一 陳政宏生平年表……………………………………………128
附錄二 陳政宏各時期作品特色比較表……………………………131
附錄三 陳政宏作品一覽表………………………………………….132
附錄四 陳政宏訪談日誌…………………………………………….139
一、中文專書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王耀庭,〈林玉山的生平與藝事〉,《台灣美術全集3─林玉山》,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李伯男、戴明德著,《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嘉義地區》,日創社文化,2003李欽賢,《台灣美術歷程》,台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1992
何政廣主編,《塞尚》,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6
何政廣著《歐美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4
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康丁斯基原著,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85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1987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林昌德,〈從李仲生談吳梅嶺老師的教育精神〉,《梅嶺會訊第十二期》,1995
陳政宏,《陳政宏畫集─航向內心世界的告白者》1992
陳政宏畫集,《鄉愁、蛻變→巨石的省思》,嘉義市文化局,2000
陳宏勉著,《百歲•師表•吳梅嶺》,台北市;雄獅美術,2002
陳東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圖書,1992
陳木子,《台灣藝術教育發展史》,台北;寰宇出版社,1996
謝東山主編《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0
謝里法,《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倪再沁,《藝術家↔台灣美術─細說從頭二十年》台北市;藝術家出版,1995
倪再沁,《台灣當代藝術之美》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市;雄獅圖書,1995
倪再沁,《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台北市;皇冠文學出版,1993
郭繼生,〈藝術批評的原則〉《錯萬物於筆端─藝術史與藝術批評文集》,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4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台北市;書林出版社,1990
黃小燕著,《浪人•秋歌•張義雄》,台北市;雄獅美術,2004
黃光男序,林坪總編,《台灣美術新風貌展1945~1993》,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頁3-4
陸蓉之著〈台灣當代美術新潮銳變的年代:1983-1993〉《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市;北美館,1993,
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05
蔣勳著,《台灣美術全集─洪瑞麟》,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1992
賴萬鎮總編輯,《張義雄江寶珠伉儷返鄉畫展作品集》,嘉義市文化局,2001
賴萬鎮總編輯,《陳政宏畫集 鄉愁蛻變─巨石的省思》,嘉義市文化局,2000
劉振源,《抽象派繪畫》,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8
戴明德等編輯,《嘉義市美術協會第14屆美展》,嘉義市;嘉義市美術協會,2000
蕭瓊瑞,《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台中市;台灣美術館,2004
蔣勳,〈回歸本土─七○年代台灣美術大勢〉,林平總編,《台灣美術新風貌展1945~1993》,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儲京之,《現代藝術先驅李仲生》,台北市;時報文化,1984

二、中文翻譯書
Carl Gustav Jung原著 鴻均譯著,《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結構
群文化事業,1990
Giulio Carlo Argan, Maurizio Fagiolo原著,曾堉、葉劉天增譯,《藝術史學的基礎》,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2
桑建平翻譯,Angelo De Fiore等撰,《巨匠美術週刊─梵谷》,台北市;錦繡出版,1992
Fabrice Hergott撰稿,許麗雯總編,《盧奧》,台北縣;文庫出版社,1994
克利帕迪著,王娟娟譯,《馬蒂斯》,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1

三、英文專書
ChippHerschel Browning, Selz,Peter Howard, Taylor,Joshua Charles(1996) Theories of modern art : 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urgen Tesch and Eckhard Hollmann edit (1997)Icons of Art─The 20th Century. Prestel Verlag.
E.H.Gombrich(1971)The Story of Art. Phaidon Press.

四、論文
江世豪,《戰後嘉義地區國畫發展之研究》,嘉大視覺藝術研究所,2004
吳望如,《吳梅嶺的美術教育與藝術創作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美術教育研究所,2002
吳金蓮,《陳哲的繪畫與藝術教學實踐之研究》,嘉大視覺藝術研究所,2004
林鴻濱,《陳澄波風景畫之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1997
林瓊玉,《林國治藝術教育與繪畫研究》,嘉大視覺藝術研究所,2005
陳瓊花,《林玉山繪畫藝術之研究》,台師大美術研究所,1984
張麗齡,《吳梅嶺的繪畫作品與美術教育之研究》,文大藝術研究所在職班,2003
劉長富,《論陳澄波的繪畫理念與特色》,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2003

五、訪談紀錄
王慈愛,〈陳政宏訪談日誌001〉 2006.12.3
王慈愛,〈陳政宏訪談日誌002〉2006.12.7
王慈愛,〈陳政宏訪談日誌003〉2006.12.22
王慈愛,〈陳政宏訪談日誌004〉2006.12.27
王慈愛,〈陳政宏訪談日誌005〉2007.1.13
王慈愛,〈陳政宏訪談日誌006〉2007.1.25
王慈愛,〈陳政宏家人訪談日誌001〉2007.2.1
王慈愛,〈陳政宏學生訪談日誌001〉2007.2.8
王慈愛,〈陳政宏學生訪談日誌002〉2007.2.9
王慈愛,〈陳政宏學生訪談日誌003〉2007.2.15
王慈愛,〈陳政宏學生訪談日誌004〉2007.2.16
王慈愛,〈陳政宏學生訪談日誌005〉2007.3.4
王慈愛,〈陳政宏畫友訪談日誌001〉2007.3.6
王慈愛,〈陳政宏學生訪談日誌006〉2007.3.8
王慈愛,〈陳政宏畫友訪談日誌002〉2007.4.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