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8: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沈玉琴
論文名稱: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方案之設計與評估
指導教授:張再明張再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家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方案父親角色認知父母教養態度親子關係
外文關鍵詞:aboriginal familyfather education programcognition of father roleparent-rearing attitude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13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5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方案」對增進原住民國小學童父親之父親角色認知、改變教養態度及改善親子關係的成效。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屏東縣排灣族某國小三到六年級的國小學童父親二十四位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接受為期八週,每週二小時,共十六小時的父職教育方案課程;控制組則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
研究的依變項為父親角色認知、父母教養態度和親子關係,評量工具為「父親角色認知量表」、「父母教養態度量表」以及「親子關係量表」,於課程結束時實施後測及經過四週後再進行追蹤測的評估。在每次課程進行過程中,進行父職教育方案各單元的回饋問卷並於活動結束時實施活動滿意調查,作為評估方案的依據。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實驗組的學童父親在後測與追蹤測上之父親角色認知、父母教養態度和親子關係的分數顯著高於控制組,顯示父職教育方案的實施,可以提高原住民學童父親之父親角色認知,能改變其教養態度,增進父與子雙方間親子關係之融洽。
二、從回饋資料及學童父親活動學習情形發現,實驗組學童父親自覺在父親角色認知有改變。
三、原住民學童父親對父職教育方案大抵上感到滿意。
針對研究的發現提供若干建議給未來研究及原住民家庭實務供作者的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and evaluation a father education program to promote aboriginal father’s role cognition, parent-rearing attitude,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he quasi-experiment design is applied Twenty-four aboriginal fathers we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Half of the subjects were assigned as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others were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tended a 16-hour father education program,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The Father Role Cognition Scale", "The Parent-rearing Attitude Scale "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cale ", Were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gra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hiev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Father Role Cognition Scale", "The Parent-rearing Attitude Scale "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cale ".
2.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high extent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gram and provide positive feedback to the program.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tioner and future studies were provide.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次 --------------------------------------------- iii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原住民的社會制度與家庭問題 ------------------ 10
第二節 父職教育之發展與現況------------------------- 17
第三節 父親角色認知的概念及相關研究----------------- 22
第四節 教養行為、親子溝通的概念及相關研究-----------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假設 ----------------------------------- 31
第二節 實驗設計 ----------------------------------- 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6
第四節 實驗處理 ------------------------------------ 38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42
第六節 實施程序 ------------------------------------ 46
第七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兩組學童父親在各依變項上得分之差異考驗分析--- 51
第二節 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課程活動之滿意情形分析----- 60
第三節 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方案之評估----------------- 67
第三節 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課程之困難與相關問題-------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8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8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89
貳、英文部分------------------------------------------ 96


附錄
附錄一 父親角色認知量表 --------------------------- 100
附錄二 父母教養態度量表 --------------------------- 102
附錄三 親子關係量表—家長版------------------------- 104
附錄四 親子關係量表—兒童版------------------------- 106
附錄五 父職教育方案課程需求問卷--------------------- 108
附錄六 活動滿意調查表------------------------------- 110
附錄七 活動單元回饋單------------------------------- 112
附錄八 活動單元紀錄表------------------------------- 113
附錄九 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方案之設計與評估----------- 114
附錄十 量表同意使用函------------------------------- 149
活動單元附表
活動單1-1 團體契約------------------------------------- 152
活動單1-2 甜蜜的負擔----------------------------------- 153
活動單1-3 稱職的父親----------------------------------- 154
活動單1-4 子女理想的父職參與 -------------------------- 155
活動單2-1 內在資源特質單------------------------------- 156
活動單2-2 特質尋寶 ------------------------------------ 157
活動單3-1 世上最每位的泡麵----------------------------- 158
活動單3-2 溝通風格介紹--------------------------------- 159
活動單4-1 20塊美金的時間----------------------------- 164
活動單5-1 白紙黑點與黑紙與白點------------------------- 165
活動單6-1 只有你能欣賞我------------------------------- 166
活動單6-2 愛就要勇敢說出來---------------------------- 167
活動單6-3 增進親子關係的一百句好話--------------------- 169
活動單7-1 一位美國父親的懺悔 --------------------------- 170
活動單7-2 我要活下去---------------------------------- 171

表次
表3-2-1 實驗設計一覽表------------------------------ 33
表3-3-1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表------------------------- 36
表3-3-2 研究對象之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分配表--------- 37
表3-4-1 原住民家庭父職教育方案主題內容一覽表--------- 38
表4-1-1 實驗組與控制組父親角色認知的前測、後測、追蹤測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調整後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 52
表4-1-2 實驗組與控制組父親角色認知後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1-3 實驗組與控制組父親角色認知的追蹤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3
表4-1-4 實驗組與控制組父母教養態度的前測、後測、追蹤測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調整後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54
表4-1-5 實驗組與控制組父母教養態度的後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1-6 實驗組與控制組父母教養態度的追蹤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5
表4-1-7 實驗組與控制組親子關係的前測、後測、追蹤測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調整後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56
表4-1-8 實驗組與控制組親子關係-家長版的後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6
表4-1-9 實驗組與控制組親子關係-家長版的追蹤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7
表4-1-10 實驗組與控制組親子關係的前測、後測、追蹤測平均數與標準差及調整後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58
表4-1-11 實驗組與控制組親子關係-兒童版的後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8
表4-1-12 實驗組與控制組親子關係-兒童版的追蹤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59
表4-2-1 學童對活動課程各單元時間安排的滿意情形之百分比摘要表-----------------------------------------------------60
表4-2-2 學童父親對團體的氣氛滿意情形之百分比摘要表----61
表4-2-3 學童父親對今天參加團體的心情滿意情形之百分比摘要表---------------------------------------------------- 62
表4-2-4 學童父親對今天進行的活動滿意情形之百分比摘要表---------------------------------------------------------- 62
表4-2-5 學童父親對上週自己的練習程度滿意情形之百分比摘要表--------------------------------------------------- 63
表4-2-6 實驗組學童父親參與學習活動後對課程內容滿意度分析摘要表---------------------------------------------------64
表4-2-7 實驗組學童父親參與學習活動後對講師授課滿意度分析摘要表---------------------------------------------------65
表4-2-8 實驗組學童父親參與學習活動後活動過程硬體(場地設備)軟體(行政服務內容)滿意度分析摘要表---------------65
表4-2-9 實驗組學童父親參與活動單元出席次數統計摘要表--66


圖次
圖3-4-1 單元活動運作模式------------------------------40
圖3-6-1 本研究實驗的實施流程圖------------------------46
壹、中文部分
王大維(1996)。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木榮等(2000)。南投縣國民中小學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互動性研究。原住民教育研究,3,頁65-124。
王以仁(2001)。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心理出版社。
王行、莫藜藜(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4-2411-HO31-002-H3。
王連生(1991)。親職教育—理論與運用。台北:五南。
王佩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2,52-57。
王舒芸、余漢儀(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父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叢桂(2000a)。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叢桂(2000b)。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57-80。
王麗玲(1996)。南區大專學生對父親家庭角色態度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任以容(2004)。國中生所知覺的父母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朱岑樓(1979)。婚姻研究(第二版)。台北:大中國圖書。
余光宏(1976)。環山泰雅人的社會變遷與青少年調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余書麟(1994)。親職教育。台北:水牛出版社。
吳金香(1978)。父母教養方式與與國中自我觀念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吳麗娟 (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李亦園(1978)。不可忽視山地青少年問題。中國論壇,6(7),32-34。
李亦園、許木柱(1985)。台灣高山族現代化適應問題:一些初步發現及理論意含。科學發展月刊,13(11),1413-1425。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
李孟真(2000)「理情U型自尊模式」親職團體方案對國中家長教養態度、親子關係及其子女自尊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林家興(1998)。親職教育實施方式的檢討與建議。測驗與輔導,第151 期,頁3132-3135。
林莉菁(2000)。單親父親的男性角色與親職角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金惠梅(1997)。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教養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胡邦欣(2000)。學校與社區家長互動關係:一位原住民女性校長的理念與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原住民資訊網(2006)。中華民國台閩地區原住民人口統計表。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1月21日。網址:http//www.apc.gov.tw/02_convinent/05_statistics/sta_03_1.asp
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彰化。
徐綺穗(2000)。父職及其與子女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8,193-204。
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馬惠芬(2003)。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法上與國中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高淑芳、何秀珠(1997)。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之家庭環境、學習概況、行為困擾調查研究—訪視當地資深教師。原住民教育季刊,5,17-37。
高惠娟(1986)。由婆媳和諧性的區分探討父母管教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區詠熙(1996)。一個幸福的婚禮—如何結合你心中的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台北:生命潛能。
張如慧(2002。)民族與性別之潛在課程—以原住民女學生為例。台北:師大書苑。
張再明(2002)。以同儕式成長團體推動家庭教育之初探。集於廖永靜主編 「農村婦女成長團體方案與執行」。雲林縣: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編印。
張再明(2004)。父職參與及父職教育的作法。(未出版),嘉義大學,嘉義。
張再明(2004)。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中心辦理「建立原住民家庭教育推展學習團隊」活動內容記錄,未出版。
張百蓮(2005)。男性受刑人父職教育讀書會方案設計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
張佳琪(1998)。國小低年級教科書中「父母角色」之分析— 以國語、社會、道德與健康三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台灣。
張佩韻(1999)。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東華書局。
梁志彬(2004)。男受刑人父職角色認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郭佳華(2002)。父親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奇祿(1992)。臺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
陳再興、涂信忠(2004)。學校本位的原住民學習型家庭教育方案---以屏東縣泰武國小為例。2004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廿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論文集。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陳建志(1998)。族群及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作比較。教育心理研究,21,85-106。國立政治大學。
陳昭帆(2001)。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徙、就業與歧視問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陳淑貞(1993)。父親涉入子女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陳貴龍(1986)。高山族學生接納自我及他人之研究。輔導學報,8,79-99。
陳曉慧(1999)。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角色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曾端真(1991)。親職教育概述(上)。諮商與輔導,第66 期,頁17-19。
曾端真(1993)。親職教育模式與方案。台北:天馬。
黃正璋(2000)。一個深山部落面對現代化處境的生存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雙工作家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黃怡瑾(1999)。家庭與性別角色態度之初探:以父母性別角色態度為核心。輯於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編,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黃春枝(1987)。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83-139。
黃薇靜(2000)。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涯建構—以大台北地區阿美族青少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黃應貴(1986)。臺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載於黃應貴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3-46。台北:聯經。
黃麗滿(1992)山地、平地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校園疏離感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楊自強(1985)。青少年價值觀念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卷,1期,7-28頁。
Frank Pintman,楊淑智譯(1995)。新男性—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台北:牛頓。
詹馨(1984)。泰雅兒童的父母管教態度與人格適應。新竹師專學報,10,1-49。
劉若蘭(1998)。原住民家庭特質與親職教育之探討。學生輔導雙月刊,59,44-49。
劉貞蘭(1999)。原住民學校與家長溝通困境之探討—以太陽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歐陽儀(1998)。由教養方式代間傳遞過程談未來親職教育的發展方向。輔導季刊,34卷,4期,42-53頁。
蔡佳宜(2000)。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蔡俊傑(1999)。父母參與及教師參與對學生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南部國二學生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蔡清田(民89)。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53-76。高雄:麗文。
鄭玉英(1985)。操作性制約論導向親職訓練方案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1987)。男性解放。台北:婦女新知。
鄭碧招(2004)。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與家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
蕭新煌(1971)。山胞現代化的若干問題。思與言,9(3)。
賴嘉凰(1998)。青少年氣質與父母管教態度對親子關係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戴麗芬(1990)。父母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對子女工作價值觀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謝高橋(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台北。
簡文元(1998)。原住民家庭教育現況探討。台灣教育,576,45-49。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64。
魏恵林(1986)。論繼嗣群結構原則與血親關係範疇。載於黃應貴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179-216。台北:聯經。
魏惠娟(1997)。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的系統分析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魏惠娟(1999)。學習型家庭方案—從理論到實踐。台北:五南。
羅國英(1996)。青少年前期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其比較及關聯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編號:NSC-85-2413H-031-001
羅敏綺(1999)。農村婦女對兒女的性別腳色教養態度與教養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羅惠筠(1979)。父母管教方式與少年子女的生活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羅勃 布萊,譚智華譯(1996)。鐵約翰—一本關於男性啟蒙的書。台北:張老師文化。
關復勇(1987)。從文化差異探討師範教育之課程規劃(一)、(二)。載於蔡中涵主編:原住民現代社會適應(一),459-500。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林美珍、吳敏而、幸曼玲、陳李綢、林惠雅、陳淑美(1995)。發展心理學(二版)。台北:心理。


貳、英文部分
Almeida, D. M., & Galambos, N. L. (1991). Examining father involv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father-adolescent rela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 155-172.
Barnett, R. C., & Baruch‚G. K. (1987). Determinants of Fathers’participation in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2), 29-40.
Bernadette-Shapiro, S., Ehrensaft, D., & Shapiro, J. L. (1996). Father participation in chitdca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in sons: An empirical study. Family Therapy, 23(2), 77-93.
Coltrane, S. (1995). The future of fatherhood: social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influences on men’s family involvement. In W. Marsiglio(Ed.), Father(pp.255-274). Thousand Oaks, London: Sage.
Dickson, G. E., & Leming, M. R. (1995). Understanding families: Diversity, continuity,and change(2nd ed.). Fort Worth : Harcourt Barce College Publishers.
Dollahite, D. C., Morris, S. M., & Hawkins, A. J. (1997). Questions and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about generative fathering in university courses. In Hawkins, A. J. & Dollahite, D. C. (Eds.),Generative fathering: Beyond deficit perspectives (pp.228-241). Thousand Oaks, CA: Sage.
Dubowitz, H., Black, M. M., Cox, C. E., Kerr, M. A., Litrownik, A. J. Radhakrishna, A., English, D. J., Schneider, M. W., & Runyan, D. K. (2001). Father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functioning at age 6 years: a multisite study. Child Maltreatment, 6(4), 300-309.
Elsters, B. Lamb, E. M.& Harrisonmerly, N. (1989). Perceptions of parenthood among adolescent fathers. Pediatrics,83(5),758-765.
Harter,R.,&Lund,T.(2002).Self-concept,attributional style and depress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h,22(3),305-315.
Horn, W. F., & Rosenberg, J. (1998). The new father book: What every new father needs to know to be a good dad. Des Moines, IA: Better Homes and Gardens Books.
Judith, D. (1999). The fatherhood industry—welfare reformers set sights on wayward dads. Progressive, 63,28-32.
Kelly, K. R., & Hall, A. S. (1992).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for men [Special issu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14(3).
Koestner,R.,Zuroff,D.C.,&Powers,T.A.(1991).Family origins of adolescent self-criticism and its continuity into adulthood.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00,191-197.
Lamb, E. M.(1997).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Toronto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Inc.
Lamb, M. E. (1977). The development of mother-infant and father-infant attachments in the second year of lif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3, 637-648.
Lamb, M. E. (1979). Paternal influences and the father’s role : A Personal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 938-943.
Lamb, M. E. (1996). What are fathers for? Speaking at th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onference ‘Men and their children’, London, UK.
Lamb, M. E. (1997). Father and child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and guide.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3rd ed., pp. 1-18).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amb, M. E. (1997b). The development of 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s. In M. E. Lamb(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pp.104-120).New York: Wiley.
Lamb, M. E.(1981). The roles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Wiley.
LaRossa, R. (1988). Fatherhood and social change. Family Relationship, 36, 451-458.
Levine, J. A., & Pitt, E. W. (1995). New expectations: Community strategies for responsible fatherhood. New York: 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
Lupton, D., & Barclay, L. (1997).Constructing fatherhood: Discourses and experience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Lupton, D., & Barclay, L. (1997).Constructing fatherhood: Discourses and experience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Luster, T. & Okagaki, L.(eds.). (1993). Parenting: an ecological ersective. New Jersey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ub.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l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Mussen, P. H.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pp. 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rsiglio, W.(1995). Fatherhood scholarship: An overview and agenda for the future.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pp.1-20). Thousand Oaks : Sage Publications.
McBride, B. A. & Rane, T. R. (1996). Father/Male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Urbana, Illinois: 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0123)
McBride, B. A., & Rane, T. R. (1998). Parenting alliance as a predictor of father involve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y Relations, 47(3), 229-236.
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J. (1996). 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London & New York: Hyde Publication.
Meth, R. L., & Pasick, R. S. (Eds.). (1990). Men in therapy: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Moore, D., & Leafgren, F. (Eds.). (1990). 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and interventions for men in conflict. Alexandria,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Namer, C. L. (1997).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roles. ANN ARBOR, MI:UMI,1997.
Nord, C. W., Brimhall, D. A., & West, J.(1997). Father’s involovement in their children’s schools.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Patterson, J. M. & McCubbin, H. I.(1987).Adolescent coping style and behaviors: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0, 163-186.
Rabinowitz, F. E., & Cochran, S. V. (1994). Man alive: A primer of men's issues. Pacific Grove, Calif. : Brooks/Cole Pub. Co., c1994.
Sears, R. R., Maccoby, E. E. & , Levin, H. (1957). patterns of Child Rearing. Evanston, Illinois: Row, Peterson.
Shapiro, J. L. , Diamond, M. J. & Greenberg, M. (1995). Becoming a father :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N. Y., U.S.A.: Spring publishing company, Inc.
Starrels, M. E. (1994).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5, 148-165.
Williams, E., Radin, N., & Allegro, T. (1992). Sex-role attitudes of adolescents raised primarily by their fathers: An 11-Year Follow-up.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38(4), 457-476.
White, B.L. (1977). Guidelines for parent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lanning Education Conference, Flint, Michigan.
Yogman, M. W., Kindlon, D., & Earls, F. (1995). Father involvement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outcomes of preterm infa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34(1), 58-6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亦園(1978)。不可忽視山地青少年問題。中國論壇,6(7),32-34。
2.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3. 吳麗娟 (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4. 高淑芳、何秀珠(1997)。桃竹苗地區山地國小學童之家庭環境、學習概況、行為困擾調查研究—訪視當地資深教師。原住民教育季刊,5,17-37。
5. 林家興(1998)。親職教育實施方式的檢討與建議。測驗與輔導,第151 期,頁3132-3135。
6. 李亦園、許木柱(1985)。台灣高山族現代化適應問題:一些初步發現及理論意含。科學發展月刊,13(11),1413-1425。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
7. 王叢桂(2000b)。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57-80。
8. 王叢桂(2000a)。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9. 王大維(1996)。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10. 17. 周樹林 (2004),2003-2004我國自由軟體之硬體應用趨勢分析,軟體產業通訊,2004年6月第56期
11. 15. 李佩芬 (2002),微軟輸掉北京一場大仗,數位時代2002年2月1日
12. 劉瑞圖(1994),「科技管理— 科技企業的技術移轉」,工業簡訊,第24卷。
13. 馮震宇(1995),「技術移轉之類型及其比較」,工業財產權與標準,第23卷第1期,頁 94-109。
14. 李國鼎(1978),「中美兩國間工業技術的雙向交流」,自由中國之工業,第50卷第2期,頁 2-5。
15. 陳貴龍(1986)。高山族學生接納自我及他人之研究。輔導學報,8,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