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6)。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1月9日。網址: Http//www.moi.gov.tw/stst/。
王一道(2003)。國民小學家長參與班級事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以仁(1998)。時代社會變遷中婚姻與家庭問題之探究,家庭教育,1 ,3-10。王連生(1980)。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王麗容(1991)。兩性角色變遷與企業福利發展相關性分析,臺大社會科學論叢,63-85。王叢桂(1993)。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2,206-250。王叢桂(1995a)。國小課本中的家庭與工作價值觀。測驗與輔導,133,2730-2732。王叢桂(1995b)。價值觀的形成與變遷。應用心理研究,14,77-187。
文諶(2003)。看不見的力量最大。師友,438,11-13。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87-2413-H-031-001。
朱岑樓(1981)。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台北:三民。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朱瑞玲(1994)。家庭倫理的變遷。家庭倫論與人權研討會,聯合報系,救國團主辦。
池勝和(2003)。心靈改革講師團推展家庭教育策略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伊慶春(1991)。台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發現。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
李元墩(1998)。台灣、大陸與香港三地大學生價值觀及其影響因素之比較研究。長榮學報,2(1),1-19。李鴻章(1999)。臺灣地區背景因素對子女教育的影響之變遷-以民國73年和民國86 年做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2,251-266。何青蓉(1995)。「需求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人教育,23,41-46。吳明清(1983)。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吳齊殷(1998)。「臺灣家庭價值觀」研究計畫。調查研究,6,111-113。吳聰賢(1980)。態度量表的建立。載於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463-486。台北:東華。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域數位科技。
汪履維(1981)。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念及其對學校疏離傾向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呂素美(1997)。我的家,我的愛─「家庭價值觀問卷」調查分析。學前教育, 1,50-59。林文瑛(2000)。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價值的問題還是思考的問題﹖中等教育,51(6),111-123。
林月盛(2004)。從青少年價值觀與思考歷程談國中生活教育的實施。學生輔導,94,88-103。林朝夫(1992)。各縣市家庭教育服務中心功能發揮度與民眾需求度之研究。研考報導,21,55-59。林淑玲(2006)。家庭價值觀、家庭功能與個人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台灣與廣州的比較。載於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主編,第九屆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20)。廣州: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
林麗莉(1983)。現代化過程與家庭價值觀變遷之相關性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周麗端(1996)。師範院校學生家庭價值觀初探。中等教育,47(5),63-73。
周麗端(1997)。我國中小學學生家庭價值觀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1)。國科會個別型計畫NSC86-2417-H-003-004。
周麗端(1998)。中等學校學生家庭價值觀分析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7,45-67。周麗端(2001)。夫妻的家庭價值觀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 7,133-156。邱奕�隉]1999)。台北市高中學生家庭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順議(2004)。以學校為本位家庭教育方案之實施與評估:以親子關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胡悅倫(民86)。親子關係中的性別差異。學生輔導雙月刊,48 期,頁70-81。屏東縣衛生局(2000)。屏東縣性教育實施方案。發表於屏東縣衛生局主辦「八十九年青少年性教育培訓師資研習會」,民國89 年10 月25 日。屏東:屏東縣衛生局。
侯崇文(2001)。在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
高淑貴、伊慶春(1986)。男女兩性職業選擇之比較研究,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莫藜藜、王行(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 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1)。國科會個別計畫NSC84-2411-H-031-002-H3。
翁雅屏(2003)。國小學童家庭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翁淑緣(1984)。台灣北部地區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生活型態之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學報,7,95-117。
徐一帆(2000)。雙薪家庭中性別、家庭生命週期與家庭教育需求及阻礙之相關研究 : 以屏東縣雙薪家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美端(1998)。國中學生的「家庭」概念分析。家政教育學報,1,21-41。
曹中瑋(1984)。自我狀態、夫妻間溝通形態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曹中瑋(1988)。創造最佳的教育夥伴--談國民小學如何推動親職教育。國民教育,38(6),13 -16。梅鳳珠(2004)。家庭教育方案規劃內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國彥(1986)。我國當前祖孫三代價值觀差異之研究。政大社會學報,50,139-185。
黃富順(2003)。家庭教育法的特色與挑戰。師友,438,14-19。
黃絨湑(2004)。E世代價值觀之淺探。台灣月刊,255,10-15。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臺北:偉華。
郭江東(1978)。家庭價值觀取向之變遷:傳統與現代— 電視連續劇的分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為藩(1972)。價值理論及其在教育學上的意義。教育研究所集刊,14,39-64。
陳正元(2000)。家庭教育服務中心推廣活動分析。社教雙月刊,90,12-17。陳仕宗(1995)。偏遠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陳世雄、吳志勇、古書琦(2001)。學科成績與控制信念及價值觀之關聯。大漢技術學報,16,57-66。
陳芳茹(1997)。中國傳統家庭價值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欣憶(2003)。農村婦女家庭教育需求評估及相關問題之碩士論文研究-以嘉義農會家政班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英豪(1979)。我國青少年道德判斷的發展及其影響的因素。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學報,6,344-410。
陳若璋(1994)。從鄧婦殺夫案檢討台灣婚姻暴力反應的種種問題。載於家庭暴力系列探討:婚姻暴力防治研討會論文集(頁13-30)。台北:台北市社會局印。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思穎、何淑禎(2001)。家庭教育與社會資源的整合。師友,414,41-45。
陳素櫻(1979)。一個都市社區中家庭主婦的價值觀及家庭角色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舜文(1999)。「仁」與「禮」:台灣民眾家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應用心理研究,4,205-227。陳麗珠(1995)特殊兒童的親職教育。特教園丁,4,24-25。黃正鵠、黃有志(2004)。青少年自主與價值觀輔導。學生輔導,94,8-25。黃采華(1992)。社區家庭教育的調查與推展--以臺北市西湖國民小學為例。社教雙月刊,51,14-21。許嘉泉(2003)。同儕評量之研究。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173,38-40。教育部(1990)。社會教育工作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家庭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承漢譯(1999)/ Broom, L., Bonjean, C. M., & Broom, D. H. 原著。社會學。臺北:巨流。
曾端真(1993)。親職教育模式與方案。台北:天馬。
湯克遠(1980)。從報紙家庭版看我國社會價值觀念的演變— 以中國時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趙淑珠、蔡素妙(2002)。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中華輔導學報,11,167-189。楊銀興(2003)。落實學生行為教育--中小學學生價值觀的分析與導正。國教輔導,43(2),2-7。楊銀興(1987)。國小學生場地獨立性、內外控信念與道德判斷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憲明(1988)。國中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及學業成就與失聲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國賜(1998)。台灣地區家庭教育的現況與展望。第一屆家庭生活教育研會專輯-重尋家庭美境。教育部社教司:東海大學幸福家庭研究推廣中發行。
葉至誠(1999)。青少年的價值觀與次級文化。空大學訓,233,58-63。
葉光輝(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 53-117。廖永靜(1998)。親職教育與父母參與。家庭教育,1,15-22。廖永靜(2000)。社會變遷、家庭變遷與家庭教育需求。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35-78。台北:師大書苑。
趙蕙慈(1998)。國民中學家政教科書之家庭價值觀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 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典謨(1996)。資優生親職教育─透過家庭影響提高孩子的成就。教育資料集刊,21,301-317。蔡秋雄(2002)。現代家庭價值觀之傳遞與父母因應之道。教師之友,43(2),41-47。蔡秋雄(2003)。家長學校--參訪廣州第十六中學親職教育的省思。師友,428,72-75。
蔡秀美(1997)。鄉村家庭問題及其教育策略。輯於楊懋春貞德紀念基金會主編,鄉村家庭與推廣教育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楊懋春貞德紀念基金會。
蔡勇美、伊慶春(1995)。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論文發表於「大型社會調查研究經驗交流」暨變遷中台灣社會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劉佩榕( 2004)。何妨來個家庭健康檢查。菁莪,16(1),63-67。
劉學禮(2003)。四位青少年的中輟過程- 一位國中教師的觀察與經歷。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玉燕(民80)。教師期望與社經地位對兒童學業成就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黛麗(1993)。台北市國小二年級語言障礙學生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增財、孫建行、鄭靖國(2004)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中華科大學刊,30,91-108。
謝秀芬( 1996)。台灣女性的家庭角色觀與工作觀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34。謝秀芬(1997)。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1-46。謝秀芬(1995)。台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需求及其對策之研究。國科會個別計畫NSC84-2412-H-031-005-H3。
蕭見文(1996)。國小學生非理性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簡文吟、伊慶春(2004)夫妻家庭價值觀共識與婚姻滿意度─以台灣、上海、香港、夫妻配對資料為例。國科會個別計畫N NSC84-2411-H-00-018-H3。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勵馨電子報。『少女商品化─援交知多少?』取於2001年09月13日,摘自http://www.goh.org.tw/chinese/main.asp.
鍾思嘉(1998)。親職教育的規劃與實施,學生輔導,59,16-25。羅光(1981)。由價值觀看中國的未來,大學雜誌,147,17-19。羅虞村(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家庭教育展望。社會教育年刊,47,24-31。羅虞村(2000)。我國家庭教育的發展現況與展望。家庭教育學。台北:師大書苑。251-268。外文部分
Berardes, J. (1997). Family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aplan, N.(1985).Working toward self-sufficiency. ISR Newsletter.13(1), 4-7.
Chang, S. N.(1993). A Comparison of Attitude toward Filial Piety, Collectivism, and Authoritarian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hia, R. C. , Wuensch, K. L., Childers, J., Chunang, C., Cheng, B.,Cesar-Romero, J., & Nava, S. (1994).A comparison of family vaules among Chinese, Mexican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9(2),249-258.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ra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arlson, A.(1993). Liberty order and the family in J/ IEA. Health and Welfare Unit.
Coleman, J.S. (1994).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capital. In T.Husen&T.N. Postlethwaite(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272-2274. Oxford: Pergamon Press.
De Vaus, David (1997). Family values in the nineties. (Cover Story) Family Matters, 48, 4-10.
Doll, R. C. (1992). Curriculum improvement: decision making and Process(8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Engel, J. W.(1984).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 work and family values. Hawaii:Free Press.
Fako, T. T. (1996). The defini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family: Towards a rationale for teaching family values through schools in Botswan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7(1), 10-17.
Gaus, G. F.(1990). Value and justification:The foundations of liberal theor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orgas, J.(1989). Changing family vaules in Greece, from collectivist to individualist.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 (1), 80-91.
Georgas, J.(1991). Intrafamily acculturation of values in Greec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2(4), 445-457.
Gerner, H. E. & Stein, J. A.(1998). Values and the family. Youth &Society, 30 (1), 89-121.
Harris, Catherine W., & John R. Earle (1986). Gender and work values: Survey findings from a working-class sample. Sex Roles, 15, 487-494.
Heron, E. A., McLoughlin, S. C., & Granato, R. A. (2001). Preventing adolescent fatherhood. (On-line)Available:http://www.sph.uth.tmc.edu/courses/CHP/ph1110/SATEEENPREG1.HTML.
James, Ceorgas (1991). Intrafamily acculturation of values in Greec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2(4), 445-457.
Knox. A.B.(1993). Basic components of adult programming. In selected reprints from museums, Adults, and the Humanities:A guide for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of Museums, AAm.
Kluckhohn, F. R. (1951). Values & value 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In T.Parsons, & E. A.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Harvard U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 D.J., Darrow, C.N., Klein, E.B., Levinson, M.H. & McKeen, B.(1978). The season of man’s life. N.Y.: A. A. Knopf.
Marini, Margaret Mooney, & Mary C. Brinton (1984). Sex typing in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Barbara Reskin (Ed.), Sex Segregation in the workplace: Trends, Explanations, Remedi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Martin, Jack K., & Steven A. Tuch (1993). Rice in the workplace: Black/White differences in the sources of job satisfac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4, 884-901.
Novak, J. D., & Tyler, R. W.(1977). A theory of education.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B. E., & Barret, R. L. (1986). The developing father: Emerging role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Robinson, J. P., Shver, P. R.& Wrightsman, L.S.(1990)。性格與社會心理學總覽(下)(楊宜音、彭泗清等譯校,楊中芳總校訂)。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77)。
Rokeach, M.(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Scherer, M.(1996). On our changing family values:A conversation with David Elki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3(7), 4-9.
Shapiro, E.G. (1977). Racial differences in the value of job reward. Social Forces, 56, 21-33.
Ovadia S. (2001). Race, clas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high school seniors’ values: Applying intersection theory in empirical analysi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l 82 (2), 340-357.
Osofsky, J. D., Osofsky, H. J., & Diamond, M.O. (1993).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Special tasks and risk factors for adolescent parents. In G. Y. Michaels & W. A. Goldberg (Eds.), The transitions to parenthood--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 (pp.85-11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tkins, D., Akande, A., Fleming, J., Ismail, M., Lefner, K., & Regmi, M. (1998). Cultural dimensions, gender, and the nature of self-concept: A fourteen-country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3(1),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