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1: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鄧惠文
研究生(外文):Hui-Wen Deng
論文名稱:蘭嶼觀光旅遊業發展策略之研究-政策行銷理論之應用
指導教授:高長高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觀光資源臺東縣蘭嶼政策行銷旅遊發展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0
  • 點閱點閱:41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2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4
臺東縣以地質景觀生態資源與人文色彩豐富為名,縣境涵蓋尤以綠島、蘭嶼景緻最為優美,是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島嶼。蘭嶼島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地形景觀特殊及生態資源豐富,加上雅美族獨特的海洋文化資產,1981年曾被規劃為「國家公園預定區」藉以吸引大量的遊客前往觀光。囿於國人近來生態旅遊的興起,蘭嶼原住民的原始生態和人文資源,再度引起政府與觀光客興趣,亦為臺東縣政府觀光產業帶來許多商機。
全文即以「蘭嶼觀光旅遊業」為研究背景,藉由政策行銷理論之應用、案例之分析,探討政策行銷就蘭嶼觀光旅遊產業現行所面臨的困難及缺失,深入了解旅遊品質行銷的推行,期能提供相關旅遊發展之參考,經由理論結合實務運用之方式,進而體認政策行銷所帶觀光經濟之挹注。
研究之目的,主要係為了解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中,觀光資源及觀光產業發展概況;借鑒其它離島地區觀光遊憩發展經驗,環境資源之特色及策略,作為蘭嶼發展觀光產業,策略規劃之參考;透過深度訪談,分析臺東縣政府研提之「蘭嶼綜合建設實施方案」觀光事業及發展政策之可行性。
最後,蘭嶼地方的特色是天然資源,如何讓地方觀光資源創造價值,不去開發利用結果仍是一樣,變成無開發及運用也就等於無價值,而蘭嶼開發及運用亦是要有良好詳實的政策,所謂政策既是要行銷,讓蘭嶼觀光產業資源發展起來,重要是政府的政策方案之規劃及落實。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資料來源 5
第四節 章節安排及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政策行銷理論 9
第二節 綠島、澎湖、金門相關文獻評述 20
第三章 蘭嶼觀光發展概述 33
第一節 蘭嶼地理氣候位置及資源特色 33
第二節 蘭嶼發展現況 42
第三節 蘭嶼發展願景及目標 47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 5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7
第二節 研究命題 60
第三節 實證分析 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3
第二節 政策建議 8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87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訪談逐字稿 97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101

表目錄
表2-1 政策行銷概念演進表 12
表3-1 第一期(2003-2006年)蘭嶼鄉建設執行分析表 50
表4-1 政府機關受訪人士 58
表4-2 民間業者受訪人士 58
表4-3 當地居民受訪人士 59
表4-4 遊客受訪人士 59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8
圖2-1 公共政策行銷模式 16
一、中文書籍
方世榮譯(2000),《行銷管理學》,行銷管理學,臺北:東華書局,頁9。
丘昌泰等合著(2001),《政策分析》,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田哲益(2002),《台灣的原住民-達悟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04),《綠島觀光永續發展計劃規劃案》,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交通部觀光局編(2003),《台灣地區觀光產業綜合發展計劃之研究》,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臺北:智勝。
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二版一刷),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朱鎮明(2003),《政治管理》,台北:聯經。
李長晏(1995),「行銷觀念在公共組織管理上之運用」,收錄於張嘉陽編,《公共行政的知識議題與新趨勢》,臺北:三民書局。
李路加編纂(2004),《20004-2005縣觀光全纜》,臺北,假日出版社。
林水波(2001),《公共政策新論》,臺北:智勝。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臺北:華泰。
黃正德(總編)等,(2001),《蘭嶼生態人文之旅》,臺東:臺東縣政府。
黃榮護(主編)(1999),《公共管理》,臺北:商鼎。
臺東永續發展學會(2005),《蘭嶼部落綜合發展計畫-蘭嶼鄉社區總體營造實施方案規劃-規劃報告書》,臺東:蘭嶼鄉公所。
臺東縣政府(2000),《臺東縣史觀光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頁509-534。
臺東縣政府(2004),《身世複雜的海上樂園-蘭嶼的地質景觀》,臺東: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2005),《蘭嶼鄉海岸遊憩整體規劃》,臺東: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2006),《臺東縣第二期(2007年度∼2010年度)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初報告書》,臺東:臺東縣政府。
謝淑芬(1994),《觀光心理學》,臺北:五南。
二、中文期刊及研討會
朱鎮明(2004),「政策行銷過程中政府與媒體互動之道」,《立法院聞》,第32 卷第10 期,頁49-58。
宋秉明(1996),「綠島發展生態觀光之規劃」,《戶外遊憩研究》,第9卷第4期,頁31-40。
李明儒、陳元陽、蔡明惠(2004),「澎湖地區居民對觀光開發的態度及居民休閒生活之研究」,《硓石古石》,第35期,頁1-13。
李富美、顏妙桂(2004),「文化的邂遘-臺灣蘭嶼島文化觀光問題初探」,《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5期,頁29-56。
郭春敏(1997),「臺灣發展亞太營運中心觀光事業發展策略之探討」,《觀光資料》,第350期,頁33-36。
陳元陽、李明儒、陳宏斌(2003),「服務業者對舉辦節慶活動態度之研究-以澎湖2002觀光年為例」,《澎技學報》,第6期,頁103-124。
陳延季(2004),「觀光遊憩產業的投入與產出分析—以綠島為例」,《社會科教育研究》,第9期,頁217-234。
黃俊英(1986),「市民就是顧客--行銷觀念與市政建設」,《研考月刊》,第112期,頁53-61。
三、學位論文
王文明(2004),《雅美人對蘭嶼植被的影響》,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江慧卿(2005),《綠島發展生態旅遊之遊憩資源價值評估》,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運全(2002),《環境態度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綠島為生態旅遊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莉莉(2002),《綠島觀光衝擊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育鈴(2004),《金門地區居民對永續觀光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宏城(2001),《澎湖觀光事業開發政策之行銷策略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論文。
林潔瑜(1998),《行銷理念應用於公共組織之研究-全民健康保險方案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林憶蘋(2002),《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衝擊認知變遷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碩士論文。
周琪偉(2004),《從地區行銷觀點探討地方產業發展策略-以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龍騰(1997),《政策行銷之理論與實踐-「野生動物保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曼•藍波安(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清華大學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珍(2005),《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取消國民中小學教師免税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皆欣(1999),《金門觀光產業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世鳳(1994),《政策擴散設計之研究-以台北市推動資源回收政策個案,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玲(2003),《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臺北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之推動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韋妢(2003),《地區行銷與城市競爭力營造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耘盈(2002),《台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義賢(2004),《我國立法審議過程之分析-以民國九十ㄧ年公務人員任用法修正草案為例兼論政策行銷概念的運用》,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陳耀宗(2003),《觀光導向社區警察與民眾治安需求之研究∼以澎湖地區觀光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逸珍(2001),《行銷概念運用在我國工業自動化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正德(2005),《蘭嶼發展生態旅遊的運作模式:國家與地方社會的研究取向》,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黃碩勛(2005),《悠遊卡政策行銷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楊晴宇(2003),《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冠(2004),《蘭嶼達悟族圖騰符號於視覺傳達設計之創作與應用》,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玫玫(2004),《從討海到觀光:澎湖島嶼的當代轉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姿蓉(2004),《地方藝術節之行銷模式研究∼以(鶯歌陶瓷嘉年華)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郁萌(2003),《台灣報紙政府廣告訊息研究(1989-2001)》,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漢文(2004),《蘭嶼雅美大船文化的盤繞-大船文化的社會現象探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英文部分
Bolman,L.& T. Deal .(1991),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uurma,Hans.(2001),“Public Policy Marketing: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35, pp.1287-1302 .
Coffman, Larry L. (1986), Public-Sector Marketing: A Guide for Practic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Drucker,Peter F.(1973), Management: Task , Responsibilities , Practice, NY: Harper&Row.
Ferber, R. (1970). “The Expanding Role of Marketing in the 1970’s.” Journal of Marketing,vol. 34,pp 29-30.
Kotler, P.&S. J. Levy.(1969),“Broadenu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33, pp.10-15.
Kotler, P.&S. J. Levy.(1969),“Broadenu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33, pp.10-15.
Lovelock, C. H. &Weinberg, C. B. (1981), Marketing for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r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Mokwa , M. P. & Permut, S. E. (1981) , Government Market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Snavely, K. (1991),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a public policy model.”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4), pp.311-326.

五、相關網站

涂維穗(2002),「澎湖觀光遊憩發展策略之研究」,《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monograph/research/2003/005
下載日期:2005年11月12日
修定金門縣綜合發展計畫(2002)
http://www. gisapsrv01.cpami.gov.tw/ cpis/cprpts/kinman/下載日期:2005年11月12日
張世賢(2002),「電子化政府的政策行銷」,《國政研究報告》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n/091/ia-r-091-059.htm下載日期:2005年8月31日
陳紫瞻(2002),「喚醒美麗的蘭嶼」,《蘭綠專輯》
http://vm.rdb.nthu.tw/taiwan/39th/ p13.html
下載日期:2005年7月6日
澎湖縣綜合發展計畫(2003)
http://www. phhg.gov.tw/chinese/ DEPART/scheme/develop/content.htm
下載日期:2005年11月12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天苗(2001)。運用教學支援建立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以一公立幼稚園的經驗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27-51 。
2. 宋明君(1995)。淺談特殊兒童教育的回歸主流,特殊教育季刊,55,16-21。
3. 吳宗立(1998)。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策略。國教天地,129,49-54。
4. 吳武典(1996)。特殊教育學術國際學術交流的經驗與啟示。特殊教育季刊,60,1-7。
5. 吳淑美(2003)。融合班的實務與應用。教師天地,125,52-62。
6.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7),1-4。
7. 吳昆壽(2001)。資優障礙學生家庭生態系統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85-109。
8. 吳昆壽(2002)。資優障礙學生家庭生態系統研究--跨文化的比較。資優教育研究,2(1),27-44。
9. 林麗容(1999)。融合教育的實施方式及其相關的配合措施。國教輔導,38(3),19-22。
10. 胡永崇、蔡進昌、陳正專(2001)。高雄地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235-257。
11. 胡致芬(1997)。重度障礙者之統合教育。特殊教育季刊,62,16-21。
12. 洪馨徽(1999)。從「生態系統化」角度分析影響學前融合班教師教學因素以及可行的因應之道。國教世紀,187,12-16。
13.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14. 鈕文英(2002)。國小階段融合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初探。特教園丁,18(2),1-20。
15. 秦麗花(2001)。破除融合教育的迷思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16(4),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