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13: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建樹
研究生(外文):Chien-Shu Chen
論文名稱: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張志明張志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Mi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2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21世紀是個充滿挑戰與競爭的時代,凡事需與時並進,擇優汰劣。在這個講求品質、追求績效的時代裡,更需隨時觀照、省思與改進。
學校卓越願景之實現奠基於良好的學校效能,而有效能的學校,其「行政單位」之行政良窳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因此,建立與尋找良好的績效衡量指標、有效策略管理與學校行政單位績效之提升息息相關,故學校行政單位需不斷革新求進步。
本校為一所地處偏遠的綜合高中,亦有其特色與願景。唯在諸多不利條件限制之下,其將來的發展恐有不少隱憂。為期本研究個案學校國立成功商水各組織行政單位能更有績效以提升學校效能、更有競爭力,以能實現學校願景。企業界各種有效的策略管理及有效的衡量指標之建立及引用與嘗試,應有助於本研究個案學校之發展。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是 Kaplan R.S.和Norton D.P.在1992年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發表的一篇論文: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中所提出的策略管理工具。此管理工具兼顧財務、顧客、企業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的衡量系統,其最重要的特色在於強調「策略導項」和「策略性的因果關係」,透過可衡量的指標,來引導策略的執行與管控,使組織成員能更具體了解企業的願景與策略。同時也讓管理者更容易追蹤策略的執行成果,是新知識經濟時代最熱門的策略管理工具。
平衡計分卡(BSC)最初乃是應用於企業的一套策略管理工具,但Kaplan 和 Norton(1996)也指出:平衡計分卡用在改善政府和非營利機構的管理上效果更好。目前國內非營利組織應用平衡計分卡之相關研究已漸受到重視,而本研究則在探討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的歷程,希望凝聚成員的共識,提升本校教務處的行政績效為研究方向。
本個案研究,以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場域為研究範圍,期以平衡計分卡四個構面內涵之建構,為本校教務處規劃設計出一套可實際應用之績效衡量指標,俾提升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之行政效能及供其他處室日後績效衡量之參考。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經分析、討論、建構、修訂及歸納,於四個構面中所得策略目標共有十項。
二、本研究依四個構面中之策略目標,共發展訂定出八十八項績效衡量指標。
三、平衡計分卡理論及四大構面架構易懂清晰,適用於提升學校教務行政效能之應用。
四、為能建構應用平衡計分卡提升學校教務行政效能,需以學習型組織之理論精神,啟動核心團隊成員之成功企圖心。
五、凝聚教務組織成員共識,澄清並確認願景與使命,為建構平衡計分卡之首要。
六、教務業務繁多、人力資源有限,發展策略目標需先價值澄清、聚焦、連結與檢視。
七、藉由平衡計分卡之應用建構,可有效管控教務行政策略目標與方案之執行。
八、訂定可行之績效衡量指標,藉以檢視調整策略目標,可提升教務行政效能。
九、藉由教務行政效能之提升與其它處室之參考推廣,會有效達成學校教育目標與願景。
十、以心智構圖方式發展、篩選與連結策略目標,可強化行政價值之澄清。
十一、平衡計分卡將績效衡量指標與策略目標相連結,可兼顧教務各組行政管理,完成任務與願景。
十二、建構平衡計分卡策略地圖,可清楚瞭解四大構面間上下流程與策略目標彼此間之因果關連。
十三、策略性衡量指標宜清晰、務實、可行。
十四、整個建構教務處平衡計分卡之各階段過程總合,即是一種見樹又見林的系統性行政思考與學習。
本研究建議如下:
一、對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的建議
(一)為配合學校整體辦學品質,教務處必需重視績效責任,提升行政效能。
(二)非營利學校教務組織,應用平衡計分卡提升行政效能,乃適用可行之策略管理方法。
(三)平衡計分卡功能雖為良善,但組織成員的價值認同與投入意願為成功之先決條件。
(四)非營利學校教務組織應用建構績效衡量指標,為求盡善有效,最好排序取捨。
(五)教務處建構應用模式,應推廣至其它處室,理念作法有一致性,更可提高學校績效。
二、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平衡計分卡之應用值得推廣研究,學校或處室單位,可聘請此領域之專家、學者及論文研究者至校實施教職員進修研習。
(二)績效管理理論多,學校組織單位如欲順利推行平衡計分卡,應爭取獲得校長之支持。
(三)要有耐心與毅力,持續追蹤個案學校平衡計分卡實施之實施情況。
(四)為期所聚焦之策略目標與訂定之績效衡量指標更精準有效,應善用經費購置Mind Manager心智構圖、AHP階層與權重分析、ARIS資訊系統結構等與輔助分析軟體。
(五)要注意經驗認知異化、能力高低層次與指標權重判斷之相互影響。
(六)要提升教務行政效能,除需強化結果性量化之達成率外,更應重視形成性之質化過程,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七)相關教務政策、法令、人事、經費等制度面之問題,可做為後續研究之重點。
The 21st century is an era full of challenges and competitions. To succeed in society, we need to seek reflection,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In such a new epoch, the future of the school is based on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which relies on administrative collaboration. Accordingly, a construc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is needed to measur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school.
Our school--National Cheng-kong synthetic senior high school—also has its vision for the future and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might be constrained by its circumstances because it is located in the remote countryside of Taitung. To help the school grow out of its geographic confinement, this study proposes to employ the Balanced Scorecard (BSC), which was proposed by Kaplan R.S. and Norton D.P. in their research paper entitled “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published b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in 1992. Their proposal includes four measurement aspects: finance, patrons, internal business procedures, and learning-growth relationships. In particular, they emphasize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effect of causation. They assert that the members of an organization need guidance to understand the managers’ visions and strategies. In addition, the managers also need a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keep track of the results of the adopted strategies. To this end, Kaplan and Norton (1996) propose that their BSC should be utilized to enhance executive efficiency. In fact, there is evidence that som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institutes have made use of the BSC to improve their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s, and the results are considerably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to documen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SC to our school in the hope that the faculty and staff of our school strive for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presented as below:
1. Ten strategies were found vi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o be employed by the school’s
administrative staff.
2. Eighteen items wer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ategic goals of the four management aspects to measure the school’s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
3. The BSC was found useful to enhance the school’s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4. The learning-growth relationships are needed to stimulate the ambi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to efficiently accomplish tasks.
5. The primal goal to construct the BSC in the school is to clearly explain the visions and missions of the school to the administrative team.

6.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is to seek for, reflect on, and cope with the priorities out of numerous academic affairs,
7.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SC in the school is helpful to implement the administrative projects and goals.
8.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school lies in flexible management techniques.
9.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the school can be attain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academic affair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SC in other campus units.
10. The use of Mind Manager to develop the school’s goals can clarify the administrative value.
11. The link between the BSC and the strategic goals can help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academic affairs to achieve the tasks.
12.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tegic map based on the BSC can let the staff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nd goals.
13. The strategic measurement should be clear, realistic and feasible.
14. The process of the BSC application in the school improves the cri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The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Suggestions for the office of the academic affairs
(1) The office staff needs to value the administrative duties in conformance with the entir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school to upgrade executive efficiency.
(2) The BSC can be applied as a viable strategy in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enhanc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3) The perspective and willingness of the teammates are the condition of the successful BSC application.
(4) The sele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iorities is the key to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BSC in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5) The BSC applic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in all campus units to improve the entire executive efficiency of the school.

2. Follow-up suggestions
(1) The school may employ BSC specialists to implement the workshops for the faculty and the staff.
(2) The BSC application in the school needs the principal’s support.
(3)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are needed to keep track of the process of the BSC application in the school.
(4) To enhance executive efficiency, the school may utilize the budget to purchase such software as Mind Manager, AHP, ARIS, and other analysis-assisted programs.
(5) There is a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mutual influence among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of experiences, capability low and high layers, and judgment measurement.
(6)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of the BSC application are needed to upgrad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the academic affairs.
(7) Follow-up research may examine the administrative problems of the policies, regulations, personnel matters, budgets and others related to academic affai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綜合高中-----------------------------7
第二節 學校行政----------------------------20
第三節 學習型組織理論----------------------28
第四節 學校效能理論------------------------38
第五節 平衡計分卡--------------------------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65
第四節 實施程序----------------------------66
第五節 資料處理----------------------------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69
第一節 個案學校及教務處之概況與分析--------69
第二節 個案學校教務處導入平衡計分卡提升行政效能之原因------88
第三節 個案學校教務處平衡計分卡之導入與建構----------------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131
中文部份-----------------------------------131
西文部份-----------------------------------133

附錄
附錄一 教務處近4年辦學成效-----------------------------------------------134
附錄二 學務處近4-年辦學成效----------------------------------------------135
附錄三 實習處近4年辦學成效-----------------------------------------------137
附錄四 國立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歷年行政人員職務一覽表--------------------140
附錄五 教務處行政組織職掌分工--------------------------------------------142
附錄六 國立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95學年度教師師資及第二專長一覽表----------145
附錄七 國立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教職員進修現況一覽表----------------------148
附錄八 國立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現有學程簡介------------------------------149
附錄九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意見回饋單教職員用卷----153
附錄十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意見回饋單學生用卷------158
附錄十一「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願景之建立」教職員問卷------------------------162
附錄十二「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願景之建立」學生問卷--------------------------163
附錄十三「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願景之建立」教職員問卷意見彙總表--------------164
附錄十四「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願景之建立」學生問卷意見彙總表----------------167
附錄十五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第一次啟動核心團隊處務會議(凝聚提升個案學校教務處行政效能之共識)逐字稿--171
附錄十六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第二次啟動核心團隊處務會議(釐清確認願景與使命)逐字稿---------------------174
附錄十七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第三次啟動核心團隊處務會議(策略目標聚焦與發展行動方案)逐字稿-------------176
附錄十八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提之個案研究第四次啟動核心團隊處務會議(建構發展平衡計分卡四大構面策略目標)逐字稿---179
表 次
表2-1 94學年度之前舊制綜合高中課程綱要課程結構表------------------14
表2-2 95學年度起新制綜合高中暫行課程綱要之課程結構表--------------14
表2-3 94學年度後期中等教育學生人數比例表--------------------------18
表2-4 94學年度綜合高中現況統計表----------------------------------18
表2-5 94學年度綜合高中學校類型表----------------------------------19
表2-6 92~94學年度綜合高中諮詢輔導訪視結果表(共151校)------------19
表2-7 綜合高中實施問題--------------------------------------------20
表2-8 學校行政之六項主要任務--------------------------------------23
表2-9 國外學者對學習型組織所下的定義------------------------------28
表2-10 國內學者對學習型組織所下的定義------------------------------30
表2-11 學習型組織之實施策略----------------------------------------33
表2-12 學校組織特徵------------------------------------------------36
表2-13 效能與效率的意義--------------------------------------------38
表2-14 學校效能的意義----------------------------------------------39
表2-15 學校效能研究的發展趨勢--------------------------------------44
表2-16 學校效能的理論模式------------------------------------------44
表2-17 學校效能指標的歸納表(一)----------------------------------47
表2-18 學校效能指標的歸納表(二)----------------------------------48
表2-19 平衡計分卡的實施效益----------------------------------------55
表4-1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數------------------------------------------70
表4-2 學校現有學程、班級及學生數----------------------------------73
表4-3 教務處近4年辦學成效-----------------------------------------75
表4-4 學務處近4年辦學成效-----------------------------------------80
表4-5 實習處近4年辦學成效-----------------------------------------81
表4-6 國立成功商水91~95學年各項證照通過率-------------------------82
表4-7 個案學校教務處SWOT分析表--------------------------------83
表4-8 個案學校教務處提升行政效能四大構面及策略目標初步建構劃分表--103
表4-9 個案學校教務處提升行政效能四大構面及策略目標建構之修正確定表106
表4-10 個案學校教務處學習與成長構面之平衡計分卡--------------------109
表4-11 個案學校教務處內部流程構面之平衡計分卡----------------------110
表4-12 個案學校教務處顧客面之平衡計分卡----------------------------112
表4-13 個案學校教務處財務面之平衡計分卡----------------------------113
表4-14 個案學校教務處之平衡計分卡彙總表----------------------------118

圖 次
圖2-1 綜合高中輔導活動歷程圖--------------------------------------15
圖2-2 綜合高中學生進路圖------------------------------------------16
圖2-3 綜合高中升學管道圖------------------------------------------16
圖2-4 進路輔導機制圖----------------------------------------------17
圖2-5 學習型組織的行動指南-------------------------------------- 34
圖2-6 學校組織效能的統整模式------------------------------------ 45
圖2-7 平衡計分卡提供一個將策略轉化為行動方案的架構-------------- 51
圖2-8 將平衡計分卡作為付諸行動的策略性架構---------------------- 53
圖2-9 資料來源:平衡計分卡各層面之因果關係圖--------------------- 53
圖2-10 平衡計分卡的設計架構 -------------------------------------- 54
圖2-11 公共部門的平衡計分卡組織架構------------------------------- 57
圖2-12 平衡計分卡的架構在非營利組織之應用圖----------------------- 59
圖3-1 研究架構圖------------------------------------------------ 63
圖3-2 研究流程--------------------------------------------------- 67
圖4-1 學校組織系統圖--------------------------------------------- 70
圖4-2 教務處組織圖----------------------------------------------- 79
圖4-3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提升行政效能之各階段發展因果關係圖初稿--- 94
圖4-4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提升行政效能之各階段發展因果關係圖定稿--- 96
圖4-5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提升行政效能心智地圖初稿-----------------100
圖4-6 國立成功商水教務處提升行政效能心智地圖完稿-----------------102
圖4-7 個案學校教務處提升行政效能四大構面及策略目標建構歸屬確定圖-107
圖4-8 個案學校教務處建構平衡計分卡提升行政效能之策略地圖---------117
中文部分
Paul R.Niven(2002,于泳泓譯)。平衡計分卡最佳實務—按部就班,成功導入。台北:商周出版。
于泳泓(2002)。從台灣企業成功導入平衡計分卡實例談--平衡計分卡導入與企業變革管理,會計研究月刊,第200期,127~136。
于泳泓、陳依蘋(2004)。平衡計分卡完全教戰手冊。台北:梅霖文化。
大脇康弘(1998)。發展綜合學科高中的可能性與課題。收於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綜合高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7~68。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1999)。教育行政。高雄:麗文文化。
王慶城(2002)。行政機關建構學習型組織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Robert S. Kpalan & David P. Norton(1999,朱道凱譯)。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台北:臉譜文化。
羊憶蓉、林全(1994)。台灣的教育改革。台灣研究基金會策劃。台北:前衛出版社。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參期諮議報告書。作者出版。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作者出版。
李然堯(1998)。美英綜合中學之研究及其對我國實施綜合高中之啟示。台北:文景。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安妮(1997)。平衡計分卡轉換為行動策略,頁133-139。
吳清基(1995)。綜合高中的理念。職教園地,第10期,頁37~38。
吳清基(1996)。教育與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6)。試辦綜合高中台東地區說明會會議手冊,頁20。
吳清山(1996)。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1)。知識經濟時代的教師多元進修,教師天地月刊,頁115。
吳百錄(2004)。學校領導—願景、領導與管理。高雄:高雄復文。
吳宗立(2000)。學校行政決策。高雄:麗文文化。
吳宗立(2003)。學校行政研究。高雄:高雄復文。
林生傳(2003 )。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
林福樹(2003 )。高中(職)社區化之研究--以國立光復高職轉型發展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周崇儒(2000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秀冬(1995)。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洪榮威(2004)。平衡計分卡在國中教師教學績效考核應用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昊杲(2006)。綜合高中10年之回顧及展望。教育部中95年度綜合高中業務研討會資料。
郎致運(1968)。中學教務研究。台北:臺灣開明書店。
Robert S. Kpalan & David P. Norton(2006,高子梅、何霖譯)。策略校準。台北:臉譜文化。
教育部(1994)。第7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作者出版。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世紀的教育遠景。作者出版。
教育部(2002)。教育部綜合高中課程綱要。
教育部(2005)。教育部修正綜合高中課程綱要。
教育部(2006)。教育部綜合高中資訊網。
教育部(2006)。教育部綜合高中資訊網。
陳文彥(2004 )。學校組織特性及其在學習型學校推動之意涵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57期。。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梁忠銘(2001 )。日本教育特質的研究。高雄:高雄復文。
梁忠銘(2002譯著 )。日本的教育課程改革與爭論點。美日教育課程國際研討會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學院。
梁忠銘(2005)。學校組織特徵講義。
Robert S. Kpalan & David P. Norton(2004,陳正平等譯)。策略地圖:串聯組織策略從形成到徹底實施的動態管理工具。台北:臉譜文化。
提姆•路卡斯(Timothy Lucas)、珍妮斯•杜頓(Janis Dutton)、布萊恩•史密斯(bryan Smith)、阿特•克萊納(Art Kleiner)合著(民2002),楊振富譯。學習型學校—第五項修練教育篇 獻給教育工作者 父母 以及關心教育的每個人(上)(下)。台北:天Schools That Learn—A Fifth Di scipline Fieldbook for下Educators,Parents,and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台北:天遠見。
Aima Harris, Nigel Bennett,Margaret Preedy編,黃婉儀、馮施鈺珩、吳國志、陳壟譯(2002)。組織效能與教育改進。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黃政傑(1993)。推薦甄選入學高中及高職方案之規劃研究(一)。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
黃振球(1992)。學校管理與績效。台北:師大書苑。
黃昆輝(1980)。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五南。
黃淑蓉(2004)。國民中學建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惠珍(1998)。「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一所學校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台北:學富:文化。
張桂玲(2003)。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校務行政系統滿意度之研究。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冠力(2002)。以平衡計分卡來探討績效衡量指標—以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Robert S. Kpalan & David P. Norton(2001,ARC遠擎管理顧問公司策略績效事業部譯)。策略核心組織:以平衡計分卡有效執行企業策略。台北:臉譜出版: 城邦文化發行。
謝文全(2001)。中等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謝冠柔(2001 )。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規劃之研究—以國立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為例。教育部90年度行動研究成果報告。台東:國立成功商水編印。
魏惠娟(2002)。學習型學校—從概念到踐。台北:五南。
鄭燕祥(2001)。學校效能及校本管理---發展的機制。台北:心理。
鄭彩鳳(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台北:師大書苑。
蔡培林(1993)。國民中學學校管理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饒達欽(2006)。教育部95年度綜合高中業務研討會資料。
西文部分
Peter M.Senge(1990)。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New York:Doubleday 。
Watkins,K.E. & Marsick,V.J.(1993),Sculpting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lessons 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ystemic change.San Franciso ;Jossey-Bass Publisher.
W.K. Hoy & C.G. Miskel, (1996).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p.246). New York: McGraw-Hill,Inc.
Yin,R.k.(1989).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 Sagepublica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