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7: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麗后
研究生(外文):Li-Hou Wu
論文名稱:不同教學策略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達成科學本質能力指標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Helping Students Achieving the Competency Indicators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指導教授:劉聖忠劉聖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ang-Chong Lie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科學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觀察檢核表實作評量科學本質能力指標科學語彙
外文關鍵詞:competency indicatornature of sciencescientific vocabularychecklistperformance assess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4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探討相同的個案教師採用不同的教學法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科學本質能力指標(NOS-CI)教學上的不同成效。研究者選擇二條NOS-CI:3-1-0-1「能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和3-1-0-2「相信每個人只要能仔細觀察,常可有新奇的發現」做為研究的目標,希望能透過實作評量讓學童使用科學語彙表達所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而評量國小四年級學童在此二條能力指標的了解。施測教學時間只有二節課的時間。研究對象為某國小四年級學生,實驗組(檢核表教學法)29人,對照組(操作式教學法)30人;訪談對象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2組12位同學。
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的學生在3-1-0-1科學觀察與科學語彙的使用上前後測學習效果達顯著,操作組亦同;但在延宕測驗上,實驗組學生之表現仍維持顯著優於前測表現,但控制組學生的表現則恢復前測表現水準。在3-1-0-2新奇的發現上,雖然檢核表教學在3-1-0-2的教學效果上最高有34.5%的學生有新奇的發現,但在可信度上仍有討論的空間,而且有效樣太少,研究者主張不宜過度的推論。同理,雖然檢核表教學在3-1-0-2的教學效果上要比操作式教學顯得有效,但因為有效樣太少,研究者在此也主張不宜做過度推論,仍需更大樣本的施測方能確認本次的研究結果。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學生普遍都認為和同儕討論要比自己觀察容易產生新奇的現象。在對科學的態度上,不論是實驗組或控制組,在前後測的表現上都沒有顯著差異,而訪談的紀錄中可以發現觀察檢核表和數位相機在學童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可以提升學習動機,但是沒辦法改變學童對科學的態度。
在論文中將進一步討論研究結果對未來研究的建議與教學上的啟示。
The study intends to compare the impacts of two different teaching approaches helping students achieve the competency indicators in the national standards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NOS-CI). The researcher choose two NOS-CIs which include “3-1-0-1: To learn how to describe what has been observed”, and “3-1-0-2: To believe that one can often come up with new findings with careful observation” as the teaching goals. Through students’ using scientific vocabularies and drawing pictures, it may reflect students’ achievement of the NOS-CI. The total teaching treatment is two elementary school class periods. Subjects are two classes of fourth graders with a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ith checklist plus digital camera, CDC) has 29 students and the control class (with mere hands-on operation, MHO) 30 students. There are each 12 students interviewed for both group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in terms of 3-1-0-1, both CDC and MHO treatments have significant teaching effects upon students’ NOS-CI achievement. However, as to the two-months-after-posttest delayed test, CDC remains a significant effect while MHO does not. In terms of 3-1-0-2, the CDC does have up to 34.5% of students reflecting new findings by students’ self-report. It seems to researcher that CDC outperforms MHO, too. Due to the few valid samples selected, researcher recommends a further research with more samples in order to confirm such a result. Nevertheless,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expressed during the interview that group discussion does stimulate more new findings rather than individual investigation. Finally, both CDC and MHO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upo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Yet, CDC does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nd teaching implication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si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科學本質能力指標的內涵與詮釋
第二節 科學本質問卷之相關研究
第三節 觀察與科學學習
第四節 實作評量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理念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流程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第五節 資料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操作式教學法與檢核表教學法之學前比較
第二節 操作式教學法對學童達成NOS-CI之影響
第三節 檢核表教學法對學童達成NOS-CI之影響
第四節 不同的教學法對學童達成NOS-CI之影響
第五節 不同的教學法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
附錄
附錄一、獨角仙觀察檢核表
附錄二、開放式問卷
附錄三、課程內容
附錄四、學習單
附錄五、半結構式訪談
附錄六、評量基準表(前測)
附錄七、評量基準表(後測)
附錄八、三位評分者評閱甲卷
附錄九、三位評分者評閱乙卷
附錄十、三位評分者評閱丙卷
附錄十一、三位評分者評閱丁卷
附錄十二、三位評分者評閱戊卷
附錄十三、研究者評閱甲卷
附錄十四、研究者評閱乙卷
附錄十五、研究者評閱丙卷
附錄十六、研究者評閱丁卷
附錄十七、研究者評閱戊卷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嘉琦(1999)。花蓮縣國小教師科學本質觀點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王美芬(2001)。九年一貫學校本位、統整課程及多元評量的實踐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25,2-16。
王靜如(2001)。小學教師科學本質概念及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9(2),197-217。
呂金燮(1999)。評量與教學目標的連結。載於王文中等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21-46。五南書局。台北市
李坤崇(2001)。學習評量單角色與設計。測驗與輔導,164,3441-3445。
李思明(2001)。國小自然科實施實作評量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章瑋(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學潛在課程之研究─以自然科學教師及教學中的科學圖像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悅美(2002)。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觀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慧芬(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本質相關問卷之內容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明勳(譯)(1997)。Crick, Francis著。驚異的假說:克里克的「心」、「視」界。天下文化。台北市。
吳璧純(1996)。從變異與選擇建構論的觀點看另類評量。教育研究,49,46-61。
吳璧純(2003)。以自然科實作評量探究學童的認知發展與學習成效。教育與心理研究,26,1-22。
林陳涌 (1995)。高中學童對於科學本質瞭解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511-S-003-083)。
林寶英(1998)。科學史取向的大學童物通事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裕仁、張簡明旺、高慧蓮、蘇明洲(2006)國小科學本質能力指標問卷之發展與研究。中華民國第22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合集論文彙編,15-16。
邱明富(2003)。科學史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度之行動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邱明富、高慧蓮、蘇明洲(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本質情境化問卷之發展與效化。中華民國第22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合集論文編彙,15-16。
洪振方(1998)。科學教學的另類選擇:融入科學史的教學。屏東科學教育,7,2-10。
洪振方(2001a)。建構學習社群及評鑑系統促進數學與自然科學教師素質之研究─建立符合科學本質的教學理論模式:高中理化(2/3)。(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進度報告,計畫編號:NSC89-2511-S-017-031)。
洪振方(2001b)。建構學習社群及評鑑系統促進數學與自然科學教師素質之研究─建立符合科學本質的教學理論模式:高中理化(3/3)。(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計畫編號:NSC90-2511-S-017-009)。
洪恩在線網(年代不詳)。眼睛是智力窗戶。2006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hongen.com/edu/czzl/jzyf/cf060106.htm
洪蘭(年代不詳)。創造力與觀察力。益學網回饋會訊,67,陽明大學。2006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eshare.org.tw/eshare_response_Text.asp?Txt_ID=345
翁秀玉、段曉林(1997)。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啟示與做法。科學教育月刊,201,2-15。
高慧蓮(2003)。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能力指標詮釋研究─國小學童科學本質的探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522-S-153-012)
高慧蓮、邱明富(2005)。科學本質「火星任務」情境化問卷的發展與效化。中華民國第21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極短篇論文彙編,60-62。
高慧蓮、楊明達(2005)。科學本質「二階問卷」發展初探。中華民國第21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極短篇論文彙編,60-62。
高慧蓮、黃志賢、吳仲謀(2005)。實施嵌入式評量於國小中年級科學本質教學之探究。中華民國第21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極短篇論文彙編,60-62。
高慧蓮、蘇明洲(2004)。科學本質的理論回顧與課程設計的實例分享。論文發表「九十三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研討會」及刊載於「科學課程論述〈II〉」論文集。
桂起權、張掌然(1994)。人與自然的對話。淑馨出版社。台北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6年5月27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
教育部(2004)。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科學本質」能力指標解說。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印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承辦,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工作課程與教學深耕輔導組主辦。
莊嘉坤((1999)。從認同的觀點分析學童對科學本質的了解與科學童涯的知覺。科學教育學刊,7(4),343-366。
陳文典〈2000〉。實作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231,64-66。
陳文典〈2004〉。「科學本質」的體認。NSTSC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資源中心。2006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phy.ntnu.edu.tw/nstsc/first_measure.htm
陳忠志、Taylor, P., & Aldridge, J. M.(1998)。國中教師科學本質及科學教學信念對理化教室環境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6(4),383-402。
陳淑芸(2005)。數位相機結合觀察是理論蘊含之原理教學設計與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惠邦(2000)。在保守的傳統中謹慎前進:德國小學教師評量信念與實踐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3,245-264。
陳嘉陽(2005)。教育概論(下冊)。教甄策略研究中心。台中。
張稚卿(2001)。訪黃克寧教授談科學中文化。物理雙月刊,23(3),447-452。
郭博嵐(2005)。國小在職教師對九年一貫科學本質能力指標了解之詮釋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惠信(1998)。台東地區中小學教師對科學本質的瞭解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511-S-143-008)。
黃萬居、李悅美(2003)。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觀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4,173-198。
楊榮祥(1998)。中學科學教學環境之研究(I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7-2511-S-003-011)。
楊孝爃(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十二版)。東華書局。台北。
楊玉燕(2001)。科學故事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度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董韶芳(2001)國小自然科學教師促進學童建構科學家形象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熊芳雪(1997)。國小職前教師與在職教師對科學過程技能本質了解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
鄭湧涇(1995)。中等學校生物教師教學能力之研究。師大學報,40,443-473。
鄭湧涇、周美雪和張麗珠(1989)。職前與在職生物教師對科學本質的了解。中華民國第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童物系。台北。
鄭美紅(2005)。科學習作之設計與評量(一版)。五南書局。台北市。
鄭可偉(2002)。STS教學對國民小學學童科學本質觀與學習動機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淑妃(1999)。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之詮釋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鄭淑妃、劉聖忠、段曉林(2005)。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與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2),169-190。
劉振中(2002)。國小教師科學本質觀及其教學實務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衛洪清(2000)。中學童科學觀察能力的表現,學科教育,2。2006年4月25日,取自http://210.14.192.234:8001/effschweb05/content1/d1/d038.htm
謝祥宏、段曉林(2001)。教學與評量─一種互為鏡像(mirror image)關係。科學教育月刊,241,2-13。
謝祥宏、龍麟如、段曉林(2004)。國小學童對自然科評量知覺初探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1),27-52。
龍麟如(1997)。國小學童對科學的態度與相關變項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科學童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英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9). Project 2061: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 Autho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3). Project 2061: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8). Blueprints for reform-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bell, S. K., & Smith, D. C. (1994). What is science? Pre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6(4), 475-487.
Abd-El-Khalick, F., Bell, R. L., & Lederman, N. G. (1998).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 Making the unnatural natural. Science Education, 82(1), 417-436.
Aikenhead, G. S. (1988). An analysis of four ways of assessing student beliefs about STS topic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5(8), 607-627.
Akerson, V. L., Abd-El-Khalick, F., & Lederman, N. G. (2000). Influence of a reflective explicit activity-based approach on elementary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na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 295-317.
Bell, R. L. & Lederman, N. G. (2000). Testing assumptions underlying the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s: Decision-mak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issu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42 628)
Blakely, R. E. (198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orgia middle school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Brickhouse, N. W. (1990).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lassroom practic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3), 53-62.
Carter, G.., & Berenson, S.B. (1996). Authentic assessment: Vehicle for reform. In J. Rhoton & P. Bowwers (Eds.), Issue in Science Education (pp. 96-106). Virginia: NSTA.
Chalmers, A. (1982).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2nd Ed., Queensland Australia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Conant, J. B. (1953). Education and Liberty: The role of schools in a modern dem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vis, N. (2000). Using assessment as a tool for educational refor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eastern Association of Educators of Teachers of Science, Auburn, Alabama.
Edmondson, K. D., & Novalk, J. D. (1993). The interplay of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view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6), 547-559.
Foster, C., & Heiting, A. W. (1994). Embedded assessment. Science and Children, October, 30-33.
Gipps, C., & Murphy, P. (1994). A fair test? Assessment, achievement and equ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Gitomer, D. H., (1993). Pertormance assessment an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In: R. E. Bennett & W. C. Ward (Eds.). Construction versus choice in cognitive measurement. Hillsdale, New Jersey.
Hanson, N. R. (1958). Patterns of discover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lms, J. V. (1996). Speaking of the subject: Science teachers reflect on the nature of science,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mselv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CD-ROM]. Abstract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tem: 9620489 .
Khishfe R., & Lederman N. (2006). Teaching nature of science within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tegrated versus nonintegrated.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43(4), 395-418.
Lederman, N. G. (1992). Students' and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4), 331-359.
Lederman, N. G. (1995). Trans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to classroom pract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2 474)
Lederman, N., & Zeidler, D. (1987). Scienc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Do they really influence teaching behavior? Science Education, 71(5), 721-734.
Matthews, M. R. (1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McComas, W. F., & Olson, J. K. (1998).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Library, 5, 41-52.
McComas, W. F., Clough, M. P., & Almazroa, H. (1998). The role and character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 Education, 7, 511-53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Smith, M. U., & Scharmann, L. C.(1999). Defining versus describing the nature of science: A pragmatic analysis for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cience educators. Science Education, .83(4), 493-509.
Wang, J. R. (1995).A case study: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other contextual matters [CD-ROM]. Abstract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tem: 954210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璧純(1996)。從變異與選擇建構論的觀點看另類評量。教育研究,49,46-61。
2. 鄭淑妃、劉聖忠、段曉林(2005)。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與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2),169-190。
3. 鄭湧涇(1995)。中等學校生物教師教學能力之研究。師大學報,40,443-473。
4. 陳惠邦(2000)。在保守的傳統中謹慎前進:德國小學教師評量信念與實踐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3,245-264。
5. 陳文典〈2000〉。實作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231,64-66。
6. 莊嘉坤((1999)。從認同的觀點分析學童對科學本質的了解與科學童涯的知覺。科學教育學刊,7(4),343-366。
7. 謝祥宏、段曉林(2001)。教學與評量─一種互為鏡像(mirror image)關係。科學教育月刊,241,2-13。
8. 李坤崇(2001)。學習評量單角色與設計。測驗與輔導,164,3441-3445。
9. 吳璧純(2003)。以自然科實作評量探究學童的認知發展與學習成效。教育與心理研究,26,1-22。
10. 翁秀玉、段曉林(1997)。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啟示與做法。科學教育月刊,201,2-15。
11. 9. 陳振川、陳德誠、洪耀聰、林芳如,「台灣大學推動統包與最有利標經驗及效益評估」,營建管理季刊,第65期,民國94年。
12. 謝祥宏、龍麟如、段曉林(2004)。國小學童對自然科評量知覺初探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1),27-52。
13. 35. 王國川,「探討性別、年齡、水上活動類型與溺水結果之關係-對數線性模式之應用」醫護科技學刊,第3卷第2期,第166-186頁,2001
14. 34. 劉德祥,「博物館觀眾中兩性對展示主題不同的關注程度」,博物館學季刊,19(2),第7頁-第14頁,2005
15. 21. 林利國、張智強,「高科技廠房興建之統包策略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56期,第7頁-第16頁,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