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方白著作:
1:《浪淘沙》上中下 台北,前衛,1990
2:《真與美》一 〜 六冊 台北,前衛,1995
3:《OK歪傳》台北,前衛,1991
4:《魂轎》台北,草根,2002
5:《小乖的世界》台北,草根,2002
6:《臨死的基督徒》台北,水牛,1969
7:《黃金夢》台北,學生,1977
8:《露意湖》台北,爾雅,1978
9:《東方寓言 》台北,爾雅,1979
10:《盤石的腳印》台北,爾雅,1982
11:《十三生肖》台北,爾雅,1983
12:《夸父的腳印》台北,前衛,1990
13:《台灣文學兩地書》台北,前衛,1993
14:《父子情》台北,前衛,1994
15:《芋仔番薯》台北,草根,1994
16:《神農的腳印》台北,九歌,1995
17:《雅語雅文》台北,前衛,1995
18:《浪淘沙之誕生》台北,前衛,2005
19:《東方白集》台北市,前衛,1993
二:專書(以姓氏筆劃為順序)
1:下村作次郎著:《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1997
2:王寧著:《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2003
3:比爾、阿西克洛夫特著:《逆寫帝國》台北,駱駝,1998
4: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史》台北市,眾文圖書,1990
5:台灣文學研究會主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市,前衛,1989
6:矢內原忠雄著 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市,海峽學術,1999
7:古繼堂著:《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6
8:朱雙一著:《台灣文學思潮與淵源》台北,海峽學術,2005
9:李喬著:《小說入門》台北,時報,1986
10:李喬編:《台灣文學導讀》台北縣,允晨文化,2006
11:邱貴芬著:《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
12:林文寶等合著:《台灣文學》台北市,萬卷樓,2001
13:林瑞明著:《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縣,允晨文化,1996
14:林鎮山著:《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市,前衛,2002
15:洪宜勇主編《台灣殖民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海峽學術,2004
16:施叔編:《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台北市,前衛,1992
17:施懿琳著:《跨與、漂泊、釘根》台北,春暉,2000
18:張德麟主編《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市,前衛,2003
19: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
20:張明雄著:《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台北市,前衛,2000
21:陶東風著:《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2000
22:陳芳明著:《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2002
23:陳芳明著:《殖民地摩登》台北,麥田,2004
24:陳建忠著:《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台北,五南,2004
25:陳學明著:《文化工業》台北,揚智,1996
26:陳昭瑛著:《台灣文學與本土運動》台北市,正中,1998
27: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市,春暉,1997
28:彭瑞金著:《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市,前衛,1994
29: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1998
30:愛德華、薩依德著:《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31:歐宗智著:《多少英雄浪淘盡》台北市,前衛,2005
32:盧建榮著:《從根爛起》台北市,前衛,2002
33:盧建榮著:《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台北,麥田,2003
34:鍾肇政著:《望春風》台北市,前衛,1997
33:鍾肇政著:《濁流三部曲》台北縣,遠景,2005
35:鍾肇政著:《台灣人三部曲》台北縣,遠景,2005
三:期刊論文(以姓氏筆劃為順序)
1:方群:<滾滾江流浪淘沙>,《聯合報》,1991年11月17日,39版。
2:台灣文藝編輯部:<《浪淘沙》文學座談會記要>,《台灣文藝》123期,1991年 2月,頁4〜17。
3:宋澤來:<台灣文學的「奧迪賽詩篇」-世界東方白的悲情小說《浪淘沙》>,《台灣新文學》,12期,1999年7月,頁200〜229。
4:東方白:<敬答歐宗智:論《浪淘沙》>,《臺灣文學評論》,2002年10月,頁36。 5:林柏彥:<浪淘沙的人物與迷失>,《自立早報》1991年8月18〜21日,19版。
6:林柏彥:<《浪淘沙》的客家經驗>,《文學廣場》,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3年1月,頁1〜13。
7:林柏彥:<《浪淘沙》與新竹中學>,《文學廣場》,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3年1月,頁14〜21。
8:林柏彥:<《浪淘沙》的人物與迷失>,《文學廣場》,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3年1月,頁22〜40。
9:林鎮山:<人本主義的吶喊-試論東方白的浪淘沙>,《自立晚報》,1990年12月23日,5版。
10:高惠琳:<東方白出版《浪淘沙》>,文訊期,1991年2月,頁113。
11:張大春:<混合史實、政治諷諭和人道關懷的浪漫寫實作品-浪淘沙>,《中國 時報》,1990年12月28日,27版。
12:葉石濤:<台灣人命運的史詩《浪淘沙》>,《中國時報》,1991年12月,27版。
13:彭瑞金:<《浪淘沙》掠影>,《文訊》64期,1991年2月,頁69〜72。
14:彭瑞金:<《浪淘沙》掠影>,《瞄準台灣作家》,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頁225〜233。
15:董學奇:<文學中的台灣女性海外經驗──以東方白《浪淘沙》中的丘雅信為例>,《台灣文學評論》,5卷1期,2005年1月。
16:齊邦媛:<冰湖雪山和南國鄉夢-賀《浪淘沙》七版問世>,《霧漸漸散的時候-台灣文學五十年》,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頁281〜294。
17:齊邦媛:<冰湖雪山和南國鄉夢-賀《浪淘沙》七版問世>,《浪淘沙》,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10月。
18:歐宗智:<人道精神的謳歌-談東方白《浪淘沙》的崇高主題>,《臺灣文學評論》2卷3期,2002年4月,頁62〜68。 19:歐宗智:<崇高的宗教情懷與特殊的小說語言表現-論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的寫作特色>,《臺灣文學評論》2卷3期,2002年7月,頁111〜127。 20:歐宗智:<人道精神的謳歌-談東方白《浪淘沙》的崇高主題>,《走出歷史的悲情-台灣小說評論集》,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2月,頁94〜104。
21:歐宗智:<追求文學的極致-談《寒夜三部曲》與《浪淘沙》的宗教情懷>,《走出歷史的悲情-台灣小說評論集》,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2月,頁105〜118。
22:歐宗智:<本土小說裡的族群情結-以《怒濤》、《埋冤一九四七》、《浪淘沙》為例>,《走出歷史的悲情-台灣小說評論集》,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2月,頁134〜144。
23:歐宗智:<《浪淘沙》小說語言的特殊表現>,《走出歷史的悲情-台灣小說評論集》,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2月,頁145〜161。
24:歐宗智:<正港的台灣英雄──談《浪淘沙》周福生之人物塑造>,2003年1月22日。
25:歐宗智:<臺灣知識份子特殊的殖民經驗──談《浪淘沙》江東蘭之人物塑造>,《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2003年2月19日。
26:歐宗智:<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俗諺之運用探析>,《國文天地》214期,2003年3月,頁74〜78。 27:歐宗智:<營造性格對照的戲劇張力──談東方白《浪淘沙》日本人的善惡對比>,《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2003年3月13日。
28:歐宗智:<西方人的善惡對比──談東方白《浪淘沙》次要人物的塑造特色>,《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2003年3月26日。
29:歐宗智:<反應台灣歷史際遇的奇女子──談《浪淘沙》丘雅信之人物塑造>,《台灣文學評論》,3卷2期,2003年4月,頁39〜49。
30:歐宗智:<再現逝去的時代及地域風情──談東方白《浪淘沙》小說環境的掌握與表現>,《國文天地》220期,2003年9月,頁80〜85。 31:歐宗智:<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主要人物塑造析論>,《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0期,2003年9月,頁341〜367。 32:歐宗智:<《浪淘沙》江東蘭生命中三個女性之塑造>,《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2003年10月13日。
33:歐宗智:<東方白大河小說《浪淘沙》次要女性角色之塑造>,《國文天地》19卷10期,2004年3月,頁4〜11。 34:歐宗智:<台灣文學的語言的運用──讀顏敏政<台灣文學的語言表現>有感>,2005年1月。
35:鍾肇政:<滾滾大河天上來>,《自立晚報》,1989年3月19〜21日,14版。
36:鍾肇政:<含淚的歡呼-聞東方白巨著《浪淘沙》完成書感>,《台灣文藝》121期,1990年10月,頁62〜65。
37:顏敏政:<台灣文學的語言表現──論「歐宗智東方白小說」中的台灣語文部分>,《臺灣文學評論》,2004年7月,頁245〜261。 四:學位論文(以姓氏筆劃為順序)
1:王淑雯著:《大河小說與族群認同:以《台灣人三部曲》、《寒夜三部曲》、《浪淘沙》 為焦點分析》,台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蕭新煌教授指導,1994年7月。 2:游玉楓著:《東方白《浪淘沙》研究》,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賴芳伶教授指導,2003年7月。 3:董學奇著:《從《真與美》探究《浪淘沙》的創作理念與實踐》,嘉義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蔡尚志教授指導,2005年7月。 4:歐宗智著:《東方白《浪淘沙》析論》,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李瑞騰教授指導,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