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籍
(一)專書
小澤一郎著、陳世昌譯《日本的改造計畫》。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丘宏達。《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布里辛斯基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台北:立緒。1998年。
包霞琴,臧志軍主编。《變革中的日本政治與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金煕德。《日美基軸與經濟外交-日本外交的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1999年。
林明德。《日本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卓南生。《大國夢與盟主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松村岐夫、伊藤光利、辻中豐著,吳明上譯。《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2005年。
何思慎。1999年。《擺盪在兩岸之間:戰後日本對華政策1945-1997》。台北:東大圖書。
信夫清三郎編。《日本外交史》。台北:商務商務印書館,1980年。
許介麟。《日本現代史》。台北:五南圖書。1991年。
許介麟、楊鈞池。《日本政治制度》。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耿曙。〈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施嘉明。《戰後日本外交簡史-戰敗至越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趙建民、劉予葦主編。《日本通史》。台北:五南圖書。1991年。
馮昭奎。《戰後日本外交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馮昭奎、劉世龍等著。《戰後日本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孫向明、張煇灿編。《中外軍事戰略概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
蔡東杰。《西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2001年。
------------《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臺北:左岸文化。2002年。
蔡增家。《日本轉型:九○年之後政治經濟體制的轉變》。台北:五南圖書。2004年。
蔡增家著,邱稔壤主編。〈911之後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國際反恐與亞太情勢》。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劉江永主編。《跨世紀的日本-政治、經濟、外交新趨勢》。北京:時事出版社。1995年。
趙瑾。《全球化與經濟摩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福田和也著、林思敏譯。《日本歷代首相評價》。台北:商務印書館。2005年。
蔣立峰、高洪著。《日本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2002年。
豬口孝著,賴郁君譯。《日本:經濟大國的政治運作》。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Bruce Russett & Harvey Starr 著,王玉珍譯。《世界政治》。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Johuas S. Goldstein 著,歐信宏、胡祖慶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2003年。
Kenneth G. Henshall 著、李忠晉譯。《日本史》。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Samuel P. Huntington 著、黃裕美譯。《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二)期刊論文
石原忠浩。〈戰後中日經濟與政治〉。《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5期,1997年5月,頁36。
金榮勇。〈日本「橋本主義」下的東亞情勢與互動〉。《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9期,1997年9月,頁6。 ----------。〈一九九○年代日本的亞太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6期,1993年6月,頁34-36。
林正義。〈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2期,1996年12月,頁13。 林風佑。〈冷戰後影響中共與日本安全關係的國內因素〉。《問題與研究》,第24卷第1期,1998年1月,頁29。
李文志。〈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台灣的安全戰略〉。《東吳政治學報》第13期,2001年9月,頁134。 明居正。〈國際格局之變遷極其對中國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6期,1996年6月,頁2。
吳寄南。〈日本新國防族的崛起及其影響〉《日本學刊》。第5期1996年12月,頁6-22。
邵玉銘。〈馬歇爾使華再評估〉《近代中國》。第46期,1985年4月,頁87-88。
柯玉枝。〈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外交:從『內向經濟』至『政經並行』〉。《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2000年5月,頁80。 -----------〈當前日本對外援助政策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6期,2001年1月,頁31-51。
楊永明。〈冷戰時期日本之防衛與安全保障政策:1945-1990〉。《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2002年9月,頁13-15。
楊志恆。〈美日政權同盟合作的轉變〉。《國策專刊》,第19卷,2001年9月,頁8-10。 楊鈞池。〈美日同盟關係的演變-美日安保條約為例〉。《復興崗學報》,2005年9月,頁165-184。 張隆義。〈日本擴軍與亞太局勢〉。《問題與研究》,第25卷第9期,1986年9月,頁33。 ------------〈日本自衛隊與海外派兵問題〉。《問題與研究》,31卷第12期,1993年1月,頁17。
-----------〈日本的對外開發援助〉《問題與研究》。第27卷第11期,1988年2月,頁2-6。
曹異美。〈日本與聯合國安全保障體制〉。《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9期,1993年9月,頁30。 蔡增家。〈垂直-整合與脆弱-衝突:論九○年代日本金融政治的轉變〉。《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2期,2000年2月,頁33-35。
------------〈如何達到最適匯率制度:美國與日本匯率政策選擇的政治分析(1985-2001)〉。《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年2月,頁139-164。
------------〈2005年日本眾議院改選的政經意涵〉。《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2期,2005年3月,頁4-5。
-----------〈資本管制與金融自由化:以日本為例〉。《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3期,1999年3月,頁71-84。
-----------〈日本金融改革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7期,1998年7月,頁31-48。
蔡明彥。〈日美同盟之發展與抉擇:兼論台灣因應策略〉。《全球政治評論》,第4期,2003年10月,頁100。 趙建民、何思慎。〈日本外交中有關中國或美國優先之爭議〉。《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1月,頁86-87。
劉冠效。〈轉變中的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反恐特別措施法的探討〉。《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5期,2002年2月,頁41-43。
曉光。〈冷戰後日美安保體制的調整對亞太地區中日關係影響〉。《東亞季刊》,30卷4期,2003年9月,頁74。 戴萬欽。〈冷戰結束後的美國全球戰略〉。《美國月刊》,第6期第8卷,1991年8月,頁44。 (三)學位論文
王長河。《當代中共空軍戰略演變及其對台海地緣政治之影響》。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尹懷哲。《日本族議員在行政改革過程中的角色分析》。高雄:佛光山人文社會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雍凱。《冷戰後日本對東協經濟戰略之轉變》。台北: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論文。2001。 金琮凱。〈後冷戰時期日本之經濟力量與國際角色〉。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志孝。《毛澤東對中共與美國關係認知轉變之研究:1969-1972》。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沈仕晏。《日本國家戰略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1999年。
陳世傑。《戰後美日安保之政經分析:1952-2000》。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莊國平。《柯林頓政府對中共外交戰略(1993-1998)》。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金湯。《後冷戰時期中日外交關係》。台北:淡大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董世榮。《冷戰後美日安保沿革及其地緣戰略意涵》。台中:中興大學國政所碩士論文。2004年。 盛仰正。《從九一一事件前後來看日本的亞太安全戰略》。嘉義: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鄭舜元。《跨世紀日本防衛武力整建戰略涵義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外交在職專班碩士論2002年。 (四)研討會論文
林佳龍,〈國際反恐下的台灣安全戰略〉,發表於「台日論壇2002年台北會議」(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2年7月16日)。
李文志。〈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台灣的戰略思考〉。發表於「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辦。2001年5月3日。
何思慎。〈日本政界世代交替對新世紀的日本對華政策的影響〉。發表於「全球化.民主化下日本與東亞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2005年10月28日。
劉榮傳。〈跨世紀美國亞太安全戰略-華府觀點〉。發表於「跨世紀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台北:三軍大學主辦。1998年12月8日。
蔡增家。〈2000年之後日本對東協經貿關係的轉變〉。發表於「日本與亞太地區」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2006年11月25日。
(五)網路資料
李文志,「『中國威脅』與美國的對策:介入?圍堵?」
網址:http://www.inpr.org.tw/inprc/pub/jounals/120-9/m129 4.htm.
丁永寧,〈日本會成為軍事大國嗎?〉,《新華網》,2002年9月29日,
網址:http://ijs.cass.cn/files/xszl/dingyongning.htm.
日本のFTA戰略
網址: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fta/senryaku.html.
(六)報紙與雜誌
陳娜。〈自隊衛升級自衛軍的意涵〉。《中國評論》。2006年1月。
--------〈小澤一郎:新黨魁老政客〉。《中國評論》。2006年6月。
張智新。〈日本對華政策中的意識形態因素〉。《中國評論》2006年6月。
二、西文書籍
(一)專書
Allison, Graham T., “Conceptual Model and Cuban Missile Crisis ” in Phil Williams, et al. ed.Classic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8.
Beck, Ulrich, 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 Frank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e. 1986.
Curtis, Gerald L., 1993. Japan’s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Coping with Change, M. E. Sharpe. New York.
Curtis, Gerald, The logic of Japan politics: Leaders, Insititutions,and the Limits of Cha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Christensen, Ray, Ending the LDP Hegemony: Party Cooperation in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0.
Dougherty, James E., &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Inc. 1997.
Fukuyama Francis & Kongdan Oh, The U.S-Japan Security Relationship after the Cold War . Santa Monica: RAND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Institute. 1993.
Gao, Bai, Japan’s Economic Dilemma: the Institution Origin of Prosperity and Stagnation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Harold and Margaret Sprou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James N. Rosenau,eds., International Politic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9.
Hartcher, Peter, The Ministry: How Japan’s Most Powerful Institution Endangers Markets.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Waltz, Kenneth N., Man ,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Keddell, Joseph P., The Politics of Defense in Japan. New York: M.E. Sharpe. 1993.
Kennan, George F.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July. 1947。
Kohno Masaru, Japan’s Postwar Party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Lonny Carlie and Mark C. Tilton, Is Japan Really Changing Its Ways?Regulatory Reform and the Japanese Economy, Washington D.C.: 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 1998.
Mulgan, George Aurelia, The Politics of Agriculture in Japa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Nuechterlein, Donald 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terests in a Changing World. Kentucky: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73.
Orr, Robert M., The Emergence of Japan’s Foreign Aid Power. 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1990.
Ole, Holsti R., “The Belief 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6. 1962.
Pempel. T J., Regime Shift: Comparative Dynamics of the Japanese Politics Today: Beyond Karaoke Democracy. New Jersey: St. Martin Press. 1997.
Reed, Steven, “The 1993 Election and the End of LDP One-Party Dominance,” in Steven Reed, ed., Japan Election politics: Creating a New Party System. New York: Routledge Curtzon. 2003.
--------------- “Realignment Between the 1993 and the 1996 Elections,” in Reed, Steven, ed., Japanese Election politics: Creating a New Party System , New York: Routledge Curtzon. 2003.
Sutter, Robert G., 1991.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anging East Asia Order: Implication for Taiwan’sAbility to Deter Possible Treats from the Mainland.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Snyder Richard C., 1969. H. W. Bruck and Burton Sapin, “The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James N. Rosenau.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a reader i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 York: Free Press.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James N. Rosenau,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Free Press.
Umbach, Frank, “The Future of the US-Japanese Security Alliance,” in Jorn Dosch and Manfred Mol,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New Patterns of Interest and Cooperation . New York: Munster. 2000.
-------------------- “The Future of the US-Japanese Security Alliance,” in Jorn Dosch and Manfred Mol,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New Patterns of Interest and Cooperation . New York: Munster. 2000.
White B. P.,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in Phil Williams, et al. ed. Classic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二)期刊論文
Busse, Nikolas, “Constructivism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2, No. 1, 1999, pp.50-53.
Campell, Kurt M., “Energizing the US-Japan Security Partnership, ”The Washington Quartely, 23:4. 2000.
Huntington Samuel P.,”America''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s”, Survival, Vol.18, No.1. 1991.
Joseph Nye, Jr., “ East Asian Security: The Case for Deep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74:4. 1995.
Krauthammer, Charles, “The Unipolar Moment”. Foreign Affairs, vol. 70, No.1, Winter 1990/1991, PP.23-33.
Layne, Christopher, “The Unipolar Illusion: Why New Great Power Will Rise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4. 1993.
三、日文書籍
加藤秀治郎、渡邊啓貴。《國際政治の基礎知識》。東京:蘆書房。1997年。
安藤良雄編。《近代日本經濟史要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年。
北岡伸一。《自民黨政權の38年》。東京:讀賣新聞社。1995年。
金子貞吉。《戰後日本經濟總檢點》。東京:文學社。2000年。
藤原彰著。《日本軍事史:下卷戰後篇》。東京:日本評論社。1987年。
船橋洋一。《同盟漂流》。東京:岩波書店。1997年。
矢部洋一、古賀義弘、渡邊廣明、飯島正義編著。《日本經濟年史》。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2002年。
劍持一己。《PKO派兵》。東京:綠風出版社。1992年。
小林正雄編。《宰相中曾根康弘-內閣總理大臣への足跡》。東京:日本伊勢新聞社。1985年。
塚崎公義。《よくわかる構造改革》。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2001年。
吉田康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費用與效果〉。《文藝春秋月刊》,1993年2月號,頁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