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00.28.23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6 16: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玉燕
研究生(外文):Yu-yen Lin
論文名稱:佛教信仰者生病經驗之研究-以樂生療養院痲瘋病個案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Buddha Faithful of the Illness Experience--The Lo-Sheng Sanatorium Leper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蔡昌雄蔡昌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hsiung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4
中文關鍵詞:疾病污名詮釋現象學痲瘋病生病經驗社會隔離生命意義佛教疼痛知覺樂生療養院
外文關鍵詞:social quarantinedisease stigmaperception of painLo-Sheng Sanatoriummeaning of lifeBuddha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illness experiencelepros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9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文之研究目的,主要從全人觀點,探討樂生療養院痲瘋病患的佛教信仰者之生病經驗,並且在難忍、難熬的漫長歲月中是如何與病共處與調適?進而探討如何藉著佛教信仰的力量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而在異觀的生活世界中繼續存活下來。
  
  研究者採用詮釋現象學方法做為研究取向,並以此做為研究構想及資料分析的理論指引。本文主要進行分析三位研究參與者,其坎坷、悲苦的生命經驗之述說,讓存在主體經驗背後潛藏的生命本質現象得以現身。具體的研究發現有兩大範疇:1.痲瘋病人生病經驗的本質特徵與意義脈絡;2.痲瘋病人信仰經驗的本質特徵與意義脈絡。在第一個範疇中,研究描寫詮釋了: (1)痲瘋病人對殘軀身體的疼痛知覺經驗;(2)在此存在處境下心理與靈性的悲痛;(3)在疾病污名化與社會隔離之下的無根處境。在第二個範疇中,則研究描寫詮釋了:(1) 痲瘋病人的宗教皈依經驗與修行方式;(2)對疾病自我的轉化調適過程;(3)佛教信仰內容對此生命態度轉化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對於痲瘋病人的生病世界,提供深入了解的基礎。因為屬於生病主體經驗研究的一環,並且因為痲瘋疾病的特殊性,可以與其他生病經驗的研究文獻對話,又也可以對生病陪伴者提供更深入的思考與行動方針,並且提供醫療相關人員一個觀看病人全人診治嶄新的健康視野,進而引發社會大眾的關注「尊重生命與關懷生命」。另外,本研究結果經由佛教信仰經驗之探討,進而鼓勵遭逢挫折或重症者或慢性病的朋友,勇敢、堅強活下去,生命就會有希望,並且可以試圖藉由佛教信仰的力量,心寬、放下,身病心不病,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This essay attempts to research the illness experience of the Buddha faithful lepers in the Lo-Sheng Sanatorium from the viewpoint of holistic human. How do they deal with the illness and adjust themselves in the unbearable long years ? Furthermore, this essay wants to probe how a leper finds the meaning and the value of life by means of the strength in believing Buddhism, and survives in a world of different viewpoint.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is adapted as a research direction. Based on this as a theoretical guide , the research structure is built, and the information is analyzed. This essay proceeds an analysis on 3 lepers who recount their frustrated and miserable life experiences, and reveals the true nature (the quality) of the life which exists behind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The concrete research has a finding on two major ranges:
1. The character and meaning of the leper’s illness experience
2. The character and the meaning of leper’s religious belief
 
  In the 1st range the research makes a depiction and an interpretation:
(1) Leper’s perception of pain pexperience to the incomplete body , (2) the mental
and the spiritual grief under such situation, (3) the rootless sense under a humiliated disease stigma and social quarantine.
 
  In the 2nd range, the research makes a depiction and an interpretation:
(1) Leper’s religious converting experience and his practice, (2) the
process of self-transformation and self-adaption to the disease, (3)Believing in the contents of Buddhism changes the attitude toward this life.
 
  The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provides us with a foundation of deep understanding on the illness world of the lepers. Because it is of one link of illness subjective experience, the characters of the leprosy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documents of other illness experiences, and provide the patient companions with contemplating and action guide. Besides, the understanding on leprosy provides the medical members with a brand new eyesight when they give a holistic treatment to the patients. Furthermore, the understanding will catch 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al people on respecting and caring life. Finally, this research through the probe of Buddhism religion and experience can encourage the frustrated people and the friends who suffer serious diseases or chronic diseases to live bravely and resolutely.Thus, the life has a hope. They may try to get a peaceful mind, and lay down the heart burden by means of the force of believing Buddhism. The body falls ill, but the mind is perfect. Lead a meaningful lif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3
第二節 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目的………………………………………………………………………..4
第四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痲瘋病…………………………………………………………………………..6
第二節 痲瘋病的烙印與共處…………………………………………………………..10
第三節 生病現象的相關研究…………………………………………………………..17
第四節 佛教與醫療……………………………………………………………………..27
第五節 與病魔交戰下的存在省思……………………………………………………..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46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解釋觀點…………………………………………………………..46
第二節 研究構想與設計………………………………………………………………..50
第三節 蒐集資料與分析………………………………………………………………..53
第四節 研究倫理………………………………………………………………………..55
 
第四章 痲瘋病患者的生病經驗………………………………………………………..56
第一節 痲瘋病患者的生命故事………………………………………………………..56
第二節 殘缺的生活的軀體……………………………………………………………..69
第三節 存在心理的苦痛………………………………………………………………..84
第四節 靈性的悲痛……………………………………………………………………..101
第五節 疾病的污名與社會的隔離……………………………………………………..117
 
第五章 痲瘋病患者的信仰經驗………………………………………………………..134
第一節 信仰佛教的因緣背景…………………………………………………………..134
第二節 佛教法門的修行方式…………………………………………………………..145
第三節 佛法實踐歷程中的宗教感應…………………………………………………..161
第四節 佛教信仰中對於痲瘋疾病意義的詮釋………………………………………..173
第五節 佛教信仰中生命意義的省思…………………………………………………..18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97
第一節 研究發現………………………………………………………………………..197
第二節 綜合討論………………………………………………………………………..198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203
第四節 研究建議………………………………………………………………………..204
 
參考文獻…………………………………………………………………………………..210
中文部分…………………………………………………………………………………..210
英文翻譯分………………………………………………………………………………..213
 
附 錄………………………………………………………………………………………217
附錄一 訪談大綱………………………………………………………………………..217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219
 
後 記………………………………………………………………………………………220
中文部分
 
翁台生( 1980)。痲瘋病院的世界。台北市:皇冠 。
 
行政院衛生署樂生療養資料提供(2000)。癩病知識及防治手冊。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印製。
 
張宜平撰文 林國彰、張蒼松攝影 (2004)。悲歡樂生。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出版。
 
張蒼松(2006)。解放天刑。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文化局。
 
劉集成(2004)。樂生療養院志,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文化局 。
 
樂生療養院棲蓮精舍(1994)。寒森歲月──棲蓮精舍四十週年紀念文輯 。
 
陳美奕等(2002)。一個超越天堂的淨土。台北市:靜思文化。
 
梁其姿(1999)。中國痲瘋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頁399-433。
 
喬曉芙(1959年11月21日)。也是人間。聯合報。
 
李炳南居士(1952)。參觀癩病樂生療養院因緣記──為一個小佛國呼援。台中市:菩提樹雜誌。
 
陳歆怡(2005)。監獄或家?台灣痲瘋病患者的隔離與自我重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楊大春(2003)。梅洛龐蒂。台北:生智。
 
鄭金川(1993)。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遠流。
 
林幼萍(2005)。國際標準舞舞者的身體知覺探討:從梅露龐蒂的知覺現象學為出發。大專體育學刊, 7:1 , 頁37-49 。
 
朱文夔(2004)。從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與完形主義」談運動中的時空經驗。學校體育 14:3=82 頁133-139。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市:心靈工坊。
 
余德慧(2003)。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市:心靈工坊。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頁69-115。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頁225-285。
 
黃碧琴(1995)。寓居於世的受苦生命-現象學取向的心理病理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市。
 
蔡昌雄(2005)。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應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林本炫、周平編)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龔卓軍(2003)。生病詮釋現象學-從生病經驗的詮釋到醫病關係的倫理基礎。生死學研究創刊號,頁57-75。
 
龔卓軍(2006)。身體部署。台北市:心靈工坊。
 
李燕蕙(2005)。早期海德格的生死哲學。揭諦學刊,8,頁93-134。
 
蔡淑玲(2005)。關懷的功課-安寧護理人員之自我照顧。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李翠娟(2004)。跨越視覺世界的藩籬-盲人知覺現象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陳姵蒨(2005)。生命支柱的傾圮-脊髓損傷者疼痛知覺與調適經驗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林治國(2004)。論疼痛-以沙特《存在與虛無》之身體存有學為線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釋覺了(吳琦芬)(2004)。佛教信徒瀕死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四位信徒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李素貞(2003)。死亡尊嚴與本真的向死存在-安樂死與海德格的死亡觀。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釋惠敏(1999)。安寧護理的佛教用語與模式。中華佛學學報,12,頁425-442。
 
尤惠貞(2001)。從天台智者大師的圓頓止觀看病理乾坤。揭諦期刊,3,頁1-37。
 
星雲大師(2003)。佛教對「身心疾病」的看法。普門學報,17,頁257-290。
 
星雲大師(1999)。佛光教科書.第一冊.佛法僧三寶。台北縣: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1999)。佛光教科書.第二冊.佛教的真理。台北縣: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1999)。佛光教科書.第八冊.佛教與世尊。台北縣: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1999)。佛光教科書.第十冊.宗教概說。台北縣: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1995)。《佛教叢書》(一)教理。高雄縣:佛光出版社。
 
星雲大師(1995)。《佛教叢書》(七)儀制。高雄縣:佛光出版社。
 
星雲大師(1995)。《佛教叢書》(八)教用。高雄縣:佛光出版社。
 
星雲大師(1995)。《佛教叢書》(十)人間佛教。高雄縣:佛光出版社。
 
釋慧開(2005)。「宗教」一詞的文化脈絡比較詮釋--兼論現代宗教教育的定位與取向。普門學報,29,頁137-161。
 
釋慧開(2003)。論佛教的疾病觀。南華大學第三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縣:南華大學。
 
尹立(2001)。佛學與現代醫學:佛教醫學引論。普門學報,4,頁85-133。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市:正中。
 
石世明(2001)。伴你最後一程。台北市:天下遠見。
 
張苙雲(2003)。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市:巨流。
 
川田洋一著、許洋主譯(2002)。佛法與醫學。台北市:東大。
 
李振明(2001)。《救苦救難,絕症不懼的關鍵》。台北市:智敏慧華基金會。
 
拖爾斯泰(1997)。伊凡.伊里奇之死。台北市:志文。
 
項退結(2001)。海德格。台北市:東大。
 
林綺雲等(2000)。生死學。台北:洪葉。
 
慰遲淦(2000)。生死學概論。台北市:五南。
 
許添盛(2003)。許醫師諮商現場。台北市:遠流。
 
胡文郁等(2005)。臨終關懷與實務。台北縣蘆洲市:空大。
 
金澤、何其敏譯(1991)。人與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道證法師眾弟子(2005)。菩薩走人間--憶上道下證法師。台北市:台灣大學晨曦學社
 
楊國柱、鄭志明著(2003)。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台北市:韋伯文化
 
曾仰如(2004)。宗教哲學。台北市:臺灣商務。
 
陳慧劍(1999)。維摩詰經今譯。台北市:東大。
 
智者大師(2004)。摩訶止觀。台北:方廣文化。
 
韓廷傑注譯(2003)。新譯大乘起信論。台北市:三民。
 
黃國芳(2000)。智者止觀醫療體系的哲學省察。南華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俞學明(2001)。智顗觀心論思想述評。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陳堅(2000)。煩惱即菩提-天台宗「性惡」思想研究。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李志夫(2004)。摩訶止觀之研究上、下冊。台北市:法鼓文化。
 
尤惠貞著(1999)。天台哲學與佛教實踐。嘉義縣:南華大學。
 
王雷泉釋譯(2001)。摩訶止觀。台北市:佛光文化。
 
游乾桂(1998)。用佛療心。台北市:遠流
 
劉貴傑(2000)。佛學概論。台北縣蘆洲市:空大
 
英文翻譯部分
 
Dr.A.C.McDougall & S.J.Yawalkar & Ciba-Geigy(1995)。痲瘋手冊--簡介及處理。(孫啟璟、江昭東、陳惟誠、安祥、蕭光祥 譯)。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Maurice Merleau-Ponty(2001)。知覺現象學。(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Maurice Merleau-Ponty(2002)。知覺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學結論。(王東亮譯)。北京:三聯書店。
 
Merleau-Ponty, M.(2001)。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tion)(姜志輝 譯)。北京:商務。(原書於1968年出版)
 
Pivcevic, E.(1997)。胡賽爾與現象學(Husserl and Phenomenology)(廖仁義 譯)。台北市:桂冠。
 
Martin Heidegger(1989)。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譯)。台北:唐三。
 
Denzin, N. k.(1999)。解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張君玫 譯)。台北市:弘智文化。(原書於1989年出版)
 
蘿伯•索柯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2004)。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 譯)。台北:心靈工坊。
 
Manen, M. V.(2004)。探究生活經驗(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2nd ed)(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 譯)。台北市:濤石文化。(原書於1997年出版)
 
怕瑪(Palmer, R. E.)著(1992)。詮釋學(Hermeneutics)(嚴平譯)。台北:桂冠。(原作1969年出版)
 
Yalom, I. D.(2003)。存在心理治療(上、下兩冊)(Existential pspchotherapy)(易之新 譯)。台北市:張老師。(原書於1980年出版)
 
May, R.(2004)。焦慮的意義(The Mraning of Anxiety)(朱侃如 譯)。台北市:立緒。(原書於1950年出版,1977年修訂版)
 
Toombs, S. k.(2000)。病患的意義-醫生和病人不同觀點的現象學探討(The Meaning of Illness: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Physician and Patient)(邱鴻鐘、陳蓉霞、李劍 譯)。青鳥:青鳥出版社。
 
Van den Berg, J. H.(2001)。病床邊的溫柔(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石世明 譯)。台北市:心靈工坊。
 
Wilber, K.(1998)。恩寵與勇氣(Grace and Grit:Spirituality and Healing in the Lift and Death of Treya)(胡因夢、劉清彥 譯)。台北市:張老師。(原書於1992年出版)
 
Zaner, R. M.(1994)。醫院裡的哲學家(Troubled Voices:stories of ethics & illness)(譚家瑜 譯)。台北市:心靈工坊。
 
李察.詹納(2004)。醫院裡的危機時刻(蔡錚雲、龔卓軍譯)。台北市:心靈工坊。
 
保羅•班德(Paul Brand)& 菲力普•楊腓力(Philip Yancey)著(1995)。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Pain:the gift nobody wants,江智惠、陳怡如 譯)。台北:智庫文化。
 
琳達.諾貝.托夫(Linda Noble Topf)(2001)。病痛是我們的老師(郭靜美 譯)。台北市:人本自然文化。
 
凱博文(Kleiman)著(1994)。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療癒之道(The illness narrative: suffering,healing,and the human condition )(陳新綠譯)。台北市:桂冠。
 
J. Williman Worden (1995)。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李開敏.林方皓 張玉仕.葛書倫 譯)。台北市:心理。
 
Cassidy S.(1999)。幽谷伴行(Sharing the darkness:the spirituality of caring)(趙可式譯)。台北市:光啟。(原書於1988年出版)
 
Hennezel, L. M.(2000)。因為,你聽見了我(La Mort Intime)(吳美慧 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書於1995年出版)
 
羅洛•梅(Rollo May)著(2003)。權力與無知(Power and Innocence)(朱侃如 譯)。台北:立緒。(原作1972年出版)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2000)。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刁筱華 譯)。台北市:大田。
 
拖瓦爾特.德特雷福仁(Thorwald Dethlefsen)、呂迪格.達爾可(Rudiger Dahlke)著(2002)。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易之新 譯)。台北市:心靈工坊。
 
羅傑.渥許(Roger Walsh)、法蘭西絲.方恩(Frences Vaughan)(2003)。超越自我之道(The Paths Beyond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易之新、胡因夢 譯)。台北市:心靈工坊。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市:貓頭鷹。
 
弗蘭克(Viktor E. Frankl)(1995)。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趙可式、沈錦惠 譯)。台北市:光啟文化。
 
東杜法王仁波切(Tulku Thondup)(2003)。心靈神醫(The Healing Power Of Mind)(鄭振煌 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Eliade, M.(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Nature)(楊素娥 譯)。台北市:桂冠。(原書於1957年出版)
 
威廉.詹姆斯(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The Varieties Religious Experience)(蔡怡佳、劉宏信)。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Karen Armstrong(1996)。神的歷史(A History of God)(蔡昌雄 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榮格(1994)。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楊儒賓 譯)。台北市:商鼎文化。
 
W. T. Stace(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Mysticism and Philosphy)(楊儒賓 譯)。台北市:中正。
 
.Robert H. Hopcke(1997)。導讀榮格(A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G. G. JUNG)。(蔣韜 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崔默(William Calloley Tremmel)(2000)。宗教學導論(Religion: What is it?)(賴妙淨)。台北市:桂冠。
 
波依曼(Pojman)(1997)。解構死亡(魏德驥),台北市:桂冠。
 
春山茂雄(1996)。腦內革命(魏珠恩譯)。台北市:創意力。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