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23: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范家豪
研究生(外文):Chia-hao Fan
論文名稱:攝影與解說在生態旅遊的應用
論文名稱(外文):Photography And Interpretation In Ecotourism Application
指導教授:張清標張清標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g-piao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解說服務生態攝影生態旅遊
外文關鍵詞:EcotouriInterpretationPhotograph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為因應現代人重視休閒活動之際,且人們逐漸對於戶外休閒活動的重視,對於生態旅遊的市場需求度提升,同時,人們對於相機的擁有率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人們在於旅遊的過程,攝影就常變成了一個最大的附屬活動之一,因此本研究著重於生態攝影、解說服務及生態旅遊三者間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不同的社經背景之遊客對於生態旅遊之動機、生態攝影與生態旅遊之認知、解說服務與生態旅遊之認知的差異,並探討生態攝影、解說服務及生態旅遊間的關係。同時,本研究採用相關量表設計問卷,針對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內的塔塔加之283位遊客方放問卷,以及針對6位專家學者進行開放式問卷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遊客的參與生態旅遊動機、生態攝影與生態旅遊之認知、解說服務與生態旅遊之認知與本身的人格特質有顯著影響。同時,在生態攝影、解說服務及生態旅遊三者間的關係是緊密的,三者間若做好適度的規劃搭配,則能將其生態旅遊發展得更為完善且富教育之意義,其生態旅遊之價值性也可因此大幅度提升。
  Responding to the modern people values leisure activity, outdoors leisure activity has becomes more and more emphasized. Therefore, people have the rate of possession of camera increase substantially, photography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by travel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photography, interpretation service and eco-tourism.
 
  The central aim of this study is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ouris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vel motives, ecology photography, and ecology cognition, and different from interpretation service and eco-tourism cognition. This study adopts relevant assessment tables to design questionnaire. This survey was conducted 283 tourists in Tataka in the National park of Yushan and 6 professional proceeded reliability analysis. This study result indicates that tourists have gained influence 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Simultaneously, this goal is to further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photography, interpretation service and eco-tourism is inseparable. Then, eco-tourism values will more significations to integrate with education.
目錄…………………………………………………………i
表目錄…………………………………………………………iii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動機………………………………………………3
 1.3 研究目的………………………………………………4
 1.4 研究設計………………………………………………5
 
第二章 文獻回顧………………………………………………6
 2.1 生態旅遊………………………………………………6
 2.2 解說……………………………………………………10
 2.3 自然生態攝影…………………………………………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17
 3.1 研究流程………………………………………………17
 3.2 研究架構………………………………………………19
 3.3 研究假設………………………………………………20
 3.4 問卷設計………………………………………………21
 3.5 研究方法與對象………………………………………22
 3.6 資料分析方法…………………………………………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25
 4.1 遊客特性分析…………………………………25
 4.2 遊客對於攝影與解說服務應用於生態旅遊之評值分析………………………29
 4.3 因素分析……………………………………33
 4.4 遊客社經背景與旅遊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40
 4.5 客社經背景與攝影應用在生態旅遊認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44
 4.6 遊客社經背景與解說運用在生態旅遊認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47
 4.7 深度訪談之生態攝影問項結果………………………50
 4.8 深度訪談之解說服務問項結果………………………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8
 5.1 結論……………………………………………………68
 5.2 建議……………………………………………………71
 
參考文獻…………………………………………………………73
 
附錄一…………………………………………………………76
附錄二…………………………………………………………87
問卷一…………………………………………………………88
問卷二…………………………………………………………90
中文參考文獻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淮真(2001)。旅客對導覽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鑫(1991)。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與環境教育系統規劃研究報告,內政部營建署,台北。
 
王鑫(2001)。生態旅遊與永續旅遊,生態旅遊講義,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學會,台北市13-25。
 
中華民國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分組(2004)。生態白皮書。
 
吳忠宏(1999)。解說專業之建立,台灣林業,25(6),41-47。
 
吳忠宏譯(2000), Interpret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 fifteen guiding principles for interpreting nature and culture/ Larry Beck & Ted Cable著,21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台北,品度。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0/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Patton,M.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佩修、朱斌妤(2001)。解說員影響民眾參觀博物館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5(4),65-81。
 
吳運全(2001),環境態度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綠島為生態旅遊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玲(2000),博物館導覽與觀眾涉入程度之研究-以達文西特展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珊玟(2004),鰲鼓濕地發展生態旅遊可行性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青峰(1986),解說服務效果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呂怡艷(2002),生態旅程指標之初探,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靜明(1995),社會環境教育之推動與落實,教育資料季刊,20期,213-235。
 
汪靜明(1995)。自然保育內涵及教育特徵,環境教育季刊,26期,23-26。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2002),生態旅遊一般性規範彙編,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周大慶(2002),攝影飛羽間,台北,大地地理。
 
陳水源(1989),解說服務與遊憩需求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第1(3),56-79 。
 
郭岱宜(1999)。生態旅遊-21 世紀旅遊新主張,揚智。
 
張明洵、林玥秀(1992)。解說概論,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葉品妤(2004),環境教育推廣者運用自然生態影像之現況研究-以自然生態攝影學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宏志(1992)。生態觀光∼一項責無旁貸的推展工作,台灣林業,第18(10),20-22。
 
燕琍婷(1998),自然生態攝影之內涵特質及其環境教育功能之研究,師大學報環境教育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英文參考文獻
 
Ceballos-Lascurain. H. (1988), Tourism, ecoturism and proteced areas. pp.12,31-35.
 
Forestell, P. H. (1990). Marine education and ocean tourism: Replacing.
 
Ham, S. H. (1992)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people with big ideas and small budgets. Fulcrum Pub. Golden, Colorado, U.S.A. pp468.
 
Hetzer, W., (1965), Environment, tourism, culture,Links, July, pp.1-3.
 
Kutay, K., 1989. New Ethics in Adrenture Travel. Buzz Worm, 1 : pp.31-36.
 
Mahaffey (1972) A study of profess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curricular guidelines of environment interpreters.
 
Sharpe, G.W.(1982).An overview of interpretation. Interpretating the Environment.2-26.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3. Ecotourism Guidelines: for nature tour operators.
 
Tilden,F.,(1957),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Chapel Hill,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Tilden,F.(1977).Interpretingour heritage.Chapel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