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82.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1 02: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怡靜
研究生(外文):Yi-Ching Chu
論文名稱:應用衛星影像於土地利用變遷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Applying Satellite Image to Landuse Change Analysis
指導教授:吳至誠吳至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ee-Cheng Wu Ph. 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宜蘭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6
中文關鍵詞:變遷分析影像相減法土地變遷模組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數監督式分類
外文關鍵詞:Change AnalysisImage DifferencingLand Change Modeler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5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臺灣經濟自政府推展工業化後,國民所得大幅提升,但整體經濟發展受限於空間影響甚大,一直以來均以北部地區為經濟發展重心。其中同被納入北部地區之宜蘭縣因受限於地形限制及對外交通不發達之影響,造成經濟發展緩慢,遠不及北部地區其他縣市之發展。為提升對外交通之便利性,政府完成國道五號之建設,改善宜蘭地區聯外道路,串聯與周邊各鄉鎮市區域,以平衡城鄉間之發展。
本研究使用國道五號通車前後(2005年至2007年)的福爾摩沙2號衛星影像及地面調查屬性資料,透過土地變遷模組(Land Change Modeler)及影像相減法(Image Differencing)等不同變遷偵測方法,探討宜蘭地區土地使用變遷情形,並採用經NDVI計算之衛星影像執以影像相減法,輔以人工檢法核方式,了解宜蘭地區於聯外交通網愈趨完善後,人口雖仍呈現負成長,但建築物則有向宜蘭市市中心外零星闢建之趨勢。
Ever since the government began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Taiwan’s economy has seen dramatic improvement and the national income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overall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greatly restricted by usable land and focused in the northern area. Although I-Lan is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northern area, due to poor terrain and inadequate transportation limitations,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slow and does not compare to the growth experienced by other cities in the northern area. To facilitate the transportation of traffic going in and out of I-Lan, the government constructed National Highway 5 and improved I-Lan inter-city roads to connect bordering towns and counties. This will also help balance out the disproportional growth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Using FORMOSAT2 satellite imagery from 2005 to 2007 and ground level research data. To penetrate Land Change Modeler and Image Differencing and so on different methods of change detect. Discussing land use change situation in I-Lan, use the satellite imagery after NDVI and Image Differencing. We see that after I-Lan’s transportation was improved, although the population decreased, new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starting to shift beyond the outskirts of the city.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流程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2.1 土地利用 3
2.2 遙感探測應用於土地利用之研究 4
2.3 交通運輸對於區域發展之影響 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理論 7
3.1 基地背景 7
3.1.1 地理位置 7
3.1.2 人文環境 8
3.1.2.1 地名沿革 8
3.1.2.2 人口概況 8
3.1.3 產業結構 10
3.1.4 聯外道路網發展歷程 11
3.2 遙感探測 14
3.2.1 福爾摩沙衛星2號簡介 14
3.2.1.1 成像原理 15
3.2.1.2 儀器特性 16
3.2.2 監督式分類 17
3.2.3 影像分類精度評估 17
3.3 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數(NDVI) 20
3.4 變遷偵測 21
3.4.1 影像相減法(Image Differencing) 21
3.4.2 土地變遷模組(Land Change Modeler) 23
第四章 研究流程與結果 25
4.1 影像前處理 25
4.1.1 影像轉檔 26
4.1.2 幾何校正 26
4.1.3 影像裁切 28
4.2 影像處理 30
4.2.1 監督式分類 30
4.2.1.1 選取訓練樣區 30
4.2.1.2 執行監督式分類 31
4.2.1.3 檢核分類準確度 32
4.2.2 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數 35
4.3 土地使用之變遷偵測 36
4.3.1 NDVI後影像相減法 37
4.3.2 分類後影像相減法 41
4.3.3分類後土地變遷模組(LCM)模式 44
4.3.4 土地使用變遷法之成果比較 47
4.3.4.1 建成地之變遷偵測成果 47
4.3.4.2 裸露地之變遷偵測成果 50
4.3.4.3 道路之變遷偵測成果 52
4.3.4.4 植生地與水體之變遷偵測成果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參考文獻 63
辛晚教,1986,"臺灣地區土地利用之基本方針及構想",內政部營建署
陳癸月,2003,"蘭陽平原土地利用與海岸變遷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林玲,1985,"台灣山地保留地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以秀巒村為個案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堂,1988,"山地保留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屏東縣霧台鄉個案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意昌,2004,"農地重劃地區土地利用與景觀變遷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廖怡雯,2003,"運用馬可夫鏈模式於臺中市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國模,1999,"森林航空測計學",國立編譯館,p.22-23
楊剛,2003,"遙測資訊應用於墾丁國家公園地景變遷監測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研究所碩士論文p.12
鄒大智、林德福、楊文全,1995,"衛星遙測技術應用於彰化縣土地利用規劃之應用",中華民國地理資訊學會第1屆學術研討會論文
林慶昀,2003,"汐止地區土地利用變遷影響逕流量空間分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其輝,2005,"結合遙測與地理資訊系統於都市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復興鄉除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周享民,1990,"道路建設對地區產業及人口衝擊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小蘭,1999,"重大交通建設對城鄉發展及區域均衡之影響—服務業部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621-Z-004-004),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馮正民、林楨家,1992,"重大建設對區域發展之衝擊分析─以台灣北部區域為例",運輸計劃,第二十一卷,第三期,p.367~400
許景勳,2003,"交通建設與區域均衡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維信,1995,"航空攝影測量學",國立編譯館主編,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
蔡正一,2005,"應用福衛2號多譜影像辨識林區土地利用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朝圳、鍾玉鐘,2003,"應用遙感探測於墾丁國家公園計畫各分區長期植群生態變遷之調查與研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123號,p.105
魏曉萍,2003,"QuickBird 衛星影像評估分類之方法",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p.66
方彥凱,2003,常態化植生指數標準差於土地利用分類之應用-以美濃中壇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
楊明德、許展祥、洪蜜琪、劉益誠,2006,"九九峰地區多時期衛星影像之植被復育研究,第25屆測量及空間資訊研討學會論文
苗中信、許皓銓、羅南璋、黃凱易,2006,"應用多期SPOT衛星植生指標影像評估植群空間分布特性",第25屆測量及空間資訊研討學會論文
李瑞陽、林士強,2006,利用空間技術與景觀生態指數分析墾丁國家公園土地覆蓋變遷影響之研究,地理學報,第46期,p.31~48
吳孟宸,2006,"典型相關分析應用於衛星遙測影像變遷偵測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p.3
Hulshoff,R.F.,1995, Landscape indices describing a Dutch landscape, Landscape Ecology,10(2):pp101~111
Rephann, T. J. and Isserman, A. ,1994, New highways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ol: An evaluation using quasi-experimental matching,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4: 723-751.
Aaviksoo, K., 1993, Changes of plant Cover and Land Use Types(1950’s to 1980’s)in Three Mire Reserves and Their Neihgbouthood in Estonia, Landscape Ecology,8(5):pp287~301
Fuller, R.M., G.B. Groom and A.R.Jones,1994, the land cover map of Great Britain: An automated classification of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data,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vol.60, no 5,pp553~562
Avery T.E. and G.L. Berlin., 1992, Fundamentals of Remote Sensing and Air photo Interpretation, (fifth edition), Prentice-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07458.
宜蘭縣政府民政局戶政資訊網 http://hrs.e-land.gov.tw/default.asp?Sysno=H_09
宜蘭縣政府主計處統計要覽http://bgacst.e-land.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15&pageID=3162
基維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9C%E8%98%AD&variant=zh-tw
American Society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http://www.asprs.org/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