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科(1995)。教育計畫與教育發展策略。台北:心理。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世哲等譯(2002)。面臨十字路口的成人教育-學尋出路。台北:巨流。(Matthias Finger and Jose Manuel Asun,2001)
王世璋(1998)。國中補校成人學生中途輟學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如哲(2001)。教育行政研究的展望。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99-123。高雄:麗文文化。
王政彥(1995a)。台灣地區成人教育行政專業化之可行策略。成人教育,24,18-26。王政彥(1995b)。成人教育專業機構的建立。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專業化,161-199。台北:正中書局。
王政彥(2000a)。推展終生學習的國際趨勢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台灣教育,593,41-60。
王政彥(2000b)。我國終身學習法制化的進程與取向。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489-509。高雄:麗文文化。
王政彥(2003a)。當前歐盟推展e學習的工作重點及其對我國資訊終身教育的啟示。成人教育,74,2-13。王政彥(2003b)。英國的終身教育。黃富順(主編),比較終身教育,181-226。台北:五南。
王政彥(2003c)。社會變遷中成人教育的變與不變。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51-80。台北:師大書苑。王政彥(2003d)。設置終身教育局,落實「終身學習法」。成人教育,72,31-33。王瑞安(2003)。成人教育政策評鑑之設計-以社區大學經費補助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主編),e世代成人教育發展任務與省思,173-188。
內政部(1999)。外籍新娘生活輔導實施計畫。台北:編者。
內政部(2006)。內政部九十五年度推展社會福利補助經費申請補助項目及基準。2006年9月3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24/95.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6a)。戶籍人口統計月報-台閩地區各縣市人口年齡結構重要指標。2006年9月3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9-9507.xls。
內政部統計處(2006b)。戶籍人口統計月報-台閩地區各縣市外籍及大陸配偶人數。2006年9月3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9-93.xls。
內政部統計處(2006c)。內政統計月報。2006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統計處(2006d)。十五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2006年4月7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1998)。制訂終身教育法可行性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專案。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1)。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護照核發及認證作業要點。2006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hrd.gov.tw/14_learning/essential.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2004文化白皮書。2006年4月18日,取自http://web.cca.gov.tw/intro/2004white_book/。
行政院主計處(2006a)。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93SNA)。2006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622716151871.xls。
行政院主計處(2006b)。統計速報提要分析。2006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stat/9503/analyze-3.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6c)。電腦應用概況調查統計結果分析。2006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69718175171.doc。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編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台北:編者。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台北:三民。
朱則剛(1994)。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台北:師大書苑。
江綺雯(2002)。催生「終身教育局」-推動終身教育,建構學習社會。成人教育,70,17-20。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a)。中央法規標準法。2006年8月2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30133。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b)。教育部組織法。2006年8月2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00001。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c)。教育部處務規程。2006年8月2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010001。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d)。行政程序法。2006年8月2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30055。
李明寰譯(2002)。公共政策分析。台北:時英。(William N. Dunn,1995)
李建聰(2000)。立法技術與法制作業。台北:三民。
吳明烈(2001)。終身學習的國際發展脈絡與趨勢。成人教育,62,32-40。吳明烈(2004)。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台北:五南。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吳宗雄(2000)。國內成人教育政策研究的現況分析。成人教育,54,43-51。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何青蓉(1995a)。成人教育研究所課程開設的趨勢及相關議題。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專業化,105-135。台北:正中書局。
何青蓉(1995b)。從學習者特性論析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規劃。教育部委託之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何青蓉(2006)。跨族群的婦女識字教育:性別的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12,2-12。武文瑛(2000)。我國企業實施帶薪教育假可行性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武文瑛(2004)。我國回流教育政策實施之評析。成人及終身教育,2,14-24。林水波、張世賢(1997)。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宗毅(2002)。從開放系統理論看公營事業民營化之組織變革──以中華電信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清江(1998)。邁向學習社會:未來教育的希望。成人教育,42,2-3。
林適湖(1999)。我國暴力犯罪嚴重性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林鍾沂(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
柯正峰(1998)。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柯正峰(1999)。終身教育政策法制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24,81-99。胡幼慧(1996)。焦點團體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23-237。台北:巨流。
胡夢鯨(1994)。成人教育哲學思想的流變:從「雙元對立」到「多元並存」。成人教育,17,32-38。胡夢鯨(1996)。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7)。終身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8a)。學習社會發展指標之建構與評估應用。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33-63。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8b)。我國邁向學習社會過程中的障礙與克服途徑。成人教育,46,7-14。侯東成(2001)。社會系統理論的理論發展契機探索。暨大學報,5(1),89-113。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下)。台北:五南。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編印(1996)。台灣地區成人教育資源手冊。台北:編者。
教育部(1998a)。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編者。
教育部(1998b)。教育改革行動方案。2006年4月19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3/sub02/content_020201/03020201_02.htm。
教育部(2001)。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四屆第五會期報告-健全多元師資培育,提升中小學師資素質。2004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4/01040007b2.htm#L32。
教育部(2002)。國立社會教育機構業務統計年報。台北:編者。
教育部(2004a)。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五會期報告 -我國教育政策之現況與未來發展。2004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4/930526.htm?search
教育部(2004b)。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2004年11月5日,取自http://epaper.edu.tw/079/important.htm。
教育部(2005a)。近三年來教育預算編列情形。2005年1月25日,取自http://epaper.edu.tw/102/number.htm。
教育部(2005b)。修正「教育部補助辦理成人基本教育實施原則」。2006年9月3日,取自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1026/ch05/type2/gov40/num2/Eg.htm。
教育部(2006a)。社教司業務介紹。2006年8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OCIETY/EDU0866001/Business/first/body_first.htm?TYPE=1&UNITID=&CATEGORYID=87&FILEID=9348。
教育部(2006b)。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2006年12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OCIETY/EDU0866001/951225.pdf?FILEID=150875&UNITID=2&CAPTION=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TYPE=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昀萱(2004)。我國「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理念實踐之研究-評析「方案八-推廣全民外語學習方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雪玉(2006)。社會教育95年度重點工作論述。社教雙月刊,131,50-55。許忠和(2004)。1985-2003年我國教育部推展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芳全(2000)。教育政策立法。台北:五南。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彭文賢(1980)。系統研究法的組織理論之分析。台北:聯經。
黃月純(2005)。台灣成人教育學位論文研究趨向~1984-2004。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5,114-138。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明月(1998)。推展終身教育之策略。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全民教育的展望,211-245。台北:揚智。
黃振隆(1999)。日本終身教育的現況檢討與未來展望。教育資料集刊,24,217-239。黃富順(1990)。成人教育的意義、性質及其相關的名詞。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1-18。台北:台灣書店。
黃富順(1996)。終生學習的意義、源起、發展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32。台北:師大書苑。黃富順(1998a)。我國成人教育的發展與革新。教育資料集刊,23,221-239。黃富順(1998b)。學習社會理念的發展、意義、特性與實施。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1-32。台北:師大書苑。黃富順(1999)。從大學推廣教育談社區大學的設立。成人教育,52,39-45。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富順(2002)。邁向學習社會的新里程-終身學習法的研訂、內容及特色。成人教育,68,2-12。黃富順(2003)。社會變遷中終身學習典範的形塑。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1-20。台北:師大書苑。黃富順(2004a)。社會變遷中終身學習典範的形塑。成人教育,77,2-11。黃富順(2004b)。我國大學回流教育的困境與突破。成人及終身教育,2,2-6。黃富順(2006a)新住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輔導。成人及終身教育,13,29-35。黃富順(2006b)。台灣地區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特色與問題。成人及終身教育,12,27-37。黃鉦堤(2000)。論社會系統理論及其對公共行政研究之意含。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4,31-63。
楊文彬(2003)。台灣光復後成人教育政策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台北:商鼎。
楊思偉(2003)。日本的終身教育。黃富順(主編),比較終身教育,87-110。台北:五南。
楊孝濚(1987)。內容分析。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809-831。台北:東華。
楊桂杰(1999)。教育立法歷程及其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楊國賜(1993)。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我國成人教育政策。成人教育,11,2-9。楊國賜、黃明月(1999)。我國成人教育指標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8,87-140。楊國德(1994)。研訂終身教育中長程發展計畫芻議。成人教育,22,33-39。楊國德(2003)。從美國終身教育的發展談我國終身教育努力的方向。成人教育,74,14-23。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6)。2006中小企業白皮書。台北:編者。
潘麗琪(2003)。瞭解西方成人教育研究取向以作為台灣碩博士論文寫作之參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2003年成人教育與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38-348。
歐素汝譯(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David W. stewart and Perm N. Shamdasani,1990)
蔡秀珠(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識字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培村(1995)。論析我國成人教育專業化及其發展趨勢。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成人教育專業化,201-234。台北:正中書局。
監察院(2003)。社區大學總體檢調查報告彙編。台北:編者。
監察院(2004)。我國推動終身教育之成效與檢討。台北:編者。
劉昭志(1999)。影響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劃綱要」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鎮寧(2001)。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合法化問題探討,成人教育學刊,5,249-274。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台北:文笙。
蕭佳純(2003)。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執行之評析。教育政策論壇,6(1),37-62。簡徐芬(1994)。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魏惠娟(1998)。從終身學習的觀點反思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及未來行動。教育政策論壇,1(2),50-80。魏惠娟(2002)。從全球化現象省思成人教育組織發展。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全球化與成人教育,385-404。台北:師大書苑。
顏國樑(2004)。教育法規。高雄:麗文文化。
Alkin, M. C.(1990). Debates on evaluation. CA: Sage.
Anderson, J. E.(1990). Public Policy Making.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Bertalanffy, L. V.(1968). 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New York: G. Braziller.
Brookfield, S.(1994).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33(1),23-47.
Bryman, A. & Burgess, R. G.(Eds)(1999).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Bulmer, M.(1986).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olic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ave, R. H.(1976)(Ed.). Founda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famon Press.
Delors, J. et al.(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UNESCO.
Drucker, P. F.(2000). The essential Drucker on society. New York :Penguin.
Duun, W.(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aston, D.(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lias, J. L. & Merriam, S. B.(1980).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Florida: Robert Krieger Publishing, Inc.
European Commission(1995).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s.
European Commission(2002). European Report on Quality Indicators of Lifelong Learning. Brussels:author.
European Commission(2006). Progess Towards The LISBON Objective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port based on indicators and benchmarks-Report 2006. Retrieved August 27,2006, from http://ec.europa.eu/education/policies/2010/doc/progressreport06.pdf.
Faure, E. et al.(1972).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Paris, UNESCO, London: Harrup.
Giddens, A.(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m,C.,& Hill,M.(1984). The policy process in the modern capitalist state. Brighton, Sussex: Wheatsheaf Books.
Hasan, A.(1996). Lifelong learning. In A. C. Tuijnman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33-40. Oxford: Pergamon.
Henderson, J.(2000). Opening up the learning market. Adult Learning,11(6),11.
Her Majesty,s Stationary Office(2000). Learning and Skills Act 2000. London:HMSO.
Holsti, O. R.(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usen , T. & Postlethwaite, T. N. (Eds.)(198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olopedia of Education,Vol.6. New York:Pergamon Press.
Hutchins, R. M.(1968). The Learning Society. New York: F.A.Praeger.
Jarvis, P.(1990). 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Routledge.
Karpen,U.(1980). Implementing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he law. In A.J. Cropley(Ed.), Towards system of lifelong education: som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Hamburg: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Kuhn, T. S.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mb, A.(1993). The discipline review of Australian law schools. Working papers. Melbourne University,Australi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6296)
Merriam, S. B. & Brockett, R. G.(1997). The profession and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1999). 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al Excellence(1983). 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 A report to the Nation and Secretary of Education,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hington,DC: author.
OECD (1973). Recurrent Education: A Strategy for Lifelong Learning. Paris: author.
OECD (1996).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Paris: author.
Peterson, R.(1979). Lifelong learning in America. Michigan: A Bell & Howell Company.
Portney, K. E.(1986). Approaching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Quade, E. S.(1989).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 New York: North Holland.
Richardson, J.(Ed.)(1996).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BPS books.
Rowley, C. D.(1971).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is: UNESCO/IIEP.
Rubenson, K. (1997, April). Lifelong learning: Ideology and reality. Paper presented in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ult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ts Journal, Hongkong.
Stufflebeam, D. L. et al.(1971). Educational Evaluation & Decision Marking. Itasca:F.E. Peaclck Publishers, Inc.
Titmus, C. J.(Ed.).(1989). Lifelong education for adult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UNESCO (1976). Recommend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Education. Paris: author.
UNESCO (1996). Adult learning: A ke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aris: author.
UNESCO (2006).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to become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 Retrieved August 27,2006,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uie/pdf/PR-UI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