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Alex, F. Johnson. (2003) 美國語言治療師最新訓練標準。發表於『語言治療療效測量及專業訓練標準研習會』。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主辦。2003.3.15-16。台北市:台北護理學院。
王天苗(2003)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作業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王武義(2005)高雄市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服務現況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政府教育局(2001)台中縣特殊教育工作統計年報。台中縣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中心(未出版)。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2002)台南市九十一年度特殊教育法規彙編。台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中心(未出版)。
江煒堃(2003)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運作現況及需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朱璧瑞(2004)高雄縣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服務現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何華國(1995)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五南。
宋貞姬(2003)語言治療在學校系統之服務品質研究---一個語言治療師的經驗與反省。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重毅(2003)國中資源班教師參與團隊合作所需專業知能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寶貴(1994)學齡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林寶貴、林美秀(1994)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指導手冊。
林鈜宇、甘蜀美、陳瑄妮(2006)醫院治療師介入學校系統之現況與省思。身心障礙研究,4(2):97-118。
施孜姿(2003)台中市國民小學身心障礙學生對專業團隊服務滿意度及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特教園丁雜誌社(1995)特殊教育通論:特殊兒童的心理及教育。台北:五南。
孫世恆、王天苗(2002)物理治療在學校系統運作之模式與展望。物理治療,27(5):256-267。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5)高雄市特殊教育概況暨統計年報。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中心(未出版)。
陸莉、劉鴻香(1994)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市:心理。
曹純瓊(1995)自閉症兒與教育治療。台北市:心理。
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1999)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統計年報。台北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未出版)。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2004)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2003年統計年報。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未出版)。
教育部(1999)特殊教育法規選輯。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教育部(2005)九十四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許晉銘(2004)全民健康保險門診語言治療利用情形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溝通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采緹(2004)貫專業團隊模式介入重度障礙兒童個別化教育計畫擬定與執行之成效-以啟智學校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素苓(2004)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運作現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怡秀(2006)特殊教育教師對專業團隊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文儀(2001)語言治療師之臨床治療計畫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傅鍾仁、張錫惠(2002)我國醫療服務品質滿意度之實證研究。臺灣管理學刊,1(2):317-339。曾美娟(2003)台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參與專業團隊運作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進興(1999)也談專業團隊---兼談語言治療人力資源。特教新知,6(3):57-60。
黃詩敏(2004)學校本位專業團隊服務模式發展歷程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楊俊威(2003)特殊學校專業團隊服務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敏芸(2004)中部地區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模式:直接與間接服務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昌原(2002)國小啟仁班實施專業團隊服務模式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趙威宜(2006)台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對專業團隊運作現況與需求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身心障礙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夙雯(2003)全面品質管理在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適用性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斐文(2003)啟智學校教師參與專業團隊合作之基本能力的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潘國慶(2006)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參與專業團隊運作需求與應具備能力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謝嬌娥(2004)國中小啟智班教師運用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顏秀雯(2001)以教師為個案管理員的專業團隊運作--以一個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顏倩霞(2005)身心障礙專業團隊服務評鑑之初探。身心障礙研究,3(4):216-228。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2001)School SLPs’role, responsibilities. ASHA Leader, 6(17),p3-4.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2003) A workload analysis approach for establishing speech-language caseload standards in the schools:guidelines. ASHA Leader, 8(7),p21-30.
Dodd, B.(1995)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peech disorders. London : Whurr .
Denne, M., Langdown, N., Pring, T., & Roy, P.(2005) Treating children with expressive phonological disorders:does phonological awearness therapy work in the clin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40(4), p493-504.
Eimear, M.(2001) Voice therapy outcomes in vocal fold nodules:a retrospective aud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36sup, p19-24.
Guntupalli, V., Kalinowski, J., & Saltuklaroglu, T.(2006) The need for self-report data in the assessment of stuttering therapy efficacy: repetitions and prolongations of spee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41(1), p1-18.
Homant, R. J.(1977) Motivation, need, and therapy effectiveness in a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 Offender Rehablitation, 2(1), p53-64.
Kerrin, R. G.(1996) Collaboration:working with the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32(1),p56-59.
Klein, B. H., & Nelson M.(1999)Intervention planning for children with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 a guide for clinical practicum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Lindsay, G., & Dockrell, J.(2002) Meeting the needs of children with 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eds: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inclusion and collaboration. Chil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rapy, 18(2), p125-143.
Lindsay, P., Claire, S., & Faith, F.(2006) Intensive dysarthria therapy for olde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findings from six cases. Child Language Teaching & Therapy, 22(3), p255-273.
Prelock, P. A.(1995) Rethinking collaboration:a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6(1),p95-99.
Snow, C. E., Scarborough, H. S., & Burns, M. S.(1999) What 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s need to know about early reading. Topics in Language Disorders, 20(1), p48-58.
Ukrainetz, T. A., & Fresquez, E. F.(2003)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34(4), p28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