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20: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符明珠
研究生(外文):Rita Fu
論文名稱:蕭麗紅小說的文化記憶書寫研究
指導教授:吉廣輿吉廣輿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蕭麗紅小說文化書寫歷史記憶本土鄉俗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2
  • 點閱點閱:10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文以和蕭麗紅小說的文化書寫有關的國族認同、儒家文化記憶、佛道文化記憶、傳統文學記憶、原鄉記憶等五個層面為架構,析論其作品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價值,分七章析論之,依次為:
一、緒論:第一章在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資源、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等。
二、認同與出走——創作的時代背景:蕭麗紅成長的文化氛圍,長期籠罩在國民黨政府主導的大中國意識下,而她成長的布袋鎮,又是道地的鄉土環境
,這使她早期的作品融合了「中國想像」與「鄉土台灣」混融的文化記憶;但晚近的《白水湖春夢》,中國情懷消失,本土視角貫串全書。對此轉變,第二章分「胸懷中國」和「立足台灣」兩節,探討她在鄉土記憶或國族意識上的重塑歷程。
三、儒家文化的灌輸:蕭麗紅的作品經常流露出儒家的道德教化,這與她自小所接觸的歷史意識與教育薰陶有很大的關係,在她成長、創作的年代,儒家的文化印記是深深烙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的,這樣的歷史記憶,成就了她作品中的文化書寫。第三章旨在論述蕭麗紅作品呈現的儒家文化記憶:第一節分別由祖孫、親子、手足、主僕及家族情感,析論「家族至上的倫理結構」;第二節「男尊女卑的社會意識」,則從女道不同男綱、傳統vs.顛覆的閨閣路線、失衡的婚姻天平三個角度,探究蕭麗紅筆下的兩性世界;第三節針對文本有關和諧的人情、向善的人性及淳厚的民德等民族性格的大量描繪,說明蕭麗紅依循儒家「文以載道的文學傳統」。
四、佛道文化的滲透:蕭麗紅長期鑽研佛法,她對佛理的體悟,經常藉由小說人物演繹出來,他們在遭遇人世無常、情愛糾葛後,往往選擇向佛、道靠攏,求內心的超脫與精神的平靜。本論文第四章探討的是佛家與道家的文化內涵,如何轉換成蕭麗紅小說中的記憶書寫。分三小節析論之:第一節說明道家「順應自然的處世哲學」,如何反映在小說人物「安於宿命」、「守柔不爭」的人生態度;第二節將重點放在「離苦得樂的解脫法門」上,由「人生諸苦與果報輪迴」以及「無常無我,萬法皆空」的佛理闡釋,探討小說人物如何在佛法的帶領下,求得超脫,反映蕭麗紅個人的佛理體悟;第三節由宗教信仰的角度切入,藉由「佛道色彩的信仰習俗」印證台灣民間受佛、道文化洗禮而落實在生活中的宗教記憶。
五、傳統文學的薰陶:第五章要探析的是蕭麗紅長年浸淫在傳統文學的芬芳中,這些古書如何孕育她的創作記憶,表現在小說中,又呈現出怎樣的文字風格或語言藝術。分兩小節探析:第一節「古書的濡染」,說明影響蕭麗紅創作風格最鉅的幾種古典文學,包括《紅樓夢》和唐詩、宋詞、佛偈等等,其中《紅樓夢》對她影響的層面最廣、最深,又分「大家庭書寫」、「閨閣典型」和「愛情理想」析論之;第二節「古典的文字風格」,主要在分析蕭麗紅受傳統文學的薰陶而形成的早期寫作特色,包括「小說語言的仿古」和「象徵技巧的運用」。
六、原鄉記憶的追尋:蕭麗紅的作品流露有濃厚的土地情懷,並經常可見故鄉布袋的身影,在濃濃的原鄉情懷下,她藉著有關本土鄉俗的描繪,以及方言書寫的實驗,重現了台灣道地的鄉土記憶。第六章主要在探究原鄉經驗對蕭麗紅的創作所產生的影響,第一節「原鄉記憶的溯源」,先就「地域的原鄉」分析布袋鎮這塊哺育她的母土所給與她的鄉土養分,再就「心靈的原鄉」的角度,探究童年的原鄉記憶如何育化成為她創作的圖景;第二節「鄉土題材的書寫」,則從「本土鄉俗」和「方言書寫」兩部分,剖析原鄉印象表現在她作品中的鄉土風情,其中「本土鄉俗」含括了「婚喪喜慶」、「日常習俗」、「歲時節令」及「民間文藝」四部分,詳列文本中有關鄉俗文化的記憶書寫,「方言書寫」的部分,則從「俗諺與詞彙的穿插」,到「敘述語言的方言化」兩階段,探討她在方言寫作的轉變歷程與實驗成就。
七、結論:最後就其作品流淌的混融記憶書寫,闡述其所呈現的「既繼承中國又經營本土」文化意義,揭示台灣社會的集體歷史意識,最後回歸書寫本色,還原她應有的文學定位,確認其作品的文化價值。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4
第三節 研究目的…………………………………………………...8
第四節 研究範疇與資源…………………………………………...9
第五節 研究方法…………………………………………………...9
第六節 論文架構……..…………………………………………....10

第二章 認同與出走——創作的時代背景………..…………………13
第一節 胸懷中國…………………………………………………..14
第二節 立足台灣…………………………………………………..22

第三章 儒家文化的灌輸……………………………………………. 25
第一節 家族至上的倫理結構………………………………….… 26
一、 敬老尊祖…………………………………………….… 28
二、 父慈子孝………………………………………………. 30
三、 手足和悌………………………………………………. 33
四、 主僕情義……………………………………….……….36
五、 家族溫情………………………………………….….…37
第二節 男尊女卑的社會意識…………………………….……....39
一、 女道不同男綱…………………………………….….…41
(一)、男女有別的日常禮教………………….…….….41
(二)、男主女從的角色定位…………………………..46
二、 傳統vs.顛覆的閨閣路線……………………………..47
(一)、好女有德的傳統路線…………………………47
1、端莊柔順………………………………………48
2、侍奉翁姑………………………………………49
3、治內持家………………………………………53
(二)、叛逆強勢的顛覆路線…………………………56
1、反動自主的情慾出軌…………………………56
2、爭取兩性平權的覺醒…………………………57
3、自我中心獨斷強勢……………………………58
三、 失衡的婚姻天平………………………………………58
(一)、身不由己的姻緣………………………………59
(二)、以夫為天的婦道………………………………60
(三)、守貞不二的節操………………………………64
第三節 文以載道的文學傳統…………………………………...67
一、 和諧的人情……………………………………………69
二、 向善的人性……………………………………………72
(一)、仁………………………………………………73
(二)、義………………………………………………74
(三)、禮………………………………………………76
(四)、信………………………………………………77
一、 淳厚的民德……………………………………………78
(一)、感恩圖報………………………………………79
(二)、崇儉尚勤………………………………………79
(三)、濟弱扶傾………………………………………81
(四)、隱惡揚善………………………………………82
(五)、踏實務本………………………………………82
(六)、尊師重道………………………………………84
第四章 佛道文化的滲透……………………………………………86
第一節 順應自然的處世哲學…………………..……………….88
一、 安之若命………………………………………………88
(一)、安於不幸的婚姻………………………………89
(二)、聽任窮通福禍的安排…………...…………….92
(三)、深信命理、面相之說……………...………….92
二、 守柔不爭………………………………...…………….93
第二節 離苦得樂的解脫法門……………………………………95
一、 一切皆苦……………………………………………….96
(一)、業報與輪迴…………………………...………..96
(二)、劫數與正果………………………...…………..98
二、 諸行無常………………………………….…………..100
三、 諸法無我……………………………………………...101
第三節 佛道色彩的信仰習俗…………………………………..104
一、 出家修行…………………...…………………………104
二、 燒香拜佛…………………………………...…………105
三、 許願還願…………………...…………………………105

第五章 傳統文學的薰陶……………………………………………107
第一節 「古書」的濡染………………..…….…………………107
一、 《紅樓夢》……………………………...……………107
(一)、大家族書寫………………………...………....109
(二)、閨閣典型……………………………..……….111
(三)、精神契合的愛情觀……...……………………111
二、 古典詩詞…………………………...…………………115
三、 其他典籍…………………………...…………………115
第二節 古典的文字風格………………………………………..116
一、 小說語言的仿古……...…………………………….117
二、 象徵技巧的運用…………..………………………..119

第六章 原鄉記憶的追尋…………………………………………..124
第一節 原鄉記憶的溯源…………..………………………….125
一、 地域的原鄉——布袋小鎮..………………………..125
二、 心靈的原鄉…………………..……………………..128
第二節 鄉土題材的書寫………………………………………133
一、 本土鄉俗……………...……………………………..134
(一)、婚喪喜慶………...…………………………..135
1、結婚………………...………………………..135
2、葬儀………………...………………………..137
3、生育………………...………………………..138
(二)、日常習俗…………………………………….139
1、飲食………………………………………….139
2、育樂………………………………………….140
3、其他………………………………………….142
(三)、歲時節令…………………………………….146
1、春節………………..…………………………146
2、初九天公生…………………………………..147
3、上元迎箕姑………..…………………………148
4、開漳聖王千秋……….…………………..…...148
5、端午…………………..……………………….149
6、七夕…………………….………………….….150
7、中元…………………….……………………..151
8、中秋…………………….……………………..151
9、冬至……………………..…………………….152
(四)、民間文藝……..………………………………153
1、民間戲曲………..……………………………153
2、台灣雜念……..………………………………156
3、民間故事…………………..…………………159
二、 方言書寫
(一)、穿插閩南語詞彙與俗諺.……………………162
(二)、大量運用閩南語化的敘述語言….…………166

第七章 結論……………………………………………………...…168
一、 多元混融合的記憶書寫…………………...…………168
二、 評價不一的文學定位……………………...………....169
(一)、作品的文化意義..…………………………….169
(二)、作者的文學定位………..…………………….170

附錄一 蕭麗紅創作年表……………………………...…………....174
附錄二 田野調查——訪蕭麗紅的故鄉……...……………………176
附件 圖片……………………………...…………………………180

參考書目………………………………………………………………183
一、蕭麗紅著作(依發表或出版先後排序)
(一)、單篇作品
〈老去日子裡的夢〉:《聯合報》第12版,1966年9月15日
〈隱去波紋的空間〉:《聯合報》第12版,1966年11月9日
〈都是那太陽〉:《聯合報》第12版,1966年12月6日
〈黑妮〉:《聯合報》第12版,1974年4月16日
〈包文拯的臉〉:《聯合報》第12版,1977年12月31日

(二)、中長篇小說
《冷金箋》:台北,皇冠出版社, 1985年
《桂花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2年
《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0年
《桃花與正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86年
《白水湖春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2年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方元珍:《紅樓夢賞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2003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方立夫:《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方寶璋:《閩台民間習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文史知識編輯部:《儒佛道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王夫之撰:《禮記章句》,台北,廣文書局, 1977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 田出版社, 2004年
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台北,大立出版社,198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編:《佛教文化面面觀》,濟南,齊魯書社出版,1989年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古繼堂主編:《簡明台灣文學史》,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朱介凡編:《中國諺語論》,台北,新興書局,1964年
朱熹註:《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朱熹纂集:《近思錄》,江永集註,台北,廣文書局, 1972年
朱雙一:《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
呂錫琛:《道家與民族性格》,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吳乃恭:《儒家思想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吳功正主編:《古文鑑賞集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吳詩池、李秀治:《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何永康:《紅樓美學》,山西,北岳文藝出版社,1991年
李曉東:《中國封建家禮》,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炳海:《道家與道家文學》,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杜奮嘉選析:《千年不醒夢紅樓:《紅樓夢》賞析》,廣西教育出版社授權,台北,開今文化公司,1993年
周中明:《中國的小說藝術》,台北,貫雅文化公司,1990年
周中明:《紅樓夢的語言藝術》,台北,里仁書局, 2001年
周鍾瑄主修:《諸羅縣誌》:,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
邵玉銘、張寶琴、瘂弦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
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台北,武陵出版公司,1995年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林嘉書:《閩台風俗》,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
胡蘭成:《山河歲月》,台北,三三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90年
洪進鋒:《台灣民俗之旅》,台北,武陵出版公司,1998年
范曄撰,李賢注:《後漢書》,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
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高振農:《佛教文化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2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0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陳柱選註:《老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許成章編:《台灣諺語之存在》,高雄,河畔出版社,1996年
張明雄:《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張錦池、鄒進先編:《中外學者論紅樓》,北京,文藝出版社,1989年
張福清編註:《女誡》,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年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上、下),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曹雪芹、高鶚著:《紅樓夢》,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04年
程俊英註譯:《詩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7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8年
彭小妍編:《沈從文小說選》,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黃得時註譯:《孝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
曾昭旭:《儒家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台北,商務印書館,2003年
賈劍秋:《文化與中國現代小說》,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葛榮晉主編:《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1年
楊春梅主編:《儒家思想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0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葉慶炳編:《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愛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廖咸浩:《愛與解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劉還月:《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台北,常民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與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賴子清、賴明初等纂修:《嘉義縣志》(全九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 1985年
應鳳凰:《台灣文學花園》,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3年
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釋昭慧:《佛教倫理學》,台北,法界出版社,1995年

三、論文(依發表先後排序)
(一)、期刊論文
王德威:〈落地的麥子不死——張愛玲的文學影響力與「張派」作家的超越之路〉,台北《中國時報》41-42版,1995年9月14日
夙千蝶:〈他是誰?昂然奮起的一代〉,台北《愛書人》70期,1978年5月
江寶釵:〈白水湖春夢評介〉,台北《中國時報》36版,1997年2月20日
李筱峰:〈時代心聲——戰後二十年的台灣歌謠與台灣的政治與社會〉,台北
《台灣風物》47卷3期
李雪梅:〈優美典雅的懷舊情懷——評蕭麗紅的兩部長篇小說〉,海南《海南師院學報》第11卷第42期,1998年第4期
宋澤萊:〈從仿古的鄉土到實在的鄉土——特論蕭麗紅台語小說的高度成就〉
,台中《台灣新文學》13期,1999年12月
吳訓儀:〈從《千江有水千江月》談蕭麗紅的愛情觀〉,台中《書評》58期,2002年6月
吳璧雍:〈矯飾的古典情懷——論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文星》110卷,1987年8月
沈怡:〈蕭麗紅推白水湖春夢——近作蘊藏人生哲理 有佛味〉,台北《中國時報》35版, 1996年12月30日
金文京:〈胡蘭成對台灣文學之影響及其與日本近代文藝思想之關係〉,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卷第9期,2005年5月
林素美:〈問世間情是何物——我讀《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文藝月刊
》221期, 1987年11月
林純芬:〈蕭麗紅《白水湖春夢》中的國族意義與女性群像〉,高雄《文學台灣》,1999年7月號。
林健群:〈以女性主義評蕭麗紅《白水湖春夢》〉,花蓮《親民學報》第5期
,2001年11月
阿盛:〈白水湖春夢 紅塵打滾 渾身無泥〉,台北《民生報》34版,1997年1月16日
邱貴芬:〈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台北《中外文學》,27卷1期,1998年6月
秋堇:〈織錦的鶴:訪蕭麗紅〉,台北《書評書目》58卷,1978年2月
胡至成:〈深知身在情常在——讀《千江有水千江月》〉,台中《明道文藝》78期,1983年9月
胡為美:〈誰是蕭麗紅小說的裡的主角?〉,台北《婦女雜誌》弟5期,1977年5月
高錦雪:〈我看《千江》的分手問題〉,台北《聯合報》21版,1988年11月30日
徐淑卿:〈蕭麗紅終為春夢留痕〉,台北《中國時報》35版,1997年1月16日
郝譽翔:〈紅學傳人?儒學信徒?——閱讀蕭麗紅〉,台北《幼獅文藝》87卷4期,2000年4月
陳玉玲:〈女性童年的烏托邦〉,台北《中外文學》25卷4期,1996年9月
陳秀玲:〈《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相知相縛的親情〉,台北《中國語文》497期,1998年11月
陳秋坤:〈「桂花巷」的世界〉,台北《婦女雜誌》5期,1977年5月
尉天驄:〈台灣婦女文學的困境〉,台北《文星》110卷,1987年8月
張寧:〈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台北《中外文學》18卷8期,1990年1月
許琇禎:〈論文學語言的方言策略——以蕭麗紅的《白水湖春夢》為例〉,台北《孔孟學報》74期,1997年9月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下)〉,台北《國文天地》13卷9期,1998年1月、2月
游淑君:〈女性與傳統民俗——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另一種閱讀〉,台中《中國文化月刊》262期,2002年1月
傅正玲:〈認同的原鄉——試探蕭麗紅小說中的文化身份〉,台北《鵝湖月刊
》第30卷第6期,2004年12月
褚昱志:〈小說以載道——論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花蓮《台灣觀光學報》第2期,2004年6月
盧佑俞:〈台灣閩南歌謠與民俗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95年6月

(二)、論文集論文
邱貴芬:〈女性的「鄉土想像」:台灣當代鄉土女性小說初探〉,《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簡瑛瑛主編,台北立緒出版社, 1997年
曾慶瑞:〈兩岸鄉土文學之比較〉,《地域文化與兩岸文學:兩岸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鍾玲、周嘯虹主編,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出版,2000年
許俊雅:〈戰後台灣小說的階段性變化〉,《台灣文學發展現象》,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建會,1996年。

(三)、學位論文
江玉珮:《蕭麗紅小說中女性主體反思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沈麗香:《蕭麗紅小說中的人物與鄉俗——以《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夢》為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宋怡慧:《從傳統到現代:八0年代以降女性小說的發展——以蕭麗紅、蕭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6年

林慧華:《由蕭麗紅小說看台灣女作家的女性意識》,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范玲綺:《《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鄉土特色及其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3年
翁姒姍:《蕭麗紅《桂花巷》研究》,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怡芬:《中國傳統儒學女性觀之探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8年
張佳玲:《《桂花巷》及其改編電影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玲玲:《蕭麗紅小說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黃美蘭:《《白水湖春夢》析論》,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董麗芬:《從鄉土到淨土——蕭麗紅小說的文化意識與宗教情懷》,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

詹雅筑:《《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水、月意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靜茹:《蕭麗紅小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蔡玫姿:《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朱金池(1999)。警政策略規劃之理論與實際:以屏東新世紀願景警政治安藍圖之規劃為例。「警學叢刊」,30(3),35-48頁。
2. 朱金池(1997)。我國警勤區佐警績效考核之研究。「警學叢刊」,28(2),143-161頁。
3. 田村正博(1997,鄭善印譯)。日本派出所制度的特徵及其歷史研革。「警學叢刊」,28(2),201-213。
4. 江慶興(1998)。破窗理論與犯罪偵防-以美國紐約市警察局為例。「警學叢刊」,29(3)。72-87頁。
5. 吳濟華 (2001)。「公私協力策略推動都市建設之法制化研究」。「公共事務評論」,2(2)。
6. 李湧清(2001)。社區警政的必然與偶然。「警學叢刊」,32(3),1-18頁。
7. 林燦璋(1995)。問題導向警察與社區導巷向警察之比較。「警學叢刊」,25(3),39-56頁。
8. 孟維德 (1997)。社區警政與犯罪預防。「中國行政評論」,7(1),181-210。
9. 姚鎮定(1975)。「談補救警勤區勤務缺失之道」。「警光雜誌」,230,13頁。
10. 陳明傳 1996)。「論警察的政工作之品質管理-警察教育改革之基石」,「警學叢刊」,27(1),315-318頁。
11. 陳明傳 (1999)。社區警察的意義與發展-未來派出所經營之芻議。「警學叢刊」,28(2),21-61。
12. 章光明(1999)。屏東觀光願景之警政策略。警學叢刊,30(3),19-32頁。
13. 章光明(2002)。社區警政的「全球在地化」,「警學叢刊」,32(5),16-25頁。
14. 黃翠紋、林至聰(2004)。桃園縣政府警察局運用女性志工現況之探討。「警政論叢」4期,251-274頁。
15. 張世淐、章光明、黃啟賓(1999)。「從社區警政工作論我國派出所功能改善之道」。「中央警察大學學報」,41期,133-1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