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8: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梁齡尹
研究生(外文):Lin-Yin Liang
論文名稱:《樂記》美學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林文欽林文欽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回流中文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7
中文關鍵詞:樂記美學美學思想音樂美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旨在以中國之哲學思想為基礎,針對經典之作—《樂記》作一美學思想的解析。本文全文凡分緒論、本論、結論三個部分,合共六章,章節架構邏輯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與第二節分述吾人選擇此一論題的理由與驥望達成的研究目的。第三節對前人研究作品加以回顧,以了解目前對《樂記》的研究成果。第四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方法與全篇架構。
第二章至第五章為本論部分。第二章先針對《樂記》的特色與內涵作一全面性的介紹。第一節先將歷來眾說紛紜的作者問題做一梳理,同時簡單描述《樂記》在西漢時期的流傳情形。第二節述其內涵,說明與先秦樂論相比,在思想上更進一步之處。第三節則論其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特色所在。
第三章探討《樂記》的音樂美學,為本論文著墨最多之處。雖然西方的音樂美學理論發達,但筆者期望透過我國古代的音樂美學理論對於中國的經典作品詳加探討。為求對音樂美學能有一透徹的瞭解,故第一節先將音樂美學之定義加以說明,並介紹中國的音樂美學思想。第二節即深入探索音樂理論,對於音樂的本質做清楚的解析。第三節則從音樂的表現對象、表現手段及社會性特徵三向度說明音樂特徵。
第四章續論《樂記》的美學思想。「美善合一」的觀念是中國美學思想中一重要特徵,因此第一節述《樂記》中的美善合一思想。第二節則論「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樣的思想不但是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同時也影響到中國古代的音樂文化觀,在《樂記》文本中亦可見到端倪。第三節則將周代最重要的樂舞--「武」樂做一介紹與解析。
第五章討論《樂記》美學的社會功能,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論移風易俗的功能,孔子以為「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音樂具有淳化民風的社會功能,樂教能為社會帶來德化與感化的作用。第二節論心理治療的功能,以音樂進行心理治療雖屬西方的產物,但早在《樂記》中已隱藏著這樣的作法與理論。第三節論怡情養性的功能,音樂有助於人格修養,儒家的傳統是由一人之修養而通於天下國家,故此為《樂記》美學重要的社會功能。
第六章為結論。為《樂記》之價值及影響做一總結性之論斷。
摘要 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動機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3
一、 重要研究專著成果回顧 13
二、 學位論文成果回顧 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8
第二章《樂記》的特色與內涵 21
第一節《樂記》的作者與其流傳 21
一、《樂記》的作者論辯 21
二、《樂記》於西漢時期的流傳 25
第二節《樂記》的內涵 28
一、提出「物—心—音聲—樂」(感物心動)的命題 28
二、論述了儒家的禮樂思想 34
三、揭示樂與德之關連 39
第三節《樂記》的特色 44
一、音樂理論與文藝理論之雙重性 44
二、提出一個有價值的音樂理論體系 52
第三章《樂記》的音樂美學 58
第一節 中國的音樂美學理論 58
一、音樂美學的定義 58
二、中國的音樂美學思想 60
第二節《樂記》的音樂本質 76
一、音樂之起源與聲、音、樂的別異 76
二、表情達意的本質 83
三、論禮樂中和說 87
第三節《樂記》的音樂特徵 112
一、音樂表現對象的特徵 112
二、音樂表現手段的特徵 116
三、音樂的社會性特徵 122
第四章《樂記》的美學思想特徵 129
第一節 美善合一的思想 129
一、聖賢先哲的美善關係論 129
二、《樂記》的美善合一觀 140
第二節 天人合一的思想 147
一、 天人合一說的思想淵源 147
二、 「天人合一」的音樂文化觀 151
三、《樂記》中的天人合一美學思想 156
第三節 美的藝術表現—武樂 162
一、周朝的樂舞 162
二、「武」樂之分析 164
三、「盡美」而未「盡善」之論 174
第五章《樂記》美學的社會功能 180
第一節 移風易俗的功能 182
一、移風易俗之理論根據 183
二、樂教所達到之作用 193
第二節 心理治療的功能 200
一、音樂治療的意義與歷史發展 200
二、《樂記》的音樂治療觀 205
三、心理治療的轉移與淨化作用 210
四、《樂記》的心理治療 213
第三節 怡情養性的功能 222
一、音樂與人格修養之始 222
二、音樂的陶冶 225
三、音樂的引導 227
第六章 結論 231
第一節 《樂記》的價值 231
一、建立起完整的音樂理論體系 231
二、將「樂」與「禮」予以密切聯繫 234
第二節 《樂記》的影響 238
一、以「樂教」實現儒家政治理想 238
二、對文藝實踐的影響 242
第三節 本文的期許與展望 245
參考資料 247
參考資料
【茲分為古籍類、專書類、期刊論文與單篇論文、學位論文四大項,古籍類依作者朝代排列,其餘則依出版年月排列】
【古籍類】
《周易》,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尚書》,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詩經》,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周禮》,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禮記》,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論語》,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孝經》,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孟子》,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84年7月九刷。
《國語》,春秋‧左丘明著,吳‧韋昭注,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著,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禮記注疏及補正 》,漢‧鄭玄著,唐‧孔穎達疏,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9月出版。
《史記》,漢‧司馬遷著,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72年。
《淮南子注》,漢‧劉安著,漢‧高誘注,台北:世界書局,1968年10月三版。
《漢書》,漢‧班固著,清‧王先謙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注,台北:漢京文化,1983年9月。
《論語注疏及補正》,魏‧何晏集解,宋‧邢昺注疏,台北:世界書局,1980年5月3版。
《三國志》,晉‧陳壽著,台北:中華書局出版,1966年。
《莊子集釋》,晉‧郭象注,清‧郭慶藩輯,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3月再版
《文心雕龍》,南‧劉勰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史記正義》,唐‧張守節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荀子集解》,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10月五版
《禮記集說》,元‧陳澔著,台北:世界書局出版,1979年9月五版。
《困知記》,明‧羅欽順著,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禮記集解》,清‧孫希旦著,台北:世界書局出版,1984年10月三版。
《清朝漢學師承記》,清‧江藩著,台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墨子集解》,清‧張純一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二版。
《語譯廣解四書讀本‧論語》,宋‧朱熹集註,清‧蔣伯潛廣解,台北:啟明書局印行,1952年。

【專書類】
《中國哲學史》,勞思光著,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
《中國舞蹈史(先秦部分)》,孫景琛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3年10月。
《中國音樂哲學》,張玉柱著,台北:樂韻出版社,1985年5月。
《中國舞蹈史》,王克芬、蘇祖謙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2月。
《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著,台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
《中國美學史》,李澤厚、劉綱紀主編,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中國音樂史》,朱謙之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
《中國古代音樂研究》,陳萬鼐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2月。
《中國文學理論史》,蔡鐘翔、黃保真、成復旺等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1月。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敏澤著,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林安梧著,台北:明文出版社,1996年。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楊蔭瀏著,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7月。
《中國古代音樂教育》,修海林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中國古代樂教思想》,李美燕著,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8年。
《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著,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中國美學與藝術學探微》,鄒其昌著,湖北:崇文書局,2002年12月。
《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吳中杰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
《中國音樂美學史》,蔡仲德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9月。
《文心雕龍》,王夢鷗編撰,台北:時報文化,1987年。
《文藝心理學》,朱光潛著,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99年1新排一版。
《心靈音樂療法》,村井靖兒著,鍾國躍譯,台北:台灣實業文化,2002年2月。
《白居易集箋校》,朱金城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西方美學史》,朱光潛著,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
《西方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論音樂》,何乾三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
《先秦音樂美學思想》,蔣孔陽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年8月。
《先秦諸子繫年》,錢穆著,台北:東大圖書,1991年2月。
《先秦審美觀念研究》,彭亞非著,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
《老子正詁》,高亨著,台北:台灣開明書店,2002年10月台七版。
《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遹撰,蔣維喬輯,台北:世界書局,1966年2月再版。
《呂氏春秋探微》,田鳳台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3月。
《宗白華全集》,宗白華著,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
《美學》第三卷上冊,黑格爾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美學再出發》,朱光潛著,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2月。
《美的歷程》,李澤厚著,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出版。
《美學論集》,李澤厚著,台北市:三民書局。一九九六年。
《美學》,朱立元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年。
《美善境界的尋求—儒家教育哲學思想研究》,韓鍾文著,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3月。
《音樂美學導論》,葉純之、蔣一民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2月。
《音樂美學》,周理俐著,台北:樂韻出版社,1993年1月二版。
《音樂美學》,伍蠡甫總編、張洪模主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音樂美學之始祖—樂記與詩學》,孫星群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音樂與心靈》,Anthony Storr著,張嚶嚶譯,台北:知英文化出版,1998年3月。
《音樂美學通論》,修海林、羅小平著,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4月。
《音樂美學新論》,王次炤著,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音樂療法的基礎》,村井靖兒著,吳鏘煌譯,台北:稻田出版社,2002年4月。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再版。
《情感與形式》,SusanneK.Langer(蘇珊‧朗格)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等譯,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月。
《莫札特效應:音樂身心靈療法》,Don Campbell(唐‧坎貝爾)著,林珍如、夏荷立譯,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
《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李宗芹著,台北:張老師,1996年5月。
《樂記論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
《樂記理論探新》,呂驥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張蕙慧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禮記今註今譯》,王夢鷗註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1月初版。
《禮記校正》,王夢鷗著,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藝術的本質》,史作檉著,台北:書鄉文化出版社,1993年。
《藝術化生存—中西審美文化比較》,聶振斌、滕守堯、章建剛等著,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期刊論文與單篇論文】
〈「人」與「藝」中國傳統音樂教育兩種體系的存在與啟示〉,修海林著,《音樂研究》,1994年第二期。
〈孔子思想中宗教觀的特色—天人合一〉,安樂哲著(Roger T.Ames),《鵝湖》9卷12期,1984年6月。
〈孔子論美與善的關係〉,陳懷恩著,《中國文化月刊》106期,1988年8月。
〈孔子的「大武」觀〉,劉再生著,《音樂研究》,1990年第三期,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王次炤著,《音樂研究》,1991年第四期,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天人合一與古代美學〉,田兆元著,《中國文化月刊》170期,1993年12月。
〈中國先秦與古代希臘音樂思維之比照〉,孫星群著,《音樂藝術》,1999年第二期,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由文獻紀錄探討「大武」及西周之禮制〉,蔣嘯琴著,《藝術學報》第65期,1999年12月。
〈先秦儒家美學思想歷史演進論綱〉,王長華著,《中國文化月刊》159期,1983年1月。
〈先秦儒家音樂美學思想〉,李其之著,《中國文化月刊》202期,1997年1月。
〈易學與《樂記》中美學原理之探究〉,朴先圭著,《鵝湖》108期,1988年10月。
〈周頌所體現的文化模式〉,姚一葦著,《華岡藝術學報》第一期,1981年6月。
〈荀子〈樂論〉美學思想的衡定〉,林月惠著,《嘉義師院學報》第四期,1990年。
〈探索樂記的理論價值〉,呂驥著,《音樂研究》,1988年第一期,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從《禮記‧樂記》談古代的樂教〉,王關仕著,《孔孟月刊》21卷6期,1983年2月。
〈從我國古典籍中看天人合一〉,趙雅博著,《國立編譯館館刊》19卷1期,1990年6月。
〈從〈樂記〉試探儒家思想中道德與藝術的關係〉,孫長祥,《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究討論會專輯》,台北:華梵佛學研究所編印,一九九五年。
〈「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潘小慧著,《哲學與文化》29卷1期,2002年1月。
〈論語中的樂教〉,高明著,《孔孟月刊》3卷3期,1964年11月。
〈《樂記》文學理論初探〉,徐福全著,《孔孟月刊》16卷9、10期,1978年5月、6月。
〈《樂記》音樂美學思想試析〉,修海林著,《音樂研究》總期第41期,1986年,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樂記》的禮樂合論〉,蔣義斌著,《東方宗教研究》第二期,1990年10月。
〈《樂記》與〈樂論〉審美理想對比研究〉,林朝成著,《成功大學中文學報》第一期,1992年11月。
〈論中國古代音樂美學三大論著的價值及其與音樂實踐的關係〉,周暢著,《音樂研究》,1993年第一期。
〈論儒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觀〉,呂宗麟著,《宗教哲學》3卷4期,1997年10月。
〈論《樂記》所闡述之禮、樂的關係〉,張銀樹著,《哲學與文化》25卷12期,1998年12月。
〈論《禮記》「樂和」〉,高萩華著,《長庚科技學刊》第二期,2003年11月。
〈論《樂記》中和合文藝思想〉,李成著,《藝術百家》,2004年第三期。
〈儀式、審美與治療—論《禮記‧樂記》之審美治療〉,林素玟著,《華梵人文學報》第三期,2004年六月。
〈儒家樂教的時代價值〉,張蕙慧著,《孔孟月刊》24卷5期,1986年1月。
〈儒家哲學的兩種原型研究及其創作轉化〉,歐崇敬著,《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上集,台北:正港資訊,2002年7月。
〈《禮記‧樂記》篇對音樂本質的探討〉,周才會著,《鵝湖》109期,1988年11月。
〈《禮記‧樂記》音樂教育思想之探析與評論〉,張銀樹著,《輔仁學誌》26期,1997年6月。
【學位論文類】
《樂記美學思想之研究》,張明祚著,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樂記美教思想研究》,蔡宗志著,台中: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樂記的美學研究》,王菡著,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樂記美學思想研究》,吳幸姬著,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樂記的美學思想》,王億仁著,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樂記中的樂教理論研究》,邱綉瓊著,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樂記音樂美學思想之研究》,陳淑敏著,台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儒家樂教的時代價值〉,張蕙慧著,《孔孟月刊》24卷5期,1986年1月。
2. 〈儀式、審美與治療—論《禮記‧樂記》之審美治療〉,林素玟著,《華梵人文學報》第三期,2004年六月。
3. 〈論《樂記》所闡述之禮、樂的關係〉,張銀樹著,《哲學與文化》25卷12期,1998年12月。
4. 〈論儒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觀〉,呂宗麟著,《宗教哲學》3卷4期,1997年10月。
5. 〈《樂記》的禮樂合論〉,蔣義斌著,《東方宗教研究》第二期,1990年10月。
6. 〈《樂記》文學理論初探〉,徐福全著,《孔孟月刊》16卷9、10期,1978年5月、6月。
7. 〈論語中的樂教〉,高明著,《孔孟月刊》3卷3期,1964年11月。
8. 〈「善」的意義與價值—以孔孟哲學為例〉,潘小慧著,《哲學與文化》29卷1期,2002年1月。
9. 〈從《禮記‧樂記》談古代的樂教〉,王關仕著,《孔孟月刊》21卷6期,1983年2月。
10. 〈荀子〈樂論〉美學思想的衡定〉,林月惠著,《嘉義師院學報》第四期,1990年。
11. 〈先秦儒家音樂美學思想〉,李其之著,《中國文化月刊》202期,1997年1月。
12. 〈周頌所體現的文化模式〉,姚一葦著,《華岡藝術學報》第一期,1981年6月。
13. 〈先秦儒家美學思想歷史演進論綱〉,王長華著,《中國文化月刊》159期,1983年1月。
14. 〈由文獻紀錄探討「大武」及西周之禮制〉,蔣嘯琴著,《藝術學報》第65期,1999年12月。
15. 〈天人合一與古代美學〉,田兆元著,《中國文化月刊》170期,199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