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3: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美君
研究生(外文):Mei-Chun Chen
論文名稱:旗後的七美移民生活方式與血緣聚落的發展
論文名稱(外文):Lifestyle of Chi Mei immigrants before and after their emigration to Chi Ho
指導教授:吳連賞吳連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en-Shang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地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旗後血緣七美聚落發展生活方式
外文關鍵詞:Chi HoconsanguineousChi Meisettlement developmentLifesty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4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文探討七美移民血緣聚落的發展型態、遷移的動線、和此處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否與原鄉生活經驗的連結有相關;並探討聚落之遷徙與聚落分布所形成的區域,同時透過社會結構的討論,分析聚落之背景、家庭結構、宗教信仰等內容對於空間形塑過程的影響,進而重新思考聚落中社群特性。

澎湖七美移民從季節性的「出稼」到臺灣恆春地區從事農耕工作,到民國40幾年舉家遷移到旗後地區定居,這種離島移墾的推力,與工作吸引的拉力,亦反應了當時經濟繁榮的旗後地區其經濟條件優於七美地區。

在家庭組織方面,在民國40年間,陳姓宗親依附血緣原則的社會結構非常完整。到了民國60年以後,其社會結構異質化變得快速,家庭組織的聯繫不再如早期那樣堅固,以血緣整合的家族逐漸弱化,轉變為小家庭式的家庭結構。

在聚落空間的變遷方面,其聚落的發展型態,原始拓墾時期,聚落沿著當時海岸線分布,隨著交通路線的擴展,聚落亦從沿岸往旗後地區推移,但成員仍有呈小型聚集的情形出現。

此外,以食衣住行等面向探討七美移民的生活方式,發現環境影響的因素極深。由於七美當地因土地不利於農耕,只有零星的花生、蕃薯之種植,加上四周環海,主食以海洋資源為主,故大部分居民皆從事漁業,在有限的地力條件中,藉由「人力的結合」,盡量滿足生存所需的資源---是原鄉文化的社會觀念的移植建構,轉變到今日第二、三代移民無人從事漁業的變化,其維生方式的改變,說明了聚落成員因應時代變化與對環境的調適。
This study attempt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lifestyle of Chi Mei immigrants before and after their emigration to Chi Ho. The area of settlements’ moving and distribution. and permeate through social structure ,we try to analyze the affections of the background and family structure and religion .and start afresh to think of the community characters of settlements .

The Chi Mei immigrants’ “working-away-from-home” from Penghu to Taiwan. From the push forc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in Penghu and from a series of pull force produced by assignment in Kaohsiung .It is announced that economic factors of in Chi Ho are batter than in Chi Mei.

About the family organization, the period of fiscal years 1951.the social structure by the sanguinity .The social structure are change fast .the family organization are weak combined each other. the family of sanguinity integration are changed faintly by degrees to the family structure of nuclear family.

About the change of Settlement space ,the type of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The settlements are distributed along shoreline. By dint of traffic enlargement , the settlement are moving from the coastline to the area of Chi Ho. But the immigrants are also concenter.

Besides, about the lifestyle of Chi Mei. It is act on Environment influence. Be due to the land are not going against agricultural in Chi Mei .just only grown peanuts or ipomoea. Besides, environment is all-ocean. Seafood is the staple of the area .most of people are about fishery. In order to cater to existence as far as possible by the manpower utilization .It is a structure of social acculturation .The change of assignment can gave us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accommodation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time and environ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5
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11
 第四節 澎湖七美環境概況 ‧‧‧‧‧‧‧‧‧‧‧‧‧‧ 16

第二章 七美移民高雄與旗後聚落發展‧‧‧‧‧‧‧‧‧‧ 20
第一節 七美人移民旗後的背景‧‧‧‧‧‧‧‧‧‧‧‧ 20
 第二節 人口壓力下的離島移墾 ‧‧‧‧‧‧‧‧‧‧‧‧ 25
 第三節 七美人移民高雄市旗後地區 ‧‧‧‧‧‧‧‧‧‧ 31
 第四節 小結‧‧‧‧‧‧‧‧‧‧‧‧‧‧‧‧‧‧‧‧‧34

第三章 七美移民的聚落發展與生活面向分析‧‧‧‧‧‧‧‧41
 第一節 食衣住行‧‧‧‧‧‧‧‧‧‧‧‧‧‧‧‧‧‧‧ 41
 第二節 七美移民的家庭組織與通婚地緣關係 ‧‧‧‧‧‧‧49
第三節 七美人移民旗後澎湖廟的創建與形成 ‧‧‧‧‧‧‧50
 第四節 澎湖腔與澎湖諺語‧‧‧‧‧‧‧‧‧‧‧‧‧‧‧‧53
 第五節 婦女的角色地位‧‧‧‧‧‧‧‧‧‧‧‧‧‧‧‧ 56
 第六節 小結‧‧‧‧‧‧‧‧‧‧‧‧‧‧‧‧‧‧‧‧‧‧58

第四章 討海作山-漁業經濟與交通網絡 ‧‧‧‧‧‧‧‧‧‧‧59
第一節 日治以前的聚落形成 ……‧‧‧‧‧‧‧‧‧‧‧‧‧59
 第二節 七美移民建立「小澎湖」聚落‧‧‧‧‧‧‧‧‧‧‧‧66
 第三節 原鄉經驗對旗後地區七美陳姓聚落發展的影響‧‧‧‧‧68
 第四節 小結‧‧‧‧‧‧‧‧‧‧‧‧‧‧‧‧‧‧‧‧‧‧‧72

第五章 結論‧‧‧‧‧‧‧‧‧‧‧‧‧‧‧‧‧‧‧‧‧‧‧75
參考文獻‧‧‧‧‧‧‧‧‧‧‧‧‧‧‧‧‧‧‧‧‧‧‧‧‧‧‧79

圖次
圖1-1 研究範圍‧‧‧‧‧‧‧‧‧‧‧‧‧‧‧‧‧‧‧‧‧‧‧ 3
圖1-2 研究流程圖‧‧‧‧‧‧‧‧‧‧‧‧‧‧‧‧‧‧‧‧‧‧ 7
圖1-3 研究架構圖 ‧‧‧‧‧‧‧‧‧‧‧‧‧‧‧‧‧‧‧‧‧‧9
圖1-4 概念架構圖‧‧‧‧‧‧‧‧‧‧‧‧‧‧‧‧‧‧‧‧‧‧ 10
圖1-5 澎湖縣行政區域圖‧‧‧‧‧‧‧‧‧‧‧‧‧‧‧‧‧‧‧ 18
圖2-1 高雄市澎湖籍移民與其他地區移民的人口比率圖‧‧‧‧‧‧‧‧27
圖2-2 戰後高雄市人口本籍分配圖‧‧‧‧‧‧‧‧‧‧‧‧‧‧‧27
圖2-3 清末至日治中期澎湖季節性移民路線圖‧‧‧‧‧‧‧‧‧‧35
圖2-4 日治初期的旗後港‧‧‧‧‧‧‧‧‧‧‧‧‧‧‧‧‧‧‧‧ 36
圖2-5 今日的高雄港‧‧‧‧‧‧‧‧‧‧‧‧‧‧‧‧‧‧‧‧‧36
圖2-6 日治初期的旗後港‧‧‧‧‧‧‧‧‧‧‧‧‧‧‧‧‧‧‧‧ 37
圖2-7 今之旗後聚落 ‧‧‧‧‧‧‧‧‧‧‧‧‧‧‧‧‧‧‧‧‧37
圖2-8 大正年間的旗後 ‧‧‧‧‧‧‧‧‧‧‧‧‧‧‧‧‧‧‧‧38
圖2-9 今之旗後 ‧‧‧‧‧‧‧‧‧‧‧‧‧‧‧‧‧‧‧‧‧‧ 38
圖2-10 早期聚落發展圖‧‧‧‧‧‧‧‧‧‧‧‧‧‧‧‧‧‧‧‧‧ 39
圖3-1澎湖地區地力與作物生態體系之運作圖‧‧‧‧‧‧‧‧‧‧42
圖3-2 特殊的建築石材---硓石‧‧‧‧‧‧‧‧‧‧‧‧‧‧‧‧46
圖3-3交通往返之竹筏‧‧‧‧‧‧‧‧‧‧‧‧‧‧‧‧‧‧‧‧48
圖3-4旗後天后宮‧‧‧‧‧‧‧‧‧‧‧‧‧‧‧‧‧‧‧‧‧‧ 52
圖3-5今之旗後天后宮‧‧‧‧‧‧‧‧‧‧‧‧‧‧‧‧‧‧‧‧52
圖4-1陳姓世系圖‧‧‧‧‧‧‧‧‧‧‧‧‧‧‧‧‧‧‧‧‧‧ 60
圖4-2 澎湖西湖村之傳統民宅‧‧‧‧‧‧‧‧‧‧‧‧‧‧‧‧‧ 61
圖4-3 澎湖西湖村之傳統民宅‧‧‧‧‧‧‧‧‧‧‧‧‧‧‧‧‧61圖4-4房屋坐落圖‧‧‧‧‧‧‧‧‧‧‧‧‧‧‧‧‧‧‧‧‧‧69
圖4-5旗後山下的旗後聚落‧‧‧‧‧‧‧‧‧‧‧‧‧‧‧‧‧‧69
圖4-6旗津區聚落分佈圖‧‧‧‧‧‧‧‧‧‧‧‧‧‧‧‧‧‧‧70

表次
表2-1 2003年高雄市各月平均氣溫(℃)‧‧‧‧‧‧‧‧‧‧‧‧22
表2-2 1971-2000年高雄市各月平均降雨量(公釐)‧‧‧‧‧‧‧‧ 23
表2-3 1926年高雄市旗津區人口分布表‧‧‧‧‧‧‧‧‧‧‧‧ 26
表2-4 1940年高雄市澎湖籍人口籍貫分配統計表‧‧‧‧‧‧‧‧‧ 26
表2-5 戰後高雄市人口本籍統計表‧‧‧‧‧‧‧‧‧‧‧‧‧‧‧28
表2-6高雄移民分布表‧‧‧‧‧‧‧‧‧‧‧‧‧‧‧‧‧‧‧‧29
表2-7戰後高雄市之人口數與人口成長指數‧‧‧‧‧‧‧‧‧‧‧30
表2-8 戰後高雄市人口之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統計表‧‧‧‧‧‧ 33
表2-10 1940年高雄市澎湖籍人口籍貫分配統計表‧‧‧‧‧‧‧‧ 36
表4-1 第二代移民工作分類表‧‧‧‧‧‧‧‧‧‧‧‧‧‧‧‧‧63
表4-2第三代移民工作分類表‧‧‧‧‧‧‧‧‧‧‧‧‧‧‧‧‧ 63





照片次
照片1 生活飲食-炸棗‧‧‧‧‧‧‧‧‧‧‧‧‧‧‧‧‧‧‧‧45
照片2 生活飲食-高麗菜乾‧‧‧‧‧‧‧‧‧‧‧‧‧‧‧‧‧‧45
照片3 生活飲食-海菜、紫菜‧‧‧‧‧‧‧‧‧‧‧‧‧‧‧‧‧45
照片4 生活飲食-在來米湯圓‧‧‧‧‧‧‧‧‧‧‧‧‧‧‧‧‧45
照片5 住屋型式‧‧‧‧‧‧‧‧‧‧‧‧‧‧‧‧‧‧‧‧‧‧‧ 47
照片6 住屋型式‧‧‧‧‧‧‧‧‧‧‧‧‧‧‧‧‧‧‧‧‧‧‧ 47
照片7 住屋型式‧‧‧‧‧‧‧‧‧‧‧‧‧‧‧‧‧‧‧‧‧‧‧ 47
照片8 住屋型式‧‧‧‧‧‧‧‧‧‧‧‧‧‧‧‧‧‧‧‧‧‧‧ 4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 史料、論文、專書
論文
阮琡婷(民91)。嘉義縣新港鄉中洋村、三間村的區域地理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水萍(民94)。臺灣村廟到「都市型移民廟宇」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 以高雄市澎湖移民與移民廟為例。國立高雄大學碩士論文。
關麗文(民74)。澎湖傳統聚落發展之研究。台灣大學土研究所碩士論文。

專書
王瑛曾(民51)。重修鳳山縣治(第一冊),臺文叢一百四十六種。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民42)。台灣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表。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李紹章(民59)。澎湖廳誌(上)。馬公: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周盟桂(民93)。高雄老明信片。高雄市:高市文化局。
林文超(民86)。澎湖傳統合院與歷史建築。澎湖縣馬公市 :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林豪(民46)。澎湖廳志。台北:臺銀出版社。
松本曉美(民83)。臺灣懷舊。台北市:創意力文化事業公司。
洪文雄(民89)。澎湖縣小離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綜合調查報告。台中:東海大學。
紀麗美總編輯(民91)。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一屆。澎湖縣馬公市:澎縣文化局。
胡建偉(民78)。澎湖紀略。台北:臺銀出版社。
祝義編撰(民93)。澎湖地區姓氏族譜調查研究。澎湖縣馬公市:澎縣文化局。
張玉璜(民87)。媽宮(1604-1945) : 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澎湖縣 :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張守真、許一男主編(民87)。《旗津紀事》。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張詠捷(民95)。澎湖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初版)。澎湖縣:澎湖縣文化局。
莊英章(民66)。林圯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郭肇立(民87)。聚落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頁7-10。
黃俊傑(民83) 。高雄歷史與文化。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廖宏進(民74)。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明治41)。臺灣寫真帖。東京: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
蔡平立(民90)。《澎湖通史》,台北:眾文圖書有限公司。
蔡相煇(民88)。台灣社會文化史。臺北:空中大學出版。
戴寶村(民93)。高雄市常民生活史。高雄市:高市文獻會。
羅惠群(民67)。高雄市區域地理研究。復文書局印行。
蘇益田(民87)。生態條件對澎湖傳統聚落型態之影響。澎湖縣馬公市:澎縣文化。

(二)期刊、地圖等相關資料
尹建中(1999)〈澎湖人移居台灣本島的研究〉,《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季刊》,71-75。
吳學明(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95〉,台北:師大史研所。
李玉芬(2002)〈綠島的區位與人文生態的變遷〉,《東台灣研究會》,五南出版,1-198
李亦園、文崇一(1982)〈山地建築文化之展示〉,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林會承(1994)〈澎湖聚落的形成與變遷〉(上)、(下),《文化與建築集刊》,4:1-37;5:1-44。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六期》,203-242。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十六期》,115—137。
施添福(1999)〈清代臺灣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再版。
施添福(2001)〈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1-39。
許雪姬(1992)〈澎湖的人口遷移-以白沙鄉瓦硐村為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61-93。
許嘉明、瞿海源、黃順二(1975)〈西河的社會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陳紹馨(1979)〈最近十年間台灣之都市化趨勢與台北都會區域的形成〉,《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富田芳郎(1934)〈臺灣聚落的研究〉,《臺灣文化論叢》金關丈夫等著,清水書局,台北1936〈地理上見臺灣文化景觀〉,《紀念演講集:開學式特輯號》,台北帝國大學。

二、英文部分
Duncan ,O.D(1961)〈From Social System to Ecosystem〉,《Sociological Inquiry》,31,pp.140-149
Duncan , O.D .and L . F. Schnore (1959)〈Cultural Behavioral and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Organiz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65,pp.132-146
H. Maine, Ancient Law, 1861.
Norberg-Schulz, C (1985)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Rizzoli, Electa, N.Y.
Steward, J.H.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Cultural Ecology,” in J.H. Steward,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Urbana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 PP.30-42; reprinted in P. 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