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5: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紋勝
論文名稱:跨國婚姻婦女自我認同圖像學位論文分析
指導教授:何青蓉何青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1
中文關鍵詞:跨國婚姻婦女自我認同性別觀點
外文關鍵詞: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self-identitygender viewpoi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103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以17篇跨國婚姻婦女自我認同學位論文為對象,透過內容分析法鉅觀描繪其整體發展概況,並藉女性自我認同發展觀點,微觀檢視分析跨國婚姻婦女的主體性,再綜合歸納研究趨勢與其自我認同圖像,獲致下列結論:
壹、在整體研究概況上:
一、研究院所的數量不多,但研究品質展現多面向的視野與有深度的研究價值。二、由量化趨質化的研究方法,更能將跨國婚姻婦女的自我認同圖像展現更多元
的面貌。
三、研究對象漸趨豐富,研究區域集中都會區。
四、研究主題漸趨多元化,自我的關注層面漸趨深化。
五、注重跨國婚姻婦女的生命經驗與人際關係互動歷程,作整體性的檢視分析。
貳、採女性自我認同發展觀點切入檢視分析:
一、跨國婚姻婦女的自我認同圖像、生命經驗,即主體性的認同是包含重視其生
命經驗、人際關係和諧的互動、及重視其女性主體的存有感。
二、研究者持教育觀及性別觀點看待跨國婚姻婦女的自我認同。
三、研究中以女性自我認同發展觀點的分析中開拓了包括展現以女性為主體的研
究價值、性別平權、及尊重多元文化的視野。


最後,研究者針對從整體研究及政府機關、教育人員、媒體、社會大眾及後續研究提供建議,以提供政府、相關學術研究者之參考。期能提昇跨國婚姻婦女相關研究與發展之內涵及實務改革。
Abstract

The study takes 17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about the self-identity of the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as the targe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ntents, the study gives a macroscopic outline to its overall development. Taking the viewpoint of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of women, the study makes a microscopic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and then synthetically induces and studies its trend and the self-identity image of these women. As a resul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made:
I. Overall profile
(1) The number of the related graduate school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s not great, but
the quality of studies seems to have shown diversified visions and in-depth
research value.
(2)The tendency of changing the research approach from quantitative to be qualitative
can better present more diversified facets of the self-identity image of the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3)The research targets are being more enriched, and the research regions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metropolitan zone.
(4)The research themes tend to be diversified, and the level of self-concern is
gradually deepened.
(5)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as well as their human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are under concerns, and overall survey and
analysis are made.
II. Adoption of the viewpoint of female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in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1)The self-identity image and life experience of the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include of value their life experience, human relations and harmonious
interaction, value the sense of existence of their female subjectivity.
(2)The researcher take education concept and gender concept when viewing
self-identity of the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3) The studies explore the visions of show the value for the studies that take female
as the subject and equal rights of gender and respect multi-cultures in that make
analysis with the viewpoint of female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Finally, focusing on all those researches,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ducation participants, the media, social public and the follow-up studie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lated academic researchers. It is hoped that the contents and practical reforms for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Keywords: women of cross-national marriage, self-identity, gender viewpoint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跨國婚姻移民現象探討 …………………………………………19
第二節 女性自我認同研究 ………………………………………………37
第三節 女性自我認同的形成要素與圖像 ………………………………6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8
第一節 資料取得 …………………………………………………………6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7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5
第四節 自我認同圖像內涵架構分析 ……………………………………79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82
第一節 歷年研究概況分析 ………………………………………………83
第二節 女性自我認同發展觀點檢視 ………………………………………115
第三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6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5
第一節 結論 ……………………………………………………………175
第二節 建議與省思 ……………………………………………………193

參考文獻 ……………………………………………………………………198
參考文獻
丁興祥、頼誠斌(2001)。心理傳記學的展開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
12,77-106。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光宗(2003)。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宏仁 (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99-127。
王宏仁、張書銘(2003年)。「商品化的臺越跨國婚姻市場」,臺灣社會學,第6期。
王怡分 (2005)。參與女性學習課程對中年婦女自我認同歷程影響之研究:轉化學
習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內政部 (2003a)。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 (2003b)。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報告。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統計處 (2007)。內政部統計通報,95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2007年3月19日造訪。
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 (2003)。大陸配偶(女性)來台核准定居縣市分佈統計
表。http://www.Immigration.gov.tw。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
王筱雲(2005)。外籍配偶親職效能感課程設計實施與成效評估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
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6。高雄:麗文。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行政院主計處(2007)。統計地區與行政區域之區別?其內容及用途如何?。2007年4月22日,取自於http://www.stat.gov.tw/fp.asp?xItem=11352&ctNode=2388。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淳(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探討。社區發展,第105期,66-89。
何青蓉(2005)。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惟: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5,54-81。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呂美紅 (2001) 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美菁(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
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茂興、徐偉傑譯(1998)。社會學:全球性的觀點。台北:弘智。
李桂松(2003)。跨海建構的父權文化:宜蘭地區東南亞外籍媳婦於家庭中的權力關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李淑容(2004)。〈婚姻移民女性:現況、問題與對策〉,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與對策研討會,93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cares.org.tw/Workshop/Immigration/Contents.htm。
李瑞金、李萍(2002)。外籍新娘社會適應之研究~以越南新娘為例。臺北:中華
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
李瑞金(2004)。新移民女性的文化適應問題-以大陸外籍配偶為例。社會福利論壇線上論文集。2006年11月06日,取自:http://www.cares.org.tw/。
李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
李麗英(2003)。1991~2002年國內婦女教育研究學位論文分析:女性主義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汝娜、林維言 (2004) 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
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105, 6-19。
周芳怡(2004)。生命歷程中的生活素養學習-埔里外籍配偶之敘事研究。暨南國
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邱玲玲(1998)。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琡雯(2000)。「在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刊,29 期,197-219。
邱琡雯(2002)。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時英出版社。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增訂一版)。台北:巨流。
林如萍(2001)。家庭發展理論。載於家庭概論,82-97。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君諭(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美和 (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台北:五南。
林盈弟(2005)。外籍配偶教養方式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以高雄市
的外籍配偶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未出版,
台中市。
林清財 (1984)。青少年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瑞穗譯(2002)。社會學。台北:雙葉書廊。Craig Calhoun & Donald Light. (2002)
Understanding Sociology.
林維言(2004)。台灣地區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之社會福利需求初探。台北:未出
版。
林靜芬(2000)。我國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內容分析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麗雯(2003)。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台北縣市大陸女性
配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年版,台北市。
林麗華(2005)。高雄縣美濃鎮越南籍婦女在台灣生活適應、社會支持與憂鬱程度
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慧卿(2005)。外籍女性配偶母職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以臺中縣市
識字班學員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縣。
紀雅惠(2004)。女性自我認同形成歷程之質性研究─以四位教育與助人專業者為
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馬友群(1989)。青春期子女的自我認同危機及其輔導。諮商與輔導,45,41-45。
胡幼慧(2001)。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圖書。
洪秀珍(2002)。媽媽來讀書---母職實踐與讀書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馬藹萱(2003)。尋求交會的光芒-評夏曉鵑著《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
籍新娘』現象》,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231-237。
柯凱珮(2003)。大陳人移民經驗的認同歷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唐文慧(2001)。漂泊的浪花──論特殊境遇婦女、體制外婦女經濟安全:外籍新
娘現象初探與其福利需求方案實施,第六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內政部。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曼真(2005)。遠渡重洋「六月雪」---四位外籍媽媽在臺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瑞霙(2006)。外籍新娘子女鄉土認同之研究--以蘆洲市某國小為例 。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曉鵑 (2000) 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研究季刊, 39, 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
會研究叢刊。
夏曉鵑(2002)。資本主義國際化下婦女人權的新戰場-以「外籍新娘 」為例。發表於「台灣婦女人權發展與弱勢婦女關懷國際會議」,於國立暨南大學。2003年3月8日。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女性電子報,157。2006年9月8日,取自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55-3.htm。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
於徐文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 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 (2004a)。外籍配偶家庭教育推廣手冊:入門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編撰。
陳建成(2005)。台灣地區大陸配偶社會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
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秉華(1994)。台灣留學生經驗:自我統合的改變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105-139。
陳秉華(1996)。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沖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45-175。
陳佩瑜(2003)。台灣想像與越南新娘:跨越女性的現實與差異—與埔里鎮越南新娘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若欽(2004)。文化適應與自我認同─以台灣的越南新娘為例。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冠蓉(2006)。越籍新移民女性自我認同形塑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庭芸(2001)。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芬(2006)。打造多元文化新臺灣:善牧基金會的跨國婚姻家庭服務介紹。台
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33期。2006年11月06日,取自:http://www.tpml.edu.tw/ TaipeiPublicLibrary/index.php。
陳麗如(1999)。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
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月珍(1989)。自我認同的追尋: 湯妮•莫瑞蓀三部小說中之黑人女性。國立台
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立平(2003)。當代美國女性主義思潮述評。2007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rustone.com/html/ywjx/yyjx2/15866.html。
張秋芬(2005)。看「我」、聽「我」—新移民女性的自我概念與族群認同。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春興(1987)。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郭為藩(2003)。成人學習:心理學的探討。台北:心理。
梁淑娟(1994)。單身女性的生涯認同與生活適應。諮商與輔導,107,32-35。
梁雲霞(1986)。大學生自我統整、成就動機、性別角色與事業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翠芬(2001)。一個青年女性自我之建構與轉化─自傳式民族誌取向。私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陶曉萱(2004)。跨越邊界--跨國婚姻中越南女性的認同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
曾慧敏(1985)。自我統整、性別角色與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帆(1998)。兩性感情與婚姻。訓育研究,37:2,35─41。
黃秀菁(1999)。打破愛情的玻璃罩─三十敢的女子。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建銘(2005)。外籍配偶親師溝通之研究-以幼托園所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
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曉玲(2000)。破繭而出─一位牧師娘性別意識覺醒、反思與信仰實踐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燕萍(2000)。我是誰?--一個女準教師性別主體意識的啟蒙過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曬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與父權社會。本土心理學研究,15,3-62。
游美惠(2001)。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美惠(2003)。從方法論的要求到女性主義方法論的追求:檢視教育研究期刊中
的性別論述。載於教育研究方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98-215 )。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2003年4月19-20日。
游淑燕(1986)。年級、性別、自我統整與成敗歸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 – 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 : 94-99 。
楊孝濚(1995)。社會研究實務。台北:正中。
鼎茂(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鼎茂圖書公司。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茹憶(1996)。未婚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賜(1992)。我國婦女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載於婦女教育,479-494。台北:師大書苑。
楊智馨(1997)。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同狀態之關係。國立台灣師大學教
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溫錦真(1994)。以故事觀點研究大學生的自我認同。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齊君蕙(2005)。新住民家庭母親對子女教養與子女園所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東
縣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廖雪貞(2006)。跨國台灣媳婦的婚姻。信望愛資訊。2006年11月06日,取自:
http://www.fhl.net/main/goh/goh3.html。
廖雅婷(2002)。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外籍
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蔡月芬(2006)。談單身女性之生涯展望。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52-58。2006
年1月15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2/52-58.htm。
鄧中階(2005)。外籍配偶的成人教育需求之探索性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鄭予靜(2004)。台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台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鄭雅雯(2000)。南洋到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
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劉千嘉(2002)。大陸新娘的台灣經驗:一個社會學的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
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秀燕(2002)。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敘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秩軒(2003)。女性自我認同之探討:管窺波特的米蘭達故事與奧斯汀的《愛瑪》。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雅慧(2005)。外籍母親與子女生活風格關係之反思-以小琉球漁民外籍配偶家庭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劉麗娟(2002)。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藍佩嘉(2004a)。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雇用家務移工的三角關係,台灣社會學,
8,頁43-97。
簡春安(2004)。外籍配偶的婚姻生活適應。社會福利論壇線上論文集。2006年11月06日,取自http://www.cares.org.tw/。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小芩、楊佳羚(1999)。「教育研究中的性別論述:十年來台灣性別與教育的文獻回顧」,論文宣讀於「跨世紀台灣社會與社會學」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
謝佩珊(1995)。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惠娟(1999)。近年來我國婦女教育研究之省思。成人教育雙月刊,52,2-13。
Ainsworth, Mary(1989).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709-716.
Babbie , E. (1997).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Berelson, B.(196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ll: The Free Press.
Castles, Stephan / Davidson, Alastair. (2000). The End of National Belonging, Citizenship
and Migra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London: Routledge.
Carter, R T & Parks, E E. (1996). Womanist identity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4(5), 484-489.
Chodorow, N. J. (1974). Family structure and feminine personality. In M. Z. Rosaldo and L. Lamphere (Eds.), Woman, culture and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Corey, G. & Corey, M. S.(1997). I never knew I had a choice(6th ). Thomson Publishing.
Cross, S. E., & Madson, L. (1997). Models of the self: Self-construals and gend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2(1), 5-37.
Dyk, P. H. & Adams, G. R. (1990). Identity and intimacy: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of three theoretical models using cross-lag panel correla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 : 91-110.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E. E.(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Y.:W.W. Norton & Company, Inc.
Erikson, E. E.(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Fawcett, James T.(1989)Networks, Linkages, and Migr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3(3) : 671- 681.
Ferguson, S. J. (2000). Challenging traditional marriage : never married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women. Gender & Society, 14(1), 136-159.
Flannery, D. D. (2000).Identity and self-esteem. In E. Hayes and D. D. Flannery, Women
as learners: The significance of gender in adult learning (pp. 53-7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itts, W. H. (1965) .Manval : Tennesse self-concept scale. Nashiville, Tenn : Counselor
Recordings and Tests.
Frager, R. & Fadiman, J.(1984).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New York : Harper &
Row.
Giddens, A.(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UK.: Polity Press.
Gilligan, C.(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lligan, C.(1993).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lroy, Paul. (1993).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London: Verso.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Anchor Press Doubleday.
Hall, S.(1990).“The Diaspora and Culture Identity”, .In J.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Hall, S. and Gay, P.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1-17, London: Sage
Hayes, E. (2000). Voice. In Hayes, E., & Flannery, D. D., Women as learners: The significance of gender in adult learning (pp. 79-109). San Francisco: Joeesy-Bass.
Helms,J.E., (1990).Black and White racial identity: 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Hugo, Graeme(1996).Asia on the Move: Research Challenges for Population Geography.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 2 : 95-118.
James, W. (1890).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Y:Holt, Rinehart & Winston.
Jordan, J. V., Kaplan, A. G., Miller, J. B., Stiver, I. P., and Surrey, J. L. (1991). Women’s growth in connection. N.Y.: Guilford press.
Josselson, R. (1987). Finding herself: pathways to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Kacerguis, M. A. & Adams, G. R.(1976).Erikson stage resol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intima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Erik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74906)
Lather, P.(1991).Getting Smart: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 With/In the Postmodern. NY: Routledge.
Lewis, V. G. & Broders, L. D. (1995). Life satisfaction of single middle-aged professional woma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4(1), 94-100.
Ma, Sandra Ai-hsuan(2000).Rethinking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 in Contemporary Migration Theories,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 , 30 : 145-184。
Marcia, J. E. (1993).Ego identity : a handbook for psychosocial research. NY : Springer-Verlag.
McAdams, D.P. (1988). Power,Intimacy, and the life Story: Personal logical Inquiries into Identity.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Miller, J. B. (1976). Toward a new psychology of women. Boston: Beacon Press.
Miller, Jean Baker (1976). Toward a new psychology of women. 2nd ed. Boston: Beacon Press.
Miller, J. B., Stiver, I. P., Jordan, J. V., Surrey, J. L.,Brooks, C., and Clement, J.(2005).
Feminist approaches to personality theory. In Robert Frager and James Fadiman,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pp.141-171). 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Prentice Hall.
Neimeyer, G. J. & Rareshide, M. B. ( 1991). Personal memories and personal identity: the impact of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 o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recal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4), 562-569.
Ossana, S. M., Helms, J. E. & Leonaro, M. M. (1992). Do “womanist” identity attitudes influence college women’s self-esteem and per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bia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3), 402-208.
Park, E. E. & Carter, R. T. (1996). At the crossroads:raical and woma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black and white woma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4(6), 624-631.
Peck, T. A.(1986). Women’s self-definition: From a different model?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0, 274-284.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 A Review of Researc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10139)
Prager, K. J. (1980).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sex role self-concept in young wom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0 861)
Reinharz, S. (1992).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aearch.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ohr, J. R. (1981). Work and female ident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woman in psychol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5 865)
Sales, E. (1978). Women’s adult development. In I. H. Frieze, J. E. Parsons, P. B. Johnson, D. N. Ruble, G. I. Zellman (Eds). Women and sex role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pp. 157-190) N.Y.:Norton.
Schwartz, S. T., Mullis, R. L., Dunham, R. M. & Waterman, A. S. (2000). Ego identity status, identity style, and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ree convergent construc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5(4), 504-522.
Scott,J.W.(1996). Feminism and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reitmatter, J. (1993). Gender differences in identity development:an examination of longitudinal data. Adolescence, 28(109), 55-66.
Taylor C. (1994). Multiculturalism: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董之林、陳燕谷譯 (1998) 承認的政治。收於汪暉、陳燕谷主編之《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
Waterman, A. S. (1982). Identity development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an extension of theory and a review of researc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3), 341-358.
Woodward, K. eds.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Yildirim, A. (1997). Gender role influence on turkish adolescents’ self-identity. Adolescence, 32(125), 217-23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