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邦新,1980,《臺灣語言源流》(二版)。臺北:學生書局。
丁麗萍,1995,〈音韻與構詞的交集──閩南方言海口腔的/a/前變調〉,《第二屆臺灣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73-194。
小川尚義,1993,《臺日大辭典》(原書成於1907年),收入《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第五~六冊。臺北:武陵。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88,《方言調查字表》。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旭,1993,〈臺語變調的心理特性〉,《清華學報》,新23卷第2期,頁175-192。王芸亭、黃婷鈺,1995,〈閩南語鹿港方言母音轉變之社會調查〉,《第二屆臺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黃宣範編,頁397-419。臺北:文鶴。
王建設,2000,〈南音唱詞中的古泉州話聲韻系統〉,《方言》,第4期,頁367-372。
王建設、張甘荔,1994a,《泉州方言與文化》上冊。厦門:鷺江。
王建設、張甘荔,1994b,《泉州方言與文化》下冊。厦門:鷺江。
王士元,1988,《語言與語音》。臺北:文鶴。
王士元,2000,《語言的探索》。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安溪縣地方志編委會,1994,〈安溪縣志.語言卷〉,《安溪縣志》下冊,頁1138-1176。北京:新華。
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土論文。
吳中杰,2003,〈地方語言與語音〉,《里港鄉志》。屏東:里港鄉公所。
何大安,1984,〈變讀現象的兩種貫時意義──兼論晉江方言的古調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5本,頁115-133。何大安,2003,《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
吳光明,1980,《吳氏大族譜》(八版)。臺中:新聲文化。
吳守禮,1954,《臺灣省通志稿人民志語言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吳源興,1980,《雲林縣志稿卷一──土地志勝蹟篇》。雲林:雲林縣文獻委員會。
吳顯童,2005,《四湖揚帆》。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
吳顯童,2006,《四湖人物風華》。雲林:雲林縣四湖鄉公所。
李仲民,1998,《臺北縣雙溪閩南語初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香儀,2003,《臺灣鹿港方言調查及方言地圖之編製》。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所碩士論文。李壬癸,1975,〈語音變化的各種學說述評〉,《幼獅月刊》,第44期,頁23-29。李壬癸,1992,〈閩南語的鼻音問題〉,《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一輯,頁423-435。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如龍,2001a,〈晉江市方言志〉,《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福建:福建教育。
李如龍,2001b,〈南安市方言志〉,《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福建:福建教育。
李如龍,2003,《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如龍,2005,《漢語方言學》。北京:高等教育。
李如龍、陳章太,1982,〈碗窰閩南方言島二百多年間的變化〉,《中國語文》,第5期,頁345-364。
李如龍、張雙慶,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厦門:厦門大學。
呂晶晶,2002,《臺灣鹿港諺語的調查與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竺家寧,1998,《中國的語言和文字》。臺北:臺灣書店。
花松村,1996,《臺灣鄉土全誌》第六冊。臺北:中一。
岩田禮,1987,〈南部中國語の音節末閉鎖音〉,《言語研究》,第87期,頁21-39。
岩田禮,1992,〈漢語方言入聲音節的生理特徵〉,《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第一輯,頁523-537。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周長楫,1982,〈略談地方韻書彙音妙悟〉,《辭書研究》,第6期,頁110-117。
周長揖,1986,〈福建境內閩南方言的分類〉,《語言研究》,第11期,頁69-84。
周長楫,1996,《閩南話的形成發展及在臺灣的傳播》。臺北:臺笠。
周長楫,2002,《厦門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
林倫倫,陳小楓,1996,《廣東閩方言研究》。汕頭:汕頭大學。
林衡道,1996,〈四湖鄉與口湖鄉〉,《鯤島探源》第參冊。臺北:稻田。
林寶卿主編,1994,《長泰縣方言志》。長泰:長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林寶卿,1995,〈長泰方言的語音特色〉,《第三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林寶卿,2002,〈閩南方言簡介〉,《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頁412-433。廈門:廈門大學。
林連通,1993,《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林珠彩,1995,《臺灣閩南語三代間語音詞彙的初步調查與比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郁靜,2002,《麥寮方言的調查與研究——語音及詞彙初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金城,2004,《平溪相褒歌》。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林淑儀,2004,《閩南語輔音韻尾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林厝寮布店族譜概要》。
紀雅博等,2002,《鄉土心四湖情》。斗六:雲林縣政府。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洪英聖,1995,《臺灣地名探索》。臺北:時報。
洪敏麟,1972,〈笨港之地理變遷〉,《臺灣文獻》,第23卷第2期,頁1-42。洪敏麟,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地名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洪惟仁,1989,〈臺灣諸語言之分布與融合消長之競爭分析〉,《臺灣風物》,第39卷第2期,頁43-80。洪惟仁,1992,〈臺灣各種方言與語言社會學的的互動關係〉,《臺灣風物》,第42卷第4期,頁89-103。洪惟仁,1993a,〈大牛椆方言──一個來自惠州的漳州方言〉。香港:第三屆國際閩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
洪惟仁,1993b,〈臺灣閩南語調查的一些發現〉,《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7期,頁10-25。洪惟仁,1993c,《臺灣河佬語聲調研究》。臺北:自立晚報。
洪惟仁,1995,〈厦門音與漳州音開合口對調(flip-flop)的歷史原因〉,《第一屆臺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曹逢甫、蔡美慧編,頁407-418。臺北:文鶴。
洪惟仁,1996a,《閩南語方言調查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洪惟仁,1996b,〈臺灣雲林北港方言〉,Yuen Ren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第2期,頁59-112。
洪惟仁,1996c,《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洪惟仁,1996d,《臺灣話音韻入門》。臺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洪惟仁,1996e,〈臺灣閩南語輕聲變化與語法關係〉,《「臺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董忠司編,頁330-382。臺北:臺灣語文學會。
洪惟仁,1996f,〈從閩南語聲母的鼻化、去鼻化規律看漢語的音節類型〉。新竹師範學院,第十四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洪惟仁,1997a,《高雄縣閩南語方言》。高雄:高雄縣政府。
洪惟仁,1997b,〈閩南語鼻音與濁音的互補分佈〉。泉州:第二屆閩方言研討會論文。
洪惟仁,1999a,《臺灣方言之旅》(二版)。臺北:前衛。
洪惟仁,1999b,〈閩南語的音系衍化類型〉,《聲韻論叢》,第8期,頁403-440。臺北:學生。洪惟仁,2001,〈閩南語有標元音的崩潰與介音化〉,《聲韻論叢》,第10期,頁243-473。臺北:學生。洪惟仁,2003a,《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臺灣普通腔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洪惟仁,2003b,〈桃園大牛椆方言的形成與發展〉,《臺灣語文研究》,第1卷第1期,頁25-67。
洪惟仁,2003c,〈閩南語的方言比較與通變系統〉。第八屆閩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海口:海南大學。
洪惟仁、曹逢甫、王旭,2003,〈臺灣話j聲母的衰退:一個社會方言學的調查研究〉,《第八屆國祭暨第二十一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89-415。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
洪惟仁,2004,〈臺灣語言方言分佈圖〉。洪惟仁個人網站http://www.uijin.idv.tw/
洪惟仁,2005a,《臺灣話發音入門》(閩南語概論講義教材)。臺中: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洪惟仁個人網站http://www.uijin.idv.tw/
洪惟仁,2005b,《聲韻學講義教材》。洪惟仁個人網站http://www.uijin.idv.tw/
洪惟仁,2006,〈臺北地區閩南語的方言類型與方言分區〉,《第六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林香薇編,頁16-1~16-16。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倪贊元,1983,《雲林縣采訪冊》(原書編於清光緒20年)。臺北:成文。
馬重奇,2005,《閩臺方言的源流與嬗變》。福州:福建人民。
高本漢著,趙元任、李方桂譯,1975,《中國音韻學研究》(臺四版)。臺北: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1996,《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莊英章,1997,《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姓氏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逢甲大學,2005,〈四湖鄉志篡修計畫第一次進度報告〉。臺中:逢甲大學。未刊。
郭輝譯,村上直次郎原譯,1970,《巴達維亞城日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梁志輝,1998,〈區域歷史與族群──清代雲林地區平埔族討論〉,《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昭、潘英海編,頁141-16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梁淑玲,2001,《臺灣省彰化縣鹿港方言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雙慶,1972,〈董同龢「四個閩南方言」晉江部分補訂〉,《聯合書院學報》,第10期,頁167-185。張振興,1989,《臺灣閩南方言記略》。臺北:文史哲。
張振興,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張德水,1996,《臺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臺北:前衛。
張光宇,1990,〈閩方言古次濁聲母的白讀h-和s-〉,《切韻與方言》,頁136-14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1996,《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
張光宇,2000,〈論條件音變〉,《清華學報》,新30卷第4期,頁427-475。張屏生,1992,《潮陽話和其他閩南話的比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屏生,1996,《同安方言及其部分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張屏生,1998a,〈臺灣彰化鹿港方言的語音系統〉,《教育部獎勵漢語方言研究著作得獎作品論文集》。
張屏生,1998b,《鹿港方言語彙初稿》。自印本。
張屏生,2000,《臺灣閩南話部分次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差異》。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張屏生,2001,〈大牛椆方言閩南話、客家話的雙方言現象析探〉,《八十九年國科會語言學門〈一般語言學〉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55-72。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屏生,2003a,〈母語教學面面觀〉,《研習資訊》,第20卷第1期,頁5-16。張屏生,2003b,《高雄市閩語話語彙稿》。自印本。
張屏生,2003c,〈高雄市閩南話音系〉,《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調查計畫研究報告》。教育部國語會計畫報告。計畫編號:92-001。
張屏生,2004,〈臺語難字的電腦選用〉,《閩南語教學資料彙編》,頁44-45。自印本。
陳國川、許心寶、伊詩惠、葉韻翠、蕭莉婷、邱慧娟等,2002,《臺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紹馨、傅瑞德,1968,《臺灣人口之姓氏分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及遠東研究所。
陳漢光,1972,〈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第23卷第1期,頁85-104。陳麗雪,2000,《閩南語韻書《彙音妙悟》「高」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陳嬿庄,2002,《臺灣永靖腔的調查與研究》。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章太、李如龍,1991a,〈論閩方言的一致性〉,《閩語研究》。北京:語文。
陳榮嵐、李熙泰,1999,《厦門方言》。厦門:鷺江。
陳昭蓉,2005,《澎湖縣湖西鄉閩南語語音變異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陳其懷,1978,《雲林縣志稿卷二──人民志》。雲林:雲林縣文獻委員會。
陳彥宇,2003,《基隆市志卷二──住民志語言篇》。基隆:基隆市政府。
陳淑娟,1995,《關廟方言「出歸時」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4,《桃園大牛欄方言的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曹逢甫、劉秀雪,2001,〈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佈的關係〉,《第七屆國際暨第十九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7-326。臺北: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游汝杰,2000,《漢語方言學導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游汝杰,2003,〈黑龍江省的站人和站話〉,《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游汝杰卷》,頁236-248。合肥:安徽教育。
黃謙,1800,《彙音妙悟》。本文所引據的是光緒甲午(1894)年文德堂木刻本增補彙音妙悟。收錄於洪惟仁主編(1993)《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第一冊:《泉州方言韻書三種》。臺北:武陵。
黃玉梅,2001,《臺灣閩南語語音層次競爭演變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文鶴。
黃典誠主編,1998,《福建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黃典誠,2003,〈泉州彙音妙悟評述〉,《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頁249-262。厦門:厦門大學。
四湖鄉公所,2007,〈雲林縣四湖鄉行政區域圖〉,雲林縣四湖鄉公所全球資訊網 http://www.zuhu.gov.tw/home.asp
詹伯慧、黃家教、李如龍、許寶華,1994,《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湖北:湖北教育。
葛劍雄主編,1997,《中國移民史》第一卷。福州:福建人民。
楊緒賢,1980,《臺灣區姓氏堂號考》(四版)。臺北:臺灣新生報社。
楊淑卿,1993,《北港區域之形塑與演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秀芳,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楊秀芳,1988,《臺南市志卷二人民志語言篇》。臺南:臺南市政府。
楊秀芳,1997a,〈閩南語〉,《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語言篇》,丁邦新、楊秀芳、羅肇錦編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秀芳,1997b,《臺灣閩南語音韻研究計畫(2)》,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4-2417-H002-034-N3。
楊秀芳,2000,《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
董忠司,1991,〈臺北市、臺南市、鹿港、宜蘭等四個方言音系的整理與比較〉,《新竹師院學報》,第5期,頁31-64。董忠司,1993,〈臺南市方音中的[ə]元音與元音系統的重組〉,《中華學苑》,第43期,頁23-46。董忠司,1996,《臺灣閩南語語音教材》。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董忠司,2001a,《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董忠司,2001b,《臺灣閩南語概要》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董忠司,2001c,《臺灣語語音入門》。臺北:遠流。
董忠司,2002a,〈略談漢語方言的特殊介音〉,《聲韻論叢》,第十二期,頁69-86。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董忠司,2002b,《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五南。
董忠司,2005,〈長泰話音系與eo韻的初步研究〉,《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第六期,頁48-63。
董同龢、趙榮琅、藍亞秀,1992,《記臺灣的一種閩南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二十四。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董同龢,1959,〈四個閩南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0本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趙元任,1972,《語言問題》(二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趙忠德,2006,《音系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梓總編篡,1997,《雲林縣發展史(上)》。斗六:雲林縣政府。
樋口靖,1983,〈閩南語泉州方言音系についての覺え書〉,筑波大學現代語現代文學系《言語文化論集》創立周年紀念號。
樋口靖,1988,〈臺灣鹿港方言的一些語音特點〉,《現代臺灣語研究論文集》,鄭良偉、黃宣範主編,頁1-15。臺北:文鶴。
劉秀雪,1998,《金門瓊林方言》。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曜華、吳顯童、吳俊男、蘇金淼、吳昌宜主撰,2006,《四湖鄉志》。四湖:四湖鄉公所。
潘科元,1997,《大臺北地區閩南語方言音韻的類型與分佈》。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潘科元,2006/11/23,〈ian〉。潘科元臺語文網誌http://blog.xuite.net/khoguan/blog
潘英,2000,《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下)》。臺北:南天。
潘英海,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胄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會員。
蔡俊明,1976,《潮語詞典》。香港:東亞。
蔡文彩編篡,1997,《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聚落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會員。
蔡素娟,2005,〈閩南方音調查〉,《嘉義市志卷八──語言文學志》。嘉義:嘉義市政府。
鄭良偉,1990a,〈臺灣語言演變趨勢〉,《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頁3-33。臺北:自立晚報。
鄭良偉,1990b,〈臺語滅種的症頭〉,《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頁69-73。臺北:自立晚報。
閻紀宇,2002/02/22,〈臺灣母語逾半消失滅絕〉。《中國時報》。
駱嘉鵬,2003,〈白沙屯誌.語言篇〉,《白沙屯誌》,陳志南主編,頁102-130。苗栗:白西社區發展協會。
駱嘉鵬,2005,〈白沙屯方言的聲調特色〉,《文與哲》,第5期,頁535-562。鍾幼蘭,1998,〈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再議Hoanya(洪雅族)之適宜性〉,《臺灣開發史論文集》,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頁137-166。新店:國史館。
鍾榮富,2002,《臺語的語音基礎》。臺北:文鶴。
鍾榮富,2003,《語言學概論》。臺北:文鶴。
蕭宇超,2000,〈臺灣閩南語之優選變調〉,《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頁25-40。謝昌運,2004,〈從封閉到開放:綠島偏泉腔方言的衰落〉。臺東:臺東大學語教系,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http://203.64.42.21/giankiu/GTH/2004/LanguageRights/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簡佳敏,2005,《宜蘭縣溪北地區褌、恭、姜字組的語音變化》。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秀梅,2006,《關廟方言區出歸時字類回頭演變之地理與社會方言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羅常培、周辨明,1975,《厦門音系及其音韻聲調之構造與性質》(臺一版)(原書成於1931年)。臺北:古亭書屋。
羅常培,1993,《厦門音系》(景印一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龔煌城,1992,《臺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第二年期──臺灣中北部閩南語方言調查》。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1-0301-H001-015-G。
龔煌城,1993,《臺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第三年期──臺灣中部閩南語方言調查報告》,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2-0301-H001-051-G。
Carstairs, Douglas.(杜嘉德)1993. Chinese – 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 of Chang – Chew & Chin – Chew dialects.《厦英大辭典》,《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第四冊。臺北:武陵。
Chambers, J. K. & Trudgill, P. 2003. Dialectology (2nd ed.).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Chen, Matthew Y. 1987. The syntax of Xiamen tone sandhi. Phonology Yearbook, 4, 109-149.
Chen, Matthew Y. 1973. Cross-Dialectal Comparison: A Case Study And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 38-63.
Chen, Matthew Y.(陳淵泉)2001. Phonological phrase as a sandhi domain. Tone Sandhi: Patterns across Chinese Dialects (pp. 431-474).《漢語方言的連變調模式》。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Cheng, Ming-chung. 2002. Southern Min and segmental-moraic syllable structure, Thesis (M.A.) Kaohsiung: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Chung, Raung-fu 1999. Mora and Taiwanese syllable structure. Th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29(4), 533-549.
Chung, Raung-fu. 1996. 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Duanmu, S. 1999. Zhongyin lilun he Hanyu de ci chang xuanze [Metrical theory and word length choices in Chinese], Zhongguo Yuwen, 271, 246-254.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 http://www.ethnologue.com/ (2006/4/6瀏覽)
Hsiao, Yuchau E. 1995. Southern Min Tone Sandhi and Theories of Prosodic Phonology. Taipei: Student Book Co.
Jakobson, Roman. 1990.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Phonology. On Language. Cambridge Mass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ng, Robert D. 1969.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Generative Gramma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abov, W. 1972.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in, Chiuyi. 2003. The disappearing /uinn/ in I-Lan variety. Thesis(M.A.) Hsin-Chu: National Tsing-Hua College Press.
Li, Paul Jen-Kuei 1980. The Phonological Rules of Atayal Dialect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c Sinica, 51(2), 349-405.
Lin, Jo-wang. 1994. Lexical government and tone group formation in Xiamen Chinese. Phonology, 11, 237-275.
Lee, Hyun Bok. 2000. Korean. 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A Guide to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pp. 120-123). The Edinburgh Building, Cambridge. UK.
Tsai, Yu. 2001. A 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Study of Southern Min central vowel () and (ə) in Jincheng of Kinmen. Thesis(M.A.) Taichung: Providence University.
Wang, Willian S. Y. 1969. Competing Change as a Cause of Residue. Language, 45(1), 9-25.
Yang, Hsin-ju. 2002.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of Phonological Variation. Thesis (M.A.) Kaohsiung: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