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19: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卓穎
研究生(外文):CHIANG CHO YING
論文名稱:影像與空間的對話
論文名稱(外文):Dialogue between Image and Space
指導教授:林右正林右正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youn J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3
中文關鍵詞:影像與符號關係影像實像虛像空間思想空間物理空間網路空間影像與空間的對話
外文關鍵詞:ImageSpaceDialogue between Image and Spa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8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在現今的藝術中,影像不斷的重新排列組合於多元性空間,呈現出超意念的創意空間形態,因此藝術家對影像與空間的互動關係特別感到興趣。本論文研究的重點將以影像與空間在藝術創作上的重要性為主,其範圍以西方藝術史為主要範疇,而研究目的則集中在:(1)影像在視覺空間的意義與重要性;(2)符號在影像與空間的意涵;(3)影像與空間的互動關係。
本論文首先對影像、空間作深入的探討,研究影像與空間的虛實問題,進而探討其相關性與互動性。同時,對於影像、空間在視覺藝術上的角色與應用之議題加以研究。在影像與空間的對話中,影像為扮演主要的角色,這意謂著沒有影像的置入,空間便無視覺性。因此,在不同的空間中,相同的影像分別扮演著不同的符號意涵,這種的差異全然受制於當地人們之風土民情上的差異。然而對於符號的功用,是為了方便傳遞影像的象徵意義而發生於空間與影像的互動中,使影像因當下情景與氛圍,而轉換成更加強其意義與符號的表徵。本論文藉由對影像與空間互動關係的探討,而瞭解當下社會的情境與狀態,及視覺性與思想性的藝術創作的影響。在此議題上是多元性的構成,不僅與社會文化緊密的結合,更反應出視覺藝術的現代性與永續性。
Abstract

In modern art, the images continuously combine together in multiple spaces. It presents a creative space form of meta-idea. Therefore, artists are interested in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images and space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images and spaces to art creation. Its main scope is western art history. The research aims at: (1) the meanings and importance of the images in visual space; (2) the meanings of symbol in images and spaces; (3)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images and spaces.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discuss the images and spaces, to study the issue of virtual and reality in images and spaces. Then discuss their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study on the issue of roles and applications of images and spaces in the visual art. The images take the main role in the dialogue between images and spaces. That means there is no vision in spaces, if there is no placement of images. Therefore, the same images will have different symbolic meanings in different spaces. The differences fully control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ulture of local people. However, the functions of symbols are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ransporting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images and produced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spaces and images. It then makes images change into characterizations which enhance its meanings and symbols because of the circumstances and atmosphere in that moment. This article uses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images and space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status on the visual and ideological art creations. This is a multiple composition issue. It is not only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es, but also the moder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visual art.
目次
壹、緒論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方法 3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5
1.5研究架構 6
貳、影像 7
2.1影像的定義 7
2.1.1實像 12
2.1.2虛像 15
2.2影像與符號的關係 46
參、空間 55
3.1空間的定義 55
3.2物理空間 190
3.3思想空間 193
3.4網路空間 195
肆、影像與空間的對話 197
4.1影像在空間上的作用 197
4.2人與影像與空間之間的對話 207
伍、結論 209
陸、圖次 214
七、表次 254
八、參考書目 255
8.1書目 255
8.2論文 261
8.3期刊 262
8.4網路 263
8.1書目
1.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辭典》,出版社:牛津,台北,1995。
2. 《國語活用辭典》,五南出版社,台北,1993。
3. 《當代高級辭典》,出版社:朗文,台北,2004,P975~976。
4. 《龐畢度中心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COLLECTION 1965-2005
CENTRE POMPIDOU》, 出版社: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藝術家,
2006。
5. Barry Smart(史瑪特),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後現代
性》,出版社:巨流,臺北市,1997。
6. Catherine Grout,姚孟吟譯,《藝術介入空間》,出版社:遠流,台
北,2003。
7. Christopher Horrocks,楊久穎譯,《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出版社:
貓頭鷹,台北,2001。
8. Giulio Carlo Argan and Maurizio Fagiolo,葉劉天增 等譯,《藝術史
學的基礎》,出版社:東大,台北,1992,P29-30。
9. Gregory Battcock編,連德誠 譯,《觀念藝術》,出版社:遠流,台
北,1992。
10. Henri Focillon,吳玉成譯,《造形的生命》,出版社:傑出文化,
高雄,1995。
11. Herschel B.Chipp,于珊珊 譯,《現代藝術理論Ⅱ》,出版社:遠
流,台北,1995。
12. Ione Bell, Karen M. Hess,Jim R. Matison,曾雅雲譯,《藝術鑑
賞入門》,出版社:雄獅,台北,1984。
13. Jacques Marseille,王文融等譯,《世界藝術史》,出版社:聯經,
台北,1998。
14. Jean Baudrillard, 路況譯,《藝術與哲學》出版社:遠流,台北,
1996。
15. Jean Paul Sartre,魏金聲譯,《影像論》,出版社:商鼎,台北
,1992。
16. Jhon Lechte,王志宏、劉亞蘭、郭貞伶譯,《當代五十大師》,出
版社:巨流,台北,2000。
17. John Berger,陳志梧譯,《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繪畫與社會關
係七講》,出版社:明文,台北,1991。
18. John Berger,劉惠媛譯,《影像的閱讀》,出版社:遠流,台北,
1998。
19. John Berger,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出版社:臺灣商務,
台北,1993。
20. Leonard Shlain,張文毅、鄭天、王池英譯,《藝術與物理-空間
時間與光之平行觀》,出版社:誠信文化,台北縣,2006,P159。
21. Liz Wells等著,鄭玉菁譯,《攝影學批判導論》,出版社:韋伯文
化國際有限公司,2005。
22. Marc Le Bot,湯皇珍譯,《身體的意象》,出版社:遠流,台北,
1996。
23. Margaret Wertheim,薛詢譯,《空間地圖》,出版社:商務,台北,
1999。
24. Martin Damus,吳瑪俐譯,《造型藝術在後資本主義的功能》,出
版社:遠流,台北,1996。
25. Ralph Mayer,貓頭鷹編輯小組 譯,《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出
版社:貓頭鷹,台北,2002。
26. Renato Poggioli,張心龍譯,《前衛藝術的理論》,出版社:遠流,
台北,1992。
27. Richard Appignanesi作,Chris Garratt繪圖,黃訓慶譯,《後現代
主義》,出版社:立緒文化,臺北縣新店市,1996。
28. Robert E. Slavin,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出版社:
學富文化,台北,2005。
29. Robert J. Fogelin,劉福增 譯,《維根斯坦》,出版社:國立編譯
館,台北,1994。
30. Rodolf Arnheim,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出版社:
商務,台北,2001。
31.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出
版社:臺灣攝影工作,台北,1997。
32.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
出版社:商鼎文化,台北,1992。
33. Ron Scollon‧Suzie Wong Scollon著,呂奕欣譯,《實體世界的語
言》,出版社:韋伯文化國際有限公司,2005。
34. Ronald G. Carraher (羅那諾‧蓋勒哈)、 Jacqueline B. Thurston (傑
克琳‧查斯頓),蘇茂生譯,《錯視與視覺美術》,出版社:大陸
書店,台北,1982,P11。
35. Sabine Melchior-Bonnet,余淑娟譯,《鏡子》,出版社:藍鯨,台
北,2002。
36. Sister Wendy Beckett,李惠珍、連惠幸 譯,《繪畫的故事》,出版
社:台灣麥克,台北,2004。
37. Susan Sontag,黃翰荻譯,《論攝影》,出版社:唐山,台北,1997。
38. Susanne. K. Langer(蘇珊‧朗格),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
出版社:商鼎,台北,1991。
39. 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出版社:
臺灣攝影工作,台北,1999。
40. 今井省吾,沙興亞 譯,《錯視圖形》,出版社:遠流,台北,1991。
41. 王文科、王智弘著,《教育研究法》出版社:五南,台北,2004。
42.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創造、視覺與造形心理》,出版社:台北
市立美術館,台北,1991。
43. 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出版社:藝術家,台北,2001。
44. 王林,《美術形態學》,出版社:亞太圖書,1993。
45. 王哲雄審訂,《繪畫的故事》,出版社:麥克,台北,1998。
46.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 Lacan》,出版社:生智,台北,1997。
47. 王雅倫,《光與電: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與實踐1880-2001)》,
出版社:美學書房,台北,2000。
48. 任恢忠,《物質‧意識‧場》,出版社:學林,上海,2003。
49. 何政廣,《亨利摩爾藝術全集》,出版社:藝術家,台北。
50. 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出版社:藝術家,台北,1998。
51. 吳鼎武‧瓦歷斯,《「電腦空間與人文」論文集》,出版社:田園
城市文化,台北,1999。
52. 呂清夫,《造形原理》,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991。
53. 宋稚青、林如豪,《邏輯與科學方法》,出版社:大中華,台北,
1971。
54. 李幼蒸,《哲學符號學:記號的普遍理論》,出版社:唐山,台北,
1997。
55. 李明明,《形象與言語》,出版社:三民,台北,1992。
56. 李長俊,《西洋美術史綱要》,出版社:雄獅圖書,台北,1980。
57. 李長俊,《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出版社:雄獅,台北,1984。
58. 李既鳴總編,《後現代美學與生活》,出版社:北美館,台北,1996。
59. 李德高,《創造心理學》,出版社:五南,台北,1992。
60.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出版社:淑馨,台北,1996。
61.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出版社:遠流,台北,1988。
62. 佟景韓、易英,《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造型藝術美學卷》,出
版社: 洪葉文化,台北,1994。
63. 季桂保,《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出版社:生智,台北,2002。
64.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出版社:
時報文化,台北,1998。
65. 林右正,《空間+影像=意象:林右正空間影像觀念藝術巡迴展作
品集》,出版社:屏縣文化局,屏東市,1998。
66. 林信華,《符號與社會》,出版社:唐山,台北,1999。
67. 林書堯,《視覺藝術》,出版社:維新書局,台北,1984。
68. 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出版社:久大文化,台
北,1990 。
69. 姚一葦,《藝術批評》,出版社:三民,台北,1996。
70. 星野克美等,黃恆正譯,《符號社會的消費》,出版社:遠流,台
北,1988。
71.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出版社:遠流,台北,2000。
72. 庫衛瓦斯(David Sanmiguel Cuevas)、滕亞多(Antonio Munoz
Tenllada),王荔譯,《構圖》,出版社:三民,台北, 1997。
73. 袁金塔,《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出版社:藝風堂,台北,
1987。
74. 高千惠,《百年世界美術圖像》,出版社:藝術家,台北,2000。
75. 高千惠,《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出版社:藝術家,台北,1996。
76. 高秀蓮,《影子的雙刃性》出版社:高雄復文,高雄市,2003。
77. 高宣揚,《布爾迪厄= Pierre Bourdieu》,出版社:生智,台北,2002。
78. 高宣揚,《後現代論》,出版社:五南,台北,1999。
79. 張心龍,《閱讀前衛 = Reading avant-garde》出版社:典藏藝術家
庭,台北,2002。
80. 張恬君、王鼎銘、葉立誠、孫春望,《映象藝術》,出版社:空大,
台北縣蘆洲市,1997。
81. 張春興主編,《現代心理學》,出版社:東華,台北,1995。
83. 許綺玲,《糖衣與木乃伊》,出版社:美學書房,台北,2001。
82. 陳俊宏、楊東民,《視覺傳達設計概論=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出版社:全華,台北,1998。
84. 陳秋瑾,《現代西洋繪畫的空間表現》,出版社:藝風堂,台北,
1992。
85. 陳景容,《構圖與繪畫分析》,出版社:武陵,台北,1983。
86. 陳學明,《班傑明》,出版社:生智,台北,1998。
87. 章光和,《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之論述與實踐》,
出版社:田園城市文化,台北,2000。
88. 章光和,《攝影不是藝術》,出版社:田園城市,台北,2005。

89. 游本寬,《美術攝影論思 = Issues of fine art photography》,出版社: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03。
90. 黃鳴奮,《藝術交往論》,出版社:淑馨,台北,1993。
91. 塞莫‧薩基,潘恩典 譯,《腦內藝術館》,出版社:商周,台北,
2001。
93. 楊汝舟,《老子道德經》,出版社:中華民國老莊學會中道雜誌社,
台北。
94. 楊清田,《構成》,出版社:三民,台北,1997。
95. 翟德爾(Herbert Zettl),廖祥雄譯,《映像藝術:電影電視的應用
美學》出版社:志文,台北,1989。
96. 趙惠玲,《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出版社:師大書苑,台北, 2004。
97.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出版社:立緒文化,
臺北縣新店市,2001。
98. 劉永仁,《空間主義大師封答那Lucio Fontana》,出版社:藝術家,
台北,2003。
99. 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出版社:雄獅,台北,1991。
100.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出版社:藝術家,台北,
2004。
101. 劉振源,《超現實畫派》,出版社:藝術圖書公司,台北,1998。
102. 潘東坡,《20世紀美術全覽》,出版社:相對論,台北,2002。
103. 蔣勳、黃海雲、倪再沁 編,《東西方藝術欣賞(下冊)》,出版社:
空中大學,台北,1989。
104. 羲千鬱,《繪畫物語:當代畫體另類物象 = Le Corps De La
Peinture》出版社:生智,台北,1997。
105. 謝里法,《藝術的冒險》,出版社:雄獅圖書,台北,1982。
106. 謝棟樑編,《雕塑》,出版社:臺灣省立美術館,台中,1992。
107. 簡正怡編輯,史黛拉‧維茲頓、嚴玲娟、陳靜文、陳盈瑛翻譯,
《光之花園-迪特‧容格全影像展 》,出版社:台北市立美術館,
2005。
108. 薩特(Jean Paul Satre) ,魏金聲譯,《影像論》,出版社:商鼎文化,
台北,1992。
109.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出版社:萬
象圖書,台北,1996。
110. 藝術家雜誌編集,《亨利摩爾藝術全集》,出版社:藝術家,台北,
1989。
111. 蘆原義信,王錦堂譯,《外部空間之構成》,出版社:台龍書店,
1975。

8.2論文
1. 田明璋,《靜態電子影像對攝影本質的影響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工
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2. 林曉婷,《艾薛爾創作理念與視覺表現形式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
院,2003。
3. 孫心瑜,《電腦圖像新美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93。
4. 蘇麗琴,《非邏輯性具像圖像在西洋繪畫上之視覺創意表現-以具
超現實意象作品為探討》,屏東師範學院,2002。
5. 王瑞裕,《馬格利特創作理念與表現形式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視覺藝術學系,2003。
6. 葉欲君,《三維虛擬設計環境的建構》,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
1999。
7. 謝國昱,《法蘭克史帖拉藝術風格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
藝術學系,2003。






8.3期刊
1. 〈一個好展覽是否應提出新的概念與形式〉,黃海鳴等,典藏金藝
術,142-144期,2004,P102~105。
2. 〈一種場域,多種心情-談博物館空間的教育性〉,李靜芳,教師天
地,124期,2003,P40~51。
3. 〈藝術展覽的價值和空間的關係〉,林平,博物館季刊,19:1期,
2005,P29-37。
4. 〈傅柯的空間化思維〉,蘇碩斌,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8期,
2000,P155~187。
5. 〈虛擬實境的產業趨勢與技術探討〉,程治、沈立勝,光訊期刊,
1998,P17-21。
6. 〈繪畫如何「再現」Goodman藝術符號系統中再現之構成與作用方
式〉,謝佳娟,議藝份子,創刊號。
7. 〈新媒體藝術作品的歷史與博物館面向Historical and Museological
Aspect of New MediaWorks〉,Christine Van Assche,鄭元智譯,現
代美術,125期,2006,P3~19。
8. 〈立體世界的幻覺關於全像藝術〉徐婉禎,藝術家,378期,2006,
P236。
9. 〈新人類的誕生和生與死的變貌〉,岡村多佳夫文,魏伶容譯,《藝
術家》,309期,台北,2001,p258。
10.〈第二代的錄影藝術〉,張心龍,雄獅美術,301期,1996,P21。
11. 岡村多佳夫文,魏伶容譯,<新人類的誕生和生與死的變貌>,《藝
術家NO.309》,台北,2001,p258。






8.4網路
1. 《HUNG的藝術欣賞》http://my.so-net.net.tw/pitaya/ 2005/04/03
2. 《試談拉康的鏡像階段》 2005/05/12
http://alumni.nctu.edu.tw/~sinner/think/talk/part_1/literae1800.htm。
3. 《虛擬實境技術與應用之文獻回顧》 2005/05/28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article/articles/thesis/ Master _07
YehYuJiun/(2000-7-19)%20%B5%EA%C0%C0%B9%EA%B9%D2%
A7%DE%B3N%BBP%C0%B3%A5%CE%A4%A7%A4%E5%C4m%A6
^%C5U.htm。
4.《Hholocenter-Center For The Holographic Arts》 2006/12/04
http://www.holocenter.org/
6. 謝鴻均,《後現代藝術欣賞之道(三)》 2006/1/9
http://vm.rdb.nthu.edu.tw/mallok/Piece/content.asp?post_serial=592
7.《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6/11/15
http://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ground/reflecting- scope.
htm
8.《影像艺术先驱白南准逝世》 2006/10/28
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59
9.《光電科技與干涉-全像片》 2006/12/07
http://cslin.auto.fcu.edu.tw/eduteach/op2/op2-8/op2-8.htm
10.《破坏、实验、创造——纪念VIDEO艺术之父白南准》
http://blog.sina.com.cn/u/4abb12f30100057k 2006/10/28
11.《不可能存在的存在,版畫大師艾雪》 2006/11/05
http://www.ylib.com/art/artist/10/artist10-11.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