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文鋒(2003):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與態度之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進保、王麗芬(1998):二十一世紀教師專業能力培育之省思---以美國NCATE認可標準為借鏡。迎接二十一世紀師資培育---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討會論集(頁141-173)。台北:淡江大學。
王千倖(1998):落實資訊教育-從教育學程中的資訊教育課程教學設計著手。視聽教育雙月刊,39(4),14-19。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7~24。王全世(2000):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77,36-47。尹玫君(2000):國小老師的網路教學素養與培育。資訊與教育雜誌,79,13-19。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76):國民小學教師基本能力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吳美美(1996a):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4,32-39。吳美美(1996b):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教育雙月
刊,73,4-5。
吳明隆(1996):資訊社會變革中教師應有的體認與做法。研習資訊,15(2),33-42。吳政達(1998):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青蓉(1999):跨世紀的教學革命--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竹縣文教,19,16-26。吳麗花(2002):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
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1992)。教師效能研究之探討。臺北市:台灣書店。
吳忠吉(2001):知識經濟下的人力資源政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24(2),49-54。
吳英長(1980):如何運用討論法於班級教學。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法專輯,89-122。台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呂仁禮(2001):國民小學電腦基本能力需求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雪莉(2000):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94-102。
李健浩(1995):我國啟智教育高職階段職業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宗薇(1997a):校園倫理與教師專業自主。國教之友, 48(4),17-20。李宗薇(1997b):教育研究客觀性的現象學分析。台北師院學
報,10 ,1-22。
李宗薇(1999c)。教學科技的觀念與議題。課程與教學季刊,2(4),1-8
頁。
李德竹(1994):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與內涵。台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
何志中(1999):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之研究。國立台
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中偉(1999):國小資訊教育的省思與理念。資訊與教育,71,52-58。林奇佐(1999)。建構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編印: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邁向課程新紀元。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
林進材(1998):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書局。
高廣孚(2002):教學原理。台北:五南書局。
侯念佐(2001):國中學生心目中優良教師特質之探討─以漫畫麻辣教師GTO為參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施郁芬(1997):二十一世紀的教師與電腦。中小學教學革新研討會。台北:教育部。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評鑑試行要點(草案)。高雄市教育局。
陳仲彥(1996):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教育。教育社教雙月
刊,73,19-22。
陳怡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美靜(1998):國中教師電腦基本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菁菁(1980):問思教學法。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法專輯,3-22,台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陳麗如(2001):NETS‧S對國中小學生資訊基本能力發展的啟示。資訊
與教育,85,29-44。
陳國彥(2001a):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台北:學富文化出版社。
陳國彥(2001b):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覆文書局。
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
郭鴻儀(1997):國小教師科技與資訊素養課程目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奇勳(1992):我國小學教師電腦素養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八十一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許坤富(2002):教師參學社會科成長團體對其教學信念影響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美美(1984):國民中學家政教師專業能力需求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屠炳春(1980):歷史人物教學法,載於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法專輯(周經媛主編, 23-43)。台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張豔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單文經(1990):教育專業知能的性質初探。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台北:師大書苑。
程健教(1991):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
報,6,1-24。
楊國賜(1996):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7(26),15-21。楊國賜(199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和地位。師友,241,1-2。
溫嘉榮(1999):資訊與電腦網路科技對教師的衝擊。資訊與教
育,72,10-14。
楊朝祥(1985):技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三民書局。
鄭全成(2000):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全成(2001):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俊男(2000): 高雄市國小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協成(2005):國民小學一般教師資訊科技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歐用生(1980):價值澄清教學模式,載於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法專輯(周經媛主編,頁45-68)。台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歐用生(1999):落實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國民教育,39(4),2-7。盧富美(1994):國民小學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賴春金、李隆盛(1992):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43(4),87-91。
蕭惠君、邱貴發(1998):歐亞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概況。台灣教
育,572,37-45。
韓善民(2001):我國資訊教育發展現況與展望。資訊與教育雜誌,81,7-12。
簡茂發、劉湘川(1993):電腦式會議式大慧調查法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35,6-11。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等(1996):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
量專案研究計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簡茂發、李虎雄、黃長司、彭森明、吳清山、吳明清、毛連塭、林來發、黃瑞榮和張敏雪(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研究資訊, 5(3),1-13。英文部分
Buss , A.R. (2001). A delphi study of educational telecollaborative projects: Identifying critical elements and obstacl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4(3), 235-248.
Dwyer,C.A.&Stufflebeam,D.(1996).Teacher evaluation. In D.C.Berliner, &R.C.Calfee(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eycholoy .New York:Macmilan Library Reference USA.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 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3, 21.
Hennings, D. G. et. al(1980).Today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New York: Goodyear Pub.
ISTE(2001). IST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from http://cnets.iste.org/teachers/t_stands.html
Jonassen, D. H. (1996).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Jonassen, D. H., Peck, K. L. & Wilson, B. G.(2000).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Jonassen, D. H.(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Litman,B.R. & Janet Bridges(1986).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daily newspaper performance .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7:9-26.
Murry J. W. & Hammons, J. O.,「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1995, pp.423-pp.436
McClure , C. R. (1994).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 ries , Jun, 13, 2; ABI/INFORM Global, 115-125.
Mulqueen, W. E. (2001). Technology in theclassroom. Lessons learned through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Vol. 122, Iss. 2; pg. 248, 9.
Northrup, P. T., & Little, W. (1996). Establishing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benchmarks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7(3), 213-222.
Oke, L. (1992). The need for technology instru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ERIC ED 352004).
Roldl N. R. (1973). Selecting competency outcomes for teacher education.Teacher Education, 14(3), 19-41.
Sarabun, C. A.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efficacy for teaching and number of years teaching.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7), 25-49.
Scriven, M. (1991). Duties of the teacher.In TEMP memos-The teacher evaluation models projects.Kalamazoo, MI:Center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and Teacher Evaluation.
Seyfarth, J. T. (1991). Personal 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schools.Boston:Allyn and Bacon.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r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
Scriven, M. (1991). Evaluation thesaurus. Meta-evaluation in Educational Program Evaluation, Retrieved Octorber ,15, 21-50.
Sprague, D., & Dede, C. (1999). If I teach this way, am I doing my job? Constructivism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1), 6-9, 16-17.
Tersine, Richard J. & Riggs, Walter E.(1976). The Delphi Technique. A Long-Range Planning Tool. Business Horizons, 19(2),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