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婉真 (1992) 台北地區自然降雨動能及其與降雨強度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42-50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2000) 水土保持術規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14-36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2003) 水土保持術規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53頁。
吳久雄、林俐玲、盧光輝 (1990) 山坡地土壤流失量之推估。八十七年度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經營研究計畫成果彙編,26: 31-48。
吳嘉俊 (1994) 臺灣水土保持因子之初步訂定。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25(4): 209-218。吳嘉俊 (1995) 台灣水土保持因子之訂定與坡長坡度之研究。中美陡坡土壤流失量推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117-134頁。
吳嘉俊 (1997) 陡坡地坡度坡長利用上限之研究。86年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經營研究計畫成果彙編,39-50頁。
吳嘉俊、盧光輝、林俐玲 (1996) 土壤流失量估算手冊。國立屏東技術學院,7-135頁。
林俐玲 (1995) 覆蓋因子(C值)之評定。中美陡坡土壤流失量推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109-116頁。
范正成 (1995)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在台灣地區應用之探討。中美陡坡土壤流失量推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1-52頁。
范正成、張宜信 (1991) 利用影像分析系統量測及分析雨點粒徑分佈。台灣水利 39(1): 28-40。
高雄市政府建設局 (2004) 半屏山舊礦區數值地形測量及水土保持處理所產生石灰石數量調查工作成果報告,48~56頁。
陳樹群、賴益成 (1999) 河川與集水區泥砂遞移率之推估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30(1): 47-57。游繁結、周天穎、葉昭憲 (1998) 集水區整治率之探討。87 年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經營研究計畫成果彙編,175-192頁。
黃俊義、萬鑫森 (1994) 台灣坡地土壤沖蝕。海峽兩岸農地水土保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86-213頁。
黃俊德 (1977a) 台灣中部降雨沖蝕指數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8(1): 1-11。
黃俊德 (1977b) 台灣降雨沖蝕指數之研究(三)日月潭之降雨沖蝕指數。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8(2): 78-84。
黃俊德 (1978) 台灣降雨沖蝕指數之研究(四)台灣北部之降雨沖蝕指數。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9(1): 67-74。
黃俊德 (1979) 台灣降雨沖蝕指數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10(l): 127 -144。
黃俊德、吳嘉俊、徐森雄、陳慶雄 (1994) 土壤沖蝕與保育之研究-陡坡地果園土壤流失觀測(三)。83年度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經營研究計畫成果彙編,119-148頁。
萬鑫森、黃俊義 (1989) 台灣坡地土瓖沖蝕。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20(l): 17-45。
劉冠廷 (2004) 古亭坑層泥岩土壤沖蝕性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碩士論文,132-135頁。鄭旭涵 (2000) 九份二山地震崩塌坡面泥砂產量及植生恢復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15-16頁。盧光輝、范正成、林俐玲、黃俊德、吳嘉俊 (1995) 土壤沖蝕研究發展技術之改進(二)。農委會林業特刊第50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41-52頁。
賴益成 (1998) 集水區泥砂遞移率之推估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33-65頁。Cook, H. L. (1936) The nature and controlling variables of the water erosion proces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Proceedings 1: 487-494.
Fan, J. C. and W. J. Wu (1995)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of terminal velocities of raindrops in Taipei.
Ferro, V. and M. Minacapilli (1995) Sediment delivery processes at basin scale. Journal of Hydrological Scientific 40(6): 703-717.
Musgrave, G. W. (1947)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factors in water erosion: a first approximation.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 133-138.
Roth, C. B., D. W. Nelson, and J. W. Romkens (1974) Prediction of subsoil erodibility using chemical, mineralog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 Technical Services, U. S.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Washington. D. C., EPA-660/2-74-043.
Smith, D. D. (1941) Interpretation of soil conservation data for field us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2: 174-175.
Walling, D. E. (1983) The sediment delivery problem. Journal of Hydrological 65: 209-237.
Wischmeier, W .H. and D. D. Smith (1978) Predicting rainfall erosion losses. Agricultural Handbook 537,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58pp.
Wischmeier, W. H., C. B. Johnson, and B. V. Cross (1971) A soil erodibility nomograph for farmland and construction sites.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6: 189-193.
Wischmeier, W. H., D. D. Smith, and R.E. Uhland (1958) Evaluation of factors in the soil loss equati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39: 458-462.
Zingg, R. W. (1940) Degree and length of land slope as it affects soil loss in runof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1: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