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2.96.86) 您好!臺灣時間:2023/12/10 05: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威岳
研究生(外文):Wei-yueh Lin
論文名稱:生產線之生產人力彈性運用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Produce manpower a flexible usage a study
指導教授:任金剛任金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Kang J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人力彈性薪資彈性數量彈性職能彈性
外文關鍵詞:The flexible firm modelhuman resource plan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5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在全球市場日趨自由化的今日,企業為求生存必須緊盯並跟隨市場的變化,但因市場變動快速且預測不易,企業必須以更有彈性的方式靈活因應。對於製造業的廠商而言,隨著市場需求與客戶訂單的波動,如何讓生產人力的配置更具彈性,藉以提升用人效率、避免人力閒置,更是生產人力任用上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先透過文獻的蒐集探討,再進行企業的實際訪談,針對組織特性對於人力彈性模式的運用有下列幾點發現:
1.代工模式與生產型態對組織的生產人力彈性運用有高度影響。
2.生產型態若為多階段流程式生產且製程的自動化程度越高時,企業較不會採用業務外包模式;而生產技術複雜度或保密性要求越高,企業通常亦不會採用業務外包模式。
3.產線自動化程度越低、技術性越低、及技術保密需求越低時,數量彈性模式的適用性越高。
4.時間彈性在實務上是最普遍被運用且效果最佳的模式,但會受到工會與法令的高度限制。
第一章 緒論............................................................p3
第一節 研究背景....................................................p3
第二節 研究動機....................................................p4
第三節 研究目的....................................................p5
第二章 文獻探討....................................................p6
第一節 產品特性....................................................p6
第二節 組織策略、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與人力資源計畫..p7
第三節 代工模式與生產型態................................p15
第四節 人力彈性運用............................................p23
第五節 小結............................................................p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p36
第一節 研究問題....................................................p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p36
第三節 研究資料蒐集與分析................................p40
第四章 研究分析....................................................p45
第一節 生產事業單位A與B說明...........................p45
第二節 生產事業單位C與D說明..........................p54
第三節 生產事業單位E說明.................................p62
第四節 個案差異分析比較....................................p68
第五節 小結............................................................p79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p81
第一節 生產人力彈性運用的理論與實務比較....p81
第二節 研究命題....................................................p84
第三節 建議............................................................p85
第四節 研究限制....................................................p88
參考文獻.................................................................p89
一、中文部分
王啟章,2003。廠商決定製造模式之關鍵因素,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士庭,2003。OEM、ODM 與自有品牌下研發管理人力型態的探討-以掃描器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忠,2002。金融保險業人力彈性運用之研究-以FB 產物保險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錦泰,1999。組織背景因素與組織規章對於企業人力彈性運用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妙穗,2001。我國人力派遣制度安排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遂,2002。策略性人力資源任用與發展構築之研究—以高科技設備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心薇,2004。供應鏈、價值鏈管理下之經營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慧,2002。非典型聘僱的決定因素及績效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2。環境不確定下、經營策略、人力資源彈性策略之探討-以高科技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
陳佳楨,2004。推/拉式生產策略之研究-運用遺傳演算法,天主教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榮利,2001。中鋼與其協力廠商人力彈性運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勇毅,2001。CTO生產模式之研究~ 以我國筆記型電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游文瓊,2000。人力彈性運用制度安排及其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瑞洋,2000。我國電子製造廠商之製造策略與競爭模式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琪,2002。鋼鐵業協力外包廠商人力彈性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以中鋼協力體系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扈克勛,2000。醫院人力資源彈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
二、英文部分
Appiah-Mfodwa, A., & Horwitz, F. 2000. Flexible work practices,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and employment. Society in Transition, 31(2): 95-111.
Atkinson, J. 1984. Manpower srategies for flexible organizations. Personal Management,
August:28-31.
Bahrami, H. 1992. The emerging flexible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s from 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33-52.
Barney , J. 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17, 99-120,
Becker G. S. 1993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tler, J. E., Ferris, G. R., & Napier, N. K. 1991.Strategic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incinnati, OH: South- Western.
Carnoy, M., Castells, M. & Benner, C. 1997. Labor markets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in
the age of flexibility:A case study of Silicon Valley.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36(1):27-48.

Dastmalchian, A. 1991. Workplace flexibility in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 A study of
Canadian hospitals. In P.Blyton and J. Morris (Eds.) A flexible future? Prospects for
employment and organization. New York: Walter deGruyter.
Hill, C. W. L. & Gareth R. J. 1998 ,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4th ed.) , Houghton
Miffn Company。
Houseman, S. 2001. Why employers use flexible staffing arrangements: Evidence from
an establishment surve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55(1):140-170.
Long, R. 2001. Pay systems and organizational flexibi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18(1):25-32.
Stone, R. J. 2005.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th ed). Australia: Jahn Wiley & S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