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籍(以姓名姓氏筆劃排列):
1.文化大學採購契約教材,採購條約及協定。高雄,2005年。
2.孟春,政府採購理論實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
3.張煥光、胡建淼,行政法學原理。上海:勞動人事出版社,1989年。
4.鄧學良,行政法摘要。高雄: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2004年。
5.鄧學良,兩岸行政法研究。高雄: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2006年。
二、中文期刊(以姓名姓氏筆劃排列):
1.丁大晴,"論政府採購法的頒行與政府形象的塑造",鹽城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2003年5月),頁29。
2.于明燕、呂雲鳳,"論招標投標買賣——兼論政府採購形式的招標",北京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1期(2001年2月),頁1-3。
3.王友生,"提高政府採購效益的會計思考",遼寧財專學報,第4期(2002年4月),頁9。
4.王玉萍、王再文,"實行政府採購的意義及其制度建立",理論探索,第2 期(2003年),頁73。
5.王希穎,"政府採購應成為我國的現實選擇",北京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期(2003年6月),頁27-28頁。
6.王治,"美歐韓與香港的政府採購特點",中國物流與採購,2004年11月號,頁48-49。
7.史際春、鄧峰,"經濟(政府商事)合同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 年5 月,頁78。
8.安樹昆,"政府採購法律制度",雲南行政學院學報,1996年5月號,頁2。
9.朱天銳、雷玉瓊和朱國瑋,"當前政府採購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湖北社會科學,2001年12月號,頁1-3。
10.何紅鋒、湯煬,"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政府採購合同的性質",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第6期(2004年12月3日),頁90-91。
11.宋超,"論政府採購制度中行政權的合理定位",法學,第1期(2003年1 月),頁3-4。
12.李才、黃美秀,"政府採購運作流程探討",黑龍江財會,2002年,頁44。
13.李定國,"完善監督機制保障政府採購工作",湖北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2005年5月),頁114。
14.李雨,"韓國政府採購制度",中國物流與採購,第4期(2005年),頁61-62。
15.李海洲,"小議政府採購監督",財政哨所,2004年11月號,頁41。
16.李曉玲,"關於政府採購的法律問題的探討",安徽大學學報,第3期(2002年5月),頁102。
17.李鵬飛和羅劍英,"中國政府採購面臨七大挑戰",黨政幹部論壇,第6期(2002年),頁18-19。
18.周游、徐貴宏,"美國和日本政府採購救濟制度比較",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第2期(2005年2月),頁68-69頁。
19.周新宇,"開放政府採購市場的國際經驗及對策",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2001年4月),頁1-3。
20.易佩富,"如何做好政府採購投訴處理工作",中國政府採購-管理前沿,2005年7月號,頁44。
21.金麗丹,"建立政府採購制度的幾點思考",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卷第2期(2002年6月),頁1-3。
22.胡小順、李蕊,"WTO 與中國政府採購國際化",北京農學院學報,第17卷(2002年12月),頁74。
23.胡秀群,"政府採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6年3月),頁11。
24.胡延華,"建立政府採購制度要體現五個導向",社會科學報,版2(2000年8月10日),頁3。
25.夏露,"推行我國政府採購制問題及對策研究",商業經濟與管理,第11期(2000年11月),頁1-3。
26.徐明江,"政府採購行為的可訴性探討",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 期(2002年3月),頁60-61。
27.張勇,"政府採購管理若干問題思考",中國行政管理,第2期(2002年3月),頁29。
28.張庸,"政府採購制度之立法探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6期(2000年11月),頁41。
29.曹興權,"政府採購監督機制的政策目標",求索,2004年5月號,頁39。
30.湛中樂和楊君佐,"政府採購基本法律問題探討",法制日報,2000年10月15日,版3。
31.程文,"適應政府採購需要改進預算管理",財稅短波,第4期(2000年),頁1。
32.楊娟、李坤、衛愛軍,"淺談政府採購質疑和投訴",中國政府採購-管理前沿,2005年7月號,頁47。
33.楊崢暉、陳龍,"淺談美國政府採購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中國政府採購,2005年2月號,頁73-74。
34.溫桂榮,"關於建立健全我國政府採購法的探討",黑龍江財會,2002年,頁48。
35.熊立芬,"發展之路怎樣走好",社會觀察,第1期(2005年),頁23。
36.趙勝年,"實施政府採購法的思考研究",中國現代教育裝備,第8期(2006年),頁105-107。
37.鄧學良,"勞務採購與勞動法制關係之分際與興革",2007.4.14,頁15-16。
38.鍾筱紅,"WTO政府採購協議-對我國政府採購制度的影響",北京社會科學,第4期(2001年),頁1-3。
39.韓宗保,"政府採購法的幾個關鍵問題辨析",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12月號,頁1-7。
40.韓宗保,"論政府採購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與責任",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5。
三、論文(以姓名姓氏筆劃排列):
1.丁文,"我國政府採購制度研究",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2.仲謀,"論政府採購中供應商的權利救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3.姚燕,"論政府採購中第三人權利救濟制度",清華大學法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6月。
4.張瑩,"加入GPA 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5月。
5.梁銀華,"WTO《政府採購協議》與我國政府採購制度的完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律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6.陳曉珊,"借鑒科層制理論完善我國政府採購的防腐機制",福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9月。
7.曾小雲,"政府採購合同的性質和法律適用問題之研究",對外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6月。
8.劉剛,"政府採購供應商管理研究",北京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5月。
9.劉樹燕,"中國政府採購法基本問題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10.謝佳伯,"兩岸政府採購法制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11.簡寶祥,"大陸地區海關關務行政法制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2004年12月。四、報紙報導:
1、中國財經報(大陸,2003年1月3日)。
2、中國紀檢監察報(大陸,2000年7月24日)。
3、法制日報(大陸,2000年10月15日)。
4、經濟參考報(大陸,2006年1月11日)。
五、網站:
1、中國政府採購網,http://www.ccgp.gov.cn。
2、中國財經網,http://www.fec.com.cn/。
3、中國機關後勤網,http://www.cnki.net。
4、中國稅網, http://www.ctaxnews.com/。
5、中國期刊網,http://cnki.csis.com.tw。
6、新浪財經網,http://www.ccgp.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