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1994,《第三階段憲法改革初探》,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1992,《黨史史料叢刊》,台北:近代中國。
王力行,1998,《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天下文化。
王世杰、錢端升,1947,《比較憲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王欣夫,1986,《文獻學講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致雲(編),1984,《中華民國憲法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王逢時,1966,《國民大會躬歷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雅芳,2003,《半總統制新興民主國家的制度設計與政治穩定:蒙古及波蘭的比較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雲五,1965,《岫盧論國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業立,1994,〈淡水河南北進行著完全不同型態的選舉〉,聯合報:版11。
王業立,1996,〈叫它五權憲法太沈重〉,聯合報,版11
王業立,2001,〈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政黨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新世紀智庫論壇》,(16): 29-39。王業立,2003,《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輝煌,2003,〈社會科學研究在理論與方法上的一些問題及其思考〉,黃秀端(編),《政治學的發展:新議題與新挑戰》,台北:韋伯文化,頁55-88。
王躍生,2000,《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正中書店(編),1992,《李登輝先生言論集》,台北:正中書店。
民進黨中央黨部(編),1991,《人民制憲會議實錄》,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
田弘茂,1991,《大轉型》,台北:時報文化。
田弘茂,1992,〈威權政黨國家的轉型──台灣的發展經驗〉,張京育(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49∼88。
田弘茂、朱雲漢(編),1997,《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出版社。
石之瑜,1997,〈新制度主義建構理性中國的成本〉,《問題與研究》,36(11),1-22。石之瑜,2001,〈總統權力的文化意涵〉,《理論與政策》,15(4): 1-16。石之瑜,2005,〈閣揆去留 淪為高層鬥爭祭品〉,聯合報,12/17,15。
仲崇親,1995,《中華民國憲法的變遷與成長》,台北:幼獅文化。
任德厚,1999,《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任德厚,2002,《比較憲法與政府》,台北:三民書局。
朱士烈,1998,〈制憲.行憲.修憲—五十年來所聞、所見、所感〉,《憲政時代》,23(3): 30-42。朱雲漢,1993,〈法國憲政體制對我國憲改的啟示〉,《國家政策雙週刊》,(73): 3-8。
朱雲漢,1997,〈從法國第五共和「行政權雙軌制」看現階段國會結構功能調整問題—國大定位、立監兩院職權修憲方案評估〉,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
朱雲漢,2003,〈當總統大選變成世紀豪賭時〉,中國時報,版15。
朱肇華,2004,〈我國村里長制度改革之SWOT分析—以村里長官派為例〉,「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論文(12月18日),高雄:義守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朱諶,1995,《中華民國憲法與孫中山思想》,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江南,1995,《蔣經國傳》,台北:桂冠出版社。
行政院新聞局(編),2004,《轉型起飛 台灣更美—行政院游院長九十一╱九十二年言論選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何景榮譯,Jan-Erik Lane and Svante Ersson原著,2002,《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文化。
何輝慶、楊智傑,2006,〈第七次修憲對中央政府體制的影響〉,《立法院院聞》34(3): 28-44。吳文程,1996,《台灣的民主轉型──從權威型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北:時英出版社。
吳玉山,2001,〈合作還是對立?半總統制府會分立下的憲政運作〉,明居正、高朗(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頁165-209。
吳玉山,2001,〈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32): 1-50。吳玉山,2002,〈半總統制下的內閣組成與政治穩定--比較俄羅斯、波蘭與中華民國〉,《俄羅斯學報》,(2): 229-265。吳玉山,2004,〈台灣正受實質總統制之苦〉,中國時報,版15。
吳玉山,2006,〈政權合法性與憲改模式:比較台灣與後共新興民主國家〉,《問題與研究》,45(1): 229-265。吳玉山、吳重禮(編),2006,《憲政改革—背景、運作與影響》,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其英,1997,〈我國行政院院長產生、任期、權責與任命問題初探〉,《復興崗學報》,(60): 91-110。
吳東野,1996a,〈「半總統制」之探討〉,《美國月刊》,11(1): 72-85。
吳東野,2001,〈多數政府?少數政府?雙首長制憲政運作的省思〉,《政黨政治與選舉競爭學術研討會》論文(10月6日),台北:中國政治學會。
吳經雄、黃公覺,1933,《中國制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呂育誠,2002,〈公共組織變革的另類思維: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另類啟示〉,《公共行政學報》,(7): 137-172。
呂亞力,1995,《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呂亞力,2000,《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呂炳寬,2003,〈我國與法國憲政體制之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呂炳寬、徐正戎,2005,《半總統制的理論與實務》,台北:鼎茂出版社。
宋浚博,2002,〈憲政改革中行政與立法關係之研究—論行政院院長同意權取消之影響〉,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允傑,1996,〈邁向整合的新制度學派研究途徑:評論整合過程研究的相關模型〉,《空大行政學報》,(5): 301-326。
李文志,2005,〈全球治理下亞太安全研究的省思與提示:歷史制度論的觀點〉,「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4月28日),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李酉潭、陳志瑋譯,George Sorensen原著, 2000,《民主與民主化》,台北:韋伯文化。
李念祖,1991,〈從動員戡亂到民主憲政〉,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李念祖,2002,〈憲政發展中我國總統權力的演變〉,高朗、隋杜卿(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396-421。
李念祖、朱百強,2001,〈從釋字五二○號解釋看行政與立法關係〉,《台灣本土法學》,(20): 43-56。
李炳南,1990,《政治協商會議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李炳南,1992,《憲政改革與國是會議》,台北:永然。
李炳南,1994,《憲政改革與國民大會》,台北:月旦出版社。
李炳南,1997,《第一階段與憲政改革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李炳南,1998,《不確定的憲政:第三階段憲政改革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李炳南、曾建元,1998,〈第四次修憲之研究:政黨政治過程與制度後果(下)〉,《立法院院聞》,26(7): 16-34。李炳南、曾建元,1998,〈第四次修憲之研究:政黨政治過程與制度後果(上)〉,《立法院院聞》,26(6): 30-49。李炳南、曾建元,2002,〈第五、六次修憲國會制度改革相關議題之政治邏輯與法理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1): 111-173。李炳南、曾建元、林子玄,2004,〈「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制度經驗及其影響〉,《台灣民主》,1(2): 95-129。
李炳南、曾建元、顏韶儀,2001,〈第五、六次修憲國民大會制度改革過程中政治力之分析〉,《立法院院聞》,29(10): 50-72。李炳南、楊智傑,2006,〈第七次修憲過程瑕疵與正當性〉,《中華人文社會學報》,(4): 78-102。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社。
李惠宗,2006,〈對總統罷免、彈劾及倒閣權行使之法理〉,《月旦法學》,(136): 152-165。李登輝,1995,《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雲漢,1986,《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
李達嘉,1986,《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台北:弘文館。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全體執筆人,1997,《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
沈有忠,2004,〈半總統制下的權力集散與政府穩定 —台灣與威瑪共和的比較〉,《台灣民主》1(3): 99-130。
沈有忠,2005,〈制度制約下的行政與立法關係:以我國九七憲改後的憲政運作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3): 27-60。沈有忠,2006,〈德國威瑪共和的憲法:一個半總統制的個案研究〉,《東吳政治學報》,(24): 163-212。辛翠玲,2005,〈聯合國體系內NGO角色與參與機會變遷之分析:新制度主義的觀點〉,《兩岸與國際事務》,2(2):21-44。
周治平,1968,《國民大會參考資料彙編》,台北:三民書局。
周陽山,2001,〈半總統制的考驗—台灣的政黨政治與權力運作〉,《華岡社科學報》,(15): 15-22。易君博,199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林文斌,2004,〈制度變遷:動態機制的觀點--以臺灣中央銀行制度的變遷,1949-61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3):389-433。林水吉,2002,《民主化與憲政選擇—由憲政主義析論我國六次修憲》,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林佳龍,2000,〈半總統制、多黨體系與不穩定的民主:台灣憲政衝突的制度分析〉,林繼文(編),《政治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77-211。
林佳龍,2001,〈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政治學刊》,(4): 3-55。
林紀東,1984,《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大中國圖書。
林國明,2003,〈什麼是歷史社會學〉,網址:
http://kuoming.social.ntu.edu.tw/what%20is%20historical%20sociology.pdf,頁1-8。
林國明,2003,〈路徑依賴:全民健保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 1-71。
林崇義,2000,〈中華民國憲法形成與發展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繼文,2000,〈半總統制下的三角政治均衡〉,林繼文(編),《政治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35-75。
林繼文,2001,〈創制、選擇與演化:制度形成的三個理論模式〉,《政治學報》,(32): 61-94。林繼文,2006,〈評:「台灣憲政改革的回顧與前瞻—一個憲政主義式的考察」〉,林文程(編),《憲政改革與國家發展—2005年台灣憲法變遷》,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出版,頁217-218。
法治斌、董保城,2004,《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1998,《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
施正鋒,2002a,〈黨政同步 民進黨已無決策功能〉,聯合報,11/24,15。
施正鋒,2002b〈阿扁班底就位 為連任佈局〉,中國時報,1/22,15。
施正鋒,2006:〈憲政體制的選擇與憲政改造的過程〉,《法政學報》,(20): 57-86。柯志明,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台灣社會學》,(10): 149-170。
胡至沛,2001,〈新制度主義的檢視與反思〉,《中國行政評論》,11(1): 145-162。胡佛,1964,〈行為科學對政治科學的影響〉,《思與言》,2(3): 306-313。胡佛,1998,《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
胡春惠(編),1978,《民國憲政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胡婉玲,2001,〈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16): 86-95。胡適,1933,〈制憲不如守法〉,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編),《民主、憲政、法治(上)》,台北:唐山出版社,頁631-636。
胡適,1934,〈論憲法初稿〉,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編),《民主、憲政、法治(下)》,台北:唐山出版社,頁767-773。
風雲論壇編輯委員會(編),1987,《蔣經國變法維新》,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倪炎元,1995,〈擺盪在內閣制與總統制之間—從憲政實踐和修憲競合歷程看台灣憲政體制定位的困境〉,《政治學報》,(25): 147-180。孫中山,〈中國革命史〉,孫中山(著),《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頁7-95。
孫煒,2003,〈比較政策研究的新制度研究途徑—兩岸高等教育政策之初步比較〉,《問題與研究》,42(1):19-45。徐正戎,1993,〈法國國會同意權行使之制度探討—規範不再,精神長存?〉,《全國律師》7(9): 63-75。徐正戎,2000a ,〈「左右共治」憲政體制之初探—兼論法我兩國之比較〉,《台大法學論叢》,30(1): 1-43。
徐正戎,2000b,〈左右共治-雙首長之宿命〉,《政策月刊》,(59): 8-12。徐正戎,2000c,〈陳唐體制之憲政困局〉,《政策月刊》,(61): 56-62。徐正戎,2002a,《法國總統權限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社。
徐正戎,2002b,〈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新探〉,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社,頁631-667。
徐正戎,2003,〈法國國會同意權行使之探討—規範不在,精神長存?〉,《全國律師》,(9): 63-75。徐正戎、呂炳寬,2002,〈九七憲改後的憲政運作〉,《問題與研究》,41(1): 1-41。徐正戎、張峻豪,2004,〈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22): 139-180。徐永明,2001,〈半總統制下政府組成的途徑:政黨中心或總統中心?〉,《新世紀智庫論壇》,(15): 65-72。
徐矛,1992,《中華民國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秦孝儀(編),1978,《革命文獻》,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翁岳生,1993,〈大法官功能演變之探討〉,《台大法學論叢》,23(1): 1-50。
荊知仁(編),1980,《憲政思潮選集》,台北:國民大會憲政研討會。
荊知仁,1983,《憲政論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荊知仁,1991,《憲法論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荊知仁,2001,《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袁頌西,2003,《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微探》,台北,時英出版社。
馬起華,1983,《憲法論》,台北:黎明文化。
馬起華,1992,《民權主義與民主憲政》,台北:正中書局。
高永光,1991,《修憲手冊》。台北:民主文教。
高永光,1997,〈憲改火車,開到哪兒?—八十六年憲法修改後我國政治制度之發展〉,《法律與你》,(119): 22-29。高朗,2003,〈探討我國當前憲政危機〉,周育仁(編),《憲政危機與轉機》,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23-40。
高朗、隋杜卿(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史館李登輝口述歷史小組(編),2004,《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台北:國史館。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46,《國民大會實錄》,南京: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61,《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第一編)》,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90,《剪報資料國民大會部份選輯》,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91,《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臨時會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92,《第二屆國民大會臨時會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94,《第二屆國民大會第四次臨時會修憲提案》。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97,《第三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修憲提案》。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98,《第三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實錄》。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1999,《第三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修憲提案》。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國是會議實錄編輯小組(編),1990,《國是會議實錄(上、中、下輯)》,台北:國是會議秘書處。
國家發展會議實錄編輯委員會(編),1997,《國家發展會議實錄》,台北:國家發展會議秘書處。
張玉法,1998,《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玉法,2001,《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
張君勱,1946,〈國民大會問題,中華民國未來民主憲法十講之四〉,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編),《民主、憲政、法治(下)》,台北:唐山出版社,頁787-802。
張君勱,1971,《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君勱,1986,《中華民國憲法與張君勱》,台北:中國民主社會黨國民大會代表黨部。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編),《民主、憲政、法治(下)》,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編),《民主、憲政、法治(上)》,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治安,1994,《中國憲法及政府》,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知本,1961,《憲法講話》,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張知本,1966,《中國立憲故事》,台北:大中國圖書。
張峻豪,2006,〈科學統一?社會科學哲學的歷史脈絡與政治行為研究〉,「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5月5日),高雄:正修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張峻豪,2006,〈國安報告還代表什麼?〉,中國時報,5/23,A15。
張復華,1997,〈政治制度研究方法之檢討〉,《問題與研究》36(9): 27-36。
張劍寒,1964,〈政治行為研究法述要〉,《思與言》,2(3): 297-305。盛治仁。,2003,〈政治學的理性,理性的政治學?談理性選擇在政治學的運用〉,黃秀端(編),《政治學的發展:新議題與新挑戰》,台北:韋伯文化,頁33-54。
莊文忠,2001,〈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16(4): 15-44。許志雄,2000a,《憲法秩序之變動》,台北:元照出版社。
許志雄,2000b,〈憲法變遷〉,《法政學報》,(11): 1-56。許志雄,2000c,〈政黨輪替在我國憲政發展上的意義〉,《新世紀智庫論壇》,(10):37-40。許宗力,1994,〈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法律問題〉,許宗力(著),《法與國家權力》,台北:月旦出版社。
許宗力,1996a,〈兩岸關係法律定位百年來的演變與最新發展—台灣的角度出發〉,《月旦法學雜誌》,(12):39-47。許宗力,1996b,《法與國家權力》,台北:元照出版社。
許宗力,2000,〈「發現」雙首長制〉,《新世紀智庫論壇》,(10): 41-43。許宗力,2001,〈發現雙首長制〉,陳隆志(編),《新世紀新憲政:新世紀智庫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元照,頁184-196。
郭正亮,1996,〈尋求總統與國會的平衡:雙首長制對臺灣憲改的時代意義〉,《問題與研究》,35(7): 56-72。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台北:圓神出版社。
陳水扁,2004,《相信台灣: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台北:圓神出版社。
陳宏銘,2004,〈半總統制下「少數政府」的形成與存續—台灣二000到二00四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陳志瑋,2005,〈制度落差與添補:雙首長制在台灣的合理適用〉,《國家政策季刊》,4(2): 109-128。陳敦源,2000,〈領導在憲政選擇過程中的穩定功能:從理性選擇制度論比較西班牙(1975~1978)與台灣(1988~1996)經驗〉,林繼文(編),《政治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55-88。
陳敦源,2001,〈新制度論的範圍與方法:一個理性選擇點的方法論檢視〉,《行政暨政策學報》,(3): 129-184。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陳陽德、衛芷言,1997,《中華民國憲法動態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陽德1992,〈中華民國憲政在台灣的變遷與發展〉,《東海社會科學學報》,(33): 321-322。
陳隆志(編),《新世紀新憲政:新世紀智庫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社。
陳慈陽,2004,《憲法學》,台北:時英出版社。
陳愛娥,2001,〈我國現行憲法下總統的角色定位〉,陳隆志(編),《新世紀新憲政:新世紀智庫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社,頁290-312。
陳新民,〈檢討憲政慣例的地位與效力—由總統的閣揆人事決定權談起,兼論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最近的「國會解散案」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36): 128-151。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滄海,1988,〈我國行政院院長角色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滄海,1995,《修憲與政治的解析》,台北:幼獅文化。
陳滄海,1999,《憲政改革與政治權力—九七憲改的例證》,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義彥譯,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原著,1998,《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
陳銘祥,2001,〈現行制度下總統的定位與展望〉,陳隆志(編),《新世紀新憲政:新世紀智庫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社,頁313-330。
陳儀深,2006,〈兩年來的憲改議題觀察報告〉,《新世紀智庫論壇》,(35): 56-58。
傅岳邦,2003,〈中共「三個代表」的制度分析:新制度論的觀點〉,《展望與探索》,1(2):7-30。曾怡仁、張惠玲,2000,〈區域整合理論的發展〉,《問題與研究》,39(8): 53-71。曾建元,2001,〈歷史制度論探源〉,《世新大學學報》,(11): 195-206。曾建元,2002,〈動員戡亂時期台灣憲法變遷的歷史回顧〉,《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0): 113-145。曾繁康,1993,《比較憲法》,台北:三民書局。
游盈隆,1996,《民意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游盈隆,1997,〈民主鞏固與台灣憲政體制的選擇〉,游盈隆(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社,頁49-76。
湯德宗,1998,〈論九七修憲後的權力分立—憲政工程的另類選擇〉,《台大法學論叢》,27(2): 135-178。
湯德宗,2000,《權力分立新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隋杜卿,2001,《中華民國的憲政工程:以雙首長制為中心的探討》,台北:韋伯文化。
隋杜卿,2003,〈回歸憲法:憲政轉機的正路〉,《憲政危機與憲政轉機學術研討會》論文(7月18日),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政策學系。
隋杜卿,2005,〈我國憲政民主的漫漫長路—「民盟」參選2005年國大代表的體驗〉,《台灣民主》,2(2): 157-167。
黃秀端,2003,〈少數政府在國會的困境〉,《台灣政治學刊》,7(2): 1-46。
黃俊杰,1997,《國家緊急權之歷史經驗》,台北:傳文文化。
黃昭元,1998,〈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台大法學論叢》,27(2): 183-216。
黃昭元,2004,〈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顧忠華、金恆煒(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216-56。
黃德福,2000,〈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問題與研究》,39(12): 1-24。
黃德福、蘇子喬,2007,〈大法官釋憲對我國憲政體制的形塑〉,《台灣民主》,4(1): 1-50。黃錦堂,1996,〈憲改課題 三贏或三輸〉,聯合報,版2
黃錦堂,2001,〈台灣雙首長制的內涵—向總統制或內閣制傾斜?〉,明居正、高朗(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頁265-324。
黃錦堂,2004,〈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現況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108): 9-19。楊日青,2000,〈六次修憲與政黨生態變遷對政府體制的影響〉,《政策月刊》,(59): 21-25。楊日青,2003,〈憲政運作之亂象及改進之道〉,《憲政危機與憲政轉機學術研討會》論文(7月18日),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政策系。
楊泰順,2003,〈執政黨,嘜擱亂ㄚ〉,中國時報:版15。
葉俊榮,1998,〈探尋臺灣憲改的模式—從九七憲改談起〉,《新世紀智庫論壇》,(1): 50。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出版社。
葉俊榮,2006,〈路徑相依或制度選擇?—論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的模式〉,《問題與研究》,45(6): 1-31。
葉淑媚,2000,〈我國憲政體制之選擇:一九九0到二00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葛永光,1989,〈現代化的困境與調適—中華民國轉型期的經驗〉,台北:幼獅文化。
葛永光,1997,〈一黨優勢與台灣的民主轉型〉,《研考雙月刊》,21(1): 25-34。葛永光,2000,〈菁英抉擇與制度選擇:總統制、內閣制、抑或雙首長制?〉,《政策月刊》,(59): 13-16。董翔飛,1991,《憲改選輯—憲政改革的方向》,台北:嵩山出版社。
董翔飛,1998,《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三民書局。
鄒文海,1990,《比較憲法》。台北:三民書局。
廖達琪,2000,〈總統大選後的憲政反省—制衡機制的建立與運作〉,《理論與政策》,14(3): 1-12。廖達琪,2004,〈「人」與「制」結合的國家體制:一個歷史制度途徑的推演〉,「台灣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12月19日),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廖達琪,2005,〈「人治」與「法治」遭遇下的菁英角色及憲政發展:台灣憲政運作之回顧及前瞻(1950~)〉,《台灣民主》,2(3): 33-54。
趙永茂,2006,〈新內閣與朝野互動之展望—兼談未來憲政改革等問題〉,《台灣民主》,3(1): 117-124。
齊光裕,1998,《中華民國的憲政發展》,台北:揚智文化。
劉瑞華譯,Douglass North原著,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
劉慶瑞,1983,《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三民書局。
劉曉芬,2006,〈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為例〉,《教育政策論壇》,9(2): 1-22。劉麗慧,2006,〈抗戰前以黨訓政邁向制憲史實之研究〉,《復興崗學報》,(86): 141-162。蔡宗珍,2000,〈論國民大會虛級化後立法院之憲政地位〉,《月旦法學雜誌》,(61): 51-61。蕭公權,1947,〈憲法所定制度的測論—憲法淺評之四〉,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編),《民主、憲政、法治(下)》,台北:唐山出版社,頁803-813。
蕭阿勤,2005,〈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9): 1-58。
儲安平,1947,〈論張君勱〉,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編),《民主、憲政、法治(上)》,台北:唐山出版社,頁691-696。
繆全吉(編),1989,《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憲法篇》,台北:國史館。
薛化元,1997,〈中華民國憲政藍圖的演變—行政權為中心的考察〉,《月旦法學雜誌》,(26): 10-22。謝政道,2001,《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文化。
謝政道,2002,〈中華民國總統對行政院院長之任命權的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報》,11(4): 379-387。謝復生,1996,聯合報,〈總統選舉 它山之石系列〉,版11。
謝瑞智,1994,《修憲春秋》,台北:文笙出版社。
謝瑞智,1998,《憲政改革》,台北:文笙出版社。
謝瑞智,2000,《活用憲法大辭典》,台北:文笙出版社。
鍾國允,2006,《憲政體制之建構與發展》,台北:翰盧圖書公司。
瞿海源,1999,〈總統不應割裂行政院功能〉,聯合晚報:版2。
簡笙黃(編),1992,《中國近百年憲政大事年表(一八九四年至一九九一年)》。台北:國史館。
薩孟武,1993,《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薩孟武,1996,《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羅志淵,1979,《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正中書局。
羅家倫,1978,《革命文獻》,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蘇子喬,2004,〈新制度主義觀點的憲政體制研究:一個初步整合性概念架構的提出〉,「新生代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12月8日),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蘇子喬,2007,《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06)—一個歷史制度論的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系博士論文。
蘇永欽,1994,《走向憲政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
蘇永欽,2002,《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台北:元照出版社。
蘇永欽,2006,〈沒有方法的解釋只是一個政治決定—簡評司法院第六一三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36): 6-20。二、報紙資料
中央社,2005,〈謝長廷:組成安定內閣 追求政局安定等四安定〉,1/25。
中央社,2006,〈台灣國安報告 建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5/20。
中央日報,2005,〈捺不捺指紋 府院不同調〉,5/27,版4。
中國時報,1990,憲改小組法制分組通過修憲方式初步結論,不動憲法本文以附加增訂條文方式為之,由國大逕行修憲,9/4,版1。
中國時報,1990,〈李總統未對憲改小組作任何指示 邱進益表示十五日邀宴係慰問辛勞、若有任何指示是「不尊敬的」〉,11/10,版2。
中國時報,1990,〈臨時條款廢止後,至修憲完成期間,避免憲政運作中空〉,12/27版2。
中國時報,1990,〈李總統:明年六月召集國大臨時會修憲〉,6/28,版2。
中國時報,1990,〈憲改小組預定八至十個月完成策劃作業 採規劃執行同時進行,法制工作兩分組成員名單昨正式通過〉,8/2,版2。
中國時報,1991,〈修憲小組成員結構傾向代表性與妥協性, 並以整合功能為取向協調溝通政治判斷將是執政黨研議憲改方向最重要課題〉,8/10版1。
中國時報,1991,〈宋楚瑜將分批與黨籍國代溝通憲改方案〉,1/10,版1。
中國時報,1991,〈宋楚瑜明確指出修憲五項原則向資深國代保證: 堅持法統著眼統一維持五權架構 不制憲而只訂增修條文〉,1/22,版1。
中國時報,1997,〈連戰親擬辭呈 五日送出 總統當即退回〉,5/8,版2。
中國時報,1997,〈李連掌舵 老蕭面對考驗〉,8/22,版2。
中國時報,1997,〈國民黨15全前哨戰揭幕 會見黨代表 李連意氣風發〉,8/5,版4。
中國時報,1997,〈人事布局 李連主導 蕭萬長自主空間有多大〉,8/9,版2。
中國時報,1997,〈公開場合無心話 道出心底的秘密?: 李登輝兩度誤稱「連總統」〉,8/9,版4。
中國時報,1999,〈憲改小組法制分組 定半年內擬訂十項議題 修憲方式列為最優先討論案、五院及國大現制基本上仍舊維持〉,8/29,版2。
中國時報,2000,〈陳水扁:新政府用人唯才,不是聯合內閣〉,3/31,版2。
中國時報,2000,〈雙首長制將扁一軍?國民黨恐失算〉,3/31,版2。
中國時報,2000,〈行政立法冰風暴 工時案只是開端〉,6/17,版3。
中國時報,2000,〈唐飛擬妥辭呈暫不遞出〉,9/30,版1。
中國時報,2000,〈在野黨聯手張俊雄被請出立院〉,11/1,版1。
中國時報,2000〈民進黨團盼提高參與決策比重〉,10/12,版4。
中國時報,2000,〈陳總統:不換閣揆也無聯合內閣〉,12/30,版1。
中國時報,2000,〈親民黨發動倒閣 新黨支持〉,10/28,版2。
中國時報,2001,〈陳總統:內閣改組 一定讓人一新耳目〉,12/21,版4。
中國時報,2001,〈陳總統:選後不會交出組閣權〉,5/30,版1。
中國時報,2001,〈扁:多數黨組閣 何必選總統〉,10/29,版3。
中國時報,2001,〈連戰:沒必要組國安聯盟〉,12/9,版2。
中國時報,2001,〈宋楚瑜籲放手讓扁主導政局〉,12/4版3。
中國時報,2001,〈連宋會 國親兩黨邁向結盟〉,12/7,版1。
中國時報,2002,〈本報民調 五成五支持游錫堃及新內閣〉,1/24,版4。
中國時報,2002,〈戰鬥內閣 扁系就位〉,1/21,版4。
中國時報,2003,〈防禦性公投游揆:總統說行就行〉,11/30版A2。
中國時報,2004,〈一句「Taiwan,ROC」 被扁碰一鼻子灰〉,9/6,版A5。
中國時報,2004,〈扁:國會多數組閣 違憲、毀憲〉,12/6,版A2。
中國時報,2005,〈「扁謝分工」閣揆 未必是總統幕僚長〉,1/26日,版A3。
中國時報,2005,〈謝內閣所面臨的三大政治習題〉,1/27,版A2。
中國時報,2005,〈扁:內閣人事都由謝決定〉,1/28,版A5。
中國時報,2005,〈謝揆發想 政院降溫 聯合政府?在野黨不領情〉,10/2,版A4。
中國時報,2005,〈在野能接受具財經背景 副閣揆人選 陳總統主導〉,1/25,版A3。
中國時報,2005,〈謝長廷:不強推正名;強調憲法未改之前,政府須遵守〉,1/26,版A1。
中國時報,2005,〈拒當跛腳總統 扁抓權緊盯 謝臉鐵青〉,7/24,版A2。
中國時報,2005,〈本報民調 謝揆掌聲多於噓聲〉,5/1,版A3。
中國時報,2005,〈TVBS打壓事件 美關切 扁宣示任內不關電視台〉,11/2,版A1。
中國時報,2006,〈民進黨主席選舉 批游、翁? 呂秀蓮暗助蔡同榮〉,1/13,版A4。
中國時報,2006,〈扁不爽謝大動作 提前宣布蘇組閣〉,1/19,版A2。
中國時報,2006,〈蘇扛重擔 扁:心無2008才能做好當下〉,1/20,版A2。
中國時報,2006,〈政策、人事權交蘇揆決定 扁:黨政權力徹底下放〉,6/1,版A1。
中國時報,2007,〈扁意志加上謝強勢 蘇下台關鍵〉,5/14,版A2。
中國時報,2007〈蘇:放下職務 但沒有放下台灣 扁:尊重蘇 擇期宣布新揆人選〉,5/13,版A2。
自由時報,2005,〈總預算案 政院不覆議〉,2/3,版4。
聯合報,1992,〈執政黨憲法增修條文初稿擬定〉,3/31,版1。
聯合報,1992,〈李總統昨召開高層首長會議,執政黨21條修憲案將濃縮為9條〉,5/5,版1。
聯合報,1994,〈施明德:自許「改革主席」 不排除參選總統 修憲過程 不希望民進黨玩零和遊戲),5/11,版4。
聯合報,1994,〈「一人修憲」的「一人憲法」〉,7/30,版2。
聯合報,1994,〈颱風與修憲〉,8/8,版2。
聯合報, 1995,〈台灣是主席制啦!〉,4/4,版4。
聯合報,1996,〈國發會出席人名單確定 170人將與會〉,11/17,版4。
聯合報,1996,〈兩個「總統制」修憲案是政黨合作的開始〉,8/10,版2。
聯合報,1996,〈李總統核定國發會籌委 十一日首次會議〉,10/5,版4。
聯合報,1996,〈五權或三權體制應付諸公投〉,12/29,版4。
聯合報,1996,〈本報民調 多數民眾反對總統擴權〉,12/30,版2。
聯合報,1996,〈大選之後 釐清府院權責 憲改當務之急〉,3/24,版7。
聯合報,1996,〈連戰:七項共識必須建立〉,4/2,版1。
聯合報,1996,〈數字會說話〉,6/10,版2。
聯合報,1996,〈許信良主張雙首長制〉,6/22,版4。
聯合報,1996,〈新內閣人士大致明朗〉,6/6,版2。
聯合報,1996,〈「憲改會」拍版定案,國代全體納入〉,8/15,版2。
聯合報,1996,〈國是會談擬十二月間舉行〉,8/23,版4。
聯合報,1996,〈國家發展會議三議題確定〉,9/19,版4。
聯合報,1997,〈新黨:修憲 乾脆廢掉閣揆〉,1/25,版4。
聯合報,1997,〈新黨修憲案 決維內閣制〉,5/4,版4。
聯合報,1997,〈許信良蕭萬長聊修憲〉,4/24,版4。
聯合報,1997〈與國民黨協商修憲〉,4/25,版4。
聯合報,1997,〈主張總統制的人應向國民黨施壓〉,5/21,版4。
聯合報,1997,〈兩黨決聯手凍省及取消同意權〉,6/26,版1。
聯合報,1997,〈黨團協商結論 黨內強烈反彈 國、民兩黨暗潮洶湧〉,6/26,版2。
聯合報,1997,〈新黨向國父遺像致敬默哀下山〉,7/19,版3。
聯合報:1997,〈蕭院長和他的兩個老闆〉,9/2,版2。
聯合報,1997,〈連戰將任國民黨政策指導委員會召集人〉,9/3,版4。
聯合報,1997,〈社論:太平之旅:外交盛事與內政警訊〉,9/18,版2。
聯合報,1997,〈蕭萬長:國民年金研究提前實施〉,11/1,版1。
聯合報,1998,〈總統有權無責,佈局仍混亂〉,5/22,版8。
聯合報,1999,〈社論:憲政運作的英雄身影〉,1/23,版2。
聯合報,2005,〈本報民調一╱謝長廷上任將滿半年〉,7/3,版2。
聯合報,2006,〈談兩岸政策 謝:我與當權者不同〉,1/21,版1。
聯合報,2006,〈扁:和解共生 理念失敗〉,1/20,版2。
聯合報,2006,〈蘇揆:扁貪污下台應三審定讞〉,11/4,版2。
聯合報,2007,〈社論:謝長廷應防範陳水扁變成「太上總統」〉,5/14,版2。
聯合晚報,1996〈中央政府體制 國民黨民進黨傾向大和解〉,12/23,版1。
聯合晚報,1996,〈社論:沒有必要走雙首長制〉,6/8,版2。
聯合晚報,1996,〈黨的改造 四年完成〉,8/14,版2。
聯合晚報,1996,〈李登輝又喊政黨合作,在野黨興趣缺缺〉,8/23,版2。
聯合晚報,1996,〈催生總統制 謝瑞智連署〉,8/7,版2。
聯合晚報,1997,〈老人年金引爆 在野立委砲火猛〉,11/4,版4。
聯合晚報,1999,〈證交稅角力過程,行政院幾乎遭到架空〉,2/22,版4。
聯合晚報,1999,〈張麟徵:不信任案 針對李總統〉,2/27,版2。
聯合晚報,2007,〈綠營:內閣改組應以協助謝長廷勝選為考量〉,5/14,版A2。
聯合晚報,2007,〈張揆:施政「以合作代替對抗,以築巢代替築牆」〉,5/14版A1。
經濟日報,1996,總統府將設國家發展諮詢機構,12/29,版2。
三、英文文獻
Almond, Gabriel. 1967.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 Journal of Politics (18): 391-409.
Baharo, Horst, Bernhard, Bayerlein and Ernst Veser. 1998. “Duverger’s Concept: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Revisited.”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4): 201-224.
Blondel, Jean. 1992. “Dual Leadership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d. Arend Lijph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2-172.
Butler, David. 1958. The Study of Political Behavior. London: Hutchinson.
Crawford, Beverly and Arend Lijphart. 1995. “Explain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Post-Communist Eastern Europe: Old Legacies, New Institutions, Hegemonic Norms, and International Pressure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8(2): 171-199.
Duverger, Maurice. 1980.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8(2): 165-187.
Easter, Gerald. 1997. “Preference for Presidentialism: Postcommunist Regime in Russia and the NIS.” World Politics 149(2): 185-201.
Easton, David. 1993.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Past and Present.” In Discipline and History: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eds. James Farr and Raymond Seidelman.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33-152.
Elgie, Robert. 1999.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Elster, Jon. 1997. “Afterward: the Making of Postcommunist President.” In Postcommunist President, ed. Ray Tara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5-256.
Ethington, Philip and Eileen Mcdonagh. 1995. “The Eclectic Center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xes of Analysi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ocial Science History 19(4): 467-477.
Fearon, James D. 1990. “Counterfactuals and Hypothesis Testing in Politica Science.” World Politics 43(1): 169-195.
Finer, Herman. 1932.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Government. London: Methuen.
Fiorina, Morris. 1991. “Coalition Governments, Divided Governments, and Electoral Theory.” Governance 4(3): 236-49.
Fiorina, Morris. 1995.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New (?) Institutionalism.” Polity 28(1): 107-155.
Gordon, Scott. 1991.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Hall, Peter and Rosemary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5): 936-957.
Huntington, Samuel.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OK: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Immergut, Ellen.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26(1): 5-34.
Isaak, Alan. 1975.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Homewood, IL: Dorsey Press.
Karl, Terry. 1990. “Dilemmas of Democrat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Comparative Politics 23(1):1-21.
Kloppenberg, James. 1995. “Institutionalism, Rational Choic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Polity 28(1): 125-128.
Koelble, Thomas. 199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2): 231-243.
Krasner, Stephen. 1984.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 223-246.
Lee, Pei-shan and Yun-han Chu. 2003. “Crafting Taiwan’s Semi-Presidentialism in the Shadow of Histo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Semi-Presidentialism and Nascent Democracies,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Academia Sinica, Taipei, October 24-25.
Levi, Margaret. 1987. “Theory of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PS 20(3): 684-688.
Lijphart, Arend (ed).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jphart, Arend. 1971.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3): 682-93.
Lijphart, Arend. 1999.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 Jih-wen. 2003. “Institutionalized Uncertainty and Governance Crisis in Post hegemonic 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3): 433-460.
Linzs, Juan. 1992. “The Perils of Presidentialism.” In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d. Arend Lijph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8-127.
Ma, Shu-Yun. 2007.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Edge of Chaos? The Paradigmatic Implications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8(1): 57-78.
Mahler, Gregory. 2002. Comparative Politics: An Institutional and Cross-national Approach.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March, James and Johan Olsen.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3): 734-749.
Marsh, David and Gerry Stoker. 1995.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McDonald, Terrence. 1995. “Institutionalism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 Polity 28(1): 129-133.
Nye, Jr., Joesph S. 2000.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New York: Long-man.
Olsen, Johan. 2001. “Garbage Cans,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5(1): 191-198.
Peters, Guy and Jon Pierre. 1998. “Institutions and Time: Problems of Conceptualization and Explanatio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8(4): 568-583.
Peters, Guy. 1996.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ld and New.” In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eds. Robert 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New York, NJ: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5-222.
Peters, Guy.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Pinter.
Pierson, Paul and Theda Skocpol. 200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eds. Ira Katznelson and Helen V. Milner New York: Norton, 693-721.
Pierson, Paul. 1996. “The Path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Analysi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9(2): 126-163.
Pierson, Paul. 2000.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 251-267.
Powell, Bingham. 1992.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Participation, Stability, and Violence.” In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d. Alen Lijpha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3-235.
Robertson, B. 1993. “The Return to History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History 17(1): 1-36.
Robinson, Glen. 1991. American Bureaucracy: Public Choice and Public Law.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oss, Dorothy. 1995. “The Many Lives of Institutionalism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Polity 28(1): 117-123.
Sartori, Giovanni. 1997.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chmitt, Carl, translated by George Schwab. 1985. Political Theology: Four Chapters on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hugart, Mathew and John Carey. 1992.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heda. 1988.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1( 1): 66-94.
Skocpol, Theda. 1992. Protect Soldiers and Mother: The Political Origins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heda. 1995. “Why I Am a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 Polity 28(1): 103-106.
Skowronek, Stephen.1995. “Order and Change.” Polity 28(1): 91-96.
Storm, Kaare. 1990. Minority Government and Majority Rul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ras, Ray. 1997. Postcommunist Presid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athleen and Steven Steinmo. 1992. “Historical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eds. Steven Steinmo, Thelen Kathleen, and Frank Longstre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erney, Douglas. 1992. “Parliamentary Government and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In Parliamentary and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d. Arend Lijph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1-47.
Veser, Ernst. 1999. Semi-presidentialism-Duverger''s Concept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11(1): 39-60
Wagner, Peter. 2001. A History and Theory of the Social Scie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Wu, Yu-shan. 1998. “Comparing Semi-Presidentialism in the ROC and the Russian- 298 - Federation.”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December): 123-186.
Wu, Yu-shan. 2000. “The ROC’s Semi-presidentialism at Work: Unstable Compromise, Not Cohabitation.” Issues and Studies 36(5): 1-40.
Wu, Yu-shan. 2002. “Appointing the Prime Minister: President VS. Parlia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allenges to Taiwan’s Democracy in the Post-Hegemonic Era, The Howard International House, Taipei. Jun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