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1.王昭傑(2001年)。消費者對水果醋屬性偏好之研究:聯合分析法之應用。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2.王敏順(1994年1月)。英美兩國土地使用管制制度之比較,人與地,31-42。3.立德管理學院(2005年12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執行方式之研究。高雄: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研究)。
4.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組織規程(2004年04月28日修正)。
5.行政訴訟法(1998年10月28日修正)。
6.行政訴訟法施行法(2000年06月07日公布)。
7.余奉霖(1996年6月)。台灣地區土地發展管制系統建立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8.吳文彥(2002年1月)。都市規劃調節範型變遷之研究:高雄市都市計畫個案變更分析(1955-2000)。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9.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年)。Patton, M. 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
10.吳定(2003年)。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11.吳耿東(1997年11月)。臺灣土地開發法制之探討,人與地,81-94。12.李仁棻(1999年)。消費者對流行服飾認知之研究,高雄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第二十九期,211-228。13.李昊(2003)。臺灣海岸管理制度之檢討與方案之評估:聯合分析方法之應用。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14.卓輝華(1999年6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對不動產價格之影響,人與地,4-8。15.周文賢、張欽富(2000年)。聯合分析在產品設計之運用。華泰書局。
16.林元興、陳銘偉(2004年6月)。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彈性管制策略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61-81。17.林文壽(1984年6月)。聯合分析在國產小客車產品最佳化之應用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18.林承權(1990年6月)。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19.林英彥、劉小蘭、邊泰明、賴宗裕(1999年)。都市計畫與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0.林森田(2002年3月)。土地使用分區之制度經濟分析,土地問題研究季刊。21.林勤豐(1999年)。聯合分析應用在大型飲食業之探討- 以情人節套餐為例,勤益學報,第十七期,231-240。22.紀建明(1985年6月)。從土地使用強度探討居住環境品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23.徐子光(1995年11月)。土地開發許可制與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探討--英美兩國之實施經驗。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十八卷第十一期,61-66。24.耿筠(1987年6月)。聯合分析在產品最佳化之應用研究 : 以臺北市運動鞋市場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25.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組織規程(2004年12月20日發佈)。
26.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1984年)。高雄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劃:第二期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委託研究)。
27.梁禺川(1996年)。聯合分析法在筆記型電腦最佳化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28.都市計畫法(2002年12月11日修正)。
29.都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2005年6月23日修正)。
30.曾明遜(1994年2月)。檢視我國現階段土地使用管制措施之公平性,人與地,20-26。31.曾俊琳(2003)。以聯合分析法探討航商對貨櫃碼頭之服務偏好、費率水準及方案最佳化設計。國立海洋大學商船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32.訴願法(2000年06月14日修正)。
33.黃世孟、陳西庚、曾漢珍、張景森編譯(1987)。台灣都市計畫講習錄。10。
34.黃佩玲(1999年1月)。實施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利弊分析,人與地,50-53。35.黃崑山、孫千智(2000年)。市中心再發展理念與執行機制演變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36.楊重信(1995年7月)。臺灣地區土地使用管制之檢討,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51-112。37.葉淑娟(1988年6月)。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聯合分析法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38.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2004年9月)。高雄市主要計畫通盤檢討研究規劃案:期末報告書。高雄:高雄市政府。
39.劉景賢(2000年)。聯合分析法在廠商決策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40.劉逸文(2004)。應用聯合分析於定期航運公司品牌權益評估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基隆市。41.鄭國英(1988年6月)。都市計畫中土地使用強度訂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42.蘇志超(1999年)。比較土地政策。台北:五南。
英文文獻
1.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6, March). A History of Model Legislation, Federal and State Planning Studies. Washington, DC: Meck, S.. Retrieved December 05,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lanning.org/growingsmart/pdf/PAS462.pdf.
2.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28). A Standard City Planning Enabling Act. Washington, DC: Advisory Committee on City Planning and Zoning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Retrieved December 05,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lanning.org/growingsmart/pdf/CPEnablingAct1928.pdf.
3.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26). The Standard State Zoning Enabling Act. Washington, DC: Advisory Committee on Zoning. Retrieved December 05,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lanning.org/growingsmart/pdf/SZEnablingAct1926.pdf.
4.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6, February 08). Some Background on the Standard Acts. Washington, DC: Knack, R., Meck, S. & Stollman, I.. Retrieved December 05,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lanning.org/growingsmart/pdf/LULZDFeb96.pdf.
5.Eisenhardt, K. M. (1989). Building theory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532-550.
6.Fischel, W. A. (1987). The Economics of Zoning Laws: A Property Rights Approach to American Land Use Controls.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Press Ltd..
7.Hardigree, D. W. (1987). A Conjoint Analysis of Agent Preference for Insurer Attributes.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8.Levy, J. M. (1994).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9.Louviere, J. J. (1988). Analyzing Decision Making: Metric Conjoin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Sage.
10.Segal, M. N. (1982) Reliability of Conjoint Analysis: Contrasting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9, pp. 139-143.
11.Skaburskis, A. (1991 ) The Design of Development Cost Charge Schedules. Journal of Property Research, 80-96.
12.Yin, R. 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CA: Sage Publications.
13.Chapin, F. S., & Kaiser, E. J. (1979).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3rd ed.).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4.Green, Paul E. & Srinivasan, V. (1978). Conjoi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Issues and Outlook.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5, pp. 103-123.
15.Weaver, C. L., & Babcock, R. F. (1979). City Zoning: The Once and Future Frontier. Chicago, IL: Planners Press.
16.Gustafsson, A., Herrmann, A. & Huber, F., (2000). Conjoint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Berlin: Springer.
17.Ervin, D. E., Fitch, J. B., Godwin, R. k., Shepard, W. B., & Stoevener, H. H. (1997). Land Use Control: Evaluat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ffects. Cambridge, MA: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