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Heddens, J. W.(1979) /羅鴻翔譯(1979)。小學新數學因數與質數的教學(一)。
國教之友,446-450,15-18。
余民寧(民91)。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何欣玫(民93)。小學六年級學生因數與倍數之數學解題溝通能力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何東墀、蕭金土(民84)。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之鑑定、學習問題診斷、學習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
周文忠(民91)。國小學童因數與倍數迷思概念類型及成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521–S–153–002。
林佩如(民91)。小學學童因數解題與迷失概念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碧珍(民74)。數學概念的形成與學習。國教世紀,21卷2期,頁1-4。林慧麗(民79)。幼兒解答乘除問題的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079NTU02071008。邱美虹(1993)。科學教科書與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163 期,2-8。邱慧珍(民91)。小學學童倍數解題與迷失概念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許天維(民84)。數學試題分析法-以「八十一學年度國民教育階段國小數學科學生基本學習成就評量」主分析為例。高雄市:大漢唐有限公司。
張川木(民84)。促進概念改變教學法(I)。科學教育月刊,185,頁21-27。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二版)。台北:東華。
陳和貴(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學習表現及易犯錯誤類型之比較研究~以屏東縣多元文化族群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090NPTTC476017。陳英豪、吳裕益(民87):測驗與評量。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清義(民 85)。國小五年級學童因數、倍數問題學習瓶頸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84TMTC0212005。陳筱涵(2004)。高雄地區國一學生因數與倍數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陳標松(民91)。國小六年級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因數倍數問題解題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91NCUE1284041。郭生玉 (1989)。心理與教育測驗。中和市:精華書局。
郭伯臣、田聖才(民84):IRSP:試題順序結構分析程式。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評量與統計方法研究發展中心,未出版,台中市。
郭潔瑩、馮振業(1997)。請莫小覷「最小公倍數」。數學教育,4,26-29。
黃盈君(民90)。國小五年級學生三角形圖形概念之分析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黃國勳(民92)實踐小學高年級因數教學模組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092NCYU1576001。黃國勳和劉祥通(2003)。五年級學童學習因數教材困難之探討。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0,52-70。
黃湘武等(1991):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第37期,12-16頁。黃湘武(1993):皮亞傑理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第五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黃毅英(2005)。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要講的是什麼?數學教育,20,70-74。
黃寶彰(民92)。六、七年級學童數學學習困難部分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091NPTTC476017。黃耀興、邱易斌(民88)。小學五年級學童在因數、倍數學習上成就之探討。未出版。
蔣治邦(1994)。由表徵的觀點探討新教材數與計算活動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頁60-76),台北縣: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鄭蕙如、林世華(2005)。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
劉好(1988)。國民小學五年級數學科教材問題之調查研究。台中師院學報,2期,277-307頁。
劉伍真(民85)。國小學生月相概念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賴容瑩(民94)。國一學生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解題困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094NTNU5231008。謝青龍(民84)。從「迷思概念」到「另有架構」的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80,頁23-29。謝堅(民82)。實驗課程中因數與倍數教材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印。
謝堅(民84)。因數與倍數教材的設計。國民小學數學實驗課程教師手冊第九冊。
蕭文強(1992)。爲什麼要學習數學──數學發展史給我們的啟發。台北市:九章。
戴政吉(民90)國小四年級學童長度與面積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鍾聖校(民83)。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頁89-110。魏麗敏(1996)。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數學焦慮與數學成就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85(4),133-155。饒見維(民83):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的統合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424頁。
蘇國樑(1999)。由最大公因數談辯證學習。科學知識,49,37-41。康軒文教事業(民95)。國小數學教師手冊(11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民95)。國小數學課本(11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民95)。國小數學習作(11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7)。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7)。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8)。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高年級)。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Billstein, R., Libeskind, S., Lott, J. W. (1993). A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to mathematics (5th). America : Addison Wesley
Davies, H. B. (1980). On highest common factor and least common multiple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1), 115-22..
Edwards, F. M. (1987). Geometric Figures Make the LCM Obvious. The rithmetic Teacher, March, 17-18.
Graviss, T., & Greaver, J. (1982). Extending the number line to make connections with number theory. Mathematics Teacher, 85(6), 418-420.
Haladyna, T. M. (1999).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ultiple-choice test items 2nd ed.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 Reston,VA:The Council.
Osterlind, S. J.(1998).Constructing test items multiple-choice, Constructed-response, performance, and other formats 2nd ed. Boston,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iaget, J. (1959).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ren. New York:The
Humanities Press.
Sgroi, R. J., & Sfroi, L. S. S. (1993). Mathematic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roblem-solving investigations. Boston: PWS.
Steiner, F. S. (1975). An eas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greatest common factor and the least common denominator of natural numbers. MATYC Journal, 9(3), 20-22.
Takeya, M.(1979). Test analysis using an 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graph. Transactions of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s, Vol.62-D, No.11, pp.695-701.
Takeya, M.(1991). A New Test Theory. Tokyo: Waseda University Publishing.
Takeya, M.(1999).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s for instruction. Tokyo: Takushoku University.
佐藤隆博(1982):S-P表の活用。東京:明治圖書出版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