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于漱(1988)。兒童的語言發展及其常見的問題障礙。德育學報,4,125-135。
王光宗(2003) 我是外籍新娘,我也是一個母親--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孩子入學後初探。南縣國教,9,29-31。王宏仁(2000)。階層化下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北:台大社會學系。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雅蘭(2004)。嬰幼兒及學前兒童的溝通及語言障礙。台北:心理。
王瑞壎(2004)。大陸和外籍新娘婚生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究。臺灣教育,626,25-37。
王鍾和(1986)。兒童發展。台北:大洋。
朱玉玲(2002)。澎湖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吳武典、張正芬(1984)。國語文能力測驗指導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
吳國淳(譯)(1996)。Kellaghan, T., Sloane, K., Alvarez, B.,& Bloom, B. S.著。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呂美紅(2000)。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保玉(1992)。由行為學派心理學談語言學習的心理基礎。國教之聲,26(2),4-5。車達(2003)。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周秀潔(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周東山(1997)。教育測量與統計。台北市:五南。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3),255-265。林和惠(1988)。親子關係與語言發展。聽語會刊,5,39-40。林珍宇(2004)。發展遲緩兒童幼小轉銜服務相關問題之質化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林清江(譯)(1984)。Banks.O.著。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寶貴(1983)。身心障礙兒童語言治療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林寶貴(2003)。語言障礙與矯治。台北:五南。
花蓮市。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邱方晞(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176-181。侯東成(2001)。巨變時代的親職教育。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發行。台北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夏林清等(譯)(1998)。Altrichter, Posch and Somekh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遠流。
夏曉娟(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39,45-92。
徐道昌、吳香梅、鍾玉梅(1997)。語言治療學。台北:大學圖書。
級準教師的個案研究。台中市:瑞和堂。
翁慧雯(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生活適應之經驗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05,217-226。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Maxwell, J. A.。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
張正芬、鍾玉梅(1986)。學前兒童語言發展量表之修訂及其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37-52。張秀玉(2003)。外籍女性配偶子女發展遲緩高危險群可能性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補助研究報告書。
張亞思(2002)。特殊教育教師對融合教育制度及其自身角色轉變之意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莫藜藜、賴珮玲(2004) 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陳李綢(1999)。認知發展與輔導。臺北:心理。
陳秀才(1989)。談父母與幼兒的語言發展。研習資訊,52,15-20。陳秀才(1998)。幼兒早期語言的學習。國教輔導,37(3),28-33。陳佩足、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教育,35,68-75。陳怡華(2000),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淑敏( 1994)。Vygotsky 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7,119-144。陳淑琴(2000)。幼兒語言發展與語言獲得理論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2,93-112。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傅秀媚(1996)。特殊幼兒的成因探討。幼兒教育年刊,9,47-58。黃天中(1987)。兒童發展學。台北:東華。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撒播希望的種子。師友,441,20-25。
黃光雄主(譯)(2001)。Bogdan, R. C., & Biklen, S. K.。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第三版)。嘉義市:濤石。
黃志成、王淑芬(2001)。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黃志成、王麗美(1994)。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1-46。台北:漢文。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馨葆(1999)。國民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下一代衝擊新台灣之子。天下雜誌,271,101-102。
楊淑朱、邢清清、翁慧雯、吳盈慧、張玉巍(2004)。雲林縣外籍女性配偶子女在校狀況之調查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舉辦之「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149-178),嘉義市。
葉肅科 (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劉富梅、鍾玉梅、黃秀珍、劉憶平(1994)。高雄市一年級普通班學童語言障礙調查研究。聽語會刊,10,20-29。劉麗容(1983)。幼兒語言發展與溝通的一些問題。健康世界,112,12-15。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鄭予靜(2003)。新台灣媳婦-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省思。扶幼e季刊:127。
鄭予靜(2004)。台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台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鄭雅雯(2000)。南洋到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狀況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甤(1990)。幼兒語文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蕭彩琴(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之國小低年級子女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季刊,秋季號,245-259。謝一謙(2002)。國民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現況及其遭遇問題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謝國平(1986)。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鍾玉梅、徐道昌(1983)。學前兒童語言發展相關因素之研究。中華醫誌,31(4),273-279。
鍾重發(2003)。外籍新娘困境。學前教育,25(10),62-63。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魏毓瑩(2003)。在台女性大陸配偶之親職角色適應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等著(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二、英文部分
Allen, K. E. (1992). The exceptional child: Mainstream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Albany.
Bagnato, S. J., & Neisworth, J. T. (1987). Normal and exceptional early evelopment. In J. T. Neisworth & S. J. Bagnato (Eds.) , The young exceptional child:earl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pp64-100). New York: Macmillan.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uner, J. (1978). Learning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In J.S. Bruner and R. A. Garton, editors,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Bruner, J. (1981). The social contex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1, 155-178.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Jersey:Prentice-Hall.
Bernstein, B. (1977). Class, codes and control(vol.1):Theoretical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Brown, R. (1973). A first language.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ijou, S. W., & Bear, D. M.(1978). Behavior analysis of chil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Cooper, R. P., & Aslin, R. N. (1990). Preference for infant-directed speech in the first month after birth. Child Development, 61,1584-1595.
Gentner, D. (1982). Why nouns are learnt before verbs: linguistic, relativity versus natural partitioning. In S. A. Kuczaj,Ⅱ (Ed.) Language development, Vol.2,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Hillsdale, NJ: Erlbaum.
Huberman, A.M., & Miles, B.M. (1994).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In Denzin N.K. and Lincolm, Y.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Hart,B., & Risley, T.R. (1995).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Hsu, J. (1985). A study of development and acqusition of Mandarin Chinese. NSC research report.
Lenneberg, E. H. (1967).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John Wiley.
LeCompte, M. D., Preissle, J., & Tesch, R.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ofLand, J., & Lofland L. H. (1995). Analy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McNeill,D. (1970).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New York: Harper&Row.
Pinker, Steven. (1994).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serch Methods(2nd Ed.). Newbury Park:Sage.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ition, London: sage.
Sapir, E. (1921). ,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Harcourt, Brace&World.
Sapir, E.(1949)Language, Race and Culture,Languag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Shatz, M., & Gelman, R. (1973).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Modifications in the speech of young children as a function of listener,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28(5), Serial no. 152.
Snow, C., & Ferguson, C. (1977). Talking to children: Language input and acquisition.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