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份
方隆彰(2000)。思考的引擎-讀書會的善問功夫。台北激盪年刊,14,29-32。
王千倖(1999)。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成功的基礎:落實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視聽教育雙月刊,41(2),25-29。王心詠(1998)。一位國中生物教師教學轉變中的反省及行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玉敏(2001)。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校內教師週三進修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王妙里(2002)。反思教學中教師內省智慧的探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王家通(1994)。突破教師進修的瓶頸。教師天地,68,23-27。史詩琪(2002)。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朱岑樓(主編)(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江慧萍(2004)。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需求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屏東。何文慶(2001)。學校本位教師進修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吳和堂(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呂錘卿(199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政穎(2003)。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卓佩玲(1999)。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周崇儒(199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孟偉銘、高熏芳(2000)。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成效之評鑑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視聽教育雙月刊,41(5),1-12。林生傳、陳慧芬、黃文三(2001)。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在教育改革政策下的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17,23-44。
林玫君(2000)。實習教師的教學省思研究初探。台南師院學報,33,347-365。
林建福(2003)。實務現象學的乙種嘗試—從Schön行中反省的反省到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5-49。
林素卿(2001)。學校行動研究在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與實施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p49-74)。台北:揚智。
邱祖賢(1996)。哈伯馬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邱國力(1996)。國中理化實習教師對其教學之反省。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學系,未出版,彰化。姜文閔 (譯)(1995)。J. Dewey著。我們如何思維(How we think)。臺北:五南。
洪福財(2000)。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反省策略及其應用。台北市:五南。
洪瓊芳(2004)。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澎湖縣與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南。孫國華(1997)。國民中學、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孫維屏(2003)。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高敬文(1990)。批判的反省與師資培育計畫。初等教育研究,2,35-71。
張芳杰譯(1985)。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裡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基礎。台北:東華。
張美玉 (1995)。反省思考的教學模式在教育實習課程的應用。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215-265。
張淳惠(2002)。國中教師角色知覺差距、教學效能信念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張淑雲(2001)。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張新堂(2005)。高級中學知識管理、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郭玉霞(1995)。準教師思考之個案研究。台中:台中師院。(國科會專案:NSC 84-2411-H-142-004)
郭靜妝(2003)。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發展之需求分析-以台北市國小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台北。陳玉枝(2003)。國小實習教師體育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育吟(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陳俐君(2005)。國民小學在職教師專業成長需求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未出版,花蓮。陳美玉 (1998)。札記反省法在教師專業發展上應用之探討。中等教育,49,60-71。
陳美玉(2000)。師生合作反思教學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120-133。陳聖謨(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陳榮賢(2005)。高雄縣市國小教師學習型組織特性知覺與教師專業成長需求、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
陳靜婉(2001)。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彭新維(200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省思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學校為例。台北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湯梅英(1996)。教師專業社會化之探討--學習與成長的歷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16。湯維玲(1996)。反省取向的師資培育學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秋月(200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黃意舒(1999)。幼兒教育課程發展-教師的省思與深思。台北:五南。
楊基銓(1997)。實習教師省思之研究--集中實習的專業成長。國教學報,9,165-179。楊惠琴(1999)。批判反省導向的教育實習課程之探討。中等教育,51(1), 26-42。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旅。台北市:師大書苑。
廖仁義(譯)(1986)。T. Bottomore著。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臺北:桂冠。
劉錫麒(1991)。合作反省思考的數學解題教學模式及其實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慧敏(2002)。國中小學生行為困擾之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學報,17,215-254。
潘世尊(2000)。教師的自我反省與協同反省:策略與品質的提升。台東師院學報,11,91-108。
蔡岳璟(2003)。台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鄭勝吉(2005)。台東縣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未出版,台東。鄧優君(1998)。師院實習生數學教學實踐之省思與成長。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謝寶梅(1996)。專家教師與實習教師的教學思考及教學行動之比較研究。台北市:五南。
鍾宜玲(1997)。一個社會科教學小組之行動研究:教師之經驗分享與教學反省。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
鍾蔚起(1994)。我國師範大學學生試教經驗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高雄。簡紅珠 (1991)。培養職前教師反省思考能力的幾種途徑。國教世紀,27(1),10-13。顏素霞(2000)。反省思考的理論與踐履─屏東師範學院大三學生實習日誌分析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3,19-37。魏榮俊(2004)。台南市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東。羅清水(1998)。終生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4),1-7。饒見維 (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份
Bennett, P. D.(1992). Back to school with twelve resolution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9(1), 44-46.
Bolin, F. S. (1990). Helping student teachers think about teaching: Another look at Lou.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1(1), 10-19.
Clarke, A.(199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racticum setting. Reflective practice under scrutiny.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1(3), 243-261.
Dewey, J.(1933). How we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Lexington : D. C. Heath.
Duke, D.L.(1990).Setting goal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8), 71-76.
Ferguson, P.(1989).A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he methods practicu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3), 36-41.
Gendreau, D. T. (1997). The interac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teacher reflection, and teacher beliefs on teaching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the NCTM Standards: A perspective from fiv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Connecticut.
Husen, T., & Postlehwaife, T. N.(198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Pergmon Press.
Kemmis, S.(1985).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politics of reflection. In Boud D., Keogh R., & Walker D. (Eds.), Reflection: Turning experience into learning (pp.139-163). New York: Nichols.
Korthagen, F. A. J.(1985).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therland .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6(5), 11-15.
Lasley, T. J.(1992). Promoting Teacher Reflection.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3(1), 24-29.
Mueller, M. R. K.(1988). Preservice teachers' reflections 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 synthetic rendi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 North Carolina.
Parker , S. (1997). 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a manifesto for education in postmoderni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 Philadelphia.
Pollard, A. & Tann, S. (1997). 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A handbook for the classroom (3nd). London: Cassell.
Ross, D. (1990). First steps in developing a reflective approach.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2), 22-30.
Sachs, J.(2003). The activist teaching profession.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Schön, D. A.(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 Basic Book.
Schön, D. A.(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ealry, L.(1978).The Professional Growth Continuum.A Kaleidoscop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9(3), 14-17.
Sue G. & Judy W. (2001).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early childhood students to connect reflective thinking to practice. Childhood Education, 77(4), 236-240.
Tobin, K.(1993).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 on teacher learning. In K. Tobin (Ed), The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p.1-10). Reflection: Turning experience into learning. Washington: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Van Manen, M.(1977). Linking ways of knowing with ways of being practical. Curriculum Inquiry, 6(3), 205-228.
Zeichner, K. M., & Liston, D. P.(1987).Teaching student teacher to reflect.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