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4: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添旺
研究生(外文):Tsai,Tien-Wang
論文名稱: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and Parenting Sty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chung County
指導教授:侯世昌侯世昌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家長教育期望管教方式
外文關鍵詞: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parenting sty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2
  • 點閱點閱:27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縣國小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的現況以及分析兩者之關係,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教育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問卷調查之方式,收集並分析資料。所探討的文獻包括國內、外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問卷調查法主要以臺中縣34所公立國民小學,836位學生家長為對象,以自編之「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0.0中文版套裝軟體程式進行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卡方檢定。
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壹、國小學生家長對子女抱持相當高的教育期望。
貳、國小學生家長對子女「品德陶冶」層面的期望最高。
參、國小學生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會因教育程度、職業而有所不同。
肆、子女的性別不會影響家長的教育期望。
伍、國小學生家長對子女的管教方式以採「開明權威」與「忽視冷漠」的人數比率最 高。
陸、國小學生家長對子女的管教方式會因家長身份、教育程度、職業而有所不同。
柒、國小學生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有相關。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壹、學校應加強品德教育,重視學生的品德陶冶與人格發展。
貳、學校應推廣親職教育,落實家長管教方式的再教育。
參、加強親師聯繫與溝通,以協助家長建立正確的管教態度與做法。
肆、家長應建立適當的教育期望。
伍、父親應加強對子女管教的付出與關心。
陸、未來研究可將子女列為研究對象,以進一步了解子女知覺與家長教育期望兩者之間的差異與影響。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concerning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parenting style,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 Taichung county; also to use 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to offer suggestions. These suggestions may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teachers and further researchers.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this paper was compiled from researched and studied documents, surveys, and gathering and analyzing information. The documen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lated to the topic were from Taiwan and foreign countries. As for the survey, it covers 34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ounty, involving 836 parents as case studies. This survey titled, “The Survey of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Parenting Sty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was self-made. The data gathered from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and presented by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and one-way ANOVA, chi-aquare test with SPSS for Windows 10.0 in Chinese version.
Here are the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1.Par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had high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2.Par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xpected mostly regarding their children’ moral education and conduct.
3.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differed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degree and the occupation of the parents.
4.Children’s gender didn’t affect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5.The parents who use “authoritative” and “neglect” discipline were in the majority.
6.Depending on their status, education, and career, parental discipline differed accordingly.
7.There was a relation between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ir methods of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paper, here are the suggestions:
1.School should emphasize moral education, pay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 moral molding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2.School should popularize parenting education, re-educate parents on discipline methods.
3.Emphasize relationship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and help parents build up correct attitudes and methods of discipline.
4.Parents should build up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5.Fat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ild discipline and care.
6.For the future study, children can be employ as case study in order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 awareness and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家長教育期望的探討及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家長管教方式的探討及相關研究 ........................35
第三節 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6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7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4
第五節 實施程序.......................................... 84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7
第一節 國小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之現況................ 87
第二節 不同家庭背景變項的家長在教育期望的差異情形與討論...... 93
第三節 不同家庭背景變項的家長在管教方式的差異情形與討論...... 106
第四節 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之相關情形與討論............... 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21
第二節 結論............................................. 122
第三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9
一、中文文獻.............................................129
二、英文文獻.............................................140
附錄 .................................................. 145
附錄一 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建立專家效度
問卷....................................................145
附錄二 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
(預試問卷).............................................154
附錄三 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調查問卷
(正式問卷).............................................158
附錄四 指導教授推薦函.....................................161
一、中文部分
王以燕(1991)。國台灣地區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變遷之探討--自台灣光復至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克先(1996)。學習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王珮玲(1994)。家長教師知覺之幼兒氣質與家長教養方式關係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317-342。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家長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5a)。家長對男生或女生的管教方式是否有差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18。取自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5b)。家長對中學生的教養方式調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電子報,26。取自http://www.teps.sinica.edu.tw/TEPSNews/2004~TEPS_News.htm
內政部(2001)。九十一年第二十二週內政統計通報-90年生育率統計。2006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moi/news_detail.asp?newmessage_id=330
內政部統計處(2002)。檢討人口政策新聞稿。2006年9月1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統計處(2005)。台閩地區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結果摘要。2006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任以容(2004)。國中生所知覺的家長教養態度、親子衝突因應模式與其人際困擾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根瑜(1981)。家長管教態度與少年犯罪。警學叢刊,12,126-171。
吳幼妃(1982)。家長與同儕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4,89-124。
吳承珊(2000)。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秀惠(1996)。親子溝通、家長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孟錞(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家長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燁(1998)。青少年初期父親與母親管教行為之比較。東吳社會學報,7,39-79。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8,97-116。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家長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國淳譯(1996)。Thomas Kellaghan等著。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台北市 : 五南。
吳淑禎(1991)。早期家庭經驗對大學生的社會興趣與生活方式之影響ㄧ阿德勒觀念的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齊殷(2000)。家庭結構、教養實施與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台灣社會學研究,4,51-95。
吳齊殷、陳易甫(2001)。家內暴力的成因與後果:以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1,69-91。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市:松崗。
李亦園、楊國樞(1972)。中國人的性格。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家長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私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家長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長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嘉惠(2004)。家長對國中生英語成績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鴻章(1999)。台灣地區背景因素對子女教育的影響之變遷—以民國73年和民國86年做比較。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2,251-266。
沈復釧(2005)。國中學生家長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自我調節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文欽(1982)。國中學生的社會背景、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升學志願的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即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聯性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0,313-330。
周意茹(1994)。國小學童行為困擾的相關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市:五南。
周慧婷(2004)。社會資本與中輟問題初探。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8。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8/38-17.htm
林正文(1981)。家長教養態度與少年犯罪行為困擾之關係。台南師專學報,14,121-160 。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江(1972a)。家庭文化與教育。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4,89-108。
林清江(1972b)。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2,129-188。
林淑娥(2004)。台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雅(1995)。家長教養行為問卷之邊製。應用心理學報,4,39-72。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家長參與及其學業成就之關係。輔導學報,11,95-141。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家長參與及其學業成就之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姚若芹(1986)。母親就業、家庭社經地位、家長態度與國中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玉鵬(2002)。出生序、家長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佳美(2004)。高中生知覺家長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銀德(2002)。台南縣公私立國中學生家長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智倫 (1994)。國小學童的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美珍(1996)。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家長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韋乃鳳(2004)。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管教方式、人格特質對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敏芝(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高雄市:復文。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百儀(2002)。國中生家長採取忽視型管教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春蓉(2001)。國小學童的自尊、內外控、家長管教方式與害羞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綺櫻(1993)。家長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麗湘(1994)。家長教養方式對幼兒認知性角色取替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依附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生玉(1975)。家長期望水準不切實際時對子女成就動機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8,61-80。
郭志通(1997)。國小學生家長非理性信念與其管教方式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芳君(2003)。家長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5年6月1日)。93學年度國民中小學健康狀況調查結果。2006年5月10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940601/940601a.htm
曹琇玲(2000)。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莊昌憲(2001)。仁愛多達.魯谷塔雅部落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啟文(2001)。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管教方式之研究:以四個都市排灣族家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雪芳(2004)。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美瑞(1976)。次級文化影響因素與兒童教養態度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家長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連惠君(2000)。不同家庭發展階段家長對長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圭如(1996)。單親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角色行為與教育期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靖、鄭燿男(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陳明珠(1994)。國小學童考試焦慮、家長管教態度、自我能力評估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家長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冠貝(1998)。重要他人期望對國小資優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昭吟(2002)。音樂班家長管教方式與兒童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姿廷(2003)。國中學生家長教養方式、完美主義與學業延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姣伶(1995)。家長教養方式的一致程度與幼兒社會化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為堅(2004)。學校憂鬱傾向學生推估及預防策略(教育部專案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陳建志(1998)。族群與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做比較。政大教育心理與研究,21(上冊)。
陳彥穎(2001)。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家長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喜水(2003)。原住民國中生偏差行為與家庭氣氛及家長的管教態度相關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世平(1984)。高中生的教師期望、家長期望、自我期望與學業成就的關係。教育研究集刊,26,115-122。
張怡真(1998)。國小男女學童知覺家長對其教育關注與期望調查。教育研究集刊,41,53-71。
張春興(1981)。高中生的自我知覺與對家長期待知覺間的差距與其學業成績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31-40。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7)。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張淑美 (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張善楠、黃毅志(1997)。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連性之因果機制。取自少數族群和原住民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成、劉大偉(1997)。社區、族群、家庭因素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關係--台東縣四所國小的比較分析。台東師院學報,8,27-52。
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家長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建章(1996)。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之他人期望與壓力感受及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秋玲(1998)。台灣國中生的自我落差,學業成就與憂鬱、焦慮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瑞真(2000)。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台北市:天馬。
黃文俊(2004)。家庭環境、文化資本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型行為、家長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拓榮(1997)。國中生家長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迺毓(1995)。台灣地區家長教養方式與子女社會化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4-2413-H-003-002)。
黃淑惠(2005a)。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親教養方式、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之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惠(2005b)。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談家長的管教方式。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取自私立南華大學網頁: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18.htm
黃惠玲(2004)。家長管教方式、差別同儕結合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之探討—以台中市國中生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菁瑩 (1999)。台灣地區家長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 性別角色觀和學校功能觀的中介影響。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1997)。親職教育。台北市:偉華。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論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台東師院學報,8,1-26。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路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台北市:巨流。
楊 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如馨(2001)。音樂資優學生之家長管教方式、A型性格、認知風格與音樂表演焦慮之關係。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自強(1984)。國中生價值觀念與家長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的祥(2004)。家長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珮妤(2005)。國中學生家長教育態度、教師期望、生涯抱負與課業任務價值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素棟(1999)。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以台東地區國小學童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敏玲(1983)。高中生教師期望、家長期望與自我期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景堯(1993a)。高雄地區不同公立高中家長教育程度、家長感情與教育期望差異之調查研究-上。臺灣教育輔導月刊,43 (4),4-13。
楊景堯(1993b)。高雄地區不同公立高中家長教育程度、家長感情與教育期望差異之調查研究-下。臺灣教育輔導月刊,43 (5),2-10。
楊景森(2004)。國中學生家庭氣氛、家長參與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錦雲(2004)。國中學生家長管教態度、同儕關係與解釋風格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台北市 : 心理。
趙宗慈(1987)。家長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家長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
劉淑媛(2004)。家長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玉鳳(2002)。親子關係團體團體之家長教養與互動歷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慶輝(1998)。鼻頭.南雅漁村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一位漁村小學校長的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陽儀(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政忠(2005)。國中學生家長管教方式、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政霖(2001)。家長管教方式與少年犯罪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見文(1996)。國小學生非理性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惠蘭(2004)。高中女生性別意識、管教方式、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正珮(2003)。國小兒童其家長管教方式、非理性信念及A型行為關係之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保禎(1972)。家長管教態度指導手冊。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戴麗芬(1990)。家長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對子女工作價值觀念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小岑(1998)。性別與管教方式。婦女與兩性學刊,9,205-231。台北市: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謝文彥(1986)。台北市暴力犯罪類型與區位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金青、侯世昌、趙靜苑(2003)。國民中學家長教育期望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新竹師院學報,16,89-155。
簡伊淇(2002)。國小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學生對教師、家長期望知覺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志娟(1996)。影響家長教養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茂發(1978)。家長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簡茂發、蔡玉瑟與張鎮成(1992)。國小資優兒童家長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25-247。
羅一萍(1996)。家長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芙蓉(1987)。國小資優與普通兒童家長教導方式與學習行為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家長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Aunola, K., Sattin, H., & Nurmi, J. (2001).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23, 205-222.
Bandura, A. (1971). Analysis of modeling processes. In A. Bandura(ED.), Psychological Modeling, 78-96, Chicago:Aldine-Atherton.
Barber, B. K. (1992). Family, personality, and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4, 69-79.
Baumrind, D. (1967). Child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75, 43-88.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 4, 1-2.
Becker, W. C.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In M. L. Hoffman & L. W. 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research, Vol. 1(pp. 169-208). New York: Russell Stage Foundation.
Bentley, K. S., & Fox, R. A. (1991). Mothers and fathers of young children: Comparison of parenting sty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69, 320-322.
Block, J. H. (1983). Differential premises arising from differential socialization of the sexes:Some conjectures. Child Development, 54, 1335-1354.
Boerger, P. H. (1971). The relationship of boys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behavior to parental involvement, aspiration, and accuracy of IQ estimate. Dissertation Abstract, 31(10),5191-A.
Brophy, J. E., & Good, T. L. (1970). Teacher’s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ial expectations for children’s classroom performance: Some behavioral da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1, 365-374.
Brophy, J. E., & Good, T. L. (1974). Teacher - student relationship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raun, C.(1987). Teachers’expectation. In M. J. Dunkin(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p.598-605).New York: Pergamon Press.
Buchmann, C., & Dalton, B. (2002).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in 12 countries: 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al context. Sociology of Educatoon, 75(April), 99-122.
Chao, R. K. (2000). The parenting of immigrant Chinese and European American mothers: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socialization goals, and parental practice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233-248.
Chyung, Y. J. (2001). Adolescents’ conceptio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chang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adolescent outcom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61 (8-B).
Cooper, H. (1979). Pygmalion grows up: A model for teacher expec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performance influ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9,398-410.
Cooper, H., Findley, M., & Good, T. (1982). 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various indexes of teacher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 (4), 577-579.
Darley, J., & Fazio, R. (1980). Expectancy confirmation processes arising in the social interaction sequ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35, 867-881.
Duck, D. G. (1992). Parental expect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chievement in Algebra Ⅰ.(CD ROM).Abstract from:ProQuest File:Dissertation abstracts Item:9224267
Eberly, M. B., Montemayor, R., & Flannery, D. J. (1993). Varation in adolescent helpfulness toward parents in a family contex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3, 228-244.
Elder, G. H. (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the child-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ometry, 25, 241-262.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an, X. (2001).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 growth modeling analy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0 (1), 27-35.
Finn, J. G., Gaier, E. L., Peng, S. S., & Benks, R. E. (1972). 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 achievement: a naturalistic study. Urban Education, 2, 175-197.
Finn, J. G. (1972). Expectation and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 387-410.
Freud, S. (1925). 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sences. London: Hogarth.
Heilbrun, A. B. Jr. (1976).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father and sex-role development of thedaughter. Family Coordinator, 4, 411-415.
Helling, M. K. (1993). School-based information to parents and parents’ educational /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2327 )
Hoffman, M. L., & Saltzstein, H. D.(1967). Parent discipline and the child’s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 45-57.
Hurlock, E. B. (1978).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Kaplan, D.S., Liu, X., & Kaplan, H. B. ( 2001 ). Influence of parents’self-feelings and expenctations on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4 (6), 360-369.
Kohn, M. L. (1969). Class am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Illionis:Dorsey Press.
Lamborn, S. D., Mounts, M. S., Steinberg, L., & McDornbush, S. M. (1991).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 1049 -1065.
Loeb, R. C., Horst, L., & Horton, P. J. (1980). Family interaction patternsassociated with self-esteem in pre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6, 203-217.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l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pp. 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son, E. J. (l973). Teachers` observat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boys and girls as influenced by psychological reports and knowledge of effects of bia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 238-243.
Mead, D. E. (1976). 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e, Utah: Brigham University.
Melby, J. N. (1993). Family context of adolescent academic competence. Paper present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Orleans, LA, March 25-28, 1993.(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8 496)
Minton, C., Kagan, J., & Levine, J. A. (1971). Maternal control and obedience in the two-year-old. Child Development, 42, 1873- 1894.
Nord, C. W. (1998). Father involvement in schools. Retrieved November18, 2001,
from ERIC Digest on-line database on the Word Wide. Web:http://www.ed.gov/databases/ERIC-Digests/ed 419632.html
Patterson, G. R. (1986). Performance models for antisocial boy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432-444.
Piaget, J., & Inhelder, B. (1969).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Basic Books.
Richman, E. R. (1990). Parentalachievement expectations and parental warmth:Their relationship to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CD ROM).Abstract from: ProQuest File:Dissertation abstracts Item:9032032
Robinson, P. (1978). Parents of beyond control adolescents. Adolecence, 13, 116-119.
Rogers,C.R.(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Press.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Teacher expectation and pupil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Rosenthal, R. (1974). O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self-filling prophecy: Further evidence for Pygmalion effects and their mediating mechanisms. New York: MSS Modular.
Schaefer, E. S. (1959). A circumf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 295-302.
Schaffer, H. R. (1977). Early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in H. R. Schaffer (Ed), Studies i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NY : Academic press.
Seginer, R. (1957).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s:A literature review. Merrill-Palmer Qurarterly, 29, 1-23.
Sewell, W. H., Haller, A. O., & Straus, M. A. (1957). Social status and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aspir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 (1), 67-73.
Sewell, W. H.,& Hauser, R. M. (1976).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ls of the status attainment process.In W. H. Sewell, R. M. Haller, & D. L. Eeatherman (Eds.), Schooling and achievement in American society (pp. 9-2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hek, D. T. L. (1999). Individual and dyadic predictors of family functioning in a Chinese contex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7 (1), 49-61.
Snow, M. E., Jacklin, C. N., & Maccoby, E. E. (1993). Sex of child differences in father-child interaction at one year of age. Child Development , 54, 227-232.
Spenner, K. I., & Featherman, D. L. (1978). Achievement ambi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 373-420.
Stafford, L., & Bayer, C. L. (1993).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New York: Sage.
Trivette, P., & Anderson, E. ( 1995 ). The effects of four componen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ight-grade students achievement: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ELS-88 data.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4 (2), 299-318.
West, C. K.,&Anderson, T. H.(1976).The question of preponderant causation in teacher expectancy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4),613-630.
Williams, W. C. (1958). The PAIS test: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 , 487- 49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簡茂發(1978)。家長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2.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家長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
3. 楊景堯(1993b)。高雄地區不同公立高中家長教育程度、家長感情與教育期望差異之調查研究-下。臺灣教育輔導月刊,43 (5),2-10。
4. 楊景堯(1993a)。高雄地區不同公立高中家長教育程度、家長感情與教育期望差異之調查研究-上。臺灣教育輔導月刊,43 (4),4-13。
5.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6. 張淑美 (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7. 張春興(1981)。高中生的自我知覺與對家長期待知覺間的差距與其學業成績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31-40。
8. 郭生玉(1975)。家長期望水準不切實際時對子女成就動機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8,61-80。
9.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家長參與及其學業成就之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10.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家長參與及其學業成就之關係。輔導學報,11,95-141。
11.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
12.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即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聯性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0,313-330。
13. 李鴻章(1999)。台灣地區背景因素對子女教育的影響之變遷—以民國73年和民國86年做比較。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2,251-266。
14. 吳齊殷、陳易甫(2001)。家內暴力的成因與後果:以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1,69-91。
15.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8,9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