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方正一(2004)。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CCU00331047。方永泉(2000)。信念與知識(Belief and Knowledge)。載於教育大辭書(第一冊,頁11-13)。台北:文景。
方吉正(1998)。教師信念研究之回顧與整合-六種研究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20,36-44。王均安(2004)。幼兒教育主題式課程之分析研究—以台灣幼稚園實驗課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TNU0261045。王秀惠(2003)。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自然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TNT1147008。王怡甯(2000)。開啟小學生活之門:一年級教師的教師信念之質化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TNTC576026。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王真麗、李宗文(1999)。為什麼要實施統整式課程?國教天地,136,30-34。王滿馨(2004)。高工專業學科教師與技術教師教育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TNU0331028。江月姻(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CTC576014。江怡旻(1997)。幼稚園方案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6NTNU0261019。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台北:商鼎。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 (2001)。A. Strauss, & J. Corbin著。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嘉義:濤石。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松樺(2002)。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以國小一年級教師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CTC576058。吳品玫(2000)。高中補習班數學教師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質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CKU0331013。吳珮瓏(2004)。幼稚園教師教學信念及其轉變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CYU009610。吳雅惠(2000)。教師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HLTC645006。吳嫈華(1999)。方案式課程與教學。載於簡楚瑛、盧素碧、蘇愛秋、劉玉燕、漢菊德、林玉珠、吳嫈華、張孝筠、林士真、鄭秀容(合著),幼教課程模式(頁333-378)。台北:心理。
呂翠夏(1993)。從活動中學習:方案教學的實施方法。國教之友,45(2),27-32。李子健、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佳錦(1993)。國中理化教師的教學信念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2NKNU2231005。李坤崇、歐慧敏(2001)。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
李郁芬(譯)(2001)。J. H. Helm著。開啟學習的視窗(Windows on learning: documenting young children’s work)。中和:光佑。
李詠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心理。
李新民(1999)。統整課程簡介。教育研究,7,86-99。
李瑜霏(2004)。國民小學教師之建構式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之研究:以數學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DHU5055011。李駱遜(1997)。認識「方案」課程。研習資訊,14(4),72-77。李露芳(2003)。教師信念研究回顧。景女學報,3,213-223。周淑惠(1998)。初任幼兒教師教學信念之發展:選擇性個案研究。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55-1990。周淑惠(1999)。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周淑惠(1999)。一位國小教師國語科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7NTPTC576014。
幸曼玲(1994)。從情境認知看幼兒教育。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3,165-188。
幸曼玲(1995)。當前兒童發展理論與研究對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4,2-13。林亨華(2003)。國中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澎湖縣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TNT1212004。林沐恩(2002)。台中市幼兒園三歲以下班級教師背景因素、適性教學信念與影響課程決定因素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PU005216015。林育瑋(1998)。幼兒教育學系實習教師實際知識之個案研究。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13-1953。
林育瑋、王怡云、鄭立俐(譯)(1997)。S. C. Chard著。進入方案教學的世界(Ⅰ)(The project approach)。中和市:光佑。
林育瑋、洪堯群、陳淑娟、彭欣怡(譯)(2003)。J. H. Helm, & L. G. Katz著。小小探索家—幼兒教育中的方案教學(Young investigators the project approach in the early years)。台北:華騰。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3)。高雄:麗文。
林佩璇、陳美如、周珮儀(譯)(2000)。J. A. Beane著。課程統整(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台北:學富。
林怡伶(2000)。幼稚園師生問答歷程之描述:以一大班的小組活動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TNTC576009。林玫君(2004)。教師戲劇教學信念轉變歷程之個案研究:從「幼兒」主導之戲劇課程出發。南師學報,38(1),25-45。
林偉文(1997)。國民中學教師心理學信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涵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5NCCU3331006。林進材(1999)。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50(3),9-21。林進材(2002)。教師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應用。高雄:復文。
尚榮安(譯)(2001)。R. K. Yin著。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台北:弘智。
侯天麗(1995)。一扇開向幼兒心靈的窗子—管窺方案教學。新幼教,6月號,28-33。
洪福財(1997)。方案教學之研究。國民教育,38(2),68-77。洪毓瑛(譯)(2000)。S. Bredekamp, & C. Copple著。幼教綠皮書(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新竹:和英。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孫志麟(1992)。教師思考研究之探討。教育研究,27,24-29。徐世瑜(2002)。教師進行課程規劃之歷程探討。教育研究,104,117-120。高強華(1993)。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4。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2)。J. A. 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台北:心理。
張欣戊(1995)。發展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碧玲(2000)。國民中學英語教師對溝通式教學觀之信念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TNU0331019。莊孟珊(2004)。台中地區幼教人員電腦整合教學信念與應用現況之調查研究。朝陽科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CYUT5709007。莊佩真(2001)。學前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NKNU0332016。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宇杉(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教學信念、社會支持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CUE0284006。陳李綢(2000)。教師行為(Teachers Behavior)。載於教育大辭書(第二冊,頁1023-1024)。台北:文景。
陳冠潔(2002)。一位幼稚園教師在主題式課程中引導行為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NU0261014。陳淑敏(2002)。社會建構取向的幼稚園自然科學教育。屏東師院學報,16,65-98。陳淑敏、張玉倫(2004)。幼兒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探究。屏東師院學報,21,1-35。陳婷芳(1995)。幼稚園教師教育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3NTNU0261011。陳誠文(2002)。國中生活科技科實習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KNU0036004。陳箐繡(2003)。職前藝術教師之學科教學知識發展之研究:以六位嘉義師院美教系學生為研究對象。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0,45-69。陳燕珍(譯)(1999)。C. Kamii, & R. Devries著。幼兒物理知識活動—皮亞傑理論在幼兒園中的應用(Physical Knowledge in Preschool Education—Implication of Piaget’s Theory)。中和市:光佑。
陳麗綾(2004)。台北市國中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角色知覺、教學信念及教學效能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TNU0483027。陸錦英(2004)。一位幼教老師的專業發展:反省思考方案教學。屏東師院學報,20,217-250。粘玉秀(2002)。教師信念及其對教學行為的影響:一位高中英文教師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TNU0238011。陶英琪、陳穎涵(譯)(1998)。L. G. Katz, & S. C. Chard著。探索孩子心靈世界—方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台北:心理。
曾國鴻、薛梨真、羅希哲、黃淑滿(2001)。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信念之學習時機研究。科學教育學刊,9(1),101-121。游家政(1998)。建構主義取向課程設計的評析。課程與教學,1(3),31-46。游淑燕(2000)。方案課程(Project Curriculum)。載於教育大辭書(第一冊,頁374-376)。台北:文景。
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1NTNU4331002。馮綉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PTT1576015。
黃天長(1999)。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7NTCTC576007。黃光雄、李奉儒(譯)(2001)。R.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濤石。
黃良惠(1994)。參與開放教育國小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3NTNU0261014。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敏(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研究:以兩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2NTPT3212004。黃淑苓(1997)。國內教師信念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展望。興大人文社會學報,6,135-152。
黃淑苓,盧明(1996)。臺灣地區幼教教師對於適性教學之信念與教學行為研究。興大人文社會學報,5,133-156。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KNU0332002。葛小嫻(2000)。兒童本位教育--一所幼兒園父母、教師幼兒教育觀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TNU0261012。賈馥茗(譯)(1992)。J. Dewey著。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台北:五南。
廖居治(2000)。國中生活科技科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KNU0036019。廖婉雯(2003)。高中英語教師對溝通式教學法的教學信念及其教學行為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TNU0238014。廖鳳瑞(1996)。萌發的課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設實驗幼稚園主編,開放的足跡—師大附幼萌發式課程的實踐歷程(頁63-89)。中和:光佑。
廖鳳瑞(2002)。談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的二、三事。教師天地,119,36-44。趙涵華(1995)。兒童語文學習理論與研究的新綜合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4,27-28。劉威德(1999)。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7NTNU0328009。歐用生(199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蔡克容(1998)。教師思考研究之探析。台北師院學報,11,153-175。
蔡明昌、張佩玉、陳真真、無瓊(譯)(2005)。J. L. Roopnarine, & J. E. Johnson著。幼教課程模式(Approaches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台北:華騰。
蔡宜玲(2000)。一位全語文教師之教學信念的詮釋與實踐。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PTC611044。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台北:心理。
蔡慶賢(譯) (1997)。S. C. Chard著。進入方案教學的世界(Ⅱ)(The project approach)中和市:光佑。
鄭玟玟(2001)。國民小學自然科非專長與專長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NTCTC576001。鄭雅文(2000)。幼兒遊戲中的教師—以娃娃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8NTNU0261020。盧明(1994)。幼教教師對於適性教學之信念研究。嘉義師院學報,8,493-518。戴文青(2001)。幼兒單元活動設計。載於陳淑琴、謝明昆、薛婷芳、林佳慧、謝瑩慧、戴文青、魏美惠(合著),幼兒活動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頁395-480)。台北:偉華。
謝文仁(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信念及其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TNT5576003。謝惠德(1995)。反省與教學:一位高級中學化學教師信念的詮釋性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3NKNU0231011。謝瑩慧(1995)。影響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的教育理念研究。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4,193-210。
謝寶梅(2002)。不同專業發展階段的師院生有效教學知識之比較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0,109-121。薛曉華(譯)(2003)。R. Devries著。幼兒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Developing constructivist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practical principles and activities)。台北:學富。
簡紅珠(1988)。教學研究的趨勢。新竹師院學報,2,156-137。簡淑真(1998)。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3),61-80。簡楚瑛(1994)。方案課程之理論與實務—兼談義大利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台北:文景。
簡楚瑛(1999)。從美國幼教課程模式論幼教課程之基本問題。教育研究集刊,43,139-161。藍雪瑛(1995)。班級教學與班級經營的關係:從十三位國文教師的教學信念談起。臺灣教育,536,46-50。顏銘志(199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4NPTTC576001。蘇素慧(2002)。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PTTC476002。蘇鳳珠(2002)。國民小學教師建構式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NTC576005。貳、英文部分
林育瑋(1994). Early childhood student teachers'' images and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 台北師院學報,7,733-845。
Ausubel, D.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urgess, K. A., Lundgren, K. A., Lloyd, J. W., & Pianta, R. C. (2001). Preschool teachers’ self-reported beliefs and practices about literacy instru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2513)
Calderhead, J. (1996). Teachers: Beliefs and knowledge. In D. C. Berliner & R. C. Calfee (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pp.709-725). New York: Macmillan.
Claire, M. (1993). Developing literacy at kindergarten: An examination of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6930)
Clark, C.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 255-296). New York: Macmillan.
Davies, M. (1997). The teacher’s role in outdoor play: Preschool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8059)
Einarsdottir, J. (2001). Tradition and trends: Two Icelandic preschool teachers’ practices, goals, and beliefs abou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53946)
Fang, Z. (1996).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s and practices. Educational Research, 38, 47-65.
Islam, C. (1999).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beliefs, knowledge bas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early literac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0403)
Kagan, D. M. (1992). Implication of research on teacher belief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7(1), 65-90.
Kelly, K. T. (1998). Dimensions of Quality: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exas prekindergarten teach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4987)
Kowalski, K., Pretti-Frontczak, K., & Johnson, L. (2001). Preschool teachers’ belief concerning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Developmental skills and abilit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16(1), 5-14.
Nespor, J. (1987). The role of beliefs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4), 317-328.
Pajares, M. F. (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Porter, A. C., & Freeman, D. J. (1986).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s: An essential domain for teacher testing.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55, 284-292.
Richadrson, V. (1996). 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beliefs in learning to teach. In J. Sikula,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p.102-119). New York: Macmillan.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Sigel, I. E. (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358). Hillsdale, NJ: Erlbaum.
Tabachnick, B. R., & Zeichner, K. M.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Final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6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