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文書籍
王保進(民92)。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毛中勻(民91)。國小學生法治教育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得鑑(民 94)。國小六年級學童民主法治素養與態度之探討。國立台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民78)。法律常識教育。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史振鼎(民78)。高級中學民主法治教育之檢討與改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頁471-526。台北:台灣書店,。
成永裕(民84)。國小教師法律知識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414-H-031-009。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民87)。小執法說故事。台北:教育部。
刑泰釗(民87)。校園法律實務。台北:教育部。
李美枝(民 8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宗薇(民89)。國人法治觀念認知程度之調查研究。台北:法務部保護司。
李冬梅(民 91)。台北地區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法治知識與態度之研究。
國立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林清山(民 7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邱政皓(民 7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祁婉琳(民 88)。花蓮地區國小兒童法律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鎮遠(民 82)。國中學生法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法務部(民85)。青少年法律叢書。台北:法務部
林嘉音(民 87)。台北市高職學生法律認知與法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民 89)。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惠玲與陳正倉(民91)。應用統計學(第二版)。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洪家殷(民 85)。國小教材中有關法律知識之份量與內容之評估。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施能杰(民 91)。法治取向德育教學對國小學童道德判斷與法律知識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秀雄(民 82)。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
張春興(民 8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雪君(民84)。國小學童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芳萍(民 84)。價值澄清式法治教學對國中生法治知識與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公民訓育學報 第五輯。許巧靜(民 86)。國小實施民主法治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國彥、吳宗立 (民87)。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
郭生玉(民 8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陳國彥 (民87 )。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評析:以美國國家社會科評議會(NCSS)為21世紀所設計的課程標準為例。跨世紀社會科課程與教學國際研討會,頁8-39,屏東市,屏東師院。
張春興、林清山(民70)。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秀雄(民89)。我國理想公民資質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003-035
陳俊宏 (2001)。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研究—第一、二、三階段知識概念層面分析。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慈幸(民 91)。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預防。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指導委員會(民 84)。社會學與公民教育:社會變遷觀點。台北市: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指導委員會編印。
教育部、法務部(民 86)。加強學校法治教育計畫。台北:教育部、法務部共同編印。
教育部(民88)。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9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9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陳嘉琳(民89)。從選舉現象談公民教育中民主素養的養成。取自
htt://content.edu.tw/junior/civics/cy_sg/election.htm
陳瀅淑(民 93)。國小法治教育之探討-以台南市國小學童法律知識與態度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炳煌(民 78)。民主、法治教育與課程設計。收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黃人傑(民 81)。加強各級學校民主法治教育整體研究與規劃(國小組。)。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彭懷真(民 83)。社會學概論。台北:洪葉文化。
楊國賜(民 78)。法治教育之實施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法治與教育,頁189-202。台北:台灣。
葉啟政等編(民83)。社會科學概論。台北:空大。
塗惠玲(民 85)。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兒童民主法治知識與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安彥(民73)。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廖添富(民81)。加強各級學校民主法治教育整體研究與規畫(大專組)。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劉美琳(民84)。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自我觀念與法治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金花主編(民 88)。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鄧天德、李德溥(民 80)。國小民族精神與法治教育之研究與推廣。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鄧毓浩(民 81)。加強各級學校民主法治教育整體研究與規畫(國民中學組)。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蔡文輝(民 84)。社會學。台北:三民。
鄭哲民譯;William M.Evan 主編(民85)。法律社會學。台北:巨流。
謝高橋(民 77)。社會學。台北:巨流。
鍾瑞文(民 81)。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載於郭為藩主編,現代心理學說,
頁337-362。台北:師大。
蘇俊雄(民 79)。法治政治。台北:正中。
貳、 中文期刊
王素芸 (民 90)。「基本能力指標」之發展與概念分析。教育研究資訊,9(1),頁1-14沈六(民 80)。法治認知發展與教育。訓育研究,29 (3),頁3-14。沈六(民 82)。犯罪青少年的道德判斷。公民訓育學報,3,頁47-66。李遠哲院長口述, 詹順貴律師整理(民85)。從教育改革談司法改革∼ 訪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教授。司法改革雜誌, 6, 頁3-6。
李宗薇(民 85)。國小民主法治教育之課程內涵與課程實施之研究。台北師院學報,9,19-52。
李柏佳(民 86)。論國民小學之民主法治教育-以行政院青輔會「小執法說故事」法治播種服務為例。公民訓育學報,6,頁287-306。
李宗薇、葉興華(民 89)。國小法治教育評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師院學報,13,頁1-32。
杜振亞(民85)。新課程運動後的美國公民教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7(2),20-27。林進財(民 80)。從民族性談落實民主法治教育。教育研究,22,頁26-30。
林儒(民 87)。法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法律社會化。教育研究,64,頁14-17。
林孟皇、陳叡智(民 87)。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15(5),頁123。
林金朝(民 87)。從法學觀點探討公民對法律應有的認識與素養。公民訓育學報,7,頁153-170。
林佳範(民 91)。九年一貫課程與法治教育教材。司法改革雜誌,40,頁6-7。
高廣孚(民 80)。論民主法治教育。台灣教育,485,頁1~8。
高涌誠(民 92)。法治教育向下紮根。律師雜誌,281,頁2-4。
陳朝陽(民 86)。法治教育的精神與教學。研習資訊,14(4),頁8~15。
陳惠苓(民 87)。從當前社會現象談學校法治教育。臺灣教育,568,頁37-41。陳義男(民 91)。落實法治教育。南縣國教,7,頁50-51。張清濱(民86)。民主素養:民主法治教育的省思。研習資訊,14(4),1-7。張樹倫(民87)。加強憲法教育落民主法治。台灣教育,586,17-23。
張秀雄、李琪明(民91)。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台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頁1-32。
董秀蘭(民84)。民主國家的政治教育—基本觀念的澄清。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2),36-46。湯孝彬(民 87)。加強中學法治教育之芻議。臺灣教育,568,頁24-25。黃旭田(民 88)。法治教育的起源-國民教育階段都在教些什麼。司法改革雜誌,21,頁10-13。楊極東口述、王素芸整理(民 80)。落實民主法治教育於國民小學。教育研究,22,頁7-8。
詹棟樑(民 87)。德國的法治教育。臺灣教育,568,頁4-7。鄭榮賢 (民87)。國小兒童的民主教育--政治社會化。教師之友,30(4),頁22-23。鄧郁敦(民79)。從美國中小學推展民主法治與道德生活教育的特色探討如何加強我國國民中小學民主法治與道德生活教育。教與愛,30,頁4-6。
潘維大(民85)。國小六年級學生對法律知識瞭解程度之調查。刊於「85年度國科會犯罪問題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頁345∼370。
鄧毓浩(民 87)。青少年法治教育及公民社會之建構。台灣教育,568,頁11-16。
謝瑞智(民 86)。如何在民主社會中建立守法精神。研習資訊,14(4),頁22-30。
蕭妙香 (民 89)。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33,頁263-289。
簡毓玲口述;何春枝、莊志明採訪(民 80)。加強民主法治教育的理念與實際。教育研究,22,頁12-13。
韓廷一(民 87)。從日常生活看英國人的法治精神。臺灣教育,568,頁8-10。參、參考網站:
法務部法務統計:http://www.moj.gov.tw
司法院司法統計:http://www.judicial.gov.tw/
肆、西文部分:
Algina, J. & Crocker, L. (1986).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Modern Test Theory. N.Y.: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Barr, R.D. & Barth, J.L. & Shermis, S.S. (1978).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 Studies.USA :ETC publications.
Cleaf,D.W.V.(1991).Action in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1994).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 Retrieved
Cohn,E.S & White,S.O(1990).Legal Socialization-A Study of Norms and Rul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Dawon, R.E., & Prewitt, K.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ston : Little, Brown andCompany.
Easton, D. & Dennis, J. (1969). Children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Legitimacy. N.Y.: McGraw-Hill.
Ehman, L. (1980). The American School i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rocess. Review in the Education Research, 50(1), 99-119.
Entwistle, H. (1971).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Democrac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Engle, S. (1988).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lis, A.K. (1991). Teaching and Learning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Studies. Bosten: Allynand Bacon.
Greenstein, F. I. (1967). Children and Politic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Hyman, H.H. (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Glencoe: The Free Press.
Hess, R.D. & Torney, J.V. (1968).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N.Y.:Anchor Books, Doubleday & Company.
Jacobson, M. G., & Palonsky S.(1980). Guttman-Jordan Facet Design and the Study of Law-Related Attitudes. ERIC Document ED194625.
Johnes, J. & Taylor, J. (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UK universities. England: Buckingham.
Jarolimek,J. & Parker,W.C.(1993).Social studies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N.Y.:Macmillan.
Langton, K.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nhein, J.B. (1975). The Political within: a prime in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N. J.:Printice-Hall.
Moll,L.C.(1990).Vygotsky and educa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eyer, J.R. (1990).Democratic Valu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Social Education,81(5),197-201.
Michaelis, J.U. (1992). Social Studies for Children : A Guide to Basic Instruction.Bosten: Allyn and Bacon.
McBee, R.H. (1996). Can controversial topics be taught in the early grades? The answer is yes! Social Education, 60(1), 39-41.
Piaget, J. (1965).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 N.Y.: Free Press.
Patrick, J.J. & Hoge, J.D. (1991). Teaching government, civics, and law. In J. P. Shaver( Ed. )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 427-436 .N.Y.:Macmillan.
Ranny, A. (1993). Governing :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Englewood Cliff, N. J.:Prentice-Hall.
Savage, T.V. & Armstrong, D. G. (1987). Effectiv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N.Y.: Macmillan.
Sharma, S. (1996). Applied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N.Y.: John Wiley.
Weissberg, R. (1974). Political Learning, Political Choice,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Englewood Cliff, N. J.: Prentice-Hall.
White, P. (1983). Beyond Domination: an Essay i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Wasburn, P.C. (1986). The Political role of the American School.Theory and Research inSocial Education, 11(1), 51-65.